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중국의학물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物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02X
  • 国内刊号: 44-13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59
  • 曾用名: 医学物理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胡逸民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肿瘤精确放疗新进展——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

    作者:王锐濠;张书旭;林生趣

    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ART)是一种新型的肿瘤精确放疗技术,它是继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三维调强放疗(IMRT)之后,随着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普遍应用而发展起来的.ART可以较好地解决放疗分次间的靶区位置和形态变化问题,适用于各种部位的肿瘤.对于鼻咽癌患者和(或)体重明显下降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ART可使PTV的边界缩小,减少腮腺等危及器官所受剂量,降低放疗毒副反应.对于胸腹部肿瘤,ART可有效解决分次治疗间的靶区运动问题,在提高肿瘤照射剂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同侧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剂量,使肺毒性降到低.前列腺癌由于受膀胱和直肠充盈程度的影响,靶区的变形有时会比较大,采用ART可显著降低直肠副反应发生的概率,也可消除直肠扩张对治疗的影响.而对膀胱癌和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次治疗时,采用在线ART技术更新治疗计划,可明显减少肿瘤靶区周围危及器官的辐射剂量,保护直肠和大肠等危及器官,从而降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等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食管癌放疗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绪菁;江振龙;张进;梁保辉;文万信

    目的:观察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0年9月进行常规分割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8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第2、4、6周及放疗后1月复查胸部增强扫描CT并采用放疗计划系统融合不同时期的CT图像,采用生物图像处理软件ImageJ,根据断层扫描图像构图的物理和数学依据以及图像本身的灰度和色度,用Java语言编写局部实体肿瘤断层扫描图像的轮廓自动勾画与面积计算插件,选择相对精确的ROI测量法计算出放疗不同时期的肿瘤体积.结果:1例食管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较快,肿瘤体积不断增加,放疗对肿瘤没有抑制作用;1例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基本不变;1例患者的肿瘤体积在治疗前两周有所增加,可能是肿瘤死亡细胞清除速率慢的影响,在随后的放疗中肿瘤体积不断减小,在放疗结束两个月后肿瘤大部分消除;其他5例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逐渐减小,体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放疗前四周变化较大,四周以后肿瘤体积变化不大.结论:通过对5例食管癌患者体积变化数据进行指数拟合,食管癌放疗肿瘤体积的平均衰减速率1.27%(1.13%~1.56%)/天,半衰退期T1/2为44.3天,与文献报道的肺癌、宫颈癌肿瘤放疗体积变化情况相近.根据食管癌平均衰减速率计算,食管癌放疗4周后肿瘤体积平均减少1/3左右,需要考虑是否修改放疗计划,减少肿瘤体积的变化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特别是肿瘤精确放疗技术中更要注意肿瘤体积的变化.

  • 鼻咽癌调强常用布野方案剂量学比较

    作者:叶峰;翟振宇;何侠;陈正章

    目的:分析在鼻咽癌逆向调强(IMRT)中两组鼻咽癌患者,用均匀9野、7野及7野非共面调强在相同条件下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8例鼻咽癌病例,分成两组,其中9野调强14例,7野调强14例,对其分别采用各自组中相同的物理调强参数,在TPS上计算需对比的设野方案计划,然后试图探讨相同计划下不同设野对靶区和重要器官的影响.结果:两组病患调强结果显示,非共面7野的靶区的高剂量要稍大于9野,小剂量要低于9野,7野的适形度要略差于9野,但两者差异几乎不明显,对于危及器官,9野与7野没有明显差异,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于鼻咽癌肿瘤病人,9野和7野调强在各自的条件约束下都能完成较好的计划,靶区适形度和靶区覆盖率也相差不大,综合考虑物理及生物效应,对于靶区较大的病患建议使用9野调强,对于需要特别保护晶体,7野非共面计划比较合理,对于较小肿瘤用7野照射计划相对效益更高,但总的来说照射野角度的不同对计划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物理优化条件的好坏几乎决定了计划本身的质量.

