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摆位技术的体会

    作者:陈宗友;林启富;梁柱

    目的 计算和分析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摆位误差大小,为鼻咽癌适形放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以鼻咽癌三维适性放疗患者78例为对象,于每次摆位后、治疗前拍摄一次正、侧位验证片,计算摆位误差.结果 78例患者个体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X/Y/Z方向群体随机误差分别为:1.24 mm,1.71 mm,1.03 mm;系统误差分别为:0.13 mm,0.66 mm,-0.39 mm;按照公式计算的外扩边界分别为2.104 mm,2.847 mm,-0.245 mm.结论 随机误差对实施3D-CRT过程中的外扩边界影响较大.放疗过程中减小患者躯体纵轴摆位误差.有助于提高鼻咽癌3D-CRT的精确摆位.

  • 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在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赖德星;李燕红;王建好;刘晓兰;王希成;王新宁

    目的 探讨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在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头颈肩面罩组和真空袋组各48例,分3次拍摄验证片,以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图中心"十"字点为坐标,测量验证片上中心"十"字点,比较分析其在X、Y、Z轴上的偏移.结果 两组的中心点平均偏移在Y和Z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X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真空袋相比,胸部肿瘤放疗用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能够减少摆位误差,提高体位精准度,且步骤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 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应用固定乳腺癌放疗体位的分析

    作者:赖德星;黄家莲;李燕红;王新宁

    目的 比较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和乳腺托架两种技术固定乳腺癌放疗体位的摆位误差,并分析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固定体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5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组和乳腺托架组各29例,分别在第1次、第10次和后1次治疗之前拍摄验证片,测量验证片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图的中心点在X、Y和Z轴上的平均偏移误差.结果 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组和乳腺托架组在X、Y和Z轴的平均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腺癌放疗使用真空袋联合乳腺托架技术可进一步提高体位重复性和精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博;陈磊;陈超敏;徐子海

    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是精确治疗,放疗摆位误差是影响精确治疗的关键因素,研究放疗摆位误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现状,包括对既往摆位误差的研究数据进行总结,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基于光学识别及图像引导的胸部肿瘤放疗摆位系统的研究

    作者:伍锐;牛道立;杨波;许文伟;杨满珊

    目的:开发一套摆位验证系统,以减少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确度。方法在放射治疗摆位时将三个小金粒放置在病人骨性结构的表皮上,其位置呈三角形分布,此外,小金粒之间距离尽可能小,在Matlab2010软件平台上自行开发一套摆位验证系统,采用图像配准的方式识别病人体表上预先放置的三个小金粒的位置,并计算出每个小金粒的二维坐标值(X,Y),以此作为量化放疗摆位误差的依据,指导技术1进行精确摆位校准。在本研究中,选取一例病人,对其8次放疗摆位时,校准前和校准后的小金粒坐标位置误差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摆位验证系统的检验和校准后,金粒1在X轴方向的摆位误差dX1减少了4.5~7.3mm,在Y轴上的摆位误差dY1的位置误差减少5.6~8.1mm;金粒2的dX2位置误差减少5.6~7.8mm,dY2位置误差减少5.7~7.8mm;金粒3的dX3位置误差减少5.3~8.4mm,dY3位置误差减少6.0~7.0mm。结论通过使用自行开发的摆位验证系统,可使放疗摆位精度得到较大提高。但本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其目前还无法对因病人体型变化所造成的误差进行定量分析。

  • 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作图像引导评估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分次间和分次内的误差

    作者:陆合明;冯国生;陈甲信;舒留洋;蒋海兰;庞强;程金建;彭露杏;吴丹玲;廖超龙;莫颖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作为图像引导,评估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分次间和分次内误差并估算计划靶体积( PTV)合适的边界。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10例患者进行研究,每次放疗前后对患者进行CBCT。治疗前发现有摆位误差立即在线校正。分别对分次间和分次内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误差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2 mm分次间误差在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分别为21.7%、12.7%和34.1%。 CBCT引导下的在线校正可使100%的残留误差在左右和上下方向≤2 mm,使95.5%的残留误差在前后方向的残留误差≤2 mm。三个方向没有>3 mm的残留误差出现。与分次间的误差相比机器旋转位移引起的残留误差显著减少。没有进行每日CBCT扫描,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上外扩的边界分别为4.9 mm、4.0 mm和6.3 mm,每日进行CBCT扫描使各个方向的外扩边界降低到1.2 mm。结论每天CBCT引导是提高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准确性的有效方式。 CBCT引导下的在线校正可使各方向的外扩边界减少70%~81%。

