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중국의학물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物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02X
  • 国内刊号: 44-13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59
  • 曾用名: 医学物理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胡逸民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乳腺癌固定野调强射野数目的研究

    作者:王磊;倪昕晔;王根和;陈维平;方平;吴怡青;江大华;程文涛

    目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通过比较4种不同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找出一种靶区覆盖率高、均匀性好、适形度高而正常组织受量少的治疗方式.方法:随机选取1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制定4、5、6野调强计划(4F-IMRT、5F-IMRT、6F-IMRT)及适形混合调强治疗计划(Hybrid-IMRT),比较4种不同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Hybrid-IMRT、5F-IMRT和6F-IMRT的CI优于4F-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IMRT、5F-IMRT和6F-IMRT之间统计无差异(P>0.05);4种计划的HI分别为:4F-IMRT(0.22)、5F-IMRT(0.22)、6F-IMRT(0.21)、Hybrid-IMRT(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肺的V5方面,Hybrid-IMRT和4F-IMRT好于5F-IMRT、6F-IMRT,V20方面,Hybrid-IMRT优于其它3种治疗计划(P<0.05),V30方面,Hybrid-IMRT明显低于4F-IMRT和6F-IMRT(P<0.05),其余治疗计划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Dmean方面,Hybrid-IMRT计划明显高于5F-IMRT和6F-I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IMRT和4F-IMRT计划之间统计差异不明显(P>0.05);4种计划心脏的V30、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ean方面,Hybrid-IMRT和4F-IMRT计划明显低于5F-IMRT和6F-I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计划脊髓的Dmax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甲状腺的Dmean方面,4F-IMRT不如其它3种计划,有统计学差异(P<0.05);4种计划的机器跳数平均值,Hybrid-IMRT<5F-IMRT<4F-IMRT<6F-IMRT.结论:Hybrid-IMRT明显改善靶区剂量分布,不会增加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能够通过剂量验证,可在临床推广.

  • 两套商用治疗计划系统中VMAT计划质量及其验证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良友;杨涛;丛小虎;王小深;王金媛;刘梦雯;徐寿平

    目的:探讨两套商用治疗计划系统(TPS)用于喉癌与直肠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特性与验证结果差异,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喉癌患者10例、直肠癌患者12例,分别利用Eclipse和Pinnacle商用TPS进行VMAT及其验证计划设计,利用ArcCheck实施剂量数据的采集,分析标准为3%/3 mm和2%/2 mm条件下Gamma通过率.从计划质量、实施效率、验证结果等方面评价两套系统执行VMAT技术的差异性.结果:计划质量方面:喉癌VMAT计划中,Eclipse在危及器官保护以及计划靶区(PTV)的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上与Pinnacle相近(P>0.05),Eclipse的MU要少于Pinnacle,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肠癌VMAT计划中,Eclipse在MU、PTV的CI和HI以及对膀胱、小肠的保护上与Pinnacle相近,在左右股骨头的V40上,Eclipse略优于Pinnacle,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剂量验证方面:无论是喉癌还是直肠癌VMAT计划,在分析评价标准3%/3 mm和2%/2 mm条件下,Eclipse的Gamma通过率均高于Pinnacle,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两套TPS的喉癌和直肠癌VMAT计划质量相近,且剂量验证均能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但两套计划系统在MU以及剂量验证通过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仍需选择更多的病例进一步探讨以确定其差异的原因.

  • Gafchromic EBT3胶片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验证中的应用

    作者:蔡汉飞;方美芳;徐露;梁保辉;曹露;葛文洁

    目的:评估基于Gafchromic EBT3胶片的剂量测量系统用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验证的可靠性,确定该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方法:使用Gafchromic EBT3胶片和Vidar DosimetryPro Advantage Red扫描仪组成的剂量测量系统,测试并确定系统的一些重要特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此外,使用该系统验证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计划,借助Gamma指数分析对胶片测量的剂量分布与计划系统计算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胶片辐照后一开始透光度随时间变化比较明显,直到约4h以后胶片着色渐趋饱和,4h内扫描值变化高达11.6%.扫描仪扫描重复性相对标准差小于0.5%.胶片正反方向放置扫描结果之间差别小于0.6%、横向和纵向放置扫描结果之间差别高达7.0%.Gamma参数设置为3%/3 mm时,横向和纵向放置扫描验证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6.5%0±2.9%和95.7%±3.6%,方差分析显示两种扫描方式的验证通过率在a--0.05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文中的胶片剂量测量系统时,应居中放置扫描,并使验证胶片和刻度胶片保持相同的扫描方向.通过直接建立扫描值与胶片吸收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验证胶片的扫描值转换成吸收剂量的方法简便易行.

