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通气方式治疗急诊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鹏;唐茜

    目的 探讨不同通气方式治疗急诊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急救治疗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4例,根据通气方式将其分为有创组(32例)与无创组(32例).无创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有创组采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4 h时,两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有创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无创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无创组(P<0.05).两组好转、死亡及放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时,两组血清脑钠肽水平均降低,且有创组血清脑钠肽水平低于无创组(P<0.05).结论 有创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急诊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纠正脑钠肽水平.

  • 俯卧位通气对AECOPD患者有创通气后期氧合状态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荣;陈朝明;李锦春;王云徽;钱传云

    有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1],但是接受有创正压通气治疗的部分患者在后期出现肺不张,并且以重力依赖区即双下肺为重,临床上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通气不足.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LL/ARDS)患者氧合已为临床普遍接受[2-4].本研究旨在观察俯卧位通气对改善AECOPD有创通气后期患者氧合的作用.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探讨

    作者:黄妍妍;徐南平;朱庆雄;刘洪;吴卫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入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中心和手足口病病房的重症患者(2期、3期)65例,分为对照组35例,按常规方法治疗(米力农、丙种球蛋白等),观察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结果 65例重症手足口病中男46例(70.77%),女19例(29.23%),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1岁11个月,其中2期患儿23例(35.38%),3期42例(64.61%),肠道病毒71型阳性62例(95.38%).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分期及病原学结果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后观察组的PaO2(83.6 ± 19.4 mmHg)较对照组(71.7±17.5 mmHg)改善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90.3± 10.7)/(52.5±6.8)mmHg较对照组(108.2±9.9)/(64.3±5.5)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9.2±2.1 )d ,短于对照组(13.2±4.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期0例进入4期,对照组有8例进入4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分别为0%和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改善重症手足口病的氧合及循环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有创机械通气,阻止病情发展.

  •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与效果

    作者:许丽

    目的 分析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预后等.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6月间内科急诊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共168人,按病情等将其分为无创正压通气组(A组)102人和有创正压通气组(B组)66人.其中无创正压通气组的有16例患者(C组)因病情中途换为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4.2%、75.1%、78.3%.结论 对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选取恰当的机械通气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 有创正压通气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干预研究

    作者:谭洪毅;周作人;曹足;杨宇琼;杨伊莹;吴靓;潘频华;胡成平

    目的 观察有创正压通气在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 2010年1月到2014年6月间收治的确诊IPF合并ARF患者12例,根据接受机械通气方式的不同分为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7例和有创正压通气(IPPV)组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前的一般情况、实验室结果和机械通气治疗情况.结果 IPPV组入院时白细胞水平和PaC02水平较NPPV组高Q=1.799,P=0.038;t=1.783,P<0.001),终接受IPPV的5例患者在28 d内均死亡,而只接受NPPV的7例患者有5例在入住RICU后28 d仍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感染可能是导致IPF患者发生ARF的重要原因,IPF合并ARF患者不能从有创正压通气治疗中受益.

  • 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使用机械通气的方法与效果

    作者:董文生

    目的 研究分析就诊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方法治疗,其临床效果及相关预后等.方法 笔者选取义煤集团总医院2011年4月—2012年6月间内科急诊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共168人,按病情等将其分为无创正压通气组(A组)102人和有创正压通气组(B组)66人.其中无创正压通气组的有16例患者(C组)因病情中途换为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4.2%、75.1%、78.3%.结论 对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选取恰当的机械通气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 有创通气治疗连枷胸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建斌;金先银

    目的 探讨连枷胸并发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有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连枷胸并发呼吸功能不全行有创正压通气(IPPV)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IPPV治疗后,R、Ph、PaO2/FiO2、HR、SBP均有明显改善,与行IPPV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除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并发MOF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连枷胸并发呼吸功能不全,IPPV疗效显著.

  • 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比较

    作者:徐非凡

    目的 比较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方法的不同分为有创通气组42例和无创通气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24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脑钠肽(BNP)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值、PaO2、PaCO2及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治疗后24h,有创通气组SaO2高于无创通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通气组PaO2高于无创通气组,PaCO2低于无创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通气组好转率高于无创通气组,死亡率稍低于无创通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有创通气组患者BNP水平低于无创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血浆BNP,且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无创正压通气,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补中益气辅助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离有创正压通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罗祖金;曹志新;李倩;刘思杰;刘霁尘;刘翼琪;朱剑;赵娜;郑颖颖;庞宝森;马迎民

