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诱导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共聚物水凝胶内兔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研究

    作者:帕尔哈提·阿布肚热合曼;木合塔尔·霍加;多力昆·吾甫尔;麦麦提依明·哈力克;刘晓文

    目的 探讨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DPSC在Pluronic F-127水凝胶支架内的成骨活性,以期为颌骨缺损的组织工程修复提供依据.方法 酶解组织块儿法分离DPSC,有限稀释法进行纯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制备质量浓度为20%的Pluronic F-127水凝胶,扫描电镜观察水凝胶支架材料的微形态.用Pluronic F-127水凝胶包封DPSC进行三维培养,并以普通培养皿的二维培养作为对照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第1、3、5、7天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razolium,MTT)法检测支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常规成骨矿化液诱导14d进行茜素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荧光定量PCR检测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Ⅰ型胶原、骨钙蛋白,以评价牙髓干细胞的成骨活性.结果 成功分离并纯化DPSC,二维及三维培养的细胞镜下观察均生长良好,扫描电镜图显示多孔管状结构.培养第1、3、5、7天时A570值:二维培养DPSC分别为0.30±0.06、0.30±0.17、0.35±0.04、0.25±0.06,三维培养的DPSC分别为0.36±0.06、0.54±0.18、0.70±0.10、0.32±0.10,三维培养DPSC的增殖率显著高于二维培养(P<0.05),DPSC的细胞活性均在培养第5天时达峰值.常规矿化液诱导14d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及三维培养组矿化结节计数分别为(6.8±1.3)和(7.0±1.2)个,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及三维培养组DPSC中RUNX2、Ⅰ型胶原呈强阳性,骨钙蛋白染色呈弱阳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三维培养组Ⅰ型胶原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其余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uronic F-127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支持DPSC的成骨向分化;Pluronic F-t27可作为DPSC的生物载体,有望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Wnt3a蛋白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作者:孙艳艳;胡伟平;刘宗响;王伟

    目的 探讨Wnt3a蛋白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成骨向分化的影响,进一步说明Wnt信号通路在DPSC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质量浓度[0(培养液组)、5、20、50及100 μg/L]的Wnt3a蛋白作用于DPSC,于诱导培养的第7天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对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骨涎蛋白、Ⅰ型胶原、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及骨钙蛋白4种骨源性基因的表达,对结果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PSC诱导7d后检测结果显示,Wnt3a蛋白可抑制ALP的活性,0、5、20、50及100 μg/L组ALP的活性分别为1.076±0.203、0.828±0.118、0.505±0.044、0.499±0.038及0.483±0.060,Wnt3a蛋白质量浓度越高对ALP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强;qPCR检测显示,5μg/L Wnt3a蛋白组骨钙蛋白基因阳性表达水平(0.092±0.005)显著低于培养液组(0.858±0.190)(P<0.05);28 d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5 μg/L Wnt3a蛋白对DPSC无明显的诱导矿化现象.结论 Wnt3a蛋白可抑制DPSC成骨向分化.

  • 白细胞介素1β对牙髓干细胞矿化潜能的影响

    作者:杨雪超;张思远;樊明文;李新;刘甜;姚瑶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矿化潜能的影响,以期了解IL-1β在早期炎症中对DPSC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DPSC,将DPSC分为3组,依次为IL-1β处理组、矿化液诱导组及未处理的阴性对照组,分别培养3、7、12 d后检测细胞增殖及钙盐沉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骨钙蛋白、骨涎蛋白、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的表达水平.将各组培养3 d的细胞分别接种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将细胞支架复合体植入裸鼠皮下8周,组织化学染色评估硬组织形成.结果 体外检测显示DPSC通过IL-1β处理3 d后,细胞增殖至137.22 DNA μg/L,细胞活性为对照组的(97.12±7.18)%.骨钙蛋白、骨涎蛋白、DSPP及DMP-1 mRNA表达分别为(378.19±16.22)%、(427.12±18.22)%、(247.19±10.11%)、(198.29±10.23)%,较阳性对照组有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外钙盐沉积增加,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所有结果均呈持续下降趋势.动物实验组织学分析表明,IL-1β处理组有明显的硬组织形成.结论 IL-1β在短时间内能明显促进DPSC的矿化,提示早期炎症反应中产生的IL-1β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宿主细胞防御和组织修复的机制.

