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的分析

    作者:高吉福;汪智勇

    目的:利用模拟定位机图像配准功能,测量并分析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医师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10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在模拟机下拍摄正、侧位图像共200幅图像,将它们与治疗计划系统重建的DRR图像通过骨性标记进行对比,测出患者在人体左右(X轴)、头脚(Y轴)、前后(Z轴)方向的位移误差.结果:胸腹部肿瘤在X轴、Y轴、Z轴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平均值)±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51±2.55)mm、(0.95±2.75)mm、(1.57±2.63)mm,PTV外放边界分别为3.06mm、4.30mm、5.76mm.结论:胸腹部肿瘤的摆位误差以Z轴大,Y轴次之,X轴小;利用模拟定位机图像匹配功能,能提高放疗过程中实际摆位精度,并能为临床工作者设定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范围提供参考数据.

  • 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的分析

    作者:高吉福;汪智勇

    目的:利用模拟定位机图像配准功能,测量并分析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医师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10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在模拟机下拍摄正、侧位图像共200幅图像,将它们与治疗计划系统重建的DRR图像通过骨性标记进行对比,测出患者在人体左右(X轴)、头脚(Y轴)、前后(Z轴)方向的位移误差。结果:胸腹部肿瘤在X轴、Y轴、Z轴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平均值)±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51±2.55)mm、(0.95±2.75)mm、(1.57±2.63) mm, PTV外放边界分别为3.06mm、4.30mm、5.76mm。结论:胸腹部肿瘤的摆位误差以Z轴大,Y轴次之, X轴小;利用模拟定位机图像匹配功能,能提高放疗过程中实际摆位精度,并能为临床工作者设定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范围提供参考数据。

  • 基于EPID分析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作者:曹泓立;唐虹;孙欣;汪志

    目的:应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测定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为治疗计划设计时CTV外扩到PTV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将每周在治疗前应用EPID拍摄的正、侧位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根据骨性标志进行配准比对,分别记录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根据得到的位移数据计算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δ)。结果:2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采集120组数据,统计分析在左右、头脚、前后三个方向上的系统摆位误差分别为0.18,0.22,0.18 cm,随机误差分别为0.19,0.19,0.16 cm。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CTV到PTV的外扩边界至少为左右方向0.49 cm,头脚方向0.57 cm,前后方向0.47 cm。

  • 热塑体膜固定装置在腹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赵文娟

    目的:在腹部肿瘤调强放疗中采用热塑体膜固定装置,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37例进行热塑体膜固定装置的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再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选择48例进行真空负压垫固定的腹部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在X、Y、Z这三个方向上两组的摆位误差.结果:经计算得出,在X、Y、Z这三个方向上,研究组的摆位误差比对照组的小,采用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别.结论:在进行腹部肿瘤放疗摆位时可以选择热塑体膜固定装置,对于摆位误差可以更好控制.

  • 两种摆位方法对体位重复性的影响

    作者:李志聪;宁金标;向昭雄;李陆军;游雁

    目的:通过在模拟定位阶段使用单次摆位法和再次摆位法进行比较,得出再次摆位法可能更有利于治疗实施阶段患者治疗体位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放射治疗中个体化真空垫固定的摆位精度。

  • 盆腔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的分析总结

    作者:高吉福;付京尧;刘兵

    目的:利用模拟定位机图像配准功能测量盆腔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计划靶区( PTV)外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4例盆腔肿瘤患者,在模拟机下拍摄正交正、侧位图像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数字重建图像( DRR)通过骨性标记进行比较,测出患者在人体左右( x轴)、头脚( y轴)、前后( z轴)方向位移误差,并对误差大于0.3cm进行调整。结果: x轴误差(-0.052±0.25) cm, y轴误差(-0.029±0.465) cm, z轴误差(0.072±0.244) cm。 y轴的摆位误差大,大值为0.8 cm, x轴的摆位误差大值为0.58 cm; z轴摆位误差大值0.51cm。结论:模拟机图像匹配功能的应用,能对患者摆位误差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实际摆位精度,同时为临床医师设定从临床靶区( CTV)到计划靶体积( PTV)的外放提供了参考依据。

