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중국의학물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物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02X
  • 国内刊号: 44-13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59
  • 曾用名: 医学物理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胡逸民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子野权重优化对CMS XiO宫颈癌调强计划的影响

    作者:查元梓;张松方;屠永清;王为;蒋马伟

    目的:本文分析了CMS治疗计划系统XiO在制定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时,子野权重优化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10例宫颈癌全程放射治疗病例,制定影像引导下(IGRT)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首先直接用静态调强(Step&Shoot)方式进行优化一步生成调强放射治疗计划(S-IMRT),之后继续进行子野权重优化(Segment weight optimization,SWO)并生成新的治疗计划(SWO-IMRT),比较子野权重优化前后总子野数、总跳数,同时分析比较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经过子野权重优化后,总的子野数显著减少,减少约26%~31%(P<0.0001);总的机器跳数有所降低,减少约5.1%~9.7%(P<0.0001),同时,直肠、膀胱和小肠的剂量也有所降低.结论:在使用CMS治疗计划系统XiO进行宫颈癌全程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子野权重优化方式,可以减少总的机器跳数,降低正常组织剂量,缩短治疗时间,这既降低正常组织的毒性反应,也为肿瘤剂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在其他病种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子野权重优化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 鼻咽癌IMRT与VMAT治疗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比较研究

    作者:易金玲;金献测;周永强;阎华伟;韩策;吴志勤;黄珂靖;谢聪颖

    目的:比较研究IMRT与VMAT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方法:对8位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了7野IMRT计划,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比较分析各计划参数,并对各计划进行治疗前的剂量验证.结果:鼻咽癌的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分别为百分之99.00±0.79,89.92±6.32和97.98±1.29;γ分析相对剂量通过率分别为百分之91.91±4.64,97.65±1.45和97.36±2.25.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优化时间分别为:4.74±1.06,20.8±4.83和40.36±12.55分钟;所需要的出束时间分别为:11.01±0.43,1.75±0.07和4.01±0.28分钟;所需的MU平均值分别为1020.88±106.95,425.88±25.34和566.38±54.38.结论:对于鼻咽癌病人,单弧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不够,双弧VMAT计划可获得与IMRT相似的靶区覆盖率,同时减少所需的MU与出束时间.现有加速器与计划系统能够准确地计算和执行VMAT计划.

  • 锥形束CT的验收与QA探讨

    作者:周永强;金献测;易金玲;阎华伟;韩策;黄柯靖;吴志勤;谢聪颖

    目的:探讨锥形束CT的验收与质量保证;方法:CBCT的验收主要包括系统与机械的安全验收.利用承球模体验收CBCT的中心与加速器的治疗中心的一致性.使用Catphan模体验收CBCT的图像质量,包括刻度的精度,灰度值均匀性,低可见对比度,高空间分辨率等.结果:CBCT的系统与机械相关联锁工作正常.CBCT中心与加速器中心的偏差在左右,前后与垂直方向分别为0.25 mm、0.16 mm,和0.19 mm.灰度值均匀度为1.35%.刻度精确度在垂直,水平与长轴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2 mm,0.5 mm和0.4 mm.高空间分辨为11 lp/cm,低可见对比度为1.07%.结论:CBCT的验收与质量保证对其在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中的正确使用,发挥其大的临床优势至关重要.本文所探讨的对KV级CBCT的验收与质量保证方法步骤,将为CBCT在临床的安全应用提供指导.

  • 多丝电离室(DAVID)系统对加速器射束的影响

    作者:徐慧军;李玉;张素静;韩萍;张军华

    目的:通过测量未安装和已安装DAVID系统两种情况下加速器射束的参数,分析DAVID系统对射束的影响.方法:西门子ARTISTE直线加速器,配备160叶多叶光栅,选择6 MV的X线.多丝电离室(DAVID),型号为T34084.利用三维水箱、半导体探测器等仪器测量未安装和已安装DAVID系统两种条件下PDD、profile、TPR20/10和水下5 cm吸收剂量,分析DAVID系统对加速器射线束PDD、平坦度、对称性、射线质的影响,并计算出DAVID系统的衰减系数.结果:无和有DAVID两种条件下,5 cm×5 cm、10 cm×10 cm和20 cm×20 cm三个射野R100偏差在0.6 mm~1.3 mm,R80偏差在0.13 mm~0.66 mm,R50偏差在0.38 mm~1.12 mm;40 cm×40 cm的射野R100、R80和R50的偏差分别为3.12 mm、3.31mm和2.04 mm; QI的偏差分别为0.0020、0.0045、0.0101、0.0061;x和y方向平坦度偏差在0.10%~0.58%,对称性偏差在0.04%~0.26%;TPR20/10的偏差0.002.射线穿过DAVID,使剂量衰减了7.67%.结论:DAVID系统的复杂结构和材料对6MV的X射线束的PDD、对称性、平坦度和TPR20/10影响甚微,主要的是射线经过DAVID系统造成了剂量的衰减.

