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림상피부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963
  • 国内刊号: 32-12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
  • 曾用名: 皮肤病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范卫新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骨膜增生厚皮症1例

    作者:黄慧;邓军;杨希川;钟白玉

    1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因头面部皮肤增厚、松弛、多褶皱1年余,指(趾)及四肢关节增粗2年,于2008年5月11 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2006年6月始面部皮肤增厚,皱纹增加,以额部、颊部明显.随着时间推移,皱纹逐渐加深,面部皮肤逐渐松弛,弹性下降,形成褶皱.无任何自觉症状,未予治疗.

    关键词: 骨膜增生厚皮症
  • 毛囊性扁平苔藓1例

    作者:刘琬;常建民

    患者女,43岁.因头皮出现紫红色斑伴脱发及轻度瘙痒1年,于2008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部出现小片状脱发,约指甲大,局部头皮呈紫色,上覆白色鳞屑,伴有轻度瘙痒.随后脱发区面积逐渐扩大至4cm×1.5 cm,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就诊.患者白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及睡眠均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体健,否认有类似疾病家族史.

    关键词: 扁平苔藓 毛囊性
  •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作者:闫洁;郝飞;叶庆佾;杨希川

    报告1例钙化性纤维性肿瘤.患者女,68岁.骶尾部出现肿块伴疼痛12年.皮肤科检查见肤色肿块.肿块组织病理检查:皮下脂肪层可见胶原纤维显著增生,以及钙化性物质沉积,并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给予肿块手术切除,随访至今无复发.

    关键词: 肿瘤 纤维性 钙化性
  • Becker痣并发痤疮和口唇皮脂腺异位1例

    作者:常建民;李金辉;杨敏

    患者男,22岁.面部出现色素斑14年,左上唇丘疹5年,面部反复出现丘疹、脓疱4年,于2007年11月就诊.

  • 角层下脓疱性皮病

    作者:张洁尘;陈浩;侯伟;陈祥生;姜袆群;冯素英;曾学思

    报告1例角层下脓疱性皮病.患者女,43岁.因躯干反复出现红斑、脓疱2年,加重1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颈部、腋窝、腰背部、双上肢及臀部见大片红斑,红斑上有绿豆大脓疱,腰背部皮损中央愈合呈淡红色斑片,周围见环状排列的脓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层下脓疱形成,疱内见少量炎性细胞和棘层松解细胞,其下可见少许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角层下脓疱性皮病.

    关键词: 脓疱性皮病 角层下
  •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1例

    作者:邹勇莉;郑博文;杨智;农祥;杨雪松

    血管肉瘤又名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为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临床较为罕见的皮肤软组织肿瘤.本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关键词: 肉瘤 血管 头面部
  • 线状汗孔角化病1例

    作者:黄莉宁;贾敏;廖跃;吴保华;凌淑清;何勤

    患者男,30岁.因左侧胸背部、左上肢出现淡褐色角化性斑块3年,于2008年7月11日就诊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胸部出现数个绿豆大环状淡褐色角化性斑丘疹,无自觉症状,皮损缓慢向周轩围扩展,形成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的褐色斑块,周边呈环状隆起,中央低平.皮损逐渐增多、增大,且相互融合,波及左侧背部和左上肢远端,呈线状排列.患者无手术及外伤史,家族成员亦无类似疾病史.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病 线状
  • 手指鲍恩病1例

    作者:苏飞;李峰;晋红中;方凯

    患者男,76岁.因右小指出现红斑、糜烂,偶有瘙痒5年,于2007年6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小指局部出现红斑,时有糜烂、渗液,伴瘙痒,未予处理.近2年皮损面积逐渐扩大,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给予糖皮质激素软膏(具体药名不详)外用,无明显疗效.患者既往无明确砷接触史,局部无感染史,亦无虫咬史,局部无色素痣.过去史、家族史无特殊.

    关键词: 鲍恩病 手指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作者:冯金鸽;张晶晶;王翠芝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以朗格汉斯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疚病,同时累及甲和外阴部位者临床罕见.