  • 基于IGRT技术的宫颈癌调强治疗摆位误差重复性研究

    作者:方燕青;倪敏;陈榕钦;柏朋刚;瞿宜艳;陈文娟;倪晓雷

    目的:利用IGRT技术采集的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前三次的摆位误差,研究宫颈癌的摆位重复性。方法:入组17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治疗的前三次进行锥形束CT扫描,配准获得患者的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对三天之内的数据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以获得宫颈癌摆位的重复性规律。结果:数值绝对值矫正后,平移的误差中沿着患者头脚方向的误差大于另外两个方向的误差。任意两组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摆位中应特别注意沿身体头脚方向的平移误差。治疗中的摆位重复性无规律。再次摆位并没有减少摆位差。应进行多次的CBCT扫描及体位矫正。

  • 应用 CBCT、EPID 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作者:黄丽娜;黄清秀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固定法,将其随机分为 A、B两组,各25例,A 组患者应用 CBCT 测定摆位误差,B 组患者应用 EPID 测定摆位误差,经配准后,得出3个线性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结果:在固定体位方式一定的情况下,A 组患者 x、y、z 方向的摆位误差测定结果显著低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CBCT、EPID 都是比较理想的摆位误差测定手段,但相较之下,CBCT 的摆位误差更小。

  • 应用模拟定位机测量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

    作者:崔恩萍;汪志;唐虹;曹泓立

    目的:利用模拟定位机匹配功能测量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通过对171例食管癌患者计划系统生成的数字重建放射图(DRR)和模拟机拍摄的正、侧位图像的骨性标记进行比较,测出患者在左右(X轴)、头脚(Y轴)、前后(Z轴)方向误差,并对误差大于0.3cm进行调整.结果:患者左右、头脚、前后误差分别为0.19±0.24cm、0.27±0.34cm、0.27±0.25cm,其中左右方向需要调整的患者有40例,占总体的23.4%,头脚方向需要调整的患者有52例,占30.4%,前后方向需要调整的患者有64例,占37.4%.结论:模拟机图像匹配功能的应用,能对患者摆位误差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实际摆位精度,同时为正确设定计划靶体积(Prv)提供了依据.

  • 基于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的鼻咽癌不同段靶区扩边研究

    作者:方卫宁;陈榕钦;柏朋刚;李奇欣;陈开强

    目的:基于已有的头部和颈部为中心的摆位误差数据,研究鼻咽癌不同段的靶区扩边方案。方法:入组鼻咽癌患者20例,每位患者扫描CBCT的次数为6~9次,配准获得摆位误差;同时入组100例以颈部为中心的患者,每人仅扫描1次CBCT,获取患者的摆位误差。依据这些误差计算出头部和颈部的肿瘤扩边的大小。这两组病例均使用调强放射治疗。结果:头部肿瘤靶区扩边 X, Y, Z 方向各为:1.71mm,1.93mm,1.32mm。颈部靶区扩边X, Y, Z方向分别为:3.62mm,4.26mm,3.74mm。结论:头部比颈部的肿瘤PTV需要的扩边明显要小。鼻咽癌在治疗过程中,鼻咽部(头部)肿瘤扩边2 mm可以达到治疗要求。颈部需要扩边5 mm才能达到控制肿瘤的摆位误差的目的。

  • 发泡胶联合头颈肩膜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及其摆位误差

    作者:熊咏超

    目的:探讨发泡胶和头颈肩膜的联合使用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患者50例,A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合适头枕固定,B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发泡胶固定。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验证系统进行治疗前的误差验证,共50次摆位,获得100张验证片,通过VARIAN系统与计划系统重建所得的DRR进行图像配准得出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的摆位误差数据共50个数据。结果A组: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 mm、z方向(0.61±2.11) mm。B组:x方向(0.44±1.87) mm、y方向(0.43±1.70) mm、z方向(0.54±1.77) mm。对误差>2 mm的给予在线矫正。采用头枕+头颈肩膜组、发泡胶+头颈肩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固定中采用发泡胶联合头颈肩膜能够减少首次摆位误差,提高了摆位精度,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分析颈、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

