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烯腈对大鼠脑组织和神经胶质细胞中核因子-kB信号传导通路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焦振泉;裴晓燕;郭云昌;徐勇

    目的 丙烯腈(ACN)对大鼠脑组织和大鼠神经胶质细胞中核因子KB(NF-kB)信号传导通路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micorarray和EMSA实验测定了SD大鼠经0和200mg/kg ACN分别作用14、28和90天后,大鼠脑组织NF-kB信号传导通路活性的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经0、25、50和75μg/ml ACN作用4和24h后细胞NF-kB信号传导通路活性的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ACN促进大鼠脑组织(体内)和神经胶质细胞(体外)NF-k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NIK、IKK、NF-kB1、NF-KB2、IkBa和c-myc)的表达.EMSA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ACN可激活大鼠脑组织和大鼠神经胶质细胞中NF-kB信号传导通路.结论 ACN诱导的氧化应激和ACN激活NF-kB信号传导通路具有一定的关系.

  • 肺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构中支气管肺组织NF-kB和MMP-9的表达变化

    作者:张葵;张樱;陈翌江;芦莉

    目的:观察肺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重构中支气管肺组织NF-kB和MMP-9的表达变化.方法:用烟、SO2定量熏吸并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建立肺气虚证COPD大鼠模型;20只雄性Wis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光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半定量图像分析法测量小气道管壁和平滑肌层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NF-kB活化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F-kB活化和MMP-9蛋白在支气管肺组织中高表达(P<0.01),小气道管壁及平滑肌层均显著增厚(P<0.01).结论:NF-kB可能通过调控肺气虚证COPD支气管肺组织中MMPs表达,和直接影响其支气管平滑肌增殖,从而参与肺气虚证COPD气道重构的病理过程.

  • 不同给药途径的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

    作者:陈光献;吴钟凯;唐白云;刘海

    目的 研究静脉与左心室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腺苷预处理对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6组(n=8),分别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静脉组、腺苷左心室组、生理盐水静脉组、生理盐水左心室组.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前后心功能变化,并检测再灌注末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以及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腺苷静脉组及腺苷左心室组SOD值[(208.63±23.88)、(178.27±11.56)、(191.31±28.14)U/ml]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145.05±23.18) U/ml,P<0.05],cTnT、MDA值、NF-kB的表达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心功能均好于缺血再灌注组;腺苷左心室组SOD值高于腺苷静脉组(P<0.05),cTnT、MDA值、NF-kB的表达低于腺苷静脉组(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以模拟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左心室给药的腺苷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静脉给药的腺苷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 miR-21和NF-kB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鹏;刘孝德;胡冀生;李峰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miR-21、核因子KB(NF-kB)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12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收治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的miR-21、NF-kB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组织中miR-21、NF-k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62.50%,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组织中的的miR-21、NF-βB蛋白阳性表达率20.00%、1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miR-21蛋白阳性表达于患者的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NF-kB蛋白阳性表达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miR-21、NF-κB蛋白阳性表达率增高,并且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

  • 黄芪、莪术配伍对胃癌细胞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

    作者:沈天华;沈洪;骆殊;朱学军;刘丽;李春婷;刘亚军

    目的:观察黄芪、莪术配伍对MKN-45细胞COX-2、PPlAR-Y、NF-KB的影响.方法:以黄芪、莪术配伍作用于MKN-45细胞,并设塞莱希布组、罗格列酮组、黄芪组、莪术组和空白组相对照.用MTT法观察各组药物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给药后人胃癌细胞COX-2、PPARy、NF-KB基因及COX-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对COX-2和NF-KB的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除莪术外对PPARy mRNA均有促表达作用,其中以塞莱希布组和配伍组对COX-2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为明显,且配伍组作用明显强于黄芪组和莪术组,以罗格列酮组和配伍组对NF-KB mRNA的表达抑制作用和对PPARy表达的促表达作用都是明显.结论:黄芪、莪术配伍能起到增效作用,对细胞的抑制效应明显,对COX-2的抑制作用大于黄芪、莪术的单独效应,与塞莱希布相近,其对COX-2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PPARy/NFKB信号途径发挥作用的.