  • 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对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作者:郑茁;陈传本;陈荔莎;张瑜;费召东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对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在患者治疗前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进行扫描,在XVI软件里自动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平移和旋转误差.在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中把平移和旋转误差模拟出来,然后重新计算剂量,将得到新的剂量分布和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原发肿瘤计划靶区(GTV-T-P)的平均剂量(Dm)、包含95%体积的剂量(D95);脑干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脊髓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双侧腮腺的平均剂量及接受超过30Gy剂量的体积(V30).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颈部肿瘤分次间沿X、Y、Z轴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1.02±0.83)、(1.28±1.08)、(1.27±1.06)mm和(0.79±0.67)°、(1.00±0.82)o、(0.73±0.68)°.患者脑干、脊髓、腮腺受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肿瘤计划靶区平均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D95统计结果 有明显差异,但其平均变化率仅为2.18%.结论 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无论对靶区还是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都产生影响,而正常组织的剂量和靶区相比受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

  • 锥形束CT测量食管癌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

    作者:谢志原;林育毅;王永川;吴君心;陈辉林;邵林东;陈素真;潘建基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在线研究食管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计算CTV到PTV的外放边界(MPTV).方法 应用医科达Synergy系统对食管癌患者治疗11例148次,分别在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行CBCT扫描,共获取444个CBCT信息,通过系统配有的匹配功能,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获取患者左右(X)、头脚(Y)和前后(Z)等3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 11例患者共行444次CBCT,首次摆位后CBCT扫描,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17±3.62)、(1.82±3.97)、(-2.34±2.10)mm,误差纠正后再次行CBCT,结果显示摆位误差明显缩小(P<0.05)。与纠正后比较,治疗后摆位误差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前X、Y、Z轴上MPTV分别为8.49、9.09、5.67mm,纠正后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1.80、2.47、2.21mm。结论本组病例食管癌放疗时Y方向摆位误差大,X方向次之,Z方向小;分次内误差在食管肿瘤治疗过程中变化明显,这在设计治疗计划时应予以考虑;通过CBCT获取食管癌患者的摆位误差并对其进行纠正,能显著降低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确度,减小PTV外放边界.

  • 食管癌图形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6个自由度摆位误差研究

    作者:谢志原;王捷忠;瞿宜艳;柏朋钢;李奇欣;吴君心

    目的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引起摆位误差,影响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利用锥形束CT在线研究食管癌六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数据.方法 采用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g uidedr adiotherapy,IGRT) 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对食管癌患者146次治疗前摆位后、摆位误差调整后及治疗后获取348个CBCT信息,通过系统配有的匹配功能,获取的CBCT 图像与计划CT 图像相匹配,获取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 将计划CT作为参考标准,治疗前摆位后的摆位误差呈近似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U、V、W6个自由度分别为(0.85±3.56)mm、(1.82±4.00)mm、(-2.31±2.10)mm、(0.59±0.85)°、(0.29±1.30)°、(0.40±0.86)°.误差调整后再次CBCT,结果 显示摆位误差明显缩小 (P<0.05).结论 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在Y、Z方向上较为明显,个别患者还有较大的旋转误差,通过CBCT测量食管癌患者治疗前的摆位误差,并行6个自由度的在线调整误差,可明显减小平面误差和旋转误差,提高放疗准确性.

  • 锥形束CT在头颈部和腹盆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中的应用

    作者:张大伟;覃文;苏世达;梁杰;王仁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头颈部和腹盆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中的应用,为计划靶区(PTV)的外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头颈部和36例腹盆部肿瘤患者,分别采用热塑头颈肩面罩和真空负压袋固定,首次以及每周第一次放疗均行CBCT,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到摆位误差;对于任意方向摆位误差,头颈部>3mm、腹盆部>5mm在线移床后再行CBCT.结果:校位前头颈部摆位误差在前后、头脚、左右方向分别为(-0.32±0.84)mm、(0.49±1.19)mm、(-0.51±0.73)mm,校位后分别为(-0.14±0.51)mm、(0.19±0.75)mm、(0.20±0.58)mm;校位前腹盆部摆位误差在3个方向分别为(0.89±2.56)mm、(-0.72±2.13)mm、(-0.83±2.17)mm,校位后分别为(0.34±1.61)mm、(-0.32±1.52)mm、(-0.28±1.75)mm,校位后头颈部和腹盆部摆位误差均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盆部的摆位误差明显大于头颈部,采用CBCT可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精度.

  •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吴冰;马广栋;王亮和

    目的 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行调强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根据接受的验证方式分为A组及B组,每组各10例.A组患者行二维KV-KV位置验证,B组患者行三维锥体束CT(CBCT)位置验证.对比两组水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及验证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水平方向上前后、头脚、左右位置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验证时间及影像采集获取时间均短于B组(均P<0.05),但B组的影像清晰度、配准区域、配准方式均优于A组.结论 IGRT技术的二维KV-KV验证模式和三维CBCT验证模式在水平方向上对摆位误差的验证效果相当.

