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

    作者:廖洪斐;陈蔷娟;易敬林;冯珍;张向荣;聂萍萍

    目的探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的疗效.方法采用JAM-II型多功能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激光物质为GaA1As,激光波长650nm)对22例不同程度的义眼座暴露患者进行激光照射治疗,并将结果与既往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的20例义眼座暴露患者比较.结果 激光组22例全部愈合(100%);药物及手术组中轻、中、重度的愈合率分别为83.3%,63.6%和0.经采用X2检验之四格表精确检验法处理,2组间轻度患者的愈合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45),而2组间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愈合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的疗效优于药物及手术方法.可用于预防及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

  • 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动物根管充填及颌骨和皮下埋植实验

    作者:李平;肖丽英;李伟;谭红;廖运茂;袁明龙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以3只犬为实验对象,采用n-HA根充糊剂充填根管,颌骨埋植,皮下埋植,以AH-plus根充糊剂作对照,分别于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照片和病理切片观察材料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结果:①根充实验:X线照片显示试验牙根充严密,根尖周未见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实验2、4、12周组均未见根尖周不良改变,对照2周组根尖出现轻度炎性反应,4周组根尖周呈中、重度炎性反应,12周根尖周病变减轻,呈轻微炎性反应.②颌骨埋植:实验2、4、12周、对照12周组均未见炎性反应,对照2周组呈中度炎性反应,4周组呈轻微炎性反应.③皮下埋植:实验2周组、对照4周组有轻度炎细胞浸润,对照2周有中度炎性反应,其余各组病理切片均未见明显的炎性改变.结论: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明显好于AH-plus根充糊剂.

  • 鸵鸟骨转化羟基磷灰石支架复合骨膜修复颅骨极限缺损实验研究

    作者:杨耀武;毛天球;侯锐;雷德林;孙沫逸;程晓兵;胡晓光;张圃;李建虎;吕菊红

    目的:观察鸵鸟骨转化羟基磷灰石支架复合骨膜修复颅骨缺损的成骨性能.方法:鸵鸟骨转化多孔羟基磷灰石作为支架材料.24 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 组并在其颅骨上制备极限缺损,修复方法分别为A组:支架材料+骨膜植入,B组:单纯支架材料植入,C组:自体颅骨植入.植入后8、16 周取材,通过X线片分析、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价其成骨性能.结果:大体观察发现A组陶瓷材料孔隙表面及内部有大量新骨形成,新骨与周围颅骨发生骨性融合,其强度与邻近颅骨接近.X-线片显示A组绝大多数区域呈现高密度阻射影.组织学观察显示新的板层状骨组织、骨髓腔及骨髓细胞在陶瓷支架孔隙表面及内部形成.B组材料大部分被纤维组织覆盖或充填.结论:支架/骨膜复合物能够有效地修复颅骨缺损,结果提示鸵鸟骨转化羟基磷灰石能够对骨膜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

  • 类骨质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诗美;鲜苏琴;廖运茂

    目的:了解类骨质羟基磷灰石(OHA)的生物相容性,初步探讨其作为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12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在双侧股骨内侧髁形成9 mm×4 mm×5 mm大小的缺损,分别植入OHA和对照材料,术后2、4、8、12 周取标本,进行大体标本、X线、组织学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及成骨面积的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成骨细胞易于粘附、生长、增殖,骨小梁形成钙化早,新骨面积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骨质羟基磷灰石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钛种植体SLA表面HA涂层对骨髓源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程越;赵宝红;艾红军;崔福斋

    目的:探讨表面喷砂和酸蚀(SLA)处理后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钛种植体(HA-SLA-Ti),对骨髓源成骨细胞(MOOB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IBAD)在SLA处理的钛种植体(SLA-Ti)表面制备HA涂层,将MOOBs分别接种于HA-SLA-Ti和SLA-Ti表面,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对2 组MOOBs增殖指数、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以及骨桥蛋白基因(opn)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 MOOBs在HA-SLA-Ti表面生长良好,其细胞增殖指数、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骨钙素含量明显高于SLA-Ti组;且opn mRNA相对表达量是SLA-Ti组的3.25倍.结论:应用IBAD技术在钛种植体SLA表面制备HA涂层,可明显促进MOOBs的增殖及其成骨表型的表达,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

  •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材料骨膜下引导成骨及可吸收性的研究

    作者:刘冰;王忠义;陈鹏;岳进;毛勇;李莉莉;毛天球

    目的:定量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材料(nHAC)在骨膜下的成骨高度及可吸收速度,为其应用于萎缩牙槽嵴加高术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方法:免颅骨骨膜下埋植nHAC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常规标本制作后,用显微测微尺C5型网格,采用"数点法"测量各时间点标本中新骨形成的高度及材料的剩余量,并和羟基磷灰石(HA)组对比.结果:术后12 周时nHAC组新骨形成的高度为2.63 mm,材料剩余量占原植入材料的53.2%,被吸收的材料量占46.8%.结论:nHAC在骨膜下引导新骨生成的同时可以被吸收.