  • 大疱性扁平苔藓

    作者:朱铁山;马东来;方凯

    报告1例大疱性扁平苔藓.患者男,60岁.躯干、四肢出现角化性丘疹伴瘙痒5年,躯干起水疱3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典型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改变.水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有别于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大疱性
  • 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作者:耿松梅;王俊民

    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是皮肤纤维瘤的一种少见异型,组织病理特征为在纤维组织细胞瘤结构中出现含有血液的腔隙.其在临床上易误诊为黑素瘤、血管瘤等,因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Kyrle病1例

    作者:陆原;张翊;陈达灿;李清;何雯;金丽;禢国维

    1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因臀部、四肢反复出现丘疹8年,于2008年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8年前开始上、下肢伸侧出现较小的肤色丘疹,渐渐增大,大者呈花生米大,颜色渐加深,其后在丘疹表面出现一"硬痂",剥除后,遗留一凹坑,往往形成凹坑后皮损停止进展,终形成萎缩斑.皮损多在四肢伸侧反复发生.曾在当地医院诊治,多以"毛囊炎"予以处理.口服抗生素、外用药膏(药名不详)后自觉无疗效.4年前病情明显加重,除四肢外,臀部、躯干亦陆续出现皮损,其进程亦多遵循"小丘疹→增大形成较大结节→结痂→剥除痂皮或痂皮自行脱落形成萎缩斑"的规律.

    关键词: Kyrle病
  • 麻风误诊3例

    作者:张佩莲;樊应俊;周晓鸿;邓丹琪

    麻风是一种可以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传染性疾病,易造成误诊,现将3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45岁.因双小腿反复出现红斑、紫癜伴关节肿痛4年余,于2008年3月10日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及小腿出现红斑、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伴有手、足小关节疼痛和肿胀,无晨僵.在当地医院给予地塞米松(具体剂量不详)治疗后皮损消退,但停药后皮损又出现,长期间歇口服地塞米松.

    关键词: 麻风 误诊
  • 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作者:陈小玫;汪盛

    患儿男,1岁.背部出现结节1个月,于2008年4月17日就诊.患儿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一米粒大淡红色结节,无任何不适.结节逐渐变为黄红色,增至花生米大,予以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外用治疗无好转.病程中无发热、咳嗽、呕吐、多饮、多尿等症状.

    关键词: 肉芽肿 黄色 幼年
  • 穿通性毛母质瘤

    作者:蒋忠民;丁丽;姜日花;朱明姬;丛宪玲;孙晶

    报告1例穿通性毛母质瘤.患儿女,10岁.左上臂外侧出现一红色丘疹,偶有疼痛,逐渐增至玉米粒大,中央破溃1年.皮肤科检查:左上臂后外侧见一玉米粒大的紫红色半球形结节,质硬,中央破溃呈脐窝状.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穿通性毛母质瘤.

    关键词: 毛母质 穿通性
  • 头部银屑病样天疱疮1例

    作者:尚智伟;李其林;付金玲;李晓辉

    患者女,56岁.因头部斑丘疹2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7月2 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006年5月无明显诱因头部出现绿豆大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并有脱屑,在当地诊所诊断为"头癣",给予抗真菌软膏(具体药名不详)外用,治疗数月后末见好转.2008年5月,患者头部皮损出现糜烂、渗液,结黄色厚痂,遂来就诊.患者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关键词: 天疱疮 银屑病样
  • 四肢假性箍趾病1例

    作者:韦应波;宋保强;韩岩;叶庆佾

    患儿男,2岁.出生后不久,父母发现其四肢有多条半环状皮肤凹陷.因凹陷逐渐加深,四肢肢端轻度肿胀而于2006年10月就诊.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在妊娠期间无特殊病史及服药史.

    关键词: 箍趾病 假性 四肢
  • 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4、1 2和γ干扰素水平

    作者:李佳妍;王朔桂;黄映善;李红江;杨小冶;刘力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IL)-4、IL-1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轻、中、重度痤疮患者及健康者(对照组)各30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2 p70、IFN-γ和IL-4水平,分析其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IL-12 p70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痤疮组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3,0.000);而重度痤疮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等级相关分析:痤疮严重程度与IL-12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s=-0.106,P=0.023),与IFN-γ水平成负相关(rs=-0.363,P=0.000),与IL-4水平成正相关(rs=0.381,P=0.000).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对照组、轻度和中度痤疮组的IL-4和IFN-γ水平无直线相关性(P>0.05),而重度痤疮组为显著负相关(r=-0.398,P<0.05).结论:痤疮患者存在Th1/Th2特征性细胞因子失衡,体液免疫优势应答与痤疮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慧;谢红付;李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伴有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特点.方法:收集169例SL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肾炎分为肾炎组和非肾炎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结果:169例SLE患者中肾炎组为63例,非肾炎组为106例.与非肾炎组相比,肾炎组患者在青春期起病的比例、伴有贫血的比例、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抗La/SSB抗体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SLE患者出现肾炎症状时抗La/SSB抗体阳性率低;患者如为青春期发病、或伴有贫血、或抗ds-DNA抗体阳性时均应高度警惕存在肾炎的可能.尽早进行肾活检.