  • 慢病毒介导的Delta1-RNA干扰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作者:王雪飞;张纲;裘松波;何飞;谭颖徽;陈黔

    目的 探讨Notch配体Delta1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Delta1-RNAi慢病毒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DPSC获得稳定的Delta1-RNAi DPSC系;实验分3组:经Delta1-RNAi慢病毒感染的DPSC组(慢病毒组),经空慢病毒感染的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细胞的正常对照组,采用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细胞核增殖抗原表达的变化情况;对各组细胞进行体外成牙本质分化诱导,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化结节数量的差别,并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ALP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诱导后各组细胞中牙本质涎磷蛋白( 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表达量的区别.结果 与正常对照及阴性对照组相比,慢病毒组DPSC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其S期细胞比例及增殖指数分别由正常对照组的22.32±2.35和33.68 ±4.19显著降低至5.44±0.91和16.0 ±6.07(P <0.05),细胞核增殖抗原的表达显著下降;慢病毒组细胞经诱导后形成钙化结节数量明显增多,ALP及DSPP表达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Notch配体Delta1基因被干扰下调后,人DPSC的体外增殖受到抑制,在体外成牙本质诱导培养条件下,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加快,证明Notch-Delta1信号转导途径对人DPSC的自我更新及分化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为牙髓损伤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 富血小板血浆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

    作者:赵晟楠;刘文菲;张振庭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为hDPSC和PRP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从牙髓中获得细胞,通过STRO-1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干细胞表达率,将hDPSC于PRP体积分数为1%、5%、10%和20%的培养基中培养,第2、6天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验细胞增殖能力,培养第7、14天时用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评价细胞成骨能力.结果 牙髓细胞STRO-1阳性率为14.82%.1% ~20%的培养基均可促进hDPSC增殖.PRP体积分数为1% ~10%的培养基均可促进hDPSC成骨.结论 PRP体积分数为1%~10%的培养基均可促进hDPSC增殖及成骨分化,PRP可联合hDPSC用于骨组织工程学研究.

  • Oct4调节成体干细胞多能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伍丽静;韦曦

    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特定组织中的具有自我更新和一定分化潜能的未成熟细胞,参与成体组织的更新和创伤修复.牙髓干细胞是牙髓损伤修复的潜能所在,如何调控其生物学行为以促进牙髓修复再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Oct4 在干细胞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中居核心地位,近年研究显示Oct4 具有维持成体干细胞多能性的功能.本文通过阐述Oct4 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其在成体干细胞中的调节作用,为研究Oct4 对牙髓干细胞的调节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凌均棨;曾倩;林家成

    根管内血运重建术是Iwaya在2001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牙髓再生方法,主要通过彻底有效的根管消毒,为牙髓干细胞、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等增殖和分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多用于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至今,已有多位学者报道采用该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即患牙的根尖周损害影像消失、牙根继续发育。本文将从根管内血运重建术的发生原理、组织学来源、抗菌剂的应用及组织支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述评。

  • 高龄老年人牙髓干细胞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分析实例报告

    作者:乔朋艳;刘洪臣

    目的:对高龄老年人牙髓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联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一例88岁老年男性患者右上第三磨牙的牙髓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流式分析鉴定,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分化能力.结果:首次成功分离培养高龄老年人牙髓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透亮,呈长梭形;流式细胞学分析显示,体外培养的老年人牙髓干细胞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CD73、CD90、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细胞标记CD14、CD19、CD34、CD45及HLA-DR;细胞活力良好,可成骨向分化.结论:高龄老年人牙髓组织中存在牙髓干细胞,活力良好,具有一定的分化潜能.

  •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牙髓干细胞生物学功能差异研究

    作者:庞真贞;王良;高磊;刘钦赞;李晔

    目的:从不同角度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与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s)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对骨改建的影响.方法: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SHED和DPSCs,成脂诱导14d进行油红O染色、成骨诱导21d进行茜素红染色;ELISA法检测IL-6、TNF-α分泌水平;两种干细胞常规培养及成骨诱导7d后进行ALP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Runx2、RANKL、OPG基因表达.结果:分离获得的SHED和DPSCs具有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符合干细胞特点.SHED的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均高于DPSCs(P<0.01);成骨诱导7d后SHED的ALP活性强于DPSCs (P<0.05);且经成骨诱导后两种干细胞均表达Runx2、OPG和RANKL,但SHED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PSCs (P<0.05).结论:SHED与DPSCs相比不仅具有较强的成骨分化能力,而且兼具较强的破骨能力,提示SHED可能参与骨改建调控机制.