  • 自制肿瘤放疗俯卧位腹板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赖建军;唐荣军;李夏东;吴稚冰;邓清华

    目的:分析自制俯卧位腹板对小肠剂量,摆位误差和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4例术后直肠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2例,研究组采用自制俯卧位腹板摆位,对照组采用普通碳纤维底板俯卧固定摆位,所有患者断层CT数据影像通过DICOM传入治疗计划系统,经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后,采用四野BOX技术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治疗计划设计并把0°和90°射野DRR传输到iViewGT,靶区剂量为45 Gy,1.8 Gy/f ×25次.在TPS上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小肠不同剂量水平受照体积;首次治疗和治疗半程时通过EPID采集的治疗摆位影像与治疗计划的DRR图像配准分析x、y、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后用问卷形式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放疗进行舒适度情况调查.结果:采用自制腹板的研究组和采用常规碳素床板的对照组相比,小肠受不同剂量照射的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研究组在x、y、z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28cm±0.11 cm、0.24 cm±0.06 cm、0.28 cm±0.13 cm,对照组0.32 cm±0.10 cm、0.26 cm±0.14 cm、0.29 cm±0.12 cm;问卷调查研究组与对照组舒适度情况,采用自制腹板固定摆位的研究组舒适度与对照组相似.结论:与普通碳纤维底板俯卧固定摆位技术相比,自制俯卧位腹板,不但可使小肠剂量明显降低同时具有相似的摆位误差和相似的患者舒适度.

  • SmartSequence与SlidingWnd两种子野分割算法的比较

    作者:傅益谋;黄良;王建化;王玉斌

    目的:本研究试图比较Elekta Xio TPS(版本:4.62)计划设计中使用SmartSequence和SlidingWnd两种子野分割算法的特点.方法:对9例宫颈癌患者优化计划设计后的射野通量分布,分别用两种子野分割算法分别分割子野,将剂量归一到95%ptv=5000 cGy.然后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子野数、机器跳数(MU)以及治疗时间,对两组计划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子野分割算法得到的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剂量分布基本一致,DVH接近.相对于SlidingWnd子野分割算法,SmartSequence分割算法得到的子野数数目平均减少了28%,总MU数减少了20%,但是在治疗时间上没有明显优势.结论:在维持治疗计划方案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与SlidingWnd子野分割算法相比,SmartSequence分割算法可以显著减少子野数和总MU数.

  • 使用Compass系统进行调强验证的一些探讨

    作者:方明明;周希法;卢绪菁;汤华

    目的:为确保调强放射治疗的精确,使用新的Compass系统对调强计划进行基于病人CT影像的三维剂量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评估及三维剂量伽马分析.方法:随机抽取10例在我院进行调强放疗的病人,进行调强计划设计,并使用Compasss进行实测验证.在Compass软件系统中分别将TPS计算的TPS Dose与Compass直接计算的Compute Dose和实测后重建的Reconstruct Dose进行对比,然后针对各感兴趣区域进行三维空间体积上的Gamma分析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结果:如设定Gamma误差限定条件为3mm/3%时,10例调强计划的所有危及器官的通过率为100%,但是所有靶区的通过率在与Compute Dose和Reconstruct Dose对比时,仅分别为70.6%和58.8%,通过率很低.如设定Gamma误差限定条件为4mm/4%时,10例调强计划的所有危及器官的通过率为100%,所有靶区的通过率也为100%.对上述结果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发现10例调强计划的所有靶区的通过率为100%,但是所有危及器官的通过率在与Compute Dose和Reconstruct Dose对比时,仅分别为40.7%和44.4%,通过率很低.结论:使用Compass系统进行调强验证可以较直观的看到剂量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并可直接针对每个感兴趣区域进行Gamma分析、Difference分析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可以及时纠正误差,确保计划准确执行.但是由于Compass系统与TPS系统在剂量计算上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对每例调强计划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具体分析评估.使用TPS Dose与Compute Dose对比操作比较方便快捷,也用来可作为对TPS设计出的调强计划进行初步质控的一个手段.可以及时纠正误差,确保计划准确执行.

