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胃肠吻合口的影响

    作者:李世宽

    超过80%接受手术的病人经历过手术后疼痛,手术后疼痛是病人接受手术之后重要的应激因素;其限制了病人的早期活动,导致病人卧床时间增加、以致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炎的风险;由于疼痛影响食欲以及卧床导致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导致病人进食减少而不得不接受更长时间的人工喂养(肠外或/和肠内营养);因此手术后疼痛不仅影响了病人的舒适度和睡眠,也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并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 线粒体质量失衡在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作者:李涛

    随着医疗救护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许多临床重症如严重创伤、感染、脓毒症、重症胰腺炎等所导致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却有增无减,其人群发病率高达0.3%.在ICU病人中约50%病人发展成多器官功能损害,根据受损器官的数量及程度不同,死亡率可高达30 ~ 70%.由于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救治措施,从1980年以来,多器官功能损害的高死亡率并无明显改善.

  •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肾病肾组织巨噬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作者:赵宇;郭银凤;朱小东;姜彧滕;刘玉秋;刘必成;张晓良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特征与巨噬细胞M1/M2表型的相关性及在其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分别于8周、12周、18周、24周末处死,病理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肾组织线粒体形态数量和线粒体自噬.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巨噬细胞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标志物表达.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比较自噬体生成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和自噬体生成激活剂雷帕霉素干预前后,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和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体内实验(1)从12周起,随着时间延长DN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M1型增多,并且存在线粒体自噬障碍,表现为iNOS升高,LC3蛋白逐渐降低,p62升高;(2)相关性分析显示,iNOS与LC3成负相关(r=-0.617,P<0.05),而与p62成正相关(r=0.894,P<0.05);(3)电镜结果显示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或降低,且存在线粒体自噬障碍.(4)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显示,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标记蛋白VDAC和LC3较对照组均降低,共定位表达减少.体外实验(1)高糖干预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iNOS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同时LC3、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p62明显升高,VDAC逐渐降低.(2) 3-MA抑制自噬体生成能促进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进一步向M1型巨噬细胞转化;(3)雷帕霉素激活自噬体生成能降低高糖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活化.结论:线粒体自噬可能参与DN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M1/M2表型转化.

  • 丹酚酸A对脂多糖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自噬和细胞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伟文;蓝秀;黎媛;孙蕾;吕祝庆

    目的:探讨丹酚酸A(Sal 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s)线粒体自噬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为10 μg/mL LPS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将实验分为对照组、Sal A组、LPS组、LPS+Sal A组.采用噻唑蓝染色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II/I、Beclin1、PTEN介导的假定激酶蛋白1(PINK1)和Parkin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10 μg/mL LPS呈时间依赖性抑制HPMVECs的增殖;LPS+Sal A组细胞相对存活率高于LPS组,低于对照组(P<0.05).LPS组ROS含量(283.96%±10.88%)增高,膜电位水平(38.25%±5.69%)降低,与对照组(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Sal A组ROS含量(138.76%±11.82%)低于LPS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76.56%±6.22%)高于LPS组(P<0.05).LPS组细胞LC3-II/I、Beclin1、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增高(P<0.05),LPS+Sal A组LC3-II/I、Beclin1、PINK1和Park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LPS组(P<0.05);LPS组线粒体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增高(P<0.05),LPS+Sal A组明显低于LPS组(P<0.05).结论:Sal A减轻LPS诱导的HPMVECs细胞细胞损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其降低细胞内ROS,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线粒体自噬有关.

  • 红景天苷对缺氧缺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作者:郑丽云;黄慧芬;邱伟文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缺氧缺糖(OGD)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提取原代培养的新生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进行OGD干预,建立OGD细胞模型.将实验分为对照组、OGD组和Sal+OGD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LDH漏出率评估细胞损伤,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l终浓度为75、150、300μmol/Ml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3.15%±5.42%、86.75%±4.91%、91.41%±5.38%,明显高于OGD组(71.22%±8.13%),但仍低于对照组(99.39%±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漏出率为34.61%±5.19%、30.51%±8.15%、27.34±7.41%,明显低于OGD组(40.51%±8.15%),但仍高于对照组(16.68%±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l+OGD组中LC3、Beclin1、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较OGD组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l抑制OGD诱导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降低OGD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

  • 丹皮酚对MPP+诱导的SH-SY5 Y细胞线粒体自噬和死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训翠;朱国旗;赖桂华;李庆林