  • 国内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易感基因——HLA-Ⅰ类基因Cw*14

    作者:刘强;卜定方;李丹;黄永初;李静;朱学骏

    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具有严重的黏膜糜烂和多形性皮损,体内常并发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

  • 咪唑斯汀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免疫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盛楠;宗文凯;余美文;林麟;崔盘根

    目的:了解咪唑斯汀和西替利嗪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观察治疗前、后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西替利嗪组和对照组,外搽1%达克罗宁霜,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应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IL-4、IL-5、IFN-γ和TNF-α水平 .结果:入组前各组的症状、体征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咪唑斯汀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和西替利嗪组.治疗前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L-4、IL-5和IFN-γ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水平与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咪唑斯汀和西替利嗪治疗后血清IL-4、IL-5和IFN-γ水平下降.结论:咪唑斯汀治疗特应性皮炎和湿疹安全、有效;咪唑斯汀对IL-4、IL-5的影响作用强于西替利嗪.

  • 40例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代丽美;陈爱明;季成;王彩梅;杨玉花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并发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7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2.06.DM患者并发ILD者占23.95%,男性并发ILD(34.54%)高于女性(18.75%),ILD组的平均患病年龄[(52.03±12.22)岁]大于无ILD组[(45.34±17.43)岁].ILD组出现异色病样皮损、四肢肌无力和关节痛者高于无ILD组,而有双上眼睑和(或)眶周红斑的为无ILD组高于ILD组.在ILD组中,抗核抗体(ANA)和抗Jo-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4.86%和32.43%,均大于无ILD组;ILD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沉(ESR)和心电图ST-T改变高于无ILD组.结论:年龄较大的男性DM患者,尤其伴ANA、抗Jo-1抗体阳性,血清LDH显著升高、ESR增快、ST-T改变、四肢肌无力、有关节痛以及异色病样皮损者更易并发ILD.

    关键词: 皮肌炎 间质性肺病
  • 光线性角化病132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作者:廖文俊;樊平申;王雷;李承新;高天文

    对132例光线性角化病进行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男64例,女68例,平均年龄(62.26±14.10)岁,皮损发生于头面部及颈部,临床表现多为肤色或淡褐色角化性斑丘疹,上覆粘着性鳞屑,皮损周围皮肤可见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或淡黄色斑等慢性光损伤的表现.皮损绀织病理特点包括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基底层甚至棘层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基底层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呈芽蕾状伸人真皮乳头层,真皮浅层嗜碱性变,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病理分型主要是肥厚型和萎缩型.

    关键词: 角化病 光线性
  • 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华海康;尹兴平;金城;胡佳;杨莉佳;陶诗沁;朱小红;李明;王修珍

    80年代国外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结肠癌发病率较低,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靶点是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其中COX-2在人类多种内脏肿瘤中存在过表达[1],但其与皮肤肿瘤的关系目前国内外报道均不多.本研究选取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和角化棘皮瘤这两种在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形态方面均非常相似的常见皮肤肿瘤,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肿瘤细胞中COX-2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烫伤后表皮内皮脂腺增生

    作者:尹志强;张美华;于燕华;喻丽婷;李子海

    报告1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16岁女性患者,在背部烫伤后形成的色素减退斑基础上出现多发性淡红色丘疹,丘疹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内有较多成熟皮脂腺,在表皮中下层呈水平方向排列,其上方棘层轻度肥厚.PAS染色可见表皮内增殖的棘细胞部分呈阳性,而成熟的皮脂腺细胞呈阴性.免疫组化上皮膜抗原(EMA)染色见表皮内成熟皮脂腺强阳性而角质形成细胞阴性,细胞角蛋白(CK)染色见表皮内成熟皮脂腺及角质形成细胞广泛阳性,雄激素(AR)染色见表皮内成熟皮脂腺细胞核广泛呈阳性;而癌胚抗原(CEA)和S-100蛋白染色为阴性.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特征,建议命名为"烫伤后表皮内皮脂腺增生".

  • 胱冬蛋白酶-3、存活素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的表达

    作者:郝伟丽;周晓鸿;樊应俊;王晓云;李晓岚;邓丹琪

    目的:研究胱冬蛋白酶(caspase)-3、存活素(survivin)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PM/DM患者肌肉组织中caspase-3、survivin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及其与肌酶学的关系.结果:在47例PM/DM患者中43例caspase-3有不同程度的表达,4例为阴性表达.而survivin全部为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与caspase-3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健康对照者的横纹肌中caspase-3表达仅1例,而末见有survivin表达.本研究并未发现caspase-3、survivin表达有性别差异,在PM和DM两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caspase-3表达与年龄、发病年龄呈负相关,而与肌肉变性程度呈正相关.同时survivin与年龄、发病年龄呈负相关,而与肌肉变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aspase-3和survivin是凋亡过程中重要的蛋白,caspase-3和survivin高表达可能在PM/DM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而两者又是肌细胞凋亡的重要线索,提示凋亡是PM/DM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但尚需更多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