    作者:张玲玲

    目的 探讨颈、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应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分析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医院行调强放疗的颈、胸上段食管癌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放疗过程中应用传统验证片技术验证摆位,试验组放疗过程中应用EPID验证摆位.观察两组的摆位误差.结果 试验组x向、y向和z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85±0.79)mm,(1.55±0.67)mm和(2.45±1.12)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1.17)mm,(2.65±0.73)mm和(3.60±1.0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应用EPID可以减少放疗的摆位误差,是临床上控制和保证放疗效果的有效工具,值得推广应用.

  • 配准方式及范围选取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陈卫;陈榕钦;柏朋刚;李一;黄星武;李奇欣

    目的:在锥形束CT配准时选用不同方法和配准范围,研究调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入组20例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首次治疗时在治疗机下患者摆位的锥形束CT (Cone-beam CT,CBCT)图像。配准算法选用灰度配准和骨性配准,配准范围选择眉骨上界至上下牙齿分界,上下牙齿分界至颈部下界,及前两部分全部选择。组合出6种方案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获得各组的摆位误差。研究不同方案的差异。结果骨配准全范围与灰度配准全范围的y,Rx,Ry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配准全范围与颈部灰度配准的x,z,Rx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准中范围选择加入颈部和不加入颈部时采用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密切注意鼻咽癌颈部的摆位误差,提高颈部剂量的准确性。

  • IGRT放疗加速器配合相配套设备对提高放疗精度的影响

    作者:颜红兵

    讨论加速器和各种辅助设备(CT模拟定位机、Monaco治疗计划系统、PTW剂量仪、Mapcheck、Mosaiq放疗管理系统等)之间的配合对实施更精确放射治疗的影响.

  • 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的分析

    作者:高吉福;汪智勇

    目的利用模拟定位机图像配准功能,测量并分析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医师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10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在模拟机下拍摄正、侧位图像共200幅图像,将它们与治疗计划系统重建的 DRR 图像通过骨性标记进行对比,测出患者在人体左右(X 轴)、头脚(Y 轴)、前后(Z 轴)方向的位移误差。结果胸腹部肿瘤在 X 轴、Y 轴、Z 轴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平均值)±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51±2.55)mm、(0.95±2.75)mm、(1.57±2.63)mm,PTV外放边界分别为3.06mm、4.30mm、5.76mm。结论(1)胸腹部肿瘤的摆位误差以 Z 轴大,Y 轴次之,X 轴小;(2)利用模拟定位机图像匹配功能,能提高放疗过程中实际摆位精度,并能为临床工作者设定从 CTV 到 PTV的外放范围提供参考数据。

  • 固定方式对乳腺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肖轩

    目的 探究固定方式对乳腺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116例乳腺癌术后保乳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试验组采用真空固定垫和记忆热塑网膜固定术,对照组采用真空固定垫与体表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结果 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的X和Z轴摆位误差显著较高(P<0.05),两组Y,Rx,Ry,Rz轴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记忆热塑网膜时,X,Y,Z的CTV-PTV外放间距依次为6.71 mm,9.69 mm,9.08 mm.不使用记忆热塑网膜时的CTV-PTV外放间距依次为12.31 mm,11.12 mm和13.12 mm.试验组的X,Y,Z轴方向在线性摆位误差通过率分别为76%,66%,73%.对照组为46%,51%和4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X,Z,Rx方向摆位误差通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摆位误差≤3 mm).结论 乳腺癌放疗者使用真空固定垫和记忆热塑网膜固定术,可显著降低摆位误差,提升摆位通过率,有利于提升摆位精确度.

