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중국의학물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物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02X
  • 国内刊号: 44-13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59
  • 曾用名: 医学物理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胡逸民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两种验证工具对鼻咽癌调强验证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柏朋刚;李奇欣;张秀春;费召东;缪龙华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调强验证工具对鼻咽癌放疗计划的验证结果.方法:用MapCHECK和MatriXX对Pinnacle8.0m计划系统优化出的13例鼻咽癌放疗计划进行剂量验证.分别采用DTA和Gamma方法及各方法应用于不同阈值时验证工具的验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阈值有选用3%,3mm,10%和3%,3mm,5%.统计分析采用SPSSI6.0软件包,选用配对t检验.结果:MapCHECK验证结果比MatriXX验证结果都较高,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和不同的比较阈值时MapCHECK和MatriXX结果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二者的Gamma方法选用3%,3mm,5%阈值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t=1.740,P=0.085).结论:调强验证中采用不同的验证工具,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相互之间没有可比性.因本质上的通过率差异可以是验证工具,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这三者中任意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因素所造成的.

  • 23例X线全身照射患者的照射方法及剂量学分析

    作者:张红;邱小平;杨振;宾石珍

    目的:报道23例全身照射患者的照射方法,并对照射中的实时监测结果进行剂量学分析.方法:采用6MV X线对23例患者行前后对穿野分次全身照射治疗,并在照射中用多通道半导体剂量计对晶体、肺、腹部、睾丸、膝五个部位进行剂量实时监测.结果:晶体、肺、腹部、睾丸、膝五个部位的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为445.28 cGy、614.26 cGy、799.71cGy、210.21 cGy、840.74 cGy,所有患者的肺实际受照剂量均在限制剂量以内,5例患者腹部实测剂量和处方剂量的剂量偏差超出了5%.结论:患者实际受照剂量与处方剂量会存在一定偏差,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在照射过程中进行剂量实时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 二维半导体阵列应用于动态楔形板二维平面剂量的测量

    作者:李小波;徐本华;陈远贵;黄妙云;林智星

    目的:探讨利用二维半导体阵列(Mapcheck)测量Varian动态楔形板二维平面剂量的方法.方法与材料:(1)在CMS XIO治疗计划系统(TPS)建立一个模体,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设置一定条件的射野计算并输出二维剂量平面分布图.(2)用标定后的Mapcheck逐一测量治疗计划系统给定的条件射野及楔形角,并用测量结果与TPS计算结果比较.(3)比较不同照射野及动态楔形角的水下深度5cm的绝对剂量,并分析.结果:Mapcheck测量的二维平面剂量结果与TPS计算的结果通过率都在98%以上.Mapcheck测量与TPS计算水下深度5cm剂量相差都在正负0.8%范围内.结论:利用Mapcheck测量动态楔形板的二维平面剂量的方法是可行的,测量结果准确,且精度较高,方便、快速.

  •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脊髓剂量计算的研究

    作者:曾自力;滕炳祥;刘兵

    目的:介绍基于L-Q模型推导出的EQD2=D1 [(d1+α/β)÷(2+α/β]的临床应用,比较肺癌3DCRT中,脊髓的物理剂量与生物剂量,以期达到评价的统一.方法:为7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设计治疗计划,利用TPS的剂量体积直方表计算出每次照射脊髓的大剂量,将其设为d1,代入公式EQD2=D1 [(d1+α/β)÷(2+α/β)]计算,求出d1的生物剂量EQd1;同时求出D1的生物剂量EQD2.将d1与EQd1、D1与EQD2进行比较.结果:d1与EQd1的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D1与EQD2的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3DCRT计划评估时脊髓用生物剂量EQD2,不主张用物理剂量.