  • 基于EPID采用参数化梯度法测定光子束射野边界

    作者:胡金炎;张丽媛;刘乐乐;王学敏;裴运通;郭跃信

    目的:探究参数化梯度方法(PGM)测量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光子束射野大小的可行性.方法:PGM通过一个修改的双曲正切函数拟合Profile半影区.瓦里安EDGE机载aS1200采集6MV和10MVFF及FFF射束EPID数据,TrueBeam机载aS1000采集6MVFF射束EPID数据.γ,分析1mm/1%标准量化PGM拟合Profile半影区与EPID测量半影区一致性.比较半高宽方法与PGM测量的FF射束射野大小,比较大斜率方法与PGM测量的FFF射束射野大小;比较PGM在不同射束能量、不同EPID探测器类型和引入铅门位置误差后测量射野边界的稳定性和扩展性.结果:半影区PGM拟合与EPID实测数据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0.999,γ值小于0.2.FF射束,半高宽方法测定射野均大于PGM,且随着射野增大而增大,Profile本影去除后,两种方法测量差值显著减小;FFF射束,大斜率方法与PGM测定射野大小差值在0.1mm以内.PGM能够稳定测量不同能量、不同模态、不同EPID探测器类型射野边界,能够准确识别铅门1mm位置变动.结论:PGM可作为一种鲁棒通用的方法适用于EPID光子束射野质量保障.

  • 共面与非共面的VMAT在肺癌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胡晓伟;史玉静;李金凯;成红艳;孙新臣;顾宵寰

    目的:探讨共面与非共面的容积调强(VMAT)技术在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4例单一病灶的肺癌患者,其中7例为中央型肺癌、7例为周围型肺癌,分别制定共面的VMAT计划以及非共面的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Ⅲ)和梯度指数(GI);危及器官比较:双肺V1、V2.5、V5、V20、Dmean,健侧肺V1和V5,心脏Dmean,食管Dmean,脊髓Dmax,胸壁V30及Dmean.结果:对于靶区GI、胸壁V30和双肺V20,非共面的VMAT计划均要好于共面的VMAT计划.在中央型肺癌中,差异更加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及健侧肺的V1中,非共面的VMAT计划高于共面的VMAT计划(P<0.05).对于心脏Dmean,非共面VMAT计划高于共面的计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共面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高于共面的VMAT计划(P<0.05).结论:非共面的VMAT计划较共面的VAMT计划剂量梯度更陡,对于保护胸壁和肺更有优势,在中央型肺癌中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为肺癌的计划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保护颈动脉鞘的局部晚期鼻咽癌IMRT计划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影响

    作者:雷怀宇;张书旭;张国前;王琳婧;王锐濠;张全彬;李萍;林晓辉

    目的:探讨保护颈动脉鞘的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计划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影响.方法:对1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设计常规IMRT计划及保护颈动脉鞘的IMRT计划.对PGTVnx和PCTV1的平均剂量(Dmean)、D98%、D50%、D5%、D2%、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颈动脉鞘和危及器官剂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常规IMRT计划相比,保护颈动脉鞘的IMRT计划中PGTVnx的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PCTV1的D50%、Dmean,颈动脉鞘的DmaxDmean,脊髓的Dmean,以及脑干的V40、Dmean均有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保护颈动脉鞘的局部晚期鼻咽癌IMRT计划能保证靶区剂量覆盖,降低颈动脉鞘和脑干的剂量,同时,计划的剂量分布也更为合理.

  • 改进胶囊内窥镜照明效果的研究

    作者:黄远飞;曹煜;段艳春

    设计了一种具有大角度照明的胶囊内窥镜,通过特定的结构将中央的光能部分分布到周围出光角度大的照明区域,提高胶囊内窥镜的照明角度,满足其140°的视场角要求.应用3D结构设计软件Solidworks对特定的透明泡壳进行建模,光线追迹软件Tracepro进行光学仿真,分析了离光源不同位置的照度,结果表明此结构可以达到内窥镜对视场角140°的要求.