  • 巨块型非小细胞肺癌两种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方法的剂量学比较分析

    作者:滕以娟;纪少春;刘荣强

    目的:对巨块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时,通过改变档块大小优化计划在不增加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同时提高靶区剂量.材料与方法:应用STAR-2000计划系统,对15例巨块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制定T1、T2模式三维适形放疗计划,T1模式采用以PTV为主设3~4个照射野,档块外扩0 cm~0.2 cm,根据临床处方要求进行优化评估,T2模式是在T1模式3~4个照射野的基础上,PTV档块左右内收-1 cm~-1.5 cm,上下档块不变(0.2 cm).另加两个照射野,PTV档块左右内收-1.7 cm~-2.5 cm,上下档块不变(0.2 cm),两照射野权重另加总权重的20%.通过体积直方图(DVH)分别统计比较两种模式下的PTV、CTV、GTV危及器官包括脊髓、双肺V20V30和心脏的剂量参数.用SPSS13.0软件对两模式计划单因素分析.结果:两模式下的PTV的D95双肺V20 V30、和心脏的各剂量变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CTV、GTV的D95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与T1模式相比,对靶区PTV档块内收进行剂量优化,靶区PTV边缘总剂量及危及器官(肺、脊髓、心脏)总剂量不变,而靶区CTV、GTV总剂量分别增加12%~20%,剂量的提升以期提高靶区的局部控制率.类似于调强放疗的同步加量.

  • 用45MV轫致辐射在肿瘤组织产生的光核反应和PET显像研究肿瘤的乏氧情况

    作者:张圈世;王喜文;王风桐;苏继辉;靳跃辉;曾骏;韩吉辉;黎鋆

    目的:提出了一种新的肿瘤乏氧研究方法——光核反应PET显像法,并用放置在同一房间的LA45加速器和PET实验研究该方法.材料与方法:“光核反应PET显像法”研究肿瘤乏氧的原理是由于血液中80%的成分为氧(16O),利用高能光子(如45 MV)辐照人体肿瘤诱发的光核反应16O(γ,n)15O产生的15O的PET显像位置和活度分布,分析确定肿瘤靶区内氧(16O)的分布和肿瘤的血流灌注信息,继而推测肿瘤内部的乏氧(16O)情况和位置分布.选择腹部肿瘤、肝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人,肿瘤大小范围从10 cm×10 cm~1.2 cm×1.0 cm,按常规的3DCRT规范对肿瘤部位实施均匀剂量的照射治疗,其中在第一分次治疗时,用LA45加速器45 MV X射线按TPS方案行3野~5野2Gy~3 Gy剂量照射,随后立即将患者快速转移(大约2 min)至同一治疗室的PET进行20 min的15O扫描显像,对扫描结果进行必要的衰减校正等分析处理,获得15O的在照射位置的活度分布,进而确定肿瘤部位氧(16O)的分布,通过与治疗计划TPS的结果比较,便可推知肿瘤内部的乏氧情况和照射位置是否准确等.结果和讨论:对较大的实体肿瘤,该方法能很好分析出肿瘤内是否存在乏氧.这可能是因为较大实体的肿瘤内容易形成乏氧区,生成的15O活度密度分布差容易区分.对肿瘤病灶小(CTV小于2 cm)且处于密度相对低的组织如肺,15O不能形成有效显像.这可能由于肿瘤很小,且在组织密度低的、毛细血管发达的肺部,这样不仅生成的15O活度密度(单位体积的15O活度)相对较少,而且生成的15O也可能很容易由发达的毛细血管冲洗到肿瘤外部并被稀释.由于15O半衰期很短,为了减少时间,一般设计3野2Gy照射计划,这样适形度稍差些,更不利的是容易在皮肤表面形成较强的显像,如果单次剂量能给到3 Gy,可以设计5个野,这样既能有清晰的显像,又有较好的适形度,更重要的是不会在皮肤表面产生很强的干扰显像.