  • 放疗专用水笔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作者:方临明;陈国付;张飞燕

    目的:肿瘤放射治疗中,对体模和面模及体表等激光标志对位点的勾画是必不可少的,研制出一种方便、简单、适用、经济环保的放疗专用水笔,代替原有的普通水笔及染料棒等标记工具,并对水笔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验证进行分析.方法:基于现阶段放疗中标记点的勾画,常见的为染料棒及普通水笔,存在勾画不均匀、不直线性及影响机房美观等不足,研究设计出一种放疗医生既可用于常规日常工作中的标记记号,又方便于放疗定位验证等情况下的十字激光线勾画的水笔,通过临床的反复使用,进行对比验证.结果:经过临床反复使用,对比原来的放疗使用勾画工具普通水笔,染料棒等,使用放疗专用水笔,根据工作的不同要求既可以用于体模、面罩、真空垫、铅块的记号书写,又可以直接用于定位线的迅速准确勾画.可以添加墨水,更加环保和经济,携带方便、简单,深受放疗医师、物理师、放疗技师和医院的好评.结论:放疗专用水笔携带方便、构造简单、经济环保、适用多种场合,可替代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所有放疗水笔.

    关键词: 水笔 定位线
  • 下咽癌静态调强放疗与两种射野宽度设计螺旋断层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解传滨;徐寿平;葛瑞刚;巩汉顺;戴相昆;鞠忠建;杜镭

    目的:通过比较下咽癌常规静态调强(SaSIMRT)与钨门宽度分别设置1.05 cm、2.50 cm两种螺旋断层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HT1.05、HT2.50)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两种照射技术的特点及剂量学优势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0例下咽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SaS IMRT、HT1.05、HT2.50三组治疗计划,分别比较三组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的多个指标情况.另外,对不同照射技术间MU数与治疗时间予以评估.结果:SaS IMRT计划的靶区覆盖度、均匀性、适形度均不如两组HT计划,HT1.05计划较HT250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与HT2.50计划相比,SaS IMRT降低了腮腺以及口腔的受照剂量但增加了脊髓、脑干的大剂量,而HT1.05计划较前两组相比能够得到更好地正常组织保护,但平均治疗时间为HT2.50计划组的2.42倍.结论:三组治疗计划均能得到较好的剂量分布,而HT1.05在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周围危及器官的保护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 加速器多叶准直器半影特性研究

    作者:查元梓;屠永清;王为;张松方

    目的:探讨和比较瓦里安(Varian)2100C/D与医科达(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配备的多叶准直器的半影特性,为临床设野提供参数供参考.方法:利用CRS 三维水箱和PTW电离室测量6MV和10MVX线的射野离轴比曲线,测量从4 cm×4 cm到20 cm×20 cm各方野的半影;同时针对两种加速器多叶准直器的设计特点,分析利用不同准直器形成射野对半影宽度的影响.结果:(1)对于不同能量和不同大小射野,设野时靶区外扩的范围应综合半影大小等因素;(2) Varian 2100C/D加速器采用准直器三层结构,采用“MLC+JAW”方式形成射野能减少半影,即应注意形成射野时JAW必须跟随MLC; (3) Elekta Synergy加速器形成射野时MLC方向半影较大,重要器官可采用JAW来保护.

  • 不同人体组织中192Ir、125I粒子源的剂量分布研究

    作者:汤晓斌;陈飞达;谢芹;刘云鹏;耿长冉;陈达

    目的:计算分析近距离放疗中不同粒子源、不同插植部位的剂量分布.方法:利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工具包Geant4,计算近距离放疗中192Ir、125I两种粒子源在不同介质中剂量分布的差异,并根据美国医学物理学会43号工作组报告推荐的近距离放疗剂量计算公式(AAPM TG-43)对其重要参数进行修正.结果:计算得到192Ir源、125I源在三种不同组织等效材料中的径向剂量函数、各项异性函数.结论:(1)径向剂量函数决定于介质对光子的线能量衰减系数.衰减系数越大,径向剂量函数下降越快,反之越平缓;125I粒子源的径向剂量函数随距源距离增大而衰减的趋势远大于192Ir粒子源.(2)随着距源距离增大,骨、水等效组织中各向异性函数曲线趋于平坦,肺等效组织则没有变化.