  • 牙髓血运重建术对延迟再植的犬牙髓、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新;刘艳丽;胡湘权

    目的 探讨牙髓血运重建术对延迟年轻犬再植恒牙再生牙髓和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个月龄健康杂种犬1只,行牙髓血运重建术后采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培养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克隆形成率、增殖活性,以及成骨能力.结果 低密度克隆法筛选的DPSCs、PDLSCs形态良好;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tro-l、CD146、CD29、CD90均呈阳性表达,而CD45呈阴性表达;2种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的矿化结节且PDLSCs的矿化结节形成量显著高于DPSCs(P<0.05).结论 牙髓血运重建术后新生组织内含有PDLSCs和DPSCs,为延迟再植患牙修复提供一种新思路,为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但其长期疗效,生物学机制,人体组织、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仍需继续研究.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地塞米松喷雾剂联合牙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Beagle犬种植体周围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毅;陈詹宏;陈玉英

    目的 探索地塞米松喷雾剂联合牙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DM) Beagle犬种植体周围炎对骨吸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只健康成年Beagle犬用四氧嘧啶诱导法构建DM Beagle犬模型,分离培养牙髓干细胞,构建DM Beagle犬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将8只Beagle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及实验C组,每组2只.对照组予以0.9% NaCl每次2 mL,tid,喷雾+Bio-Oss骨粉+ Bio-Gide膜覆盖处理;实验A,B,C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将0.9%NaC1改为地塞米松喷雾剂、牙髓干细胞悬液、地塞米松喷雾剂+牙髓干细胞悬液,其余处理均相同.4组Beagle犬均治疗24周.用X线片观察术后第24周近、远中边缘骨高度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龈沟液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 术后第24周,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和实验C组的近中边缘骨高度较术后的变化分别为(-0.42±0.14),(-0.36 ±0.12),(-0.29±0.11)和(-0.17±0.07)mm,远中边缘骨高度较术后的变化分别为(-0.30±0.12),(-0.26±0.14),(-0.21±0.11)和(-0.12±0.09)mm,TNF-α分别为(82.72±19.31),(68.26±14.60),(54.78±14.43)和(42.51±12.95)ng·L-1,IL-6分别为(36.20±8.14),(31.32±9.36),(26.85±6.61)和(20.48±5.24)ng·L-1,实验C组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地塞米松喷雾剂联合牙髓干细胞治疗可有效地降低DM Beagle犬种植体周围炎的炎症因子水平及骨吸收.

  • 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矿化

    作者:贾维茜;赵玉鸣;葛立宏

    目的:研究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rhTGF-β1)对牙髓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包括确定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的佳作用浓度和该浓度下对牙髓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人健康第三磨牙牙髓干细胞,分别加入1 μg/L、6 μg/L、10 μg/L的rhTGF-β1,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对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出佳浓度在成骨/成牙本质诱导条件下连续培养,酶标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光密度值,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 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计算总蛋白含量,两者比值作为ALP相对活性的指标.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能力,染色液洗脱后检测光密度值,比较rhTGF-β1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结果:牙髓干细胞具有体外形成矿化结节的能力,6 μg/L rhTGF-β1可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连续培养7 d后,6 μg/L rhTGF-β1组细胞ALP的光密度值为0.31±0.03,显著高于对照组0.02±0.01(P<0.05);6 μg/L rhTGF-β1组总蛋白含量为(2 775.46±83.54) mg/L,对照组为(1 432.20±110.83) mg/L (P<0.05);ALP相对光密度值,6 μg/L rhTGF-β1组较对照组提高了6倍.茜素红染色下显示矿化结节形成增加,洗脱液光密度值6 μg/L rhTGF-β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83±0.02和0.55±0.05, P<0.05.结论: 6 μg/L rhTGF-β1具有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和促进体外成牙本质分化的作用.

  • 牙髓干细胞研究现状

    作者:丁刚;刘怡;王松灵

    牙髓干细胞是一种具有高度增生、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相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牙髓修复和牙齿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牙髓十细胞的培养、细胞表型和功能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牙髓千细胞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牙髓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洪涛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治疗的深入研究,众多学者将目光聚焦于牙髓干细胞( DPSCs). DPSCs能够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调控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抑制髓鞘抑制因子释放,从而保护损伤部位神经元细胞存活;DPSCs还可促进损伤神经元细胞轴突再生,降低损伤部位神经纤维瘢痕化,形成有髓鞘神经纤维,建立功能性神经连接,进而改善预后.

