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形根管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殷铭;王俊;刘青梅

    本文目的在于回顾和讨论C形根管解剖形态的形成原因、发生率、解剖特征、分类、诊断及治疗要点.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形根管提供理论依.

  • 下颌前磨牙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施礼娟

    目的 宿迁地区下颌前磨牙根管数目和形态的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75例于我院行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资料,使用岳保利、吴友农分型法记录分析75例患者的下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根管分型情况.结果 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共73颗,其中I型、II型、V型和VII型根管分别为65颗(89.04%)、6颗(8.22%)、1颗(1.37%)、1颗(1.37%),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共72颗,其中I型、II型、V型根管分别为59颗(81.94%)、10颗(13.89%)、3颗(4.17%);两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均为I型根管:67颗和69颗.单根管占比、双根管占比、C型根管占比数据比对统计处理后,呈现P>0.05,无统计学比较意义.结论 宿迁地区下颌第一前磨牙非I型根管发生率较高,且根管分叉位于中下段较多.

  • 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鲍艳;王跃岩

    目的 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两年期间至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50例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显微镜定位根管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患者应用显微根管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明显,且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蕾

    目的:探讨多根管下颌前磨牙采用显微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诊治的30例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显微根管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大抗压载荷值、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焦虑评分及大抗压载荷值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数据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30例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患者应用显微根管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并且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下颌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的解剖形态研究

    作者:陈黄琴;黄彬

    目的:探讨下颌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的形态特征,为根管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81颗下颌前磨牙,借助体视显微镜观察其根尖解剖形态并测量生理性根尖孔的长径、短径和圆度.结果:81颗下颌前磨牙共98个根管,2根管7颗,3根管5颗.生理性根尖孔常见的形态是椭圆形,长径为(0.338±0.118)mm,短径为(0.233±0.079)mm,圆度1.307±0.25.结论:下颌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的形态复杂,在根管预备、根管填充前应仔细探查并且预先确定合适的初尖锉的大小,镍钛器械和热牙胶充填技术应用在根管治疗中效果较好.

  • 下颌前磨牙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冠根比值的三维测量研究

    作者:刘琳;李鸿波;赵彤;高羽萱;郭靖;王潇宇

    目的:探讨根据锥束CT图像三维测量下颌前磨牙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冠根比值的方法.方法:选择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16颗、第二前磨牙12颗,采用锥束CT扫描、重建牙齿三维模型,在Geomagic Studio软件中确定各牙齿的长轴、釉牙骨质界,进而测量牙冠、牙根的长度、表面积、体积,每牙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各样本的冠根长度比值、冠根表面积比值和冠根体积比值.对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长度、表面积、体积以及三种冠根比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大值和小值进行统计,二者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平均根长分别为14.28、13.24mm,平均冠根长度比值为0.66、0.67;平均牙根表面积222.40、229.96mm2,平均冠根表面积比值为1.07、0.98;平均牙根体积331.58、354.02mm3,平均冠根体积比值为0.86、0.77.下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牙齿长度、冠长、根长、牙根体积、冠根表面积比值、冠根体积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锥束CT图像三维测量牙齿长度、表面积、体积的方法可行,为定量、全面评价牙齿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 下颌前磨牙变异根管的显微临床诊治一例

    作者:林正梅;凌均棨;陈罕

    下颌前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态存在许多变异,传统方法对这些变异根管的诊治非常困难.显微根管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根管变异的困难病例提供了先进的设备和方法.我们介绍1例下颌前磨牙变异根管的显微临床诊治病例.

  • 下颌前磨牙根管变异及其诊治策略

    作者:刘建伟;林正梅;方溢云;凌均棨

    在全牙列中,下颌前磨牙根管变异极大[1],易导致临床操作困难或治疗不彻底,是较难治疗的牙位之一,如果临床无法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将终导致根尖周炎甚至拔除.根管显微镜能提供良好的光源和放大视野,辅助完成复杂的根管治疗.在根管显微镜下探查下颌前磨牙变异根管的根管口、疏通变异根管,可顺利完成根管治疗,笔者将通过以下病例予以说明.