  • “Pretend”Bolus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应用中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周瑛瑛;邱小平;狄晓云;王建;王跃珍

    目的:研究填充物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并进行比较,并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理想方案.方法:选取1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进行计划设计,应用Pinnacle9.2计划系统,采用5~6个照射野制定两组计划,分别为加填充物(Bolus)和不加填充物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处方剂量均为200 cGy/25day,比较这两个计划PTV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双全肺及患侧肺的V5,V20,V30等剂量学指标.结果:使用BOLUS的IMRT计划能获得较满意的剂量分布,两种方法相比,除了靶区剂量,其余危及器官的剂量受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受量改变不明确,P>0.05.结论:加了BOLUS做调强计划,大大提高了计划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对某些患者可以减少肺V20,V30等剂量.结论:建议临床对于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做IMRT计划时加入0.5 cm的填充物,可以提高表面剂量和靶区适形度.

  • 心率缺失数据插值方法探讨

    作者:戴雪梅;张佃中

    在信号的记录和处理中,缺失数据导致信号不完整的情况常常存在.在记录心电信号时,由于种种原因,RR间期信号偶尔会出现连续的一段空白,即存在缺失数据.为了探究RR间期缺失数据的几种插值方法的优劣,本文提出并应用了一种用logistic混沌序列插值的新方法.采用年老组和年轻组各13名健康受试者的RR间期序列为实验数据,随机除去部分连续数据段,构造数据缺失序列.根据除去数据段的长短不同,构造不同缺失率的模拟数据.用线性插值、样条插值和Logistic混沌序列插值三种方法对缺失段进行模拟,分别计算原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近似熵和样本熵两个指标,比较同一缺失率下三种插值方法的模拟效果.通过计算,得到结果:在相同的缺失率下,混沌序列可以较好的模拟缺失数据,插值200个点后的样本熵与原始值无明显变化(年老组P=0.3;年轻组P>0.2),而线性、样条模拟的样本熵与原始值相比有明显改变(P<<0.01).终我们有初步结论:在缺失率较小时,三种方法的模拟效果差异不大.随着缺失数据的增多,三种方法的模拟效果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三种方法的模拟效果与缺失率有关.在一定缺失率下,混沌序列插值方法优于线性插值和样条插值方法.

  • 基于C8051F020的三电极电化学检测系统设计

    作者:王兆雨;吴效明;刘仲明

    目的:为研究三电极体系中电化学反应的进行,设计了一种具有上、下位机两级结构的三电极电化学检测系统.方法:下位机基于C8051F020设计,包括数模/模数转换(ADC/DAC)、恒电位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及电源等;上位机界面应用程序基于个人计算机(PC)开发,包括参数设置、数据处理、状态控制、历史查询等;上、下位机使用自定义的RS232串口通讯协议.结果:为检测系统性能,用一个三电极体系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检测系统能够较精确的完成电化学反应的控制、数据的采集与存储等,实现三电极电化学的测量.结论:与商业化的电化学测量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可扩展性好等特点,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测量基础.

  • 线性回归算法提取脉搏血氧特征值初步验证

    作者:石波;刘胜洋;陈建方;曹阳

    目的:准确提取脉搏血氧信号特征值R是计算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关键.传统的R值提取算法大多采用脉搏波的峰谷值法,需要多个周期的平均来提高精度,存在移动步长难以确定、实时性差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动态实时的R值提取算法.方法: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的测量原理,建立了红外光(IR)和红光(RD)两束透射光强信号的线性回归模型,并确定回归系数b与特征值R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纯数字医用放大器为实验平台,搭建了光源驱动电路和光电检测电路,采集的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信号由蓝牙USB接口传输至计算机,然后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及提取算法验证.结果:分析发现IR和RD两束透射光强信号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9),运用线性回归法提取的特征值R可以准确的反映正常血氧饱和度值以及在主动闭气过程中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过程.结论: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线性回归算法可以有效的进行脉搏血氧信号特征值的动态估算.