  • 牙髓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海聪

    脊髓损伤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传统的各种治疗方法收效甚微.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牙髓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目前已经被科学家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研究,牙髓干细胞在治疗脊髓损伤上比其他干细胞具有一定优势,给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该文就牙髓干细胞的特性及其在治疗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牙髓干细胞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白慧子;木合塔尔·霍加;亚尔肯·阿吉;王腾

    目的 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即刻种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考察牙髓干细胞(DPSCs)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骨再生能力.方法 将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拔除兔双侧下颌前牙,在拔牙窝颊侧建立2 mm×3 mm骨缺损区,即刻植入种植体,对照组植入Bio-oss骨粉和磷酸盐缓冲液,实验组植入Bio-oss骨粉和DPSCs.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Goldner's三色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评价植入后4周骨缺损区的骨再生能力.结果 所有实验兔种植体植入顺利,且种植体植入后均稳固,无明显差异.苏木精-伊红和Goldner's三色染色观察均可见实验组有新生骨组织形成,且部分新生骨组织为编织骨,骨细胞体积大、数量多,呈编织状排列,骨细胞分化成熟;而对照组可见少量新生骨样组织形成,骨细胞分化较成熟.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骨与种植体间的骨结合较对照组多.结论 与单独使用Bio-oss骨粉比较,DPSCs与Bio-oss骨粉联用的成骨能力相对较强,新生骨组织与种植体的结合能力更好.

  •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牙髓干细胞成骨早期蛋白的影响

    作者:仵韩;张晓莉;古扎丽努尔·阿巴拜克力;马蓉;木合塔尔·霍加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对体外培养的兔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别将兔牙髓与颅骨分离培养获得DPSCs与成骨细胞(OB),通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对OB进行鉴定.取第3代DPSCs与OB,分为3组:DPSCs组(空白对照组)、OB组(阳性对照组)及DPSCs+TGF-β3组(实验组).培养第5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内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培养第7天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ALP的活性;培养第1、3、5、7天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成骨特异性标志物Runx-2及TGF-β3蛋白的表达.结果 兔DPSCs多呈长梭形,突触多,OB多呈短梭形或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突触少而丰满;DPSCs与OB鉴定阳性.培养第5天,OB组与DPSCs+TGF-β3组细胞中的Runx-2蛋白表达均呈强阳性;培养第7天,两组细胞内的AL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培养各时间点DPSCs组与另外两组比较Runx-2和TGF-β3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第7天,DPSCs+TGF-β3组Runx-2和TGF-β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GF-β3可促进DPSCs成骨早期特异性蛋白的表达.

  • TGF-β3与牙髓干细胞联合应用对兔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王艳梅;木合塔尔·霍加;庄友梅;许辉;马荣;张晨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与牙髓干细胞联合应用能否显著促进兔面神经的损伤修复.方法 取16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备面神经上颊支7mm缺损并于损伤局部进行硅胶管套接的动物模型.右侧面神经随机设为(TGF-β3+牙髓干细胞)实验组(8只兔)和TGF-β3对照组1(8只兔),左侧面神经设为PBS液对照组2(8只兔)和正常对照组(8只兔).术后3月,进行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电生理检测.结果实验兔16只均进入分析,实验组再生神经直径与近、远端神经干相当,无神经瘤形成,外膜血管丰富,质地坚韧.再生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实验组面神经外膜完整,神经纤维排列相对较整齐,形态较完整,髓鞘肿胀,仍可见肥大增生的雪旺细胞,胞核浓密,束间血管较多.光学显微镜图像分析显示: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总数多于其他2个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直径也远远大于其他2个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薄切片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再生纤维以有髓神经纤维为主,形态规则,髓鞘板层结构清晰,轴浆内细胞器丰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其他2个对照组[实验组(1.96±0.32) ms,对照组1(2.35±0.41) ms,对照组2(3.42±0.55)ms,p<0.05],并且实验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明显高于其他2个对照组[实验组(11.06±3.25) mV,对照组1(8.40±1.68) mV,对照组2(4.62±0.77) mV,p<0.05].结论TGF-β3与牙髓干细胞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235 条记录 2/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