  •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髓受照射剂量

    作者:曾自力;刘兵;滕炳祥

    目的: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中,分析脊髓的实际受照射的物理剂量及相应的生物剂量.方法:利用TPS的测量工具测量脊髓PRV横截面的直径;利用TPS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剂量-体积直方表等工具计算脊髓的小物理剂量、大物理剂量及平均物理剂量;利用横断面的剂量分布计算脊髓的受照射物理剂量.研究分析脊髓受照射的物理剂量及相应的生物剂量.结果:脊髓PRV横截面的直径在16.0 mm~19.0 mm范围内;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脊髓接受的是非均匀照射,受照射脊髓的PRV横截面受照射剂量不相同,脊髓的受照射的物理剂量大于相应的生物剂量.结论: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脊髓的受照射剂量与其受照PRV横截面范围有关,受照射脊髓的PRV横截面受照射剂量不相同,脊髓大剂量点的物理剂量,并不代表脊髓整个PRV横截面的受量.

  • 利用VMAT技术对颅内肿瘤进行放疗时配合IGRT的临床研究

    作者:金海国;张矛;苏清秀;董莹;孙涛;吴丹;张晶;刘天博

    目的:探讨利用锥体束CT扫描检查在VMAT技术治疗颅内肿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4例接受VMAT技术进行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CTV外放5mm为PTV,在放疗前每周进行1次锥体束CT扫描,与定位CT图像相融合,获得在x、y、z轴及旋转误差,测定个体化的PTV外放边界,设定为PTVCBCT,并计算PTVCBCT体积,将其与PTV体积相比较.结果:x轴方向平均位移为(0.35±0.16) mm,y轴方向平均位移为(0.2±0.09) mm,z轴方向平均位移为(0.09±0.04) mm,旋转误差为(0.8±0.07)°.PTVCBCT较PTV平均体积减少63.6 cm3,平均百分数为19.8%,PTV与PTVCBCT两组体积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精确放疗技术对颅内肿瘤患者进行放疗时配合CBCT图像,可以减小PTV外放边界,从而减少PTV体积,减少了正常脑组织受照剂量,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将有所降低.

  • 用于调强治疗计划设计的射野方向自动优选算法

    作者:李炜澔;张永谦;胡逸民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危机器官避让原理(Organ at Risk Avoidance Theory)及混合整数线性法(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ILP))的射野方向自动优选算法,并用于三源调强治疗装置提供的非共面射野池(Non-coplanar Beams Pool)的射野方向的优选.方法:(1)利用基于危机器官避让原理的自编程序从已知非共面射野池中初选出30个较优射野;(2)利用MILP程序LPSolve IDE对初选出的30个射野进行调强优化,筛选出预先设定的射野方向数组合,同时计算出射野强度分布;(3)对前列腺癌和鼻咽癌病例,对比分析了相同射野数的共面均分角射野计划和经射野方向优化的计划的DVH图,剂量分布图及危机器官平均剂量.结果:射野方向自动优选算法能够有效的筛选出临床所需要的射野方向数组合,得到相应的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危机器官所受剂量显著减少.结论:我们提出的自动优化非共面射野方向的算法可以很好的用于已知射野方向池(如三源调强治疗装置)的射野方向优选和射野强度优化问题.

  • 头颈部肿瘤自适应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刚;徐寿平;杜镭;马林

    放疗已成为头颈部肿瘤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具有更好的适形性和均匀性,在高剂量照射肿瘤靶区的同时,减少了对周围危及器官不必要的照射.目前,在调强放疗的治疗流程中,逆向计划依据治疗之前的定位CT图像设计完成,没有考虑到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器官解剖结构的变化、肿瘤体积缩小及身体消瘦引起的实际接受剂量与计划剂量之间的差异.因为在IMRT技术中靶区与周围危及器官间的剂量差异较大,与常规放疗相比,解剖学上的变化对计划的实施影响更大;所以,仅根据治疗前定位CT图像实施计划设计,未充分考虑到疗程中器官解剖学变化,不但可能造成靶区欠量,而且可能造成额外的并发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技术应运而生,已成为放射肿瘤学界近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所谓ART技术就是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分析靶区及危及器官实际解剖形状和剂量与原始治疗计划之间的差异,从而对后续治疗方案及时进行相应调整的一种治疗技术或模式.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本单位的经验,对ART技术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进行讨论.