  • 探索大脑网络连接的几种方式——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

    作者:李亚鹏;沈蓉;戴慧;李炜

    目的:在研究脑网络连接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连接方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不同连接方式之间的区别和特点.方法:利用3T磁共振设备,实验当中采集22个健康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依据运动控制过程当中的活动脑区,提取出前额叶皮层、运动联合皮层、基底节、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小脑中部及小脑侧面区域的时间序列.然后,分别利用Pearson相关、偏相关、偏小二乘算法、格兰杰因果方程建模、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来构建上述七个脑区之间的连接.后,把由五种连接方法建立的结构图与运动控制过程当中的信号传递图做比较,以比较五种不同的连接方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向连接图里面,偏相关显示了较好的结果.在有向连接图里面,格兰杰因果方程建模与模板匹配更好.结论:在脑网络研究当中,不同的连接方法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同的影响.实际研究当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理的连接方法.

  •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心电图ST段提取

    作者:白鹏飞;王利;易子川;周震

    目的:ST段是心电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始于心电图QRS波群的结束点并结束于T波的开始点.ST段的压低、分上斜形和下垂形压低、水平压低和以及鱼钩样改变都可以反映各种心脏疾病,所以,精确提取心电图ST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心电图ST段精确提取算法.方法:首先对心电图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滤去工频干扰信号以及基线漂移信号;然后,提取单周期的心电图信号;后,引入小波包变换算法提取QRS波群、T波的主频带,重构QRS波群、T波的波形并确定ST段的始末位置.结果:本文算法在时域心电图上实现了ST的精确定位,提取了心电图的ST段.通过在经典数据库中的验证,本文算法具有非常好的表现.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的对心电图加时间窗的方式提取ST段,本文算法可以精确提取心电图ST段,这为心电图ST段的自动精确识别,以及用于自动医疗检测与便携式医疗设备提供了依据.

  • 基于虚拟仪器的人体生理信号发生器的研制

    作者:陆宏伟;王春芳;花有园;田佳佳;刘世海

    目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人体生理信号发生器.方法:利用MIT-BIH等标准数据库中大量免费的人体生理数据,通过NI公司的PCI数据采集卡(可实现模-数/数-模转换,本研究利用其数-模转换功能),利用LabVIEW编程实现模拟信号输出.采用NI-PCI 6221 DAQ卡,插入电脑PCI插槽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先读入头文件,根据头文件各个字段设置相应变量,然后读入数据文件,根据文件格式进行解码,计算出相应数值发送给DAQ卡,输出模拟信号.DAQ卡的配置可通过LabVIEW自带的DAQ Assistant助手.结果:可准确输出心电、脑电、肌电、体温、呼吸、血压等多种人体生理信号,信号的幅值等参数可调.结论: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可简单灵活地输出多种人体生理参数,与其他只能重复输出相同波形且价格昂贵的模拟仪比,本研究的人体生理信号发生器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 一种简单可靠的互补信号产生电路

    作者:程海凭

    为在开关电源、电池充电器、电机驱动、D类功率放大器等电路中的应用需要,特别是在较高工作频率时的应用需要,研究设计了一种互补信号产生电路.该设计采用延迟补偿的方法,避免了用两倍频率信号分频产生互补信号的方法中需要较高频率的信号源的不足.分析了由于不同的延迟补偿器件引起的延迟不平衡原因,提出了用相同的门电路对称补偿的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此方案中延迟误差产生的原因,诸如生产工艺、材料特性、应用电压、应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指出了必须采用同一个器件封装中的门电路进行补偿的原因.再针对常用的TTL器件,由于有低电平延迟时间和高电平延迟时间大多不相等的现象,提出了对称串联反相器以抵消延迟时间差异的改进方案.后根据有些TTL器件信号延迟时间还受另一个输入端输入电平高低的影响,指出了该方案适用的器件型号,以及它们适用的频率范围.几种方案都经过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电压情况下的实际测试,证明了它们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一种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多功能电子温度计设计