    目的:探讨在现有内科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中医药“补中益气”辅助治疗,对改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创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撤离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患者鼻饲中药补中益气合剂(10ml/次,3次/日),对照组患者鼻饲温开水(10ml/次,3次/日);补中益气合剂与温开水均给予鼻饲至拔除气管插管为止。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每天主要呼吸力学指标、进入撤机阶段前IPPV时间、IPPV撤离时间、IPPV总时间、自主呼吸试验次数、未达到撤机标准患者比例、拔管后无创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使用率、48小时后重新气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院内病死率、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有6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入选,其中中药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接受气管插管时,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在IPPV前3天及进入撤机阶段时,两组患者大吸气压均逐渐增加,呼吸频率均逐渐降低,潮气量均逐渐增加,浅快呼吸指数均逐渐降低,两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相似。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有创通气撤离时间显著缩短[1.0(1.0) vs 2.0(1.8),P<0.05],自主呼吸试验需求次数显著降低[2.0(1.8)vs 3.0(1.8),P<0.05];中药组在进入撤机阶段前IPPV时间及IPPV总时间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未达到撤机标准率、NPPV使用率、48小时后再次插管率、VAP发生率、院内病死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等医疗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中益气合剂可安全应用于辅助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创通气撤离,可有效改善撤机效果,并有望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 无创性人工通气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陈荣昌

    人工呼吸机应用于临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治疗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尽管有创正压通气是目前救治严重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其疗效确切可靠,而且可通过人工气道清除气道分泌物,挽救了许多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然而,有创人工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并发症.

  • NIPPV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56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新;董娟;刘云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一组同期住院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予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165例进行回顾分析,NIPPV组56例及IPPV组109例.结果:NIPPV组通气时间8.2±3.2d,经治疗后好转出院42例(75%);IPPV组通气时间7.7±4.5d,好转出院85例(78%),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NIPPV组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IPPV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1例(46.8%),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能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并可以避免或减少有创通气并发症.

  • 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有创通气撤离中切换点把握

    作者:李洁;詹庆元

    有创正压通气(IPPV)的治疗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人工气道的治疗作用(引流气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呼吸机的正压通气作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与IPPV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 有创与无创正压通气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郑喜胜;董照刚;贾明雅;冯永利;张海洋

    重症肺炎是指除肺炎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老年人的重症肺炎发病率较高,由于发病因素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而且还易合并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衰竭等,死亡率较高,治疗上非常棘手[1].正压通气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挽救患者的生命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

  • 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作者:陶小华

    目的:探讨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选择61例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机械通气方法不同分为有创通气组31例和无创通气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有创通气组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通气组采取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BNP变化。结果治疗24 h后,有创通气组pH、动脉血氧分压( PaO2)明显高于对无创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浆BNP明显低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COPD 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降低血浆BNP,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无创正压通气。

  • 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坚;张德厚;黄贤凤;丁明;束国荣;孙丽萍

    目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PPV)和有创正压通气(IPPV)救治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效果,评估NPPV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各种原因所致ARF 52例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26例)和IPPV组(26例),在给予病因治疗同时分别实施NPPV和IPPV.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结果.结果 NPPV组有7例(26.9%)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IPPV,其中4例(15.4%)死亡.IPPV组死亡5例(19.2%),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有效患者在分别接受NPPV和IPPV治疗后6 h动脉血气有相似的显著改善.NPP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IPPV组(P<0.05).NPP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PPV组(P<0.05).结论在经过选择的ARF患者中,应用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与IPPV相似.实施NPPV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且因为无创伤性,NPPV可作为经过选择的ARF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 危重肺心病救治时无创和有创通气相互转换时血气监测意义

    作者:王忠勇;赵宏胜;张彬;王林华;崔晓莉;刘向新

    目的探讨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救治时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相互转换时血气监测的意义.方法 入住ICU病房的危重COPD患者首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然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病情情况,及时转换为有创正压通气(IPPV)为A组,维持NPPV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 A组病死率为13.3%,B组病死率为100%,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VAP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危重肺心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及病情准确把握从无创到有创或有创到无创的转换时机,灵活选用NPPV和IPPV,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

  • 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防治重症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南平;葛励强;章武强;刘洪;朱庆雄;朱友荣

    目的:探讨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对防治重症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05~2014-04入住我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2、3期)228例,分为对照组(2期)70例,按照常规治疗;经鼻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CPAP)组10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简易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组5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有创机械通气。结果2期CPAP组与对照组及呼吸机组(2期)的治愈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156);3期呼吸机组的病程较CPAP组短(P=0.000),但呼吸机组的血糖水平高于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期呼吸机组进展到4期的有8例均合并NPE明显高于3期CPAP组( P=0.004),5例死于肺出血,病死率62.5%,3期呼吸机组的终病死率高于CPAP组( P<0.01)。结论目前没有临床依据推荐在2期重症手足口病常规使用机械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3期危重症手足口病的症状改善、阻止病情进展、防治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在减少有创机械通气使用方面具有肯定的疗效与优势。

  • 有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徐飞;胡男彬;阙军

    目的:分析有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机械通气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有创正压通气(IPPV)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酸碱度(pH)值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PaO2、PaCO2、pH值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PPV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显著改善通气功能,降低心脏负荷,且效果优于NIPPV.期待更多大样本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

  • 无创辅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彭丽慈;黄河;邓海燕;吕勤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无创辅助通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PaO2、PaCO2、血pH、呼吸频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SaO2、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无创辅助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其使用方便,便于在临床进行开展。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海华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20例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h后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应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情况、平均住院时间、6个月内复发情况和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pH值、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死率和6个月内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应用IPPV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应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应用率,同时不增加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