  • Elekta Motorized Wedge 6MV X-ray楔形因子特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柏晗;王丽;崔建国;赵彪;潘香

    目的:探讨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方法:对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6 MV X-ray,用Farmer 2571指形电离室和美国Capintec 192剂量仪,在固定测量深度的条件下,逐步扩大射野,实测获得15°:30°,45°,60°四个角度楔形板的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的变化特性;在固定射野宽度的条件下,逐步改变测量点的深度,实测获得15°,30°,45°,60°四个角度楔形板的楔形因子随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同时,将每个实测到得的楔形因子与Elekta Precise TPS 2.12模拟实测条件输出的楔形因子进行了对比.结果: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呈现线性变化.当FSZ<20 cm×20 cm时,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线性变化的斜率比较大,当FSZ>20 cm×20 cm时,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线性变化的斜率比较小,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小于射野宽度.Elekta Precise TPS 2.12模拟实测条件输出的楔形因子与实测得到的相近,偏差较小.结论:当FSZ<20 cm×20 cm时,宽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处方剂量计算时应先求得等效方野,而后用该等效方野对应的楔形因子进行楔形野的处方剂量计算;当FSZ>20 cm×20 cm时,可以采用20 cm×20 cm测得的楔形因子进行楔形野的处方剂量计算;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可忽略,可以将参考深度(水下10 cm)获得的楔形因子用于所有的深度.

  • 浅谈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作者:郭东晨;周震

    目的:数据库是现代医院信息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本文介绍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结构组成,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功能、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进而分析医院数据库的设计需求,提出安全优化策略等,阐述了如何将数据库管理系统更好的应用到医院信息管理中.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了解,分析医院数据库的设计需求,提出安全优化策略及如何将数据库管理系统更好地应用到医院信息管理中.方法: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相应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结果:总结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结构组成,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功能、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进而分析医院数据库的设计需求,提出安全优化策略等,阐述了如何将数据库管理系统更好的应用到医院信息管理中.结论:医院关注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数据库数据的高度安全.合理的运用医院管理系统将使医院效率事半功倍.

  • 多叶光栅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汪冬;裴曦;曹瑞芬;吴宜灿;FDS团队

    目的:多叶光栅作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精确快速地实施的重要设备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为精确快速地控制多叶光栅,本文对多叶光栅的控制软件进行设计和实现.方法:本文首先概要介绍该软件的整体功能,共包括治疗模块、校验模块、参数模块和串口模块,并重点介绍串口模块和检验模块.串口模块使用串口通信技术,将光栅叶片位置数据和控制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并发送到底层电路中,控制多叶光栅,保证多叶光栅控制软件和底层电路的顺畅通信.校验模块根据实际测量的等中心面叶片位置数据,建立等中心面叶片位置数据和叶片实际位置数据转换关系,得到叶片实际运动位置对应的等中心面运动位置,保证叶片在等中心面上的移动精度.结果:本软件已在VC平台下编程实现,参考某厂商多叶光栅产品注册检验报告进行测试.测量结果显示多项指标均小于1.0 mm.结论:本软件能够精确快速的控制多叶光栅,满足临床要求.

  • 基于STM32的数字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设计

    作者:刘红;莫国民;张欣

    目的:血氧饱和度指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直接反映人体的氧代谢状况,是医学监护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嵌入式ARM系统为核心,设计出一个低功耗、低成本和高精度的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它充分利用嵌入式处理器丰富的片上外设的优势,对血氧饱和度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和显示处理,整体设计方案可为家庭监护产品设计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STM32F103C8T6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采用IAR EWARM的软件开发平台,实现血氧饱和度系统的设计.硬件设计方面,采用芯片的内部时钟进行光电信号的驱动,并用其内部定时器实现信号的采样.信号处理方面,设计出自适应的参数训练算法,提高血氧值计算的有效性.结果:系统可实现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实时显示、报警、数据存储、自动断电、实时时钟等功能.数字化血氧探头的设计,可有效减少模拟电路处理,降低电路噪声的影响.结论:实现了数字血氧饱和度检测设备的软硬件设计,通过模拟设备检测证明,该系统具有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实用性强.