    作者:杨海波;张玮;刘晓静;孟燕军;孙艳英;易小林

    目的:研制一种可以测量多种物体温度、操作简便、便于携带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多功能数字电子温度计.方法:该多功能数字电子温度计的硬件电路主要由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片计算机89C2051、液晶显示器、电源电路、音响报警电路五部分组成,使用Porte199SE设计制作电路板;软件部分利用C语言编写.软件编写过程中结合实测传感器温度曲线对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软件校正,编写完毕的程序在单片机仿真系统上调试,后将调试成功的软件程序写入单片计算机89C2051.结果:制作出了具有测温定时、温度记忆、音响提示、背光显示、自动关机等多项功能的数字电子温度计,该温度计的测温误差仅为±0.1℃,其准确度可以和水银温度计相比拟.结论:配有专用探头的多功能数字温度计可以准确、方便地测量体温、食物温度、室内外温度、冰箱温度等.该数字温度计经过两家省级医院的临床试用,专家一致认为该电子温度计功能完善、使用方便安全、精度高,克服了传统数字温度计价格昂贵,测量功能单一、误差偏大等问题,使用效果良好,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射频热疗中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测温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范娟;牛雪梅;吴敬波

    目的:通过套有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传感器与未套管的传感器对水温、体模中心温度和恶性肿瘤病人热疗中盆、腹腔温度的测量进行相关的对比及鉴定实验,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腹腔测温有无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热传导性进行鉴定,后分别对保温杯中不同温度的水、加热体模中心温度和恶性肿瘤病人盆、腹腔温度的测量来鉴定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传感器测温有无影响.结果: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内、外两传感器的传感头通过45℃~36℃的温度梯度场时的温度读数差在0.1℃以内;水温测量的大相对误差为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模射频加热后中心温度的大相对误差为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腹腔射频热疗中温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个别时间范围、个别测温点上有较大的测温误差.结论:在45℃~36℃的温度梯度场内,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热传导影响可忽略不计;射频加热区域有引流管时,并不影响其治疗的安全性;恶性肿瘤盆、腹腔射频加热时,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传感器测温无明显影响,在个别时间范围、个别测温点上有较大误差可能与热场分布、磁场方向不同有关.

  • 模拟低氧环境中弥散富氧对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石永杰;申广浩;谢康宁;孙涛;刘娟;罗二平

    目的:探讨弥散式富氧装置在模拟低氧环境中的使用效果.方法:用自行研制的小型低压舱来模拟高原低氧环境(3500 m),并利用自行研制的小型氧气机,结合小动物行为分析仪的实验箱,在低压舱内构建富氧室.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方法,研究低氧环境中室内弥散式富氧装置对SD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使用小型氧气机对实验箱弥散式富氧后,大鼠的水平活动度明显降低(P<0.01),垂直活动度增加(P<0.05).结论:低压低氧环境中通过弥散的方式构建富氧室,可以显著改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降低烦躁、焦虑程度,增强其探索和认知能力,为高原抗缺氧卫生装备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低氧 高原 富氧 行为学
  • 前方牵引联合腭部扩弓对颅面骨缝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作者:戚琳;唐晶华;赵震锦;张扬

    目的:建立颅面复合体-牙列的模型,分析上颌前牵引联合腭部扩弓时,其牵引角度的不同对颅面骨缝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Geo-magic软件建立颅面复合体-牙列的有限元模型,在进行腭部扩展的同时与尖牙近中处施加1000 g作用力,方向分别与眶耳平面成10°,20°,30°,40°,50°,60°,采用ANSYS 10.0软件分析复合体各骨缝的主应力变化.结果:随着牵引角度的逐渐增大,颧颌缝,颧额缝主应力变化趋势不明显;在20°的牵引角度主应力小;颧颞缝、蝶上颌缝的主应力基本线性减小;鼻上颌缝的主应力基本线性增大;在40°~50°的牵引角度时,各主应力接近.结论:在伴有腭部扩弓的情况下,不同的牵引角度对颅面骨缝的影响不同,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大,上颌骨由前上旋转逐渐变为前下,在40°~50°时,上颌骨旋转不明显.

  • 一种平面脂质双分子层电生理平台的循环水浴温控模块搭建方法

    作者:曲建勋;孙洁林

    目的:单通道平面脂质双分子层电生理平台是目前研究离子通道特性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为扩展平台研究温度对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通道稳定性等的研究的能力,本文借助循环水浴对平台的温控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方法:本文以Warner公司的脂质双分子层电生理实验平台为操作平台搭建循环水浴温控模块.通过分析温控模块中循环水对平台电流测量的干扰并比较不同循环水排布方式对电流测量的干扰强度,我们设计了折返对偶排布的循环水排布回路,并借助α-溶血素七聚体大孔径离子通道检验该设计的实用效果.该排布方式能够降低循环水回路与电流测量回路间的电磁耦合,进而降低由循环水引入的电磁干扰,保证皮安级小电流的测量.结果:电流噪音可受循环水流回路的排布影响,其中在采用折返对偶排布的情况下,电流噪音与无温控系统空白对照的电流噪音无显著区别.结论:折返对偶排布的循环水流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循环水温控模块对电流测量的电磁干扰.