    目的 研究线粒体自噬在MPP+损伤SH-SY5Y细胞中的发生及丹皮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1 mmol·L-1 MPP+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建立帕金森病模型.采用MTT和LDH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丹皮酚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存活率和损伤度的影响;MDC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自噬空泡聚集;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内酸性自噬泡的形成;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自噬现象;激光共聚焦检测溶酶体和线粒体共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LC3和Beclin-1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1~100μmol·L-1浓度范围内,预先加入丹皮酚能拮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SH-SY5Y细胞经MPP+处理24 h,观察到自噬现象,出现自噬空泡增多,自噬水平增加,并存在较多的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的现象,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增加,parkin表达降低.预先加入丹皮酚后能逆转这些现象.结论 丹皮酚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发生,阻止神经细胞的死亡.

  • 高血糖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左玮;梅丹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0只♂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正常血糖NG)、脑缺血合并高血糖1组(HG1)、脑缺血合并高血糖2组(HG2)。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期间腹腔注射50%葡萄糖溶液诱导急性高血糖。MCAO 24 h后,采用Ludmila Belayev 12分法对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TTC法对大鼠脑梗死体积和水肿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免疫荧光双标和电镜的方法对线粒体自噬的现象进行观察;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对脑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以及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相关因子(Cyt-C,AIF,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血糖组、高血糖1组和高血糖2组的血糖分别控制在4、10和20 mmol·L-1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高血糖1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而高血糖2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梗死体积和水肿程度都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损伤3d后取材进行检测,较模型组相比,高血糖2组大鼠的线粒体自噬水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损线粒体增加,伴随 Cyt-C 和 AIF 释放以及caspase-8/caspase-3活化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急性期高血糖不加重脑梗死损伤。重度急性期高血糖则可能是通过抑制受损线粒体的自噬性清除,导致受损线粒体堆积,进而扩大线粒体介导的下游的凋亡损伤,加重了大鼠的脑梗死损伤程度。

  • 自噬和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敏;余薇;查文良

    近年来,由于社会老龄化及肥胖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然而,约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线粒体质量控制与心功能关系密切,高糖可致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受损而发生心功能障碍,因此,及时有效降解受损线粒体能抑制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线粒体自噬具有清除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控制线粒体质量、保障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作用.该文通过介绍参与线粒体自噬的蛋白分子及信号通路,对自噬与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DJ-1蛋白对线粒体的功能调节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作者:郭涌斐;孙懿;赵欣;蒲小平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 Parkinson’ s disease,PD)发生过程中非常重要,DJ-1蛋白可以参与线粒体的功能调节,从而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DJ-1基因突变及功能丧失时,则会导致线粒体复合物 I 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断裂以及线粒体自噬等状况的出现,进而损伤神经元,引发 PD。该文针对 DJ-1蛋白对线粒体的功能调节在PD 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线粒体损伤与修复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作者:邓婕;李怡芳;栗原博;何蓉蓉

    帕金森病( Parkinson’ 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PD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环境、衰老等,这些因素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有一共同过程:线粒体损伤与修复。该文综述了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损伤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简述了线粒体修复途径(如自噬)对PD的治疗作用,进而从线粒体保护的角度分析天然药物治疗PD的研究现状。

  • Bcl-2家族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调控研究

    作者:孙秀玉;刘立亚;吴宥熹;黄秀兰

    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维持细胞生存及生存状态的重要机制,通过对线粒体形态、数量与质量的多维调控,维持细胞内稳态。研究发现 Bcl-2家族与线粒体多种功能的调控密切相关,并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细胞凋亡互调节及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动态变化,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关键调控因子。该文主要综述 Bcl-2家族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影响及其主要调控机制。

  • 抑制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增加MMP-1和MMP-13表达

    作者:丁振飞;常俊;黄威;曹乐;王涛;饶先亮;尹宗生

    目的 体外观察环孢素A(CsA)抑制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后对骨关节炎(OA)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临床上诊断为O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法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以白介素-1β(IL-1β)刺激软骨细胞及CsA抑制线粒体自噬,分为只加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混有IL-1β的培养基组、混有IL-1β+ CsA的培养基组.用Mitotracker DeepRed (MTR)标记线粒体与Lysotracker green (LTG)标记自噬体的免疫荧光共定位以及Tom20蛋白表达量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软骨细胞中MMP-1、MMP-1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IL-1β组较对照组MTR和LTG荧光共定位增加,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表达降低(P<0.05),线粒体自噬增加,MMP-1、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IL-1β3组相比,IL-1β+CsA组MTR和LTG荧光共定位减少,Tom20蛋白表达增加(P<0.05),线粒体自噬减少,MMP-1、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 在体外CsA可以抑制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抑制线粒体自噬使OA相关蛋白MMP-1和MMP-13的表达增加.