  • 羟基磷灰石对人牙髓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作者:李子夏;包广洁;李珊

    目的:检测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内游离Ca2+的作用.方法: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随机分为3组,2个实验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Ca(OH) 2、HA共孵育24 h.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后,3组均加入HA干预,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细胞内Ca2+的变化.结果:瞬时加入HA后,3组细胞的钙离子荧光强度在30 s内均升高;空白对照组(A组)升高较为迅速,30 s后即开始缓慢下降;Ca(OH) 2组(B组)的升高幅度小于A组,60 s时达到高(230.63±5.24);HA组(C组)升高变化较小,30 s时达到高(161.25±3.81),随后小幅度下降.结论:HA可引起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内[Ca2+]i的变化.

  • 羟基磷灰石表面唾液/色素复合膜的形成

    作者:陈天来;姚江武;左起亮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监测羟基磷灰石(HA)表面人全唾液(WS)/茶黄素(TF)复合膜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方法:利用电泳沉积技术(EPD)在QCM-D金芯片表面制备纳米HA涂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对涂层表征进行观察分析.QCM-D监测WS在HA表面及TF在WS膜表面的吸附的全过程,并判断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结果:SEM和EDS的图证实QCM-D芯片表面形成了均匀的纳米HA涂层;Freundlich模型较Langmuir模型更适合于描述TF在WS膜表面的吸附过程(P<0.05).结论:一定条件下,TF能够与HA涂层表面的WS膜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复合膜,促进色渍形成.

  • PRP/nHA/Co复合材料促进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莉;边晓为;姚望;马宁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纳米羟基磷灰石(rHA)和胶原(Co)复合材料PRP/nHA/Co促进牵张成骨的效果.方法:取18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3组(n--6);A组骨切开处植入PRP/nHA/Co复合膜材料,B组植入nHA/Co复合膜,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放置任何材料.术后4周、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双侧下颌骨,行X线照相,常规切片HE染色,BMP-2及bF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X线、HE组织学观察PRP/nHA/Co组新骨形成均优于其他2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牵张4周时BMP-2和bFGF表达高于其他2组,8周时表达减弱.结论:PRP/nHA/Co复合材料能够促进牵张成骨.

  •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在干槽症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焦惠民;董金凤;薛荣奇

    干槽症是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病因是因为牙槽窝过大、创伤过大和继发感染,其发生机制是纤维蛋白溶解、激肽形成,破骨细胞溶骨活性增强,发生骨溶解,局限性骨质破坏,伴发感染, 接触刺激,剧烈疼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目前治疗干槽症的方法是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使用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填塞牙槽窝的方法预防干槽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 单侧唇裂术后鼻部畸形的矫正

    作者:纳应坤;段瑞平

    单侧唇裂患者往往在婴幼儿期即行唇裂整复,但随着其生长发育,唇部、鼻部会相继出现新畸形。在以往的情况下,常常是唇部畸形矫正后,才对十分明显的鼻部畸形进行矫正,而对鼻部畸形普遍仅给予鼻翼畸形的矫正。作者于1997年起对单侧唇裂术后畸形伴有鼻部畸形者采取唇部和鼻部同时矫正,共行此手术5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50例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除唇部继发畸形外,鼻部畸形情况有3种:鼻背低平或鼻背轮廓不明显、鼻翼下塌、鼻尖点过低。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 华西医科大学研制,龙马工厂生产的2040型羟基磷灰石。2.2 方法2.2.1 全部病例在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和鼻部浸润麻醉下完成。

  • 胶原膜与羟基磷灰石联合应用治疗根分叉病变

    作者:李小玲;周凡

    我科自1995年以来,将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和羟基磷灰石联合应用治疗根分叉病变38例 ,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牙连牙周组织切片的特殊取材及双重脱钙技术

    作者:程敏;洪丽华;张泽兵;刘树泰;孙宏晨;李成库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病理诊断,尤其是很多口腔医学动物实验研究,都需要制作牙及牙周组织联合切片对其全貌进行观察和研究.由于牙及牙周组织结构复杂,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槽骨内含有大量无机钙盐,主要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羟基磷灰石结晶分布于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基质中.