  • 有机玻璃体架对于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作者:明智

    目的:使用有机玻璃体架对放疗病人进行体位固定,探讨有机玻璃体架对于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测定使用与不使用有机玻璃体架以及使用中间隔一定距离情况下绝对剂量的比较.结果:经测量使用与不使用有机玻璃体架其剂量差异高接近10%,而有机玻璃体架与被测体之间存在间距大小对于剂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在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体架部分的影响,应包含于体表轮廓之内或单独命名为等效组织体.

    关键词: 放疗 体架 剂量 影响
  • 乳腺癌胸壁电子线体表野轮廓描绘架设计制作和应用

    作者:陈国付;方临明;王彬冰;张飞燕;王维青

    目的:乳腺癌术后胸壁常不平整,以往的铅挡方式无法满足临床要求,笔者仿造加速器限光筒的构造制作出描绘架,用于电子线野轮廓的勾画用于制作铅挡.方法:根据电子线限光筒的构造制作描绘架,在西门子常规模拟机下使用在各个机架角度验证描绘架的勾画的精度.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使用描绘架进行体表野轮廓的勾画制作出铅挡进行精度分析,并在实际300多例胸壁野铅挡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描绘架勾画靶区.结果:使用描绘架勾画的靶区制作出的铅挡误差均小于2mm符合临床要求.结论:描绘架的使用给模室工作带来了方便,降低了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脑胶质瘤术后VMAT与IMRT放疗技术间比较

    作者:张矛;金海国;卜明伟;孙宝胜;孙术全;苏清秀;李玉平

    目的:比较脑胶质瘤术后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与静态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讨论VMAT的剂量学特性,分析VMAT在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选取10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制作VMAT计划与IMRT计划,处方剂量全部为PTV:60 Gy/30f.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分布图、DVH图、适形度指数(CI)、均匀指数(HI)、治疗时间、治疗跳数(MU)、危及器官受量.结果: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适形度均较好,CI、HI数相近(P>0.05),但VMAT组的治疗时间和MU均优于IMRT组(P<0.05).在危及器官受量方面,两组计划的脑干与视交叉的平均剂量相近(P>0.05),而视神经、视网膜、晶体和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平均剂量,VMAT组明显低于IMRT组(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术后的放射治疗中,VMAT与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相近.VMAT的优势在于大大缩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MU,同时减少了部分危及器官受量.

    关键词: VMAT IMRT 脑胶质瘤
  • 铱192后装放射源在空气中刻度的散射因子

    作者:狄小云;潘林飞;王彬冰;陈维军;毛仙芝

    目的:研究铱192后装放射源在空气中刻度的散射因子.方法:PTW井形电离室放置在离地1m高的支架上,测量在电离室外缘离墙距离5 cm到200 cm处进行,读数以200 cm处读数归一.按多步法、DGMP法和遮挡法要求在空气中用Farmer指形电离室在不同源室距(SCD)上对铱192后装放射源进行测量,遮挡法测量中在放射源和电离室之间放置6 cm厚度的圆锥台型铅挡,测得数据用Origin8.0软件进行拟合处理分析.测量中读数均摈弃端效应、暗电流并做梯度修正.结果:井形电离室对铱192放射源刻度,读数在电离室和墙壁距离较近时受到墙面散射影响,电离室外缘离墙壁距离在1m以上时散射影响可以忽略,Farmer指形电离室在空气中测量结果表明用Goetsch法和DGMP法计算,散射因子恒定与测量距离(SCD)无关且可以忽略,SF法的散射因子略小.结论:井形电离室刻度后装放射源需在小散射情况下进行,在空气中用指形电离室进行刻度应对散射进行实际测量,遮挡法是较为符合实际的测量方法.