  • 核因子KB与肥厚性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怡雯

    心肌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当它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后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的增大,参与收缩的蛋白合成增加等,心肌细胞持续性肥大终将导致心力衰竭.本文主要综述了核因子kB系统与心肌肥大过程的联系.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血管平滑肌基质Gla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

    作者:赵革新;陈北冬;齐若梅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如何通过核因子KB(NF-KB)信号通路调节血管平滑肌基质Gla蛋白(MGP)的表达.方法 给予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VSMCs)TNF-α(10 ug/L)刺激,或者借助于病毒载体过表达或敲低NF-KB水平,通过实时PCR分析MGP mRNA水平,克隆人MGP基因启动子,以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观察TNF-α对MGP启动子的调节作用.结果 TNF-α和NF-KB的p65亚基过表达都明显下调MGP表达,而p65-shRNA可阻断TNF-α对MGP的抑制作用,此外TNF-α通过抑制MGP基因启动子活性,在转录水平调节MGP表达.过表达MGP抑制平滑肌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结论 炎症因子TNF-α通过激活NF-KB信号抑制钙化保护因子MGP的表达,并促进BMP-2表达,涮节细胞的成骨分化.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建军;李庚山;黄从新;江洪;许家利;唐其柱;夏豪;王晶

    目的探讨肿瘤环死因子-a(TNF-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G)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大鼠主动脉SMG经用含0.5%小午血清的DMEM老当益壮培养48h后,加入25ng/ml的TNF-a入培养基中,于0。15和min收集细胞,提取胞核蛋白。电泳流动漂移技术(EMSA)检测NF-K-B活性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的SMG具有一定的NF-k B活性水平。经TNF-a刺激后,其活性迅即增加。密度扫描结果提示,NF-Kb活性15min 时为对照2倍,30min为对照3倍。结论 TNF-a使血管SMG NF-Kb活性增加,提示TNF-a对SMG的调节作用部分是通过NF-k-B激活通路发挥的。

  • 胃癌患者Hp感染后P73与NF-kb和SOX2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沈玲;朱海超;杨秀丽;亚国伟;张要盛;胡孟达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P73、核因子kb (NF-kb)、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OX2)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胃癌的临床于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J-2016年12月于医院诊治的胃癌患者60例,以Giemsa染色法检测病变组织是否有Hp感染,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73、NF-kb、SOX2的表达.观察分析患者Hp感染状况,病变组织中P73、NF-kb、SOX2的表达.结果 Hp感染阳性率75.00%,P73表达阳性率53.33%,NF-kb表达阳性率51.67%,SOX2表达阳性率11.67%;Hp感染患者P73、NF-kb、SOX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44%、64.44%、4.44%,无Hp感染患者P73、NF-kb、SOX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0%、13.33%、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Hp感染率88.24%高于Ⅰ~Ⅱ期患者的57.69% (P<0.05),T1+ T2组Hp感染率65.79%低于T3+ T4组的90.91% (P<0.05).结论 胃癌患者Hp感染与P73、NF-kb表达均高于无Hp感染患者,SOX2表达低于无Hp感染者,Hp感染与临床分期及组织浸润深度关系密切,Hp感染可能通过诱发P73、NF-kb、SOX2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及发展.

  • 青蒿琥酯对骨髓瘤细胞SP2/0的作用观察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世辉;潘崚;薛芳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骨髓瘤细胞SP2/0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利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对SP2/O细胞作用24、48和72 h后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观察其对SP2/0小鼠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常规Giemsa染色、DAPI荧光染色以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的DNA梯带,利用Annexin V/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蒿琥酯作用后24、48 h SP2/0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kB(NF-kB)p65及其抑制蛋白(IKB)α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NF-KB p65的转录活性.结果 2μg/ml青蒿琥酯作用24 h,对SP2/0细胞增殖抑制率即达33.0%;40μg/ml青蒿琥酯作用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1.9%,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50、100和200 mg·kg-1·d-1的青蒿琥酯对SP2/0小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17.8%、36.5%和48.O%.2 wg/ml青蒿琥酯作用24 h,G0/1期细胞数目增多(50.6%±0.8%),凋亡率为7.7%;40μg/ml青蒿琥酯作用48 h,G0/G1期细胞达75.3%±7.0%,凋亡率为78.7%,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胞核中NF-kB p65蛋白减少,胞浆中IKBα蛋白的表达增加,NF-kB p65的转录活性降低.结论 青蒿琥酯对骨髓瘤细胞SP2/0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骨髓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kB p65的转录活性有关.

