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rainlab联合六维床在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贾卫娟;赵利荣;李冬春;周一兵

    目的 探讨利用Brainlab及六维床分析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以该院2016年8-10月收治的2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技术员摆位后每次Brainlab扫描,与定位CT图像配准后得到3个平移方向左右(X),头脚(Y),腹背(Z)及3个绕轴旋转方向Rx、Ry、Rz摆位误差,调整后再次Brainlab扫描,得到纠正后误差.结果 Brainlab联合六维床在线校正明显降低了摆位误差,所有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向0位靠拢.其中Ry、Rz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Y、Z、Rx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inlab联合六维床在线校正明显减小头颈部放疗的平移及旋转方向摆位误差,减少正常组织受量,提高放疗精确性.

  • 应用俯卧体架的直肠癌患者下肢衣物对放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屈超;韩晨

    目的 探讨应用俯卧体架的直肠癌患者下肢衣物对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应用俯卧体架的直肠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在CT定位和实施放疗时仅将其裤子(包括内裤、保暖裤及外裤)褪至俯卧体架下缘下,试验组患者则完全脱掉.应用锥形束CT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时的摆位误差,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放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在X、Y和Z3个轴向的摆位误差及综合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mm的误差值统计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m的误差值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象(包括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改变、≤1级的急性皮肤不良反应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3、0.24、2.18,P>0.05),≤1级的急性直肠黏膜不良反应的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4,P<0.05).试验组在X、Y和Z3个轴向的MPTV值分别为4.76、5.65和3.81.结论 直肠癌患者在应用俯卧体架治疗时将裤子完全脱掉,此体位固定方式可提高摆位的可重复性,降低摆位误差,减轻直肠黏膜不良反应,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 国产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XGS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廖奎;陈华万;梁廷;王志令;王志海;陈晓品

    目的:评价重庆伟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XGS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运用Varian加速器实行调强放射治疗的3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重庆伟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XGS和Varian21EX加速器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CBCT分别获取正侧图像及CT图像,将获取的图像与计划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得出靶中心左右(X)、头脚(Y)、胸背(Z)方向的摆位误差并记录图像采集时间及匹配时间,比较两种系统检测摆位误差及图像采集时间与匹配时间。结果两种系统在X、Y、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相关性均较好,差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GS系统获取图像平均时间(15±2)s ,采集及匹配图像总时间(20±2)s;CBCT 系统获取图像平均时间(120±8)s ,采集及匹配图像总时间为(240±10)s。结论国产XGS系统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时检测的摆位误差与CBCT系统的结果相当,而XGS系统的图像采集时间及匹配时间均较CBCT短,可缩短定位时间,减少患者接触射线的辐射剂量,有利于临床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引导。

  • 肿瘤放疗中电子射野影响系统对摆位误差的分析

    作者:雷海红;陈善凤;金伟端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过程中电子射野影响系统(EPID)对摆位误差的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放疗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疗时实际的照射图像与计划生产的数字化重建X线片技术图像进行比较,分别测定X轴(左右方向)、Y轴(前后方向)和Z轴(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头颈部的X轴(左右方向)在校正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和腹盆部的Y轴(前后方向)在校正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PID能有效地对体部肿瘤放疗期间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为放疗外扩计划靶体积提供参考依据。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黄发生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应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乳腺托架,一组用热塑膜固定,另一组无热塑膜固定(皮肤墨水标记);各15例,所有患者在放疗前均拍摄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获取摆位误差值,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头脚(Y)、左右(X)、前后(Z)方向误差值,热塑膜组分别为(4.00±0.81)、(3.80 ±0.80)、(2.70±0.79) mm,无热塑膜组分别为(2.60±0.94)、(2.70±0.70)、(2.50 ±0.75)mm.无热塑膜组在头脚、左右方向的误差值比热塑膜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09,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使用乳腺托架但不用热塑膜固定体位更能提高摆位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尤其适用于体型偏胖的患者,表明此种体位固定技术应用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 新型颈胸膜在颈胸段肿瘤患者体位固定中的优势探讨

    作者:石先伟;袁志;唐组阁;王丽

    目的:本文探讨体膜、头颈肩膜和新型颈胸模三种不同固定方式对颈胸段肿瘤患者摆位精度的影响以及新型颈胸模的实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04.01至2015.04.01收治的颈胸段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体膜、头颈肩膜、颈胸膜进行固定,其它放射治疗准备工作按统一标准执行,利用ELEKTA Synergy加速器机载CBCT进行扫描,同时使用ⅩⅥ软件以灰度值为标准匹配患者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验证摆位误差同时记下摆位时间.每例患者每周验证2次,60例患者共验证492次,统计三组患者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的误差大小.结果:颈胸膜组的平均摆位误差明显低于体膜组和头颈肩膜组(P<0.05),且相对于体膜组,颈胸膜组患者的摆位更快捷方便、用时更短、摆位效率更高.结论:对于颈胸段肿瘤患者,推荐使用新型颈胸膜进行体位固定.