  • 一种监测微波热疗机输出功率变化的方法与装置

    作者:周星光;王祝盈;陈小林;谢中

    目的:针对目前微波热疗机实际输出功率在使用过程中会缓慢衰减,功率测量过程相对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微波热疗机实际输出功率进行快速测量的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对微波热疗机实际输出功率进行快速监测的装置.方法:利用对称振子天线与截止频率较高的低势垒肖特基二极管组成功率传感器,并将该微波天线置于微波热疗机辐射器前方的某一个固定点,在不同微波功率下测量天线感应、并经过二极管检波后的电压,将得到的功率与电压间的函数关系保存在单片机系统中.利用此函数关系,通过测量二极管检波电压来监测微波热疗机实际输出功率.结果:利用研制的装置,在全功率范围内测量微波热疗机的实际输出功率,测量误差小于5%.结论:微波热疗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与辐射器前方某固定位置上微波天线感应、并经过二极管检波后得到的电压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函数关系.完成该电压与功率的定标后,通过测量二极管检波电压,就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出微波热疗机的输出功率,监测输出功率的变化.这将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对微波热疗机输出功率进行修正,从而确保微波热疗剂量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 基于DICOM标准的多参数生理监护系统的研究

    作者:肖建勇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DICOM标准的多参数生理监护局域网系统,实现对病人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救助;实现图像和生理波形图共享,医院标准化和信息数字化的全面实施.方法:在深入研究DICOM通信协议模块、DICOM网络协商模块、DICOM存储模块、DICOM查询/获取模块等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C++.Net工具,运用C++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将DICOM通信相关PDU封装成类,并采用基于TCP的客户端/服务端(SCU/SCP) Socket网络通信编程模型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果:建立了一个基于DICOM标准的多参数生理监护局域网系统,这个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多参数生理监护设备,多参数生理监护服务器,多参数生理监护工作站.文章讨论了在DICOM医学波形中SCP和SCU的功能,选择DICOM标准的原因,和该局域网系统的功能.医院对系统进行了评估,评估表示该系统满足临床需要.结论:DICOM标准的不断应用将涵盖所有医学成像和信号类设备,多参数生理监护仪数据的DICOM标准化应用,为将来信号类医疗设备跟医院现有的PACS/RIS、HIS等系统互连融合提供了前提基础.

  •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癫痫心电信号特征提取

    作者:易子川;钟清华

    目的:针对癫痫病的检测,从脑电中获取癫痫特征是传统的方法,但是,心电与脑电相结合的诊断方式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所以利用心电信号表征癫痫信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方法:小波包变换为心电信号提供了一种十分精细的分析方法,它实现了信号能量在等宽频带上的分解.首先对单周期样本心电信号进行多层小波包分解,重构各个结点的分解系数并提取结点的能量;然后运用小二乘法对结点能量值进行十次曲线拟合,并提取曲线中的能量极大值点.结果:在0Hz到0.65 Hz频带内,癫痫心电样本的能量极大值点的频率位置集中在四个特征频带内,而其它心电样本的能量极大值点大部分分布在这四个频带范围以外,这为癫痫病的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分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癫痫病具有较高的识别率.结论:心电信号易于检测且硬件成本低,在医疗中的应用十分频繁,本文算法能够方便的从心电信号中获取癫痫信息,这为癫痫病的检测与诊断提供了一条十分实用的途径.

  • 口腔特诊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娜;刘娟;邱力军

    目的:设计符合口腔特诊科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以实现科室的科学管理.方法:基于信息处理、软件编程和数据库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的设计方式,对口腔特诊科工作实行系统化管理.结果:测试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符合口腔特诊科管理流程的设计要求、稳定可靠,通过口腔保健管理模块很好的实现了对被检查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的信息化管理,并且具有丰富的模板设置、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和多级的安全保护措施.结论: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口腔特诊科管理的工作效率,使科室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管理更加准确、规范和完善,满足口腔特诊科高效的动态化管理的需要.