  • 羟基磷灰石+医用胶原膜在颌骨囊肿骨腔中的应用

    作者:翟军;韩淑芬;翟元恩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新型骨代用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引导骨组织再生,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口腔颌面部硬组织缺损的修复,如颌骨囊肿术后骨腔填塞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科自1995 年以来,对27例颌骨囊肿骨腔充填HA, 经5年临床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Interpore 500R复合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

    作者:曹罡;毛天球;席庆;陈富林;曹军

    目的:研究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Interpore 500R)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特点.方法: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于含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并向成骨细胞诱导.将细胞与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附着情况,共聚焦显微镜观察Ⅰ型胶原的分泌.同时将细胞/Interpore500R复合物植入裸鼠体内构建骨组织.40d后取裸鼠标本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成骨情况.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可吸收性羟基磷灰石表面附着良好,可分泌I型胶原,在裸鼠体内形成组织工程骨.结论:可吸收性羟基磷灰石生物相容性好,细胞附着后仍继续保持成骨细胞特性,并可形成骨组织.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前景良好.

  • 不同掺锶浓度羟基磷灰石涂层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王薇;张玉梅;闫钧;憨勇;孙继峰

    目的:观察不同锶浓度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对成骨细胞附着、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弧氧化方法制备掺锶原子数百分比[Sr/(Sr+Ca)]分别为2.22%,7.24%,15.15%和23.78%的涂层,将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接种到涂层表面,采用MTT方法检测30、60、90min时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和2、3、7 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情况;并对第3天和第7天成骨细胞ALP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培养60 min和90 min时掺锶浓度为15.15%和23.78%组的细胞附着明显高于2.22%和7.24%组(P<0.05).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培养24 h和72 h后15.15%和23.78%组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2.22%和7.24%组(P<0.05).ALP活性检测显示7 d时锶浓度为2.22%和7.24%组细胞的ALP活性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随Sr含量的增高,涂层对成骨细胞的附着和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掺锶浓度低的涂层体现了较好的ALP活性.

  • 钇-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刘泉;莫安春

    目的:评价Y-HA纳米微晶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人牙周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采用MTT法、透射电镜、细胞免疫化学检测方法,评价Y-HA纳米微晶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亚细胞结构、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Y-HA和HA纳米微晶对牙周膜细胞均具有促进细胞早期增殖,促进Ⅰ型胶原合成的作用,Y-HA纳米微晶对细胞的早期增殖作用比HA纳米微晶更明显;人牙周膜细胞大量吞噬纳米微晶,细胞的体积和形态无变化,但与细胞代谢有关的一些亚细胞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论:Y-HA纳米微晶比HA纳米微晶具有更好的细胞相容性.

  • 引导组织再生术与骨移植联合治疗根分叉病变

    作者:曹良菊;严梅;廖声磊

    目的:以牙周引导再生术(GTR)观察胶原膜与Bio-Oss和HA联合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选53例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65个,分HA+GTR及Bio-Oss+GTR二组,术后以定性及定量指标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牙周袋深度(PD)、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均明显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Bio-Oss+GTR组PD值低于HA+GTR组(P<0.05).两组骨缺损处均有明显新生牙槽骨.结论:Bio-Oss和HA联合GTR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Bio-Oss稍优于HA.

  • 羟基磷灰石与生物膜合用于自体埋伏牙移植15例报告

    作者:贾保军;吕新海;陈发明;常书楼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生物膜联合应用于自体牙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先将供区牙齿移植于受区位置,在牙根周边骨缺损区植入适量羟基磷灰石(HA),然后采用医用生物膜行引导组织再生术(GTR),钢丝或夹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本组共15例患者接受自体埋伏牙移植手术,并在手术中联合应用HA植骨与膜引导组织再生术.术后患牙牙周组织愈合好,1个月后X线片即可见植牙区新骨形成,3个月后牙周骨质明显再生,牙根未见吸收;随访3~8年,移植牙均不松动,牙冠色泽无异常,牙髓活力基本正常.结论:在自体牙移植术中植入HA及生物膜可引导成骨,加快新骨形成,有助于移植牙成活,提高牙移植术成功率.

  • 酒石酸对羟基磷灰石和牙本质化学吸附的研究

    作者:沈晴昳;傅柏平

    目的:研究酒石酸对羟基磷灰石(HA)和牙本质的化学吸附.方法:①150g/L酒石酸水溶液(11.52 mL)与HA(400.0 mg)混合,48 h后分离不溶成分和滤液,并反复冲洗不溶物,真空干燥滤液和不溶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HA、酒石酸、滤液和不溶物进行定性分析,并作差谱.②用150g/L酒石酸酸蚀牙本质2 min后冲洗、干燥,用衰减全反射技术(ATR)分析表面特征谱带.结果:酒石酸作用于HA后形成酒石酸钙盐有两种结构,一种溶解性较大,对HA有脱钙作用;另一种溶解性较小能化学吸附于HA和牙本质表面.结论:酒石酸对HA具有脱钙-吸附作用,并能够通过离子键化学性吸附于牙本质表面.

1347 条记录 64/68 页 « 12...60616263646566676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