  • 基于聚偏氟乙烯薄膜的穿戴式呼吸检测系统

    作者:邱小烨;严荣国;李俊国;李永洋

    针对人体呼吸信号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材料的可穿戴式呼吸检测系统.人体呼吸时PVDF薄膜受力产生的感应电荷较少,经信号调理电路将电荷量转换成电压量.单片机通过模数转换器获得呼吸信号数据,通过蓝牙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从获得的数据中提取呼吸波形,并进行平滑滤波、自适应双阈值来计算呼吸率.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出人体的呼吸波形,呼吸次数识别的准确率在90%以上,可以满足人体呼吸监护的需求.

  • 协同训练算法在无创血糖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迪;陈真诚;梁永波;吴植强;朱健铭;钟婷婷

    目的:在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的研究中,因无创生理参数相比血糖真值更易于获取,病理数据库中未用血糖真值标记样本的数量远大于有标记的样本,若能将未标记样本应用于传统有监督血糖预测模型的训练中,将有效扩充训练样本集并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方法:在基于能量代谢守恒法的理论基础上,利用无创生理参数天然的多视图特性,将半监督学习算法应用于无创血糖的预测中,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图协同训练与支持向量机技术的血糖预测算法.结果:经实验分析,在一定标记率下,基于协同训练的学习算法相比传统的有监督学习算法预测误差更小.说明未标记样本能够有效提升原始模型的泛化能力.结论:协同训练的引入,充分利用了规模较大的未标记样本,提高了模型泛化能力,并减少了血糖样本采集中标记样本的工作量,为今后无创血糖算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结合迁移学习与深度卷积网络的心电分类研究

    作者:查雪帆;杨丰;吴俣南;刘颖;袁绍锋

    为解决一维深度卷积网络(1D-DCNN)在心电分类方面存在的多类疾病识别不准、难以提取佳特征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迁移学习与二维深度卷积网络(2D-DCNN)直接识别心电图像的方法.首先,截取R波前后75 ms内的心电信号,并将一维心电电压信号转化为二维灰度图像信号.接着,构建2D-DCNN对心电节拍样本进行分类训练,权值初始化采用在ImageNet大规模图像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的AlexNet参数值.本文提出方法在MIT-BIH心电数据库上进行性能验证,其准确率达到98%,并在不同信噪比下保持较高的准确率,证明了所述模型在心电分类上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为了验证2D-DCNN的识别性能,实验部分与采用不同激活函数的1D-DCNN、近些年性能较好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比较.量化结果表明,结合迁移学习和2D-DCNN方法,比优1D-DCNN算法,其准确率提升2%、敏感度提升0.6%、特异性提高4%;在二分类与多分类任务中,均好于现有的其他算法.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胰岛素评价预测模型

    作者:钟婷婷;张迪;陈真诚;邹春林;朱健铭;赵飞骏;粱永波

    在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中,血糖异常不仅会严重影响机体生理功能,也会损伤机体组织,所以研究胰岛素评价预测模型对维持血糖平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理性地认识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食蟹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获得血糖-胰岛素代谢系统的相关数据,经过对数据的筛查和预处理,选择胰岛素功能评价指标作为胰岛素特征参数,根据食蟹猴的糖耐量水平,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胰岛素预测模型,得到的胰岛素评价指标预测值与真值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模型利用血糖值和生理参数评价胰岛素分泌情况,用以评估和预测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为糖耐量评估提供参考信息,辅助糖尿病诊断.

  • 基于机器学习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研究

    作者:余锦娟;林勇

    复杂疾病的预测是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引入机器学习的方法,将临床变量与遗传变量作为特征,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预测研究.对临床表型和遗传变异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后分别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XGBoost算法对临床因子特征变量、临床因子+遗传因子特征变量进行预测;后,使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单独使用临床因子进行预测,加入遗传因子变量,XGBoost、Logistic方法的预测准确率均得到提高;另外,XGBoost方法较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更好.