  • BJ-6B加速器新购闸流管的调试

    作者:李贤富;谭榜宪;柳弥;谢力;周进伟

    目的:研究BJ-6B加速器高压调制器新购闸流管调试方法.方法:首先通过逐渐调高调压器输出电压、闸流管触发频率训管,然后调节闸流管灯丝电压寻找工作范围并确定合适工作电压.结果:通过测试,本闸流管在三相调压器输出330 V、闸流管触发频率250 Hz、灯丝电压为5.5 V~6.4 V间,工作稳定,剂量传递准确.选择灯丝电压6V作为工作点.结论:对新购闸流管首先应训管,然后以出厂标注的参考灯丝电压为起点,逐渐调高和调低闸流管灯丝电压寻找正常工作范围,后考虑供电网络电压波动确定合适的闸流管工作灯丝电压.

    关键词: 加速器 闸流管 调试
  • 经颅微电流刺激对脑电波的增强效应

    作者:杨启辉;吴效明

    目的:探索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对大脑内部神经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CES前后进行脑电绝对地形和相对地形图分析.结果:CES刺激前后,脑电绝对地形图显示脑电变化趋势是由慢波变为快波,相对地形图显示各种节律脑电波相对增强;兴奋区域也发生了变化.结论:CES作为安全的治疗精神疾病的手段,对脑电波具有增强效应.

    关键词: CES 脑电波:兴奋
  • 基于衍射理论的色差分析与处理

    作者:柳仕飞;常山;毛杰健;杨建荣;宋月平

    目的:研究怎样利用波动光学的衍射理论分析处理色差.方法:从基于点源圆孔衍射的成像原理出发,参考有关文献,经过适当的推理得到了单色光经无单色像差系统所成像点的光场分布计算式,分析了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的衍射机理并给出了色差的计算式,探讨了光学系统的色差校正和光电探测图像的色差校正以及色差的可利用性.结果:跟几何光学相比,利用衍射理论对色差的分析与处理,不但更深入地揭示了色差产生的机理,还对光学系统和光电探测图像的色差计算与校正有一定程度的改进.结论:这些基于衍射理论的色差分析与处理的观点及其方法,有利于在光学工程中对色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且能够促进像差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双端固定桥两基牙牙周膜厚度分别不同时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刘建平;冯晓刚;王乐

    目的:研究双端固定桥两基牙牙周膜厚度分别不同时对固定桥各部位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健康人下颌骨、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合成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下颌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相同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情况下,分析两基牙牙周膜厚度分别不同时固定桥的应力分布.结果:当基牙牙周膜厚度小于0.1mm时固定桥基牙与牙槽骨表面应力大小相当;当基牙牙周膜厚度大于0.1mm小于0.4 mm时固定桥牙槽骨表面应力随牙周膜厚度增大而减小但非线性关系;基牙牙周膜厚度大于0.4 mm时固定桥牙槽骨表面应力不随牙周膜厚度增加而变化.结论:牙周膜的缓冲作用是在基牙牙周膜厚度的一定范围内,当牙周膜过窄或过宽时缓冲作用均减弱.

  • 疏血通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的几何形状的定量的影响

    作者:张燕;黄勇;吴泽志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用疏血通前后红细胞几何形状的定量的改变.方法:采用微管吸吮技术分别测定4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用药前后周围血红细胞的表面积/体积,球度指数.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与正常对照相比红细胞表面积/体积降低,而球度指数显著增高.在一定浓度的疏血通作用后,红细胞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S/V)显著增高,球度指数显著降低.结论:一定浓度疏血通可降低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红细胞的球度指数,这为临床上在肺心病的综合治疗中包括改善红细胞变形性的药物或措施提供了实验依据.

  • 钠电流对皮层中间神经元放电模式影响

    作者:周青青;熊冬生;刘深泉;汪雷

    目的:通过分析FS模型来探索皮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放电的规律.方法:数值分析钠离子通道参数改变的情况下,皮层中间神经元的发放模式以及不同发放模式之间的转移,并通过峰峰间距(InterSpike Intervals,ISIs)序列展示了不同发放模式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周期分岔现象.结果与结论:随着钠通道参数的改变,出现了明显的倍周期分岔和逆倍周期分岔现象,并且终发放模型从分岔模式回归到周期1簇的放电模式.从钠通道门变量m的三维分岔图得出,随着gd的增加,不同分岔图之间出现相似性,具有延缓特性.