  • CD80 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的机制

    作者:印洁;李国强;俞悦;施毅;孙倍成;成峰;葛文刚;王学浩

    目的 探讨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增强宿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机制.方法 BAL B/c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接种H22-Wt细胞,B组接种H22-neo细胞,C组接种H22-CD80/CD86+细胞,D组接种H22-CD137L+细胞,E组接种H22-CD80/CD86/CD137L+细胞.分别于第14、35、56和84天,每组每次随机选取2只小鼠处死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 ladde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电泳迁移率法(EMSA)检测T细胞核因子KB(NF-KB)活性.结果 TUNEL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4天,A、B组脾淋巴细胞即出现大量凋亡,D组凋亡虽然较A、B组明显减少,但仍远高于C、E组.随接种时间推移,C组脾淋巴细胞凋亡逐渐增多,而E组这一趋势不明显,至第84天,C组和E组的脾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0.8±9.2和14.4±4.5.DNA ladder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4、35、56和84天,C组和E组均检测出典型阳性结果,其中以C组第35、56和84天凋亡明显.EMSA检测结果显示,A、B组T细胞NF-KB活性很低,D组显著高于A、B组,C、E组则显著高于A、B和D组.随着接种时间推移,E组NF-KB活性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而C组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至第84天,C组和E组的T细胞NF-KB活性分别为14.01±1.04和41.16±5.78.结论 H22-CD80/CD86/CD137L+变异株接种荷瘤鼠后,CD28信号和CD137信号的协同作用可显著增强活化T细胞NF-KB活性,这可能是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显著增强宿主CTL杀伤活性的机制之一.

  • 调控核因子κB活性的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升;朱彩凤;朱斌

    核因子KB(NF-KB)作为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转录调节蛋白质因子,它的异常激活或完全抑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在肾脏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许多因素可刺激NF-KB活化.国内外研究发现多种药物可通过调节基因易位,促进IKB受体及其配体的活化,增加IKBα水平,活化甲羟戊酸途径及生成NF-KB超抑制物等途径抑制NF-KB表达,从而缓解及治疗肾脏疾病.多种药物联合运用的提出及新型抗NF-KB药物的研究都有助于探索肾脏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关键词: 肾脏 核因子kB 药物
  •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D组互补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文;刘岳鸿;王胜发

    目前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特别是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居第一位.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高,其不良预后主要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共同参与的结果.目前肺癌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与肺癌相关的增殖、侵袭性生物因子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却很少涉及.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D组互补基因(ATDC)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

  • 转录因子NF-kB在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杨立勇;杨永年;陈志坚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否可引起胰岛β细胞凋亡以及转录因子核因子kB(NF-kB)在TNFα诱导的β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培养INS-1胰岛β细胞,采用DNA重组、转染和再感染技术获得可表达NF-kB的特异性抑制物IkBα的突变体 IkBαΔN的INS-1/IkBΔN细胞.应用DNA片段分析技术和kB-luc报告基因荧光分析技术观察NF-kB活性和β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IL-Iβ可诱导INS-1细胞的NF-kB激活,但在INS-1/IkBΔN细胞则无此作用.将细胞与IL-1β(10 μg/L)、TNFα(100 μg/L)以及 IFNγ(100 000 U/L)一道培养48 h后显示,TNFα与IFNγ合用可诱导INS-1细胞发生凋亡,而在INS-1/IkBΔN细胞未见此现象.单用IL-Iβ或 IFNγ或 IL-Iβ加 IFNγ均未能诱导INS-1细胞凋亡.结论凋亡是TNFα导致β细胞死亡的方式之一,NF-kB在TNFα介导的β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NF-kB激活可能保护β细胞免于TNFα诱导的凋亡.

  •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LR4、MD2、IL-13及NF-κB的影响

    作者:刘建平;杨倩钰;郞晓猛;赵源;要翠翠

    目的 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2(MD2)、白介素-13(IL-13)及结肠组织核因子kB(NF-κB)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抽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柳氮磺吡啶组予SASP按0槝.3 g/kg体质量灌胃,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分别予泄浊解毒方颗粒10.0 g/kg、5.0 g/kg灌胃.各灌胃组大鼠每日给药1次,连续14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LR4、MD2、IL-13及NF-κB含量.结果 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TLR4、MD2、NF-κB含量,升高IL-13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490、271.137、10.723、92.297,P<0.05).结论 泄浊解毒方对UC大鼠治疗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LR4、MD2、NF-κB含量,升高IL-13含量有关.