  • 食管癌患者X轴、Y轴、Z轴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对剂量通过率的影响

    作者:颜红兵;徐建;叶景乐;郑维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放疗加速器上治疗时,X轴、Y轴、Z轴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对Mapcheck调强剂量验证通过率影响之间的差异,旨在更好地减少食管癌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精度,实现精确放疗.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5例分为A组、B组、C组3组,每组5例.采用Elekta 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模拟放疗,通过床的移动将3组患者分别在X轴、Y轴、Z轴方向人为加入1 cm左右误差,在未加入摆位误差和加入摆位误差的条件下用Mapcheck进行剂量验证.分析三个方向上在加入误差后的剂量通过率的影响的差异.结果 相对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变化在X轴、Y轴、Z轴3个方向都有正相关性,X轴、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对通过率影响较大,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对通过率影响相对较小.结论 摆位误差在3个方向上的验证通过率的影响都不相同,X轴、Y轴方向上的影响比Z轴上的影响更大,临床实际放疗中要密切关注头脚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

  • 应用 CT 模拟机测量食管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

    作者:杨军;王晓;杨庆辉;刘柳军;郭文灵

    目的:研究应用 CT 模拟机测量食管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方法比对 CT 模拟机的三维影像与放疗计划系统的影像。在计划系统中建立以射野中心为坐标原点,确定其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位置。再次进行 CT 扫描。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冠状面,矢状面图像。与治疗计划系统确定的影像进行比对。结果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83±1.06)mm、(1.74±1.29)mm、(1.84±0.93)mm。结论与模拟定位机相比,CT 模拟机可以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有助于减少摆位误差。

  • 宫颈癌在图像引导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特征

    作者:刘鹏;程军平;余毅;徐元俊;黎国权;彭振军

    目的 探讨应用图像引导技术对宫颈癌在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纠正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分别验证采集首次摆位后、纠正摆位误差后、放疗结束后的锥形束CT图像,1周/次,获取上述不同时段左右(X)、腹部(Y)、头脚(Z)方向具体偏移误差,计算摆位误差值下放疗剂量在危及器官和病灶靶区中的分布情况,并对比影响因素.结果 X轴误差值为(1.082±3.009)mm,Y轴误差值为(0.763±2.412)mm,Z轴误差值为(0.736±2.788)mm.摆位误差纠正后的各方向分次间误差值同首次摆位后分次间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纠正后与治疗后各方向分次内误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区剂量分布造成的影响呈不均等显示.结论 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应用图像引导技术,可为摆位误差对危及器官和靶区造成的影响判断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提高放疗精度,增强放疗质量.

  • 应用正态分布方法研究各部位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及PTV的外放边界

    作者:罗翼;胡项英;廖志春;冼绍波;贺亚迪

    目的 应用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的正态分布方法研究各部位肿瘤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用摆位误差的正态分布值确定各部位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值范围.方法 选取2018年6—8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其中头颈部、胸部和腹部各20例,在放疗疗程中随机取三次CBCT扫描得到摆位误差,应用VanHerk的M=2.5Σ+0.7δ和正态分布两种方法计算出PTV的外放边界.结果 各部位在X、Y、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头颈部(1.31±1.31)mm、(1.90±1.90)mm、(1.40±1.30)mm;胸部(1.83±2.22)mm、(3.74±4.61)mm、(1.70±1.63)mm;腹部(2.11±2.67)mm、(3.36±3.66)mm、(1.40±1.92)mm.取正态分布值得到CTV到PTV外放边界值头颈3.5 mm、5.0 mm、3.5 mm,胸部5.5 mm、11.3 mm、4.4 mm,腹部6.5 mm、9.4 mm、4.5 mm,此结果能较好满足摆位误差要求.结论应用CBCT矫正可以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确度,保护正常器官,并利用CBCT得到各部位肿瘤摆位误差,根据摆位误差正态分布值得到PTV外放边界值能满足90%患者的摆位误差需求.

653 条记录 2/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