  • 纳米压痕技术在骨组织微纳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灿;戴如春

    目的:纳米压痕技术测得骨的微观弹性模量及硬度反映骨的微观力学性能,在骨组织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包经日益广泛,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纳米压痕技术在骨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过程进行回顾性的综述.方法:阅读相关文献分别对纳米压痕技术原理组成、使用及计算方法及其在骨力学、微结构、骨愈合、骨软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性阐述,从而得出该技术在整个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趋势及发展现状.结果:在骨研究中骨的整体宏观力学性能变化情况与纳米压痕技术所测得的微观力学性能可能并不一致.骨微结构研究中纳米压痕硬度能有效地反映骨材料的各向异性程度.纳米压痕技术可以将骨愈合潜在的生物学原理与机械性能逐渐恢复过程相联系起来.纳米压痕与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试验的准确度.结论:纳米压痕技术是作为测量骨表面和骨组织的纳米量级形貌特征和100 nm~600 nm下的凹痕压痕模量与硬度等力学性质的重要手段.纳米压痕技术在评价骨组织材料质量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日渐成熟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几种模式生物密码对的偏好模式分析

    作者:王芳平;王志坚;方玉田

    目的:从进化的角度研究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密码对的使用,得到密码对使用与生物进化的可能的规律.方法:生物统计学.结果:首先,比较了编码序列中密码对出现频数的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的分布,发现这种分布基本是随机的;其次,这个分布也表明密码对的使用普遍具有偏好性,且不同物种所偏好的密码对和偏好的程度是不同的;第三,终止密码对的使用也存在偏好性,对于同一个密码子与不同的终止密码组合时,其观察值与理论值的关系依赖于终止密码子的类型.结论:结果表明密码对的使用与基因组进化存在相关性.

  • 基于CUDA的医学影像数据处理工作站的配置方法

    作者:王飞;高嵩

    目的:以个人电脑为平台,结合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统一计算设备架构)以显著提高个人电脑的计算能力,使其能够承担大运算量医学影像数据处理任务.方法:CUDA是NVIDIA公司推出的一款运算模型,把GPU多线程并行性能引入除图像显示之外的领域,可以大幅提升个人电脑的运算能力.在装有Windows XP的电脑上安装支持CUDA的NVIDIA显卡,然后依次下载安装CUDA Driver,toolkit,SDK,Visual Studio及CUDA VS wizard x32软件.让CPU和GPU协同工作,把程序中可以并行处理的部分并行化,使原来在CPU上只能顺序处理的大量循环计算,可以在GPU上以大量线程并行处理的方式一次计算完成.结果:在配备支持CUDA的NVIDIA显卡的个人电脑上可以安装CUDA,但配置比较复杂,安装完成通过测试后可以利用显卡中大量的流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结论:个人电脑安装CUDA后可以利用GPU中大量的流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将个人电脑转变为一台高性价比的医学影像数据并行处理工作站.

  • 医学影像数据分类方法研究综述

    作者:李莉;木拉提·哈米提

    分类是医学影像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和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回顾了医学影像图像分类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对分类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比较,后总结了医学影像数据分类挖掘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真实人体三维电磁模型的建立及其在MR射频线圈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曾雁冰;黄绮华;辛学刚

    目的:为了提高MR射频线圈B1场性能,解决射频线圈与人体组织复杂电磁作用问题,提出真实人体三维电磁模型建立方法,并将建立的真实人体三维电磁模型作为负载,优化MR射频线圈B1场分布.方法:以人体CT断层扫描图像为基础,采用精确的人工分割方式和体绘制三维重建方法,并结合不同组织相应的电磁参数,建立真实人体三维电磁模型,作为B1场FDTD域负载.结果:成功建立了真实人体三维电磁模型,实现了对射频线圈B1场的优化.结论:运用建立的真实人体三维电磁模型,能有效优化MR射频线圈B1场分布.提出的建模方法适合建立人体其他部位电磁模型,对优化MR射频线圈设计有重要意义.