  • 改善血液流变特性的He-Ne激光血管照射技术研究

    作者:邓玲;陈仕国;廖新华;蒋洪;孙丽丽

    目的:研究用He-Ne弱激光不同照射方式,对兔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成年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成内照射组、外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只.照射组采用国产He-Ne激光器,分别作兔耳外周静脉血管外照射和内照射,照射频率1次/24h,照射时间50min/次.照射前、照射一次后、照射7次后,各取静脉血检测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对照组正常对照饲养.检测在体血管对He-Ne激光的透过率.结果:内照射组和外照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提高显著(P<0.05);活体血管组织对He-Ne激光的透过率为83.5%.结论:He-Ne激光血管外照射与内照射均能有效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

  • 三种纳米Fe2O3的制备方法研究

    作者:翟明明;杨继庆;李维娜;文峻

    目的:通过固相研磨、化学加热沉淀以及均匀沉淀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粒子Fe2O3,从中选择具有超顺磁性特质的纳米粒子晶型,为药物包被做前期准备,并对制备方法从制备时间、粒子粒度以及纯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利用化学分析纯级别的FeCl3·6H2O、FeCl2·4H2O、NaOH、Fe (NO3)3·9H2O等作为初始原料,分别采用固相研磨法、化学沉淀法以及均匀沉淀法制备出磁性纳米粒子,利用XRD衍射比较粒子晶型,选出超顺磁性纳米粒子(γ-Fe2O3),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径等特质.结果:固相研磨法可能会使粒子晶格畸变、团聚现象严重,化学加热沉淀法所得粒子粒径好、但是受影响因素较多,均匀沉淀法可以调节纳米粒子核形成速率、粒径大小可以控制.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化学沉淀法操作简单适合于实验室制备实验用超顺磁性纳米粒子(γ-Fe2O3).

  • 磁感应法检测肝脏铁过载的原理分析与仿真

    作者:张子义;刘培国;张亮;丁亮

    目的:研究磁感应法检测肝脏铁过载的基本原理和可行性,以及前人对磁感应线圈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中的不足之处,为磁感应线圈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分析肝脏组织磁化率测量原理建立肝脏铁浓度与肝脏磁化率的关系;将磁感应线圈系统模型进行简化给出由介质磁化效应所引起相对磁场扰动的完整推导过程;结合实际测量情况指出先前研究中将激励线圈视为磁偶极子存在的理论缺陷,计算激励线圈的实际空间磁场分布;借助电磁场仿真软件仿真圆盘形介质的磁化率、几何尺寸以及球形、椭球形介质的磁化率与接收线圈信载比实部的关系曲线.结果:将激励线圈视为磁偶极子会导致激励线圈的空间z向磁场分布值比实际值偏小;圆盘形介质、球形介质和椭球形介质的磁化率与接收线圈信载比实部均基本成线性关系变化;接收线圈信载比实部随圆盘形介质半径的增大逐渐减小、但与圆盘形介质厚度没有明确的变化关系.结论: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证实了磁感应法检测肝脏铁过载的可行性,说明前人的分析存在理论误差,对今后更为深入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冻伤组织血液循环的影响

    作者:焦明克;胡劼;焦琳;耿西亮;张鹏;薛玉川;张文远;张兵

    目的:研究观察频率为15 Hz、强度150 mT占空比一定的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SD大鼠冻伤部位组织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设计以高精度、低输出阻抗信号发生器芯片MAX038为核心的低频脉冲电磁场发生器,装置可产生频率为15 Hz,强度150 mT的电磁场;在大鼠的背部区域,采用液氮冷却的方法,建立中度冻伤的SD大鼠冻伤模型.将24只大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冻伤组,冻伤照射治疗组.采用该低频脉冲电磁场照射冻伤治疗组,6 h/d,持续10d.然后,采用动物B超检查各组大鼠冻伤部位组织血液循环情况,并测量各组大鼠冻伤部位存活面积.结果:各组SD大鼠冻伤后存活面积测量显示照射组存活面积大(P<0.05);对比各组大鼠冻伤部位B超图像,表明照射组血液循环明显优于单纯冻伤组.结论: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磁场能有效改善冻伤部位组织血液循环,促进冻伤恢复.