  • 电参数对钛微弧氧化膜层理化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作者:徐丰源;李德超;孙良庆;李慕勤

    目的:研究纯钛微弧氧化电参数(脉冲宽度及脉冲频率)的改变对膜层表面形貌、理化性能及成骨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喷砂酸蚀钛片进行微孤氧化处理,通过脉宽及频率的变化,研究其对膜层的表面形貌、摩擦性能、耐腐蚀性等影响,分析得出不同表面形貌所对应的参数条件(脉冲频率400 Hz、脉冲宽度60μs孤氧化组为A组,脉冲频率500 Hz、脉冲宽度60μs微弧氧化组为B组,脉冲频率500 Hz、脉冲宽度75μs的微弧氧化组为C组),进一步比较在该参数下的微孤氧化膜的耐腐蚀性及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粘附、增殖情况及细胞形态.结果:电镜下3组试件表面均形成粗糙多孔的膜层,且A组纯钛微弧氧化膜表面粗糙度高;C组所制备的微孤氧化膜层耐腐蚀性能及耐磨性优于A、B两组.细胞粘附及增殖实验A、B、C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表明A组表面成骨细胞粘附及增殖均优于B、C两组.结论:脉冲宽度及频率变化对微孤氧化膜层表面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能均有影响,当脉冲频率400-Hz、脉冲宽度60μs时,膜层表面的细胞生长佳.

  • 脂质体姜黄素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朱怡卿;王芳

    目的:探讨脂质体姜黄素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癌Huh7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包埋技术制备脂质体姜黄素,并通过Nano-ZS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大小及Zeta电位.分别用浓度为10 μmol/L脂质体姜黄素、0.1 μmol/L索拉非尼单独及联合处理人肝癌Huh7细胞,应用CCK8检测和EdU检测评价其对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其对Huh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获得粒径为(118.7±13.6)nm、Zeta电位为(-9.8±-1.1)mV的脂质体姜黄素,脂质体姜黄素单独使用可显著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脂质体姜黄素与索拉非尼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索拉非尼对Huh7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抑制能力.结论:脂质体姜黄素与索拉非尼联合使用可显著抑制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肝癌治疗的一种潜在策略.

  • 灌注式热化疗联合微球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刘亚;曾建挺;张艳林;梁长宇;王春梅;张斌

    目的:观察灌注式热化疗联合微球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以化疗药物+65°热碘油+微球序贯行TACE治疗,对照组以化疗药物+常温碘油化疗药乳化合剂+微球序贯行TACE治疗,术中均灌注化疗替加氟750 mg/m2+奥沙利铂60 mg/m2.以每4周为1周期,均予以2~6个周期的化疗灌注栓塞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甲胎蛋白(AFP)及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EA)、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并分析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ORR为84.44%、对照组为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AF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LT、AST、BUN、CREA水平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2.22%、2年远期生存率为88.89%;对照组依次为20.00%、71.11%,2年远期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灌注式热化疗联合微球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治疗,近远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 耳朵传声的振动学原理

    作者:秦任甲;闫冰

    本研究旨在论证人耳传声系统的简明振动学原理.借助理论性研究方法对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声功能逐一进行论证,详细阐明外耳的共振作用,揭示中耳锤-砧骨刚体的传声原理.首次通俗阐明内耳基底膜的分频作用和基底膜上行波的成因,提出听觉的共振敏感性和阈值敏感性概念.本研究将声振动基础知识与研究获得的新知识相结合,构建了简明和系统的人耳传声的振动学原理.

  • 均具有毛刺的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的CT表现对比研究

    作者:郭月飞;段亚妮;董云旭;朱雁秋;陈秀珍;覃杰

    目的:对比分析均具有毛刺的周围型肺癌及炎性结节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73例直径≤3 cm具有毛刺并经病理学诊断的肺孤立性结节,分为肺癌组42例,炎性结节组31例.对比分析两组结节的大小、密度、强化程度、是否分叶、是否有空洞以及结节的毛刺长短、粗细、数量和分布.结果:具有毛刺的肺癌[(1.93±0.65)cm]大于具有毛刺的炎性结节[(1.46±0.56)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5).相对于具有毛刺的炎性结节,分叶多见于具有毛刺的肺癌(25.81% vs 50.00%)(x2=.4.36,P<0.05),而空洞在两者的出现率(9.68% vs 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5,P>0.05).肺癌和炎性结节的CT值(44.94±2.88 vs 39.83±3.26,P>0.05)及强化程度(29.07±2.80 vs 27.70±4.4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癌毛刺数量[(5.57±3.33)条]多于炎性结节[(3.68±2.40)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肺癌和炎性结节的毛刺粗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0.80 vs 1.54±0.63)(t=0.42,P>0.05).肺癌毛刺呈周边型分布占28.57%(12/42),胸膜侧分布占54.29%(27/42),肺门侧占7.14%(3/42);炎性结节毛刺呈周边型分布占29.03%(9/31),胸膜侧占58.07%(18/31),肺门侧占12.90%(4/31),肺癌与炎性结节的毛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P>0.05).结论:结节的大小、分叶及毛刺数量有助于鉴别具有毛刺的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而毛刺粗细及分布无助于鉴别两者.具有较多毛刺及直径较大的分叶结节提示肺癌的可触生大.