  • 基于锥形束CT技术不同部位肿瘤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作者:张玉海;王文桥;罗凤霞;伍艳萍;周佳美;李月敏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部位肿瘤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取260例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患者,其中头部肿瘤、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盆部肿瘤患者分别为33例、70例、92例、65例.放疗过程中每周行1次CBCT扫描,与治疗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 头部肿瘤患者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6±1.2)mm、(1.8±1.3)mm和(1.0±0.8)mm,头颈部肿瘤患者分别为(2.1±1.7)mm、(1.6±1.3)mm和(1.4±1.0)mm,胸部肿瘤患者分别为(3.1±2.9)mm、(3.3±2.7)mm和(2.9±2.4)mm,腹盆部肿瘤患者分别为(2.7±1.8)mm、(3.8±3.2)mm和(2.0±2.0)mm.在任一方向上,头部以及头颈部的大摆位误差为5 mm,胸、腹盆部的摆位误差大于10 mm的频次均不足5%.结论 利用CBCT可以检测并校正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头部以及头颈部的摆位误差较胸腹盆部的小,前者靶区各方向应外扩5 mm,后者靶区各方向应外扩10 mm.

  • 摆位误差对乳腺癌患者放疗中心脏受量的影响

    作者:洪超善;梁世雄;何尧林

    目的 探讨摆位误差对乳腺癌患者放疗中心脏受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8例乳腺癌放疗患者制定放疗计划,保持原计划射野角度、射野剂量、射野权重等参数不变,移动射野中心,模拟3个方向(X、Y、Z轴)的线性摆位误差,重新计算移动射野中心后的心脏受量,并与原计划比较.其中X-、Y-分别代表患者身体相对于射野向患侧、头侧移动.结果 新计划X-3、X-5、X-7、X-9、Y-5、Y-7、Y-9的30 Gy剂量线所包绕心脏的体积百分比(V30)较原计划增加(P<0.05),其中X-7、X-9、Y-9超过限量;X-9、Y-7、Y-9、Z7、Z9的V40较原计划增加(P<0.05);X-5、X-7、X-9、Y-5、Y-7、Y-9的心脏平均剂量较原计划增加(P<0.05),增加幅度分别为54 cGy、80 cGy、110 Gy、100 cGy、142 cGy、182 cGy.结论 对于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患侧方向和头方向均≥5mm的摆位误差会使心脏平均剂量明显增加;患侧方向≥3mm、头方向≥5 mm的摆位误差会使心脏V30明显增加.建议当患侧方向、头方向的摆位误差≥5 mm时,应校正误差.

  • 应用锥体束 CT分析肝癌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

    作者:卿莉萍;梁世雄;洪超善;付庆国;韩青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体束CT ( KV-CBCT )肝癌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为肝癌放疗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治疗31例肝癌患者,KV-CBCT扫描采集的X线容积图像( XVI)与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匹配,获得腹背( X)、头脚( Y)、左右( Z)三个方向的线性误差x、y、z和绕X、Y、Z轴旋转形成的旋转误差u、v、w。由公式计算出肝癌临床靶区( CTV)到计划靶区( PTV)的外放边界值( MPTV )。结果共进行275次 CBCT 扫描,其在 X、Y、Z 方向上摆位误差 x、y、z 中位数分别为1.70 mm、1.30 mm、0.80 mm,旋转误差u、v、w分别为0.65°、0.38°、0.31°。 MPTV在X、Y、Z方向上分别为4.11 mm、8.49 mm、4.94 mm。结论采用KV-CBCT技术测量肝癌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为肝癌放疗MPTV提供参考,提高了肝癌放疗的精准性。

  •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体型偏瘦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梁谨;罗彪;黄嵩峰;陆振;黄冰

    目的 对比三种体位固定方法在体型偏瘦患者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取放疗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体型偏瘦胸腹部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真空垫体位固定组,B组为单纯热塑体膜体位固定组,C组为热塑体膜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组,分别在CT模拟定位机和直线加速器电于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下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采用电于射野影像系统测量并计算出两射野中心点在左右(X轴)、头脚(Y轴)和前后(Z轴)的重复摆位误差大小,比较三组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在X、Y和Z方向摆位误差为(4.21±1.52)cm、(3.92±1.18)cm、(3.78±1.12)cm,B组在X、Y、Z方向摆位误差为(3.12±1.16)cm、(3.24±0.94)cm、(3.12±0.91)cm,C组在X、Y、Z方向摆位误差为(2.34±0.78)cm、(2.38±0.67)cm、(2.51±0.73)cm,C组摆位误差小(P<0.05).结论 三种体位固定方式在体型偏瘦患者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都能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但从摆位误差结果来看,采用热塑体膜联合真空垫的固定效果均优于单纯热塑体膜固定和真空垫体位固定.