  • 彩色图像二值化算法及应用

    作者:刘玉红;王志芳;杨佳仪;谢正祥

    目的:利用灰度/色度谱平坦化技术及彩色图像质量评价作为支撑,在给出严格的图像(含彩色图像)二值化概念的基础后,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二值化算法,此算法可以对图像进行挖掘和隐藏,并且还提出一种新的23位彩色图像格式.方法:采用Zadeh-X变换算法,保证变换前后的图像具有相同的平均亮度值,并利用保值二值化变换算法增加变换后的二值化图像色彩亮度.结果: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和可分辨性,使二值化图像增加了一种新的图像格式:23位位图格式,这种格式使图像的信息量大大减少,可便于压缩.结论:这种彩色二值化扩展了传统意义的黑白图像二值化的概念,使二值化的应用更加广泛,并且利用此方法还能对图像进行隐藏和挖掘,新的图像格式还可用来并提高了对比度,使图像的信息量大大减少,以便用于压缩.

  • 锥形束CT图象引导放疗的应用性测试

    作者:刘浩;白靖平;李公平;吴恒;马栋辉;王巨武;锡林·宝勒日;阿地江

    目的:探索一种针对锥形束CT图象引导放疗的应用性测试新方法,测试锥形束CT图象引导的准确性.方法:设计一个应用性测度专用模体:用10 cm厚马克力聚苯乙烯板围成一个长方体,模体内在上下、左右和前后三个方向上分别建立三根小梁,每根小梁都贯穿模体,与模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连.模体的每个面的中心设有“十”字标识.把模体平放在PHILIPS大孔径CT检查床面上,用CT机房内的激光灯分别对准模体左、右和上面中心,扫描获取用于设计放疗计划的CT图象.该图象经VARIS网络传到Eclipse放疗计划系统,用Eclipse设计计划,射野中心位于模体中心.把模体平放到VARIAN加速器治疗床面上,用加速器机房内的激光灯分别对准模体左、右和上面中心.VARIAN加速器配有OBI(On-Board Imager)系统,用锥形束CT扫描,获得模体的摆位图象,并与计划图象配准.结果:设计放疗计划的参考图象与摆位图象具有相同的特征,在模体的横截面、矢状面和寇状面上都有三个小梁的横截面,截面的边界清晰,图像配准显示在侧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置误差均为0.0 cm,在纵向位置误差0.1 cm,旋转误差0.0°.结论:利用本文设计的应用性测试专模体完成应用性测试是一种简便且可靠的方法.

  •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

    作者:申艳平

    目的:在医学影像领域,不同成像设备获取的信息不同,但互为补充,将这些信息融合在一起,为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主要介绍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发展和临床应用.方法:大量参阅了该领域的有关文献,重点介绍了配准过程中的几何空间变换技术,分别综述了刚体变换和非刚体变换的主要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应用的适应范围,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在临床应用中刚体或近似刚体的配准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用非刚体变换来描述.目前,非刚体变换方法还不够成熟,各类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别建立合理的配准形变模型,选择合适的配准方法,优化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进一步提高图像配准的准确性.结论:论文认为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是医学图像处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出图像配准的精度直接影响后续的图像处理工作,如何提高配准精度仍是今后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方向.

  • 基于小波变换的尿沉渣粘连细胞分割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樊晓燕;陈兆学

    目的:在尿沉渣有形成分识别过程中,细胞分割特别是粘连细胞的分割是其中关键环节之一,分割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识别的效果.为此,本文对一种有效分割尿沉渣图像中粘连细胞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原始尿沉渣图像作灰度变换增强后,对其进行小波变换,实现细胞的初次分割,随之对其进行形态学处理以滤除随机干扰并运用二次剥离算法分割粘连细胞.结果:该方法对尿沉渣粘连细胞的分割有效且令人满意.结论: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设计思想及实现对于尿沉渣有形成分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基于物联网的医学院校实训基地管理中心设计

    作者:刘红;莫国民

    目的:实训基地是医学类院校进行实际操作的主要场所,是高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分析现有实训室管理模式和不足,设计实训室物联网管理平台,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提高学校实训基地现代化管理水平.方法:介绍了高校实训室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如实验设备资产管理及排课系统的弊端.结合物联网机制和学校的实际特点,探讨了适用于学校管理的物联网体系结构,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实训室管理系统模型,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的构建,后指出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结果:通过物联网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在高校的应用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符合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实训室管理工作流程的设计要求,提高实训室管理效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等特点.结论:物联网的应用,将有利于加快高校实训基地的智能管理和资源共享.