  • NF-κB、COX-2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淑霞;张玉军;刘汝俊;刘青娟;唐丽娟;段惠军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信号途径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正常糖和高糖培养基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24、48、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utigen,PCNA)和NF-κB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表达增强;②正常糖组,NF-κB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内,而高糖组NF-κB表达增强,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高糖能够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③NF-κB和COX-2呈显著正相关;同时COX-2蛋白表达与PCNA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活化NF-κB,上调COX-2蛋白表达从而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可能是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 和厚朴酚对SP2/0骨髓瘤细胞的作用观察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焦宗久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和厚朴酚对于骨髓瘤细胞SP2/0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厚朴酚对SP2/0细胞作用24、48、72 h后的增殖抑制作用;常规Giemsa染色和DAPI荧光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的DNA梯带;利用AnnexinⅤ/PI双染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干预后24、48 h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blotting检测胞核中核因子KBp65、胞浆中IkBα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核因子kB p65的转录活性.结果 和厚朴酚在2μg/ml至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显著能抑制SP2/0细胞生长增殖及诱导SP2/0细胞凋亡,呈明显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和厚朴酚作用后,G0/G1期细胞数目增多,G2/M、S期细胞明显减少;胞核中核因子kB蛋白减少、胞浆中IkBα蛋白的表达增加,核因子kB的转录活性降低.结论 和厚朴酚对SP2/0骨髓瘤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核因子kB转录活性有关.体外研究显示,和厚朴酚是一种有效的抗骨髓瘤药物.

  • 核因子kB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中医药干预研究

    作者:王姗姗;张文高

    核因子kB是调节细胞基因转录的关键因子之一,本文在转录水平上,针对于核因子kB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机制及其中医药治疗作一综述,认为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发掘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的中药.

  • 大鼠液压冲击颅脑损伤后核因子κB在脑组织的表达变化的研究

    作者:闫晓鹏;刘跃亭;段虎斌;王学蛟;程文刚;赵荣;陈来照;蒯东;李涛;张建宁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液压冲击性脑损伤后核因子kB(NF-κB)表达变化和意义.方法 建立液压损伤模型,观察成年性Wistar大鼠168只,其中实验组(126只)和对照组(42只).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每组各42只大鼠.实验组用液压冲击致伤,造成大鼠轻、中、重型脑损伤模型,分别在0.5 h、2 h、6 h、12 h、24 h、48 h、72 h进行大体标本观测、病理切片观察;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组大鼠中NF-κB在脑组织皮层创伤区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皮层损伤区NF-κB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时间(除0.5 h外)的假手术组(P<0.05或P<0.01):核因子KB在对照组低水平表达,在损伤组伤后0.5 h即开始增高,2 h即开始明显增高.6 h和12h逐步升高,24 h和48 h达到峰值,72 h开始下降,24 h和48 h实验组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核因子KB早期显著表达,在创伤性脑损伤时的损伤与抗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川芎嗪可影响肿瘤坏死因子a刺激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相关基因产物的表达

    作者:李艳芳;李孝生

    背景:川芎嗪延缓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肿瘤坏死因子a 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 及其相关基因产物白细胞介素6 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T6 细胞株,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分为4 组:对照组仅加入细胞;TNF-a 组加入10 μg/LTNF-a;川芎嗪干预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 μg/L 的TNF-a 作用30 min 后,分别加入川芎嗪50,100,200,400,600,1 000 mg/L;PDTC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 μg/L的TNF-a 作用30 min 后,再加入终浓度18 μmol/L 的核因子κB 阻断剂PDTC.结果与结论:MTT 结果显示100,200,400,600,1 000 mg/L 的川芎嗪均能抑制HSC-T6 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10 μg/L 的肿瘤坏死因子a 刺激后,HSC-T6 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 及白细胞介素6 的表达明显增多(P < 0.01 或P < 0.05),200,400,600 mg/L 的川芎嗪及18 μmol/L 的PDTC均可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a 刺激后HSC-T6 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 及白细胞介素6 的表达(P < 0.01),且随着川芎嗪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DTC的抑制作用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T6 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核因子κB 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0,P < 0.01).说明川芎嗪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 及白细胞介素6 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