  • 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赖德星;王新宁;王希成;杜月群

    目的:比较鼻咽癌放疗应用头颈肩面罩和普通U形面罩摆位的误差,分析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的价值。方法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头颈肩面罩组和普通U形面罩组各30例,分别在第1次、第2周周末和后一次治疗时拍验证片,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图(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DRR)比较,测量X、Y和Z轴的平均误差。结果第1次治疗时头颈肩面罩组和普通U形面罩组在X、Y和Z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周末时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一次治疗时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X、Y和Z轴上的平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肩面罩比普通U形面罩更能减少摆位误差。结论鼻咽癌放疗应用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可减少摆位误差,提高重复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IGRT技术治疗鼻咽癌摆位误差影响PTV勾画的分析

    作者:周军;谭亚军

    目的:利用Elekta Synergy电子直线加速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检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医生的计划靶区(PTV)外扩勾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取70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IGRT功能每周扫描1次,并将整个治疗疗程多次扫描结果进行对照比较,计算其摆位误差。结果 X 轴(Lat)方向误差为(0.55±0.4),Y轴(Long)方向误差为(1.4±0.6),Z轴(Vert)方向误差为(1.6±0.8)。结论对本组数据分析得出三个方向分次间摆位误差均小于3 mm,通过在线误差修正能有效减小摆位误差,根据这个数据利用计划系统反推计算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医师将ITV外扩3 mm勾画出PTV范围。

  • 颈胸上段食管癌两种固定方式放疗摆位误差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强;阳覃竹;冉付荣;牟艳红;黄双燕;方志祥;张力;李刚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颈、胸上段食管癌使用颈肩膜、体膜两种固定方式放疗时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治疗更优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66例拟行放射治疗的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定位时采用热塑颈肩膜固定,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利用CBC T对每位患者首次治疗前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然后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A组在左右(X)、头脚(Y )、前后(Z)方向上测量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0.14)、(0.15±0.15)、(0.23±0.15)cm ,而B组为(0.16±0.13)、(0.24±0.16)、(0.18±0.12)cm ,A组误差数据优于B组,特别在头脚(Y )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膜固定技术可以减少颈、胸上端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体质量指数对图像引导宫颈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刘云;余娴;肖何;胡南;王阁

    目的 观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探讨IGRT宫颈癌患者的佳体位.方法 收集IGRT宫颈癌患者30例,按BMI分为2组:BMI ≥24 kg/m2组,9例;BMI< 24 kg/m2组,21例.锥形束CT扫描,俯卧位68次,仰卧位73次,CT图像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计算出X、Y、Z轴方向的校正前摆位误差,分析宫颈癌患者IGRT佳治疗体位,并根据扩边公式2.5∑+0.7δ计算出佳体位扩边值.结果 未考虑BMI的情况下,俯卧与仰卧位摆位误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MI< 24 kg/m2组,仰卧位与俯卧位在X、Y轴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Z轴上仰卧位误差为(-0.112 ±0.041)cm,俯卧位误差为(0.028±0.024) c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3.186,P=0.002),俯卧位扩边值0.668、1.206、0.335 cm;BMI≥24 kg/m2组,仰卧位与俯卧位在X、Y轴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Z轴仰卧位摆位误差为(0.061 ±0.045) cm,俯卧位摆位误差为(-0.26±0.031)c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5.832,P<0.001),仰卧位扩边值0.313、1.663、0.501 cm.结论 BMI< 24 kg/m2组,俯卧位Z轴方向误差显著小于仰卧位,BMI≥24 kg/m2组,仰卧位的Z轴方向误差显著小于俯卧位,2组在X、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

  • 丁字鞋固定技术在下肢肿瘤体位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文晓静;戴红娅;张琰;李光辉

    目的 探讨下肢肿瘤放疗中利用丁字鞋固定体位相较于常规负压垫固定对摆位时间和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下肢肿瘤患者20例,简单随机分为A组(10例)和B组(10例),A组用真空负压垫固定,B组用丁字鞋定位,每例患者治疗前均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配准纠正摆位误差,统计每例患者的摆位误差和摆位时间,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丁字鞋固定组摆位时间明显低于负压垫固定组的摆位时间(P<0.05);CBCT图像配准结果中,丁字鞋固定组在Lat左右和Lng前后方向上均优于负压垫固定组[(0.25 ±0.19vs0.44 ±0.16)cm,P=0.028;(0.27±0.18 vs 0.58 ±0.13)cm,P<0.01].结论 下肢肿瘤放疗定位采用丁字鞋定位技术可以减小摆位难度,缩短摆位时间,减少摆位误差,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653 条记录 28/33 页 « 12...25262728293031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