  • 基于SURF特征与边缘信息的图像配准

    作者:刘波;赵于前;刘彬旭

    目的:针对特征图像配准方法速度快、效率高,而医学图像具有结构信息不明显、变形复杂等特点,该类方法常常失效,提出一种结合SURF特征与图像边缘信息的配准方案.方法:首先使用SURF法检测图像的特征点,采用角度法判断特征点是否匹配错误,并将误匹配的特征点删除;然后,将所得特征点对与图像的Canny边缘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特征点集;后使用TPS-RPM法对该特征点集进行配准.结果:采用边缘点与SURF特征结合的配准方案,减少了特征点误匹配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的筛选特征点方法能有效地删除部分匹配错误的特征点对.结论:该方案比只用SURF特征匹配的结果更为精确.

  • 螺旋CT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贺长斌;茹小莉;张进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食管镜、手术证实的食道异物患者,比较MSCT薄层+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荐现(VR)在临床诊断、治疗中价值.结果: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5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鸭骨、鱼骨;MSCT检查均清楚显示异物,MSCT薄层+三维重建成像对异物位置、形态、大小及食管损伤程度、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清楚显示.结论:MSCT薄层+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高,可清楚评价异物形态、位置、食管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等,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浅析医学影像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作者:刘鹏飞;周晶

    我院影像学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以往是按照影像设备的分类划分,不利于学生对疾病的系统化的掌握,没有纵向对比式的学习,不利于各种影像方法的对比,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样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就不会合理的选择影像检查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不断的发展,医学影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院于2010年初实行了影像教学的整合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教学整合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对于教师提高的作用:①.满足不断发展的医学影像学模式的要求;②.提高教师的素质;③.增加科室间教学经验的沟通.对于学生提高的作用:①.建立整体的学习思路,学会合理的选择影像检查方法;②.提高了教学效果;③.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人才.

  • 法-林效应机理详释

    作者:张盛华;秦任甲

    研究目的是揭示其根本机理,并通俗阐明,以适应医学群体的需要.论文在阐明何谓法-林效应、红细胞向轴集中等概念基础上揭示出:法-林效应的根本机理有两个:其一,红细胞向轴集中,从而产生管壁血浆层.因为血浆层的存在,导致在侧支管口有较多的血浆成分流入支管.即所谓血浆撇取效应.又因为侧支管存在血浆层导致血液二相流的形成.侧支管越小血浆撇取效用越明显,二相流导致的血液表观黏度越低.其二,管口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流到分支管的红细胞长轴与侧支管管口段轴的夹角越小就越容易流入支管.当然侧支管越小红细胞越难流入.论文还阐明了逆法-林效应的机理.

  • 中国特色医学物理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略论并祝贺我国高等院校将开设医学物理专业教育

    作者:袁红敏(袁翔);李小方;姜岐山;谭宝英

    医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形成了.印度1962年就建立了医学物理学科,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也先后建立了医学物理师制度.在今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已公布的110个一级学科中,全国医学物理学界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学分会普遍关注的“医学物理学”作为一级学科未能设立,但作为“医学物理专业”虽说“难产”终于确立,这对今后我国医疗机构加快医学物理师制度建设,仍是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在全面概述中外医学物理发展基础上,该文提出并展示了中国特色医学物理学教育和医学物理师制度建设路线图.

  • PBL教学法在军队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中应用的探索研究

    作者:李振声;马显光;邓玲

    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给军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生物医学工程学(BME)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BME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提出采用PBL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对BME课程进行PBL教学时要强化实践教育,建立融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

  • 医学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作者:王春燕;刘志翔;张智河;曲典;吴瑞;李延玲

    目的:探讨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法:在常规医用物理实验中进行探究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分析因果、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科学探究;总结、评价、交流等过程,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果: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把医用物理实验项目中所用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实际中去,就会使学生从过去那种被动做实验而上升到自己参与研究;使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走向自主研究学习.结论:在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可行的.

中国医学物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