  • 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琼;刘建伟;凌均棨

    目的 观察下颌前磨牙多根管的发现率以及显微根管治疗方法处理多根管下颌前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52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前磨牙,拍摄术前X线正位投照片和偏位投照位.对单根管患牙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对怀疑多根管的患牙先常规探查根管,再在显微镜下探查并疏通根管,镍钛机动器械预备根管,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记录根管类型,使用和未使用显微镜时多根管的发现率,根据术前、术中及术后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 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多根管的发现率分别为32.9%、7.5%;使用显微镜多根管的发现率高于未使用显微镜者;治疗中无根管堵塞、偏移、台阶、器械折断等并发症发生,完成治疗的31颗多根管下颌前磨牙30颗适充,1颗超充.结论 显微根管治疗是处理多根管下颌前磨牙的有效方法.

  • 不同牙槽骨吸收程度下颌前磨牙牙周膜应力分析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琳;刘娜;郭靖;孙海阳;李鸿波

    目的:确定下颌前磨牙牙体长轴和釉牙骨质界,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牙槽骨吸收程度对下颌前磨牙牙周膜承受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离体下颌前磨牙,通过micro-CT扫描重建牙齿三维图像、通过锥形拟合法确定牙体长轴、手工划定釉牙骨质界,将牙根十等分、划分单元格、设定模型力学性质、设定加载,建立下颌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力值100N;加载方向为与牙体长轴平行、与牙体长轴成45°、与牙体长轴垂直;加载位置位于牙体长轴与牙合面相交的点。分析不同牙槽骨吸收程度、不同加载方向下牙周膜所受的大Von Mises应力值。结果:结合牙体长轴、釉牙骨质界的概念,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随着牙槽骨吸收程度的增加,下颌前磨牙牙周膜的Von Mises应力大值显著增高。在与牙体长轴平行的加载力作用下,牙槽骨吸收达到50%时下颌前磨牙牙周膜承受的大应力为牙槽骨无吸收时的2倍;在与牙体长轴垂直或与牙体长轴成45°的加载力作用下,下颌前磨牙牙槽骨吸收30%时牙周膜大应力值达到牙槽骨无吸收时的2倍。结论:在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时结合牙体长轴、釉牙骨质界的概念,有利于规范和统一加载方向、模拟不同牙槽骨吸收量。对于下颌前磨牙牙周膜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当牙槽骨吸收至30%时将会对牙周组织造成损伤。

  • 下颌前磨牙多根管的治疗中应用CBCT及显微镜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永恒

    目的 观察分析下颌前磨牙多根管的治疗中应用CBCT及显微镜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下颌前磨牙多根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需进行根管治疗.根据单双号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均采用常规锥形束检查和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锥形束CT(CBCT)及显微镜进行检查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根管检出率、疏通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较大,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根管检出以及疏通情况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根管检出率为100.00%、疏通率为95.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较大差异,实验组满意度评分为(88.56±5.47)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颌前磨牙多根管患者的治疗中,采用CBCT及显微镜进行检查和治疗,可提高检出率,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 下颌前磨牙牙根数目变异的相关研究

    作者:孔令佳;万阔

    下颌前磨牙由于具有多样异常的解剖形态而闻名,是根管治疗中有难度的一类牙齿,Sloewy教授称下颌前磨牙是"牙体牙髓的一个谜"[1].多数的口腔教科书对于下颌前磨牙的的解剖形态都有很好的描述,但是没有提供一些牙根及根管变异的细节,而下颌前磨牙牙根的数目变异有一定的发生率.搜索大部分文献报道更多的是根管形态的变异,对于牙根数目的变异研究较少.但下颌前磨牙的牙根数目的解剖变异对于牙体牙髓、口腔外科以及口腔修复学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掌握下颌前磨牙的解剖是口腔临床操作的基础.

  • 种植体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斌;岑远坤;余占海

    1.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种植体牵张装置应用的可能性,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2.材料方法:杂交家犬6只,随机分为三组,拔除下颌前磨牙3月后进行手术.首先沿牙槽嵴顶切开粘骨膜,两端向颊侧作副切口,翻开颊侧粘骨膜瓣,标出3cm×0.5cm的骨升段(Transport segment)及两枚种植体位置,种植体距垂直切口0.8cm,采用临床标准种植钻头预备种植体窝,钻头大直径3.54mm,种植体窝深度6mm,用金刚砂片及701号慢速裂钻作水平切口和垂直切口,游离骨升段,骨升段复位后植入后植入种植体,植入深度6mm,在骨基段(Basesegment)为1mm,骨升段为5mm,暴露4mm.