  • 利用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

    作者:蒋思思;瞿宜艳;柏朋刚;李奇欣;陈传本;刘利彬;费召东

    应用医科达锥形束CT(CBCT)可以研究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规律.本文入组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治疗的头颈部肿瘤240例,获取患者初次治疗的CBCT与计划CT的图像配准误差,分别统计线性方向(X、Y、Z)和旋转方向(U、V、W)误差(对应三个轴的旋转误差).根据结果可得,在线性摆位误差中以Y和Z方向比较显著,旋转误差中以V(对应Y轴的旋转误差)轴为显著,U和W轴旋转误差相似.在实际摆位中应注意误差比较大的方向,切实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因此CBCT监测误差对提高放疗精度有广泛意义.

  • 乳腺癌保乳术后螺旋断层放疗中不同体位托架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杨金鑫;高绪峰;黄娜;李勇;亢勇;袁萍

    目的:探讨仰卧位和俯卧位乳腺托架在保乳术后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将2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各10例.A组使用仰卧托架无热塑膜固定摆位,B组使用俯卧托架加热塑膜固定摆位.所有患者在放疗实施前均行兆伏级CT (MVCT)扫描,与计划系统千伏级CT (KVCT)图像进行在线配准.经过300次MVCT扫描,获取患者左右(X轴)、头脚(Y轴)、腹背(Z轴)、横断面旋转(Roll)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并对其误差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仰卧托架无热塑膜组在左右(X轴)、头脚(Y轴)、腹背(Z轴)、横断面旋转(Roll)方向分别为(0.06±2.30)、(0.42 ±2.44)、(3.23±2.95)mm和(0.25±0.62)度,俯卧托架加热塑膜的数据则分别为(-1.54±3.19)、(1.15±7.90)、(3.50±3.46)mm和(-0.43±0.61)度.仰卧托架无热塑膜组在左右方向和横断面旋转的误差值比俯卧托架加热塑膜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头脚方向和腹背方向上,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螺旋断层放疗中使用仰卧托架无热塑膜固定体位比俯卧托架加热塑膜能提高摆位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 盆腔肿瘤螺旋断层放疗中分次间位置移动度的分析

    作者:黄娜;冯玺;高绪峰;廖雄飞;秦远;张德康;康盛伟

    目的:分析盆腔肿瘤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收治的盆腔肿瘤患者20例,每次治疗前行兆伏级 CT(MVCT)扫描,与计划系统千伏级 CT(KVCT)图像进行配准,获取患者左右(X)、头脚(Y)、腹背(Z)轴方向及横断面(Roll)方向的误差值,对其误差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患者共进行330次 MVCT 扫描,在 X、Y、Z 和 Roll 方向上的分次间位置移动度平均误差分别为(0.41±2.48) mm、(-2.90±4.38)mm、(0.66±2.70)mm,(-0.05±0.97)°。结论:螺旋断层放疗前每次行图像引导可发现及减小分次间误差,提高治疗精度。

  • 不同热塑膜定位方式对食管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肖贵珍

    目的:探讨热塑体膜和热塑加强型头颈肩膜固定方式对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体膜和加强型头颈肩膜固定器分别对各20例颈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在同一台直线加速器上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前和放疗过程中每周照射等中心验证片,测量等中心与计划等中心的偏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上段食管癌患者用加强型头颈肩膜的误差均<2mm;热塑体膜固定的误差X轴≤3mm,Y、Z轴有部分误差≥3mm.结论:用加强型头颈肩膜固定技术在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放疗中重复性优于体膜固定,患者体位舒适、摆位操作简单方便,建议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放疗使用加强型头颈肩膜定位.

  • 体部肿瘤调强放疗采用皮肤定位标记法和体膜定位标记法摆位的精度比较研究

    作者:张德康;吴德全;范子煊;王首龙;孙昌进

    目的:评价体部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皮肤定位标记与体膜定位标记两种摆位方法的精度差别.方法:将100例体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皮肤定位标记和体膜定位标记两组,分别在模拟定位机和治疗加速器上按治疗要求进行体膜固定摆位,并拍摄正侧位XR(模拟机)或EPID(加速器)验证照片,各自与相应的治疗计划DRR图像比较测定治疗靶区中心点在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EPID照片验证结果,皮肤定位标记和体膜定位标记法摆位精度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合格率(误差≤2mm)分别为 X 94.1%、Y 92.1%、Z 96.0%和X 75.5%、Y 73.4%、Z 87.7%(P<0.05);XR照片验证也得到类似结果.结论:在相同的体膜固定条件下,皮肤定位标记摆位的精度优于体膜定位标记方法.