  • 皮肤血管炎163例组织病理及临床分析

    作者:叶蓉;涂平;武玲慎;马圣清;陈喜雪;陈伟

    目的:总结163例皮肤血管炎组织病理和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63例皮肤血管炎患者的皮损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作分析总结.结果:163例患者中男64例,女99例,平均年龄39.8岁,平均病程3.68年.与发病有关因素依次为:感染15.9%,系统性免疫性疾病15.9%,季节性因素8.59%,药物3.68%,食物1.84%,劳累0.6%;不明原因52.7%.组织病理分为5型.其中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36.8%,淋巴细胞性血管炎10.43%,节段透明性血管炎1.84%,肉芽肿性血管炎8.59%,血管炎伴脂膜炎[42.3%(69例),其中57例(82.6%)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部分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特点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时有相左.结论:皮肤血管炎分类复杂,临床表现各异,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分型更加准确.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常见,加上伴脂膜炎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总共占71.7%,其中有部分临床损害类似脂膜炎,此时需要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组织病理学分型对皮肤血管炎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张丽萍;孙鸿;宋军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液氮冷冻等经济有效的方法快速去除疣体[1],冷冻治疗的显著缺点为疼痛.笔者于2007年6月?008年1月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表面麻醉后施行冷冻,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尖锐湿疣 麻醉 表面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结节性硬化症面部皮损1例

    作者:姜莉;苏明山;马俊;涂平;陈学荣

    患儿女,9岁.5年前双下肢出现色素脱失斑,之后背部、面部也出现类似白斑.3年前面部出现散发坚硬丘疹.并蔓延至双颊部、鼻部及下颌部,并于腰部出现隆起性皮损.近2年来皮损加重.甲周皮肤正常,患儿智力正常,学习成绩一般.自发病以来未接受过任何治疗,于2007年11月来我科诊治.

  •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观察

    作者:陈丽华;辛淑君;韩慧彦

    颧部褐青色痣(naevua fusco-caeruleus zygomaticus)主要特点为颧部对称分布黑灰色斑点状色素沉着.本病多发于女性,文献报道男女比例为1∶12.8~1∶17.1,发病年龄16~40岁,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发病部位绝大多数在颧部,少数可在眼睑、鼻翼及颞部,为直径1~5 mm的灰褐色、黑灰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比较清楚,数目不等,皮损不突出或凹陷于皮肤表面,绝大多数双侧对称分布.

  • 痤疮

    作者:何黎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在面部、胸部及背部出现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和结节,有的可形成瘢痕,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对正常人的就业、社交和婚育等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认为痤疮的发病与雄激素水平、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导管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我们的研究发现重型痤疮与遗传密切相关,CYP17、CYP11基因与男性重型痤疮相关;环境因素:如日光、辐射、香甜辣食物可诱发或加重痤疮.临床上为便于治疗,将痤疮分为轻型痤疮和重型痤疮.

  • 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和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并发神经系统损害中的作用

    作者:陈金波;王宝玺;李丽

    大疱性类天疱疮可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二者并发的机制尚不清楚.动物研究证实鼠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BPAG)1至少存在3种亚型:皮肤亚型、神经业型和肌肉亚型.BPAG2除在皮肤有表达外,在人脑神经元也有广泛表达.有可能神经系统病变导致BPAG1和BPAG2神经亚型暴露于免疫系统,产生拮抗神经亚型的抗体,与皮肤亚型发生免疫反应及交叉反应,导致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生.

  • 外阴前庭炎综合征

    作者:林永丽;朱文元;范卫新

    外阴前庭炎综合征是一种局限于外阴前庭的慢性疼痛性疾病,而临床检查未发现皮损,从而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该文就其可能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

  • 乳头瘤样黑素细胞痣

    作者:常建民

    患者女,16岁.主诉:因腹部皮肤出现肿物16年.现病史:患者出生时上腹中部即有一黑色斑点,逐渐增大,至1岁左右增至米粒大.16年来皮损缓慢增长至直径约2 cm的圆形凸出皮面的肿物,于2007年12月就诊.平素无自觉症状,也未曾诊治过.既往史: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家族史:其父背部以及面部有20余个色素痣,无黑素瘤病史.皮肤科检查:上腹中部皮肤一2.0 cm×1.8 cm黑褐色椭圆形肿物,形似乳头状,基底略窄,表面有脑回状沟纹.

临床皮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