  • 根管显微镜在下颌前磨牙根管定位中的作用

    作者:李文珺;李瑛;韩剑星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在下颌前磨牙根管定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对下颌前磨牙诊治的病例共134例.其中,下颌第一前磨牙59例,第二前磨牙75例.在肉眼下,寻找根管口并记录数目,随后用根管显微镜在×5~×25的放大倍数下,重新寻找并记录.结果:15个(9.87%)额外的根管被找出.其中,9个发生在下颌第一前磨牙,6个发生在下颌第二前磨牙.结论:根管显微镜的运用可以增加下颌前磨牙根管口的识别,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斯康杜尼用于下颌前磨牙区局部浸润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张韶;何晓松;余雄志

    在治疗口腔疾病中采用无痛技术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盐酸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斯康杜尼)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口腔临床中的进口局麻药物.为了解和比较其局麻镇痛效果,作者对同一个体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拔除下颌前磨牙并进行对比,观察斯康杜尼在下颌前磨牙区局部浸润麻醉的效果.

  • 下颌前磨牙弯曲牙根生物组织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张彬;王洋;冯宝华;李金源;倪明

    ①目的 探讨下颌前磨牙弯曲牙根受颊侧、舌侧矫治力及牙根、牙周膜、牙槽骨的应力.②方法 选取拔除成人下颌弯曲牙根的前磨牙,应用CT扫描、Mimics10.01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在牙冠颊、舌侧加力值,利用ANSYS软件分析、研究其应力分布规律.③结果 颊侧施力:牙做整体移动其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应力小,旋转移动大,倾斜移动次之.舌侧施力时牙做整体移动、旋转移动,倾斜移动其牙根应力大、牙周膜次之、牙槽骨小.无论整体移动、旋转移动、倾斜移动舌侧应力大于颊侧.④结论 舌侧矫治力对弯曲牙根牙不适合或在临床允许情况下选择较小矫治力.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畸形中央尖根尖诱导形成

    作者:孟麟;刘国秀;褚存超

    畸形中央尖是一种牙齿形态异常,其发生率约为2%-10%[1],且多发于下颌前磨牙,多呈对称性分布,牙齿萌出不久,在咬合过程中,中央尖的磨损或折断,导致牙髓感染坏死,造成牙根发育中断。根尖周病造成年轻恒牙牙根尚未发育完全,而牙根的发育形成对保存患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充填年轻恒牙根管,诱导根尖形成,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 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易锋

    目的:观察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显微根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50例下颌前磨牙患者VAS评分、大抗压载荷值、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效果确切,可满足当前患者临床治疗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 28例根管封药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区翠明

    1临床资料经笔者统计作根管预备后在根管封药过程中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疼痛、局限性咬()痛等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症状的病例28例28颗牙,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7岁~62岁,平均25.6岁.下颌前磨牙12例,下颌磨牙9例,上前牙2例,上前磨牙2例,上磨牙3例.经分析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 锥形束CT对下颌前磨牙髓腔三维重建的精度分析

    作者:李骏;潘乙怀;赵瑜;李玲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下颌前磨牙髓腔三维重建的精度.方法:选取32颗单根下颌前磨牙,分别采用显微CT(micro-CT)和CBCT进行扫描,对髓腔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提取髓腔的三维表面模型和三维体积模型.在Amira 5.0软件中对髓腔表面模型配准后,以micro-CT重建的髓腔模型为参考,检测CBCT重建模型和其相比的形态差异,进行色阶图颜色标示,记录整体形态的三维偏差值并分析2种扫描图像对髓腔体积重建的测量值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颗牙的三维形态偏差RSM值平均为0.27 mm,大的形态差异分布于髓腔的根尖段和一些细小的解剖变异结构.Micro-CT和CBCT重建髓腔模型的体积测量值分别为(34.89±4.36) mm3和(27.32±4.83) mm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CBCT扫描图像对下颌前磨牙髓腔进行三维重建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结构丢失,且多位于根尖段和细小的解剖变异部位.口腔临床医师在利用CBCT辅助诊疗时,应考虑到以上特点.

6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