  • 乳腺癌保乳术后俯卧位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吴德全;罗杨坤;张德康;髙绪峰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俯卧位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采用BionixRT-6025胸部俯卧位系统的摆位误差.方法:2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采用BionixRT-6025胸部俯卧位系统固定,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首次放疗、第十次放疗摄取适形调强放疗的正、侧位共80幅射野图像,与计划系统的正、侧位标准射野数字重建图像(DRR)进行比较,测得摆位误差.结果:20例患者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前后方向(Z)在加速器下的首次放疗和第十次放疗的摆位误差X±s(mm)分别为x1(2.7±0.7)mm、y1(2.9±0.8)mm、z1(1.8±0.5)mm和x2(3.0±0.6)mm、y2(3.4±0.7 )mm、z2(1.9±0.5)mm.x1较z1、y1较z1、x2较z2、y2较z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ionixRT-6025胸部俯卧位系统行保乳术后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在放疗可接受误差范围之内,值得推广应用.

  •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及其与患者体重指数的关系

    作者:石翔翔;李佳;庞皓文;孙小杨

    目的::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会在肿瘤靶区周围产生剂量的梯度陡降,因此对患者的精确摆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为量化放疗摆位方法的科学性,并且讨论体重指数对摆位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6月收治通过调强放疗治疗的20名鼻咽癌肿瘤患者分别进行多组CT图像的采集,获得患者在RL(左右),SI(头脚)和AP(腹背)三个方向的偏移数据,从而计算出的摆位误差,验证摆位方法。结果:系统误差在RL、SI和AP方向分别为2.1 mm、2.4 mm和3.0 mm,随机误差在RL、SI和AP方向分别为2.8 mm、2.6 mm和3.5 mm。结论:肯定了摆位方法的科学合理,确定了CTV到PTV的外扩边界大小。患者摆位误差与体重指数并无相关性。

  • 头颈部恶性肿瘤调强放疗中两种个体化固定方式的对比研究

    作者:石翔翔;唐涛;陈斌;庞皓文;林盛

    目的:对比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调强放疗中常规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和发泡泡沫垫联合头颈肩热塑膜两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4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20,使用发泡胶泡沫垫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和对照组(n=20,使用常规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膜),放疗期间每周行1次CT扫描,将所获取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前后、头脚、左右方向的摆位线性误差,采用t检验对比两组数据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前后、头脚和左右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为:(0.57±0.77)mm、(0.76±0.82)mm、(0.42±0.89)mm;对照组在此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为:(0.94±0.93)mm、(1.10±0.87)mm、(0.77±1.00)mm.对照组在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泡胶泡沫垫联合头颈肩热塑膜的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更小,重复性和精准性更好.

  • 80例盆腔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李列;缪炜烈;刘兴文;刘宵;殷茜;张琼;陈敏;周航;曾继泽

    目的 分析盆腔肿瘤调强放疗实施过程中引起重复性摆位误差范围及原因,以提高放疗准确性.方法 80例盆腔肿瘤患者使用真空垫固定体位,螺旋CT模拟定位扫描,Pinnacle③计划系统设计放疗计划,数字化模拟机靶区复位,直线加速器治疗前靶区位置验证,共摄取320张靶区位置确认片(复位片+验证片)与计划靶区(DRR)影像图以骨性标志配准比较,测量误差数据.结果 将所测数据分类统计得出,设备及辅助装置等引起系统误差;X、Y、Z轴分别为2.55±0.85 mm、3.00±1.00 mm、2.35±0.70 mm,摆位引起随机误差;X、Y、Z轴分别为1.50 mm,2.00 mm,1.25 mm.根据van-Herk等提出的CTV~PTV扩边公式MPTV=2.5∑+0.788计算80例盆腔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CTV~ PTV外扩边界估计值X、Y、Z轴分别为7.16±1.50mm,8.28±2.00 mm,6.65±1.25 mm.结论 通过对摆位误差数据分析,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设备精度因素、放疗摆位技师责任心等有关,做好放疗质控能有效提高放疗准确性.