  • 心肌应变与弹性模量三维成像技术在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锦红;郭道宁;卫云峰

    目的:研究三维成像技术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接收疑似心脏瓣膜病患者9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研究组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与影像结果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左室整体应变相关参数(GLS、GCS、GRS、GLSendo、GLSepi、GCSendo、GCSepi)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心动图LVDd、LAD、LVEF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与影像检查结果一致,对照组患者48例影像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研究组患者的左室整体应变参数GLS、GCS、GRS、GLSendo、GLSepi、GCSendo、GCSepi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动图LVDd、LAD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LVEF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影像显示瓣膜联合处增厚、挛缩、钙化,瓣口面积较为狭窄,且瓣口关闭时对合不严,瓣膜表面粗糙不平,可以多角度立体化观察病灶部位和病变程度.对照组患者显示瓣膜联合处增厚、挛缩、钙化,病灶边界较为模糊.结论:三维成像技术可以立体显示心脏瓣膜病变部位和程度,为临床研究提供价值更高的信息,对瓣膜手术具有肯定的指导作用.

  • 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磁感应成像噪声抑制能力的质量评估

    作者:罗霞;罗海军;潘海涛;温开旭;廖勇;范嗣强

    磁感应成像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重构生物组织电导率分布的非接触式电阻抗成像技术.利用一组亥姆霍兹线圈为激励源,能在成像区域内产生均匀分布的激励磁场,从而能够简化成像算法.系统模型由背景物体、异物、亥姆霍兹线圈和20个检测线圈构成.利用滤波反投影算法重构图像,研究该系统下单目标和双目标的图像重构,并且通过并利用相关系数、归一化均方距离和归一化平均绝对距离3个评估参数分析算法对不同噪声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当信噪比≥30dB时,单目标和双目标异物成像效果接近没有噪声的成像结果.

  • 儿童期脑外动静脉畸形的CT评估价值

    作者:苏潇;游建雄;赵江民

    目的:分析儿童期脑外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表现,探讨CT增强检查对儿童期脑外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前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儿童期脑外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对部位、形态、边界、血管构筑和骨的侵犯等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病变位于胸壁1例,腹盆壁3例,四肢7例,口腔颌面部29例,耳部3例,眼眶1例,鼻部1例,头皮2例,伴有骨质受累5例.临床呈高流量的血管畸形表现,症状反复或进行性加重.特征性CT表现为强化的畸形血管团、粗大扭曲的引流静脉、增粗的供血动脉.结论:CT增强检查能准确显示动静脉畸形的畸形血管团、大部分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是介入治疗前的有效评估方法.

  • 在体兔眼虹膜材料模型的确定

    作者:张昆亚;钱秀清;刘志成

    目的:确定适合表征在体虹膜力学行为的材料模型.方法:基于在体动物实验,建立眼前节有限元模型.假设虹膜材料分别为线弹性模型、Neo-Hookean模型和二阶Ogden模型,参考相应文献,设定材料参数范围,计算对应的虹膜特征点位移.基于在体实验的测量结果,利用目标函数,比较不同模型间的差异.结果:二阶Ogden模型对应的目标函数的小值和平均值均小,Neo-Hookean模型次之,线弹性模型的大.结论:3种模型相比,二阶Ogden模型适合用于描述在体虹膜的力学行为.

  • 3D打印技术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王艺霖;张才铭;黄文华

    3D打印技术自20世纪末诞生至今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文首先对3D打印成型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结合临床案例着重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口腔科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对3D打印技术器官打印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此外详细地总结并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乳腺外科及乳房整形领域的应用现状.后对3D打印与乳腺外科结合发展以及指导临床教学方面做出了展望.

  • 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顺吕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均完成影像学检查,记录患者椎间隙高度、患者腰椎功能评分(JOA)、改良Macnab评分、腰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术后3、6、12个月,所有患者椎间隙高度、JOA评分均有上升,腰背部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2个月,患者椎间融合A+B级比例达100.00%,改良Macnab分级优良率为95.71%.结论: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肯定,可在实现充分减压的前提下维持椎间盘稳定性,减少椎间隙高度丢失,恢复患者腰椎功能,减少功能障碍指数,且安全性高.

中国医学物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