  • 医药院校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施建南;王勤;王贤书;谢仁权

    物理实验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它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理学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和药学研究领域,物理学与医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多.目的:为适应新时代医药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我校医药学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以及目前医药院校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对物理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方法: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问卷分析后,重新制定了适合医药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内容,配置了相应的仪器,并编写配套实验讲义,制定新的成绩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了与医药学专业相结合的实验项目.结果:新的课程体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从过去那种被动做实验上升到自己参与研究,从接受性学习走向自主性研究学习,大大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结论:只有把教学改革长期坚持下去,并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才能构造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 医学院校理工类课程作业质量调查与分析

    作者:何汶静;陈晓文;祝元仲;魏小琴;赖思渝

    目的:全面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理工类课程的作业完成质量.调查研究学生在耗费时间,独立完成情况,未能独立完成的原因,完成作业热情,完成作业动力,学习价值感,共5个方面的情况.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重点获得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抄袭作业的情况及其原因方面的数据.问卷采用选择题的方式,每题要求受访者分别针对语言类课程、医学类课程、理工类课程作答,采用无记名方式收集数据,由于数据总体分布未知,因此采用SPSS软件中的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样本情况不同采用了Friedman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数据分析包括两方面:相较其它学科的作业情况分析,除学科种类外的因素导致的差异分析.一方面,学科不同学生作业的抄袭频率,作业完成方式,作业价值感有显著差异(P<0.05),相对医学和语言类课程,理工类课程作业的抄袭频率更高,作业完成方式独立性更差,但价值感更强.同时,批改作业对高质量完成作业能起到极大的督促作用.另一方面,从对待作业的态度和抄袭作业的频率来评价分析,性别不同不会导致作业质量差异显著(p>0.05),而年级不同,兴趣不同会导致作业质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三点建议提高医学院校的理工科作业质量:改进收作业方式,尽量批改作业;采用科学的作业布置策略;结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 医学影像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项目及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作者:张春玲;杜海涛;施鲁笛;何乐民

    目的:针对医学影像专业传统单片机实验教学的各种弊端,开发设计适合医学影像专业特点的实验项目,探索构建一种实验环境宽松、实验指导及时有效的全过程实验教学模式,由此提高医学影像专业单片机实验教学的质量.方法:首先分析医学影像专业传统单片机实验教学的各种弊端并找出相应原因;然后选取人性化智能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系统作为实验主题,围绕实验主题开发设计紧扣理论知识并前后内容相关、知识点连贯的全新实验项目;后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构建并实施实验前辅导、实验中指导、实验后答疑的全过程单片机实验教学模式.结果:在医学影像专业近两年的实践效果表明,开发设计的全新实验项目和宽松的实验环境及探索构建的全过程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积极性,还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结论:全新开发设计的实验项目、宽松的实验环境和探索构建的全过程单片机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医学影像专业单片机实验教学的质量.

  • 医学物理学中洛伦兹力教学互动的探讨

    作者:赵元;朱薿;郭阁

    目的:医药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医学物理的过程中在物理原理的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很难用物理原理解释各种临床现象,医学物理学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电磁感应章节中,对于洛伦兹力是否做功的问题上,学生很难理解,现有教材对此问题也往往避而不谈.本文以课外教学互动的方式开展了受洛伦兹力作用时电子运动轨迹的模拟演示,目的是发挥课堂知识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扩展对物理原理的认知.方法:采用课外活动实践,带动学生共同建立模型,模拟并展示相关物理现象.结果: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对物理现象的模拟中,学生深刻理解了洛伦兹力在电磁感应中的作用;由学生将模拟结果在课堂上演示,提高了全班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逐渐掌握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很多医药类学生在毕业后会从事临床工作,在面对各种临床案例的时候,如果能够更快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将会帮助他们更快处理各种疾病.在医学物理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可增强其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并帮助其在毕业后在临床岗位上更加熟练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案例.课外实践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如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构建更多物理模型,解释更多临床案例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