  • 七氟醚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转录沉默信息调节器3的表达及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作者:熊超;刘力;冯建国;魏继承

    目的 探究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对转录沉默信息调节器3(SIRT3)的表达及细胞蛋白乙酰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低氧培养箱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对照组心肌细胞无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缺氧2h/复氧2h;七氟醚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在缺氧/复氧前予以2.5%七氟醚预处理1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整体蛋白及线粒体蛋白乙酰化水平、SIRT3表达及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SIRT3(0.78±0.04 vs 1.04±0.06)表达减少,细胞整体蛋白(1.72±0.06 vs 0.98±0.03)及线粒体蛋白(0.96±0.03 vs 0.45±0.03)乙酰化水平升高(P<0.05);同时心肌细胞存活率[(48.2±0.4)%vs 100%]、线粒体膜电位(1.72±0.14 vs 2.83±0.11)下降,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P<0.05);与缺氧/复氧组相比,七氟醚预处理组心肌细胞SIRT3表达增加(0.93±0.03 vs 0.78±0.04),细胞整体蛋白(1.34±0.05 vs 1.72±0.06)及线粒体蛋白(0.65±0.04 vs 0.96±0.03)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同时心肌细胞存活率[(65.80±1.53)%vs(48.20±0.40)%]及线粒体膜电位(2.33±0.12 vs 1.72±0.14)升高,线粒体自噬激活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增加SIRT3表达,降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可能是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

  • 线粒体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赵雪莲;于君;谢兆宏;曹彦军;刘震;王晓;徐琳琳;杨慧;郑晓磊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20E2自噬情况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ELISA检测体外培养的HEK293细胞和20E2细胞(稳定转染APPsw的HEK293细胞)上清Aβ1-40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蛋白表达水平,确定20E2细胞是否建模成功.电镜下观察细胞内线粒体,JC-1检测两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结果 与HEK293细胞相比,20E2细胞APP蛋白、Aβ1-40表达增加(P<0.05),线粒体肿胀、嵴消失、空泡化明显,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INK1、Parkin、自噬相关蛋白LC3-Ⅱ表达增加(P<0.05).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20E2线粒体形态改变明显、膜电位下降,这些改变可能通过PINK1、Parkin途径引起线粒体自噬增加.

  • 线粒体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温建麟;黄锋;曾志羽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是细胞内清除损伤或过多线粒体的过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心肌在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可能导致比血管闭塞时更严重的急性损伤.线粒体自噬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密切相关.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主要通过介导编码线粒体外膜激酶、E3泛素连接酶、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和腺病毒相互作用蛋白3及FUNDC1等分子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适度的线粒体自噬对线粒体膜电位的维持以及细胞膜正常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自噬功能受损清除不足或过度激活的线粒体自噬,可以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线粒体自噬与消化系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辛辰;笪俊;王忠琼

    线粒体自噬是一个高度选择性的细胞器自噬过程,对于维持线粒体质量和数量平衡、细胞功能稳定、机体内稳态至关重要.一方面线粒体促发凋亡信号,诱导细胞进入程序性死亡途径;另一方面通过线粒体自噬,有利于细胞存活.肿瘤细胞依赖自噬途径将受损、衰老线粒体降解消化并回收利用,线粒体自噬对于肿瘤细胞增殖、存活有正向作用.线粒体自噬可发生在多种肿瘤中,包括胃癌、结肠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

  • 自噬和线粒体自噬在细胞损伤控制中的作用

    作者:郇霞

    自噬和线粒体自噬是细胞内非常重要的生理进程,负责分解细胞内容物、保持能量供给并使细胞免受有害物质积聚所导致的损伤。本文对自噬机制进行总结,并对自噬所调控蛋白的降解过程进行了回顾,着重对自噬及线粒体自噬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 大鼠青光眼模型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作者:胡欣欣;戴毅;孙兴怀