  •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在CT图像引导下的摆位误差研究

    作者:刘毅

    目的:利用CT图像引导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分析摆位误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通过CT图像引导系统进行放疗引导,在治疗第一次、第五次、第十次获取正、侧位共360幅射野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测量摆位误差.结果:三次测量得到的X轴、Y轴、Z轴平均摆位误差均小于5mm,而且X轴和Y轴方向的误差均与Z轴误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中,采用CT图像引导,能够有效控制摆位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真空袋固定摆位两种不同标记法在乳腺癌放疗中摆位精度的比较

    作者:胡静;许梅;张莉

    目的:比较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两种不同标记法在放疗时的摆位精度和误差。方法将4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20例,A 组是将两侧标志点标记在真空袋上,B 组是将两侧标志点标记在患者皮肤上。通过配准验证片和数字化重建图像(DRR)的骨性解剖结构,计算 X、Y、Z 轴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结果 A 组在 X(左右方向)及 Z(腹背方向)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于 B 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在 Y(头脚方向)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将两侧的标志点标记在患者皮肤上,可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

  • 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亚琪;任庆兰

    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放射治疗中的副反应的发生给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重大影响。三维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 -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凭借其靶区高剂量区的三维适形的优势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一线治疗方式。尤其是针对宫颈癌放疗过程中常见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副反应、直肠膀胱损伤、以及照射靶区精度的影响,调强放疗相较于传统放疗模式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

  • IGRT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车少敏;惠蓓娜;张晓智;马军;陈鑫

    目的:应用kV-CBCT技术分析颈段、胸上段放疗时的摆位误差,并对其佳配准方式和CTV-PTV外放间距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11例接受3DCRT或IMRT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每周1-2次kV-CBCT扫描,分别按手动配准、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进行匹配,比较三种配准方式的差异,分析摆位误差,计算并比较校位前后CTV-PTV的外放间距.结果:手动、骨性和灰度配准在X轴、Y轴、Z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4±0.34)cm/(0.06±0.36)cm/(-0.02±0.29)cm、(-0.11 ±0.53)cm/(-0.10±0.53)cm/ (0.04±0.55) cm、(0.08±0.16) cm/(0.06±0.21) cm/(-0.03 ±0.26)cm,三种配准方式结果均显示Y轴平移误差大,其次为Z轴,X轴的小;骨性配准和手动配准结果较为相近(P>0.05),灰度配准的误差值均明显小于以上两者(P<0.05);手动、骨性和灰度配准在X轴、Y轴、Z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1.21±1.07)°/(1.20±1.06)°/(1.33±1.11)°、(-0.11±0.53)°/(-0.10±0.53)°/(0.04±0.55)°、(0.08±0.16)°/(0.06±0.21)°/(-0.03 ±0.26)°,三种配准方式结果均显示X轴旋转大,其次为Z轴,Y轴小,三种配准方式间无明显差异(P<0.05);骨性配准任一方向平移误差> 0.3cm者,校位前X轴、Y轴、Z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5±0.31cm、0.19±0.42cm、-0.06±0.37cm,校位后分别缩小至0.01 ±0.16cm、0.08±0.17cm、0.03-0.12cm,(P<0.05);校位前X轴、Y轴、Z轴CTV-PTV外放间距分别为0.29cm、1.03cm、0.60cm,校位后缩小至0.09 cm、0.23 cm、0.16 cm,(P<0.05).结论:本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病例放疗时以Y轴平移误差为明显,应用kV-CBCT实施IGRT可缩小摆位误差及CTV-PTV外放间距,配准方式以骨性配准为首选,必要时进行手动微调.

  • 不同匹配方式对鼻咽癌IGRT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王永刚;陈宏;刘跃;刘均

    目的:观察鼻咽癌在IGRT中不同匹配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对同一鼻咽癌患者,在图像采集条件和方法,图像匹配区域,图像重建模式相同的条件下,观察15次治疗重复摆位后用CBCT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XVI系统分别采用骨和灰度两种模式与参考图像匹配,观察两种图像匹配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结果: 用骨匹配的摆位误差结果在 X、Y、Z方向上分别为(0.0693±0.0739)cm、(0.1587±0.061)cm和(0.1907±0.0662)cm ;用灰度匹配的摆位误差结果在X、Y、Z 方向上分别为(0.0533±0.0514)cm、(0.1553±0.053)cm、(0.1807±0.0706)cm.对两种匹配方法分别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进行比较,t检验结果显示X、Y、Z方向上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咽癌行IGRT时采用骨匹配模式进行图像匹配是一种准确、快捷的方法,可以提高IGRT的工作效率.

653 条记录 29/33 页 « 12...25262728293031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