  •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睡眠体位监测方法的研究

    作者:胡弢;王蕾;侯琳琳;张亮

    目的:睡眠质量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两种,各有利弊.持续监测睡眠过程中身体位置的变化是客观评价睡眠质量的方法之一.为了能够低成本、大量、准确的采集睡眠状态信息,介绍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睡眠体位检测的方法.方法:加速度传感器能准确感知人体体位变化,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的特点.通过佩戴在小腹位置的以IAP12LE5A62AD单片机和MMA7361加速度传感器为核心的微型体位状态采集设备连续采集睡眠期间的身体位置状态,然后通过上位机软件对体位信号的突变、渐变、状态间相似度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相关体位信息.结果:对静态体位信号和身体位置的快速变化的识别率较高,查全率达到98.9%以上,查准率超过93%,对于缓慢变化的身体状态的识别率略低,查全率达到85%以上,查准率达到96%.结论:该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对睡眠影响很小,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睡眠过程中体位状态,可以用来评价睡眠质量,适用于对大量患者长时间的睡眠监测.

  • 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的资源调度研究

    作者:贾冬焱;周鹏;汪曣

    目的:资源调度是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比传统的中心式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相比,基于数据网格的区域影像信息系统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拟提出一种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的资源调度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以避免中心资源形成系统瓶颈.方法: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基于数据网格的区域影像信息系统构架的特点,通过与中心化区域影像信息系统构架的比较,证明其在区域医疗建设中的优势及巨大发展潜力.然后,针对网格区域影像信息系统中核心的科学问题,即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临床路径过程的均衡调度策略并实现.网格模拟器GridSim被用来测试本文所提出的均衡调度策略的有效性.结果:通过与一种现有的资源-时间均衡的调度算法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更有效地分配区域影像网格的中心资源,并能提高影像网格对临床紧急事件的响应速度.结论:本文所提出的资源调度算法在调度优先级计算中引入了临床路径知识,能较好地区域影像信息系统中资源的分配问题.

  • 基于空间独立成分分析的内源性光学成像信号提取

    作者:颜红梅;晏青;王玲

    目的:内源信号光学成像分析方法通常使用空白本底或交混本底作为基准图像,然后将刺激条件下获得的皮层图像与基准图像相除或者相减,得到刺激条件下的皮层功能图.但是空白本底和交混本底本身是含有皮层活动信息的,二者也存在结构上的差异,说明本底方法本身可能会带来计算误差.本文的目的是探索一种不使用本底基准图像的内源信号分析方法.方法:将主成分分析与空间独立成分分析相结合,不使用本底相减方法,以自行记录的麻醉猫初级视皮层对正弦光栅刺激反应所得到的成像图像为数据源,直接提取方位功能图.结果:我们提出的基于空间独立成分分析的内源信号分析方法同样可以提取出效果较好的方位功能图.将我们得到的方位功能图与传统本底方法得到的方位功能图的轮廓进行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功能构筑信息基本相同.结论:我们提出的基于空间独立成分分析的内源信号提取方法可以有效直接从原始图像提取出方位功能图.

  • 螺旋断层放疗自适应技术的初步应用

    作者:文婷;李志强;张晋建;黎静;侯友贤;陈静;贾峻嵩

    目的:通过比较螺旋断层自适应计划与非自适应计划中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体积,评估应用螺旋断层放疗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照体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与材料:收集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完成5个分次剂量后在螺旋断层治疗机上采集的兆伏级CT(MVCT)图像并勾画肿瘤范围(GTV)并测量GTV的体积,评价GTV的体积变化.完成20个分次照射剂量后应用MVCT图像勾