    目的 探讨大鼠慢性高眼压青光眼模型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和动力学相关基因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造模后3、7和14d组,采用小梁网组织氩激光光凝法建立大鼠青光眼模型;采用荧光金逆行标记法检测各组大鼠存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视神经中线粒体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中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基因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 造模后3、7和14d组大鼠眼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后14d组大鼠中央、中周和周边区域视网膜RGCs密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66、29.829、15.860,均P<0.01);造模3、7、14d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4个组间GFAP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47、17.58,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后3d组和14 d组视神经中线粒体健康度评分下降,线粒体数目增加,邻近线粒体间距离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3d组大鼠视网膜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和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驱动蛋白1分子(KIF5B)和线粒体移动相关基因(Miro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3、7、14d组大鼠视神经病变诱导基因(optineurin)和parkin蛋白以及视神经萎缩基因1(OPA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D大鼠青光眼模型出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线粒体动力学改变,线粒体分裂和融合增多,线粒体自噬通路被激活,这可能是RGCs受损的机制之一.

  • C57BL/6小鼠心肺复苏后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的相互作用与调节机制的研究

    作者:叶璐;吕菁君;魏捷;孙红双;蒋舒玉;张东梅

    目的:探讨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系统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C57BL/6小鼠心室肌细胞线粒体自噬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8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应用高钾合并窒息法制备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其中6只复苏前组,74只小鼠造模.造模小鼠中有50只自主循环恢复(ROSC),将其随机分为复苏后2、12、24、48 h组.应用透射电镜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蛋白表达和蛋白磷酸化表达,检测与线粒体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和蛋白磷酸化表达.结果:C57BL/6高钾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小鼠模型在复苏后48 h内线粒体自噬特异性信号蛋白LC3-Ⅱ表达持续显著增加,启动线粒体自噬的蛋白ULK1表达也持续增加.在复苏后12、24、48 h C57 BL/6小鼠通过mTOR磷酸化ULK1抑制线粒体自噬过度增加.C57BL/6小鼠在复苏后2、12 h凋亡信号caspase-9蛋白活化增加,复苏后24、48 h caspase-9蛋白激活逐步减少.心肺复苏后抑制凋亡因子Bcl-2未被明显激活.蛋白细胞色素C(Cyt c)和Smac/Diablo是线粒体释放的促进细胞凋亡的信号.C57 BL/6小鼠在复苏后48 h内线粒体释放的Smac/Diablo未见显著增加,线粒体释放的Cyt c在复苏后12 h达到峰值.结论:免疫功能正常的C57BL/6小鼠心肌细胞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系统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激活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在复苏后24 h抑制线粒体自噬的信号通路也被激活,提示体内的调控机制发挥作用,防止线粒体过度自噬.线粒体释放促进细胞凋亡的信号蛋白Cyt c在复苏后12 h达到峰值.Cyt c与procaspase-9/Apaf 1交联,促使caspase-9活化.

  • 干扰素调节因子1调控线粒体自噬参与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王振;李世朋;于瑶;何金丹;杜晨阳;宋虎;张海明;张建军

    目的 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调控线粒体自噬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建立活体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缺血再灌注组(IR),每组6只.血生化检测两组小鼠血清ALT、AST变化,罗丹明123染色(Rhodamine 123)法检测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情况,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RF-1、Nix、LC3和Caspase-3蛋白表达.AML12细胞系建立离体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siRNA-NC组和siIRF-1组.PI染色法检测AML12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观察AML12细胞内自噬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RF-1、Nix、LC3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小鼠血清ALT、AST明显升高(P<0.0001);罗丹明123染色法见缺血再灌注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线粒体损伤严重;病理学检查见缺血再灌注组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肝窦狭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片状坏死,肝组织结构破坏严重;TUNEL法检测见IR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组IRF-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Nix、LC3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I染色法示,SiRNA-NC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iIRF-1组(P<O.0001).免疫荧光示SiRNA-NC组细胞内自噬体个数明显低于siIRF-1组(P<0.0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iRNA-NC组IRF-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iIRF-1组,Nix、LC3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IRF-1组.结论 IRF-1加重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IRF-1抑制线粒体自噬,促进肝细胞凋亡有关.抑制IRF-1表达能够提高线粒体自噬,对肝缺血再灌注起到保护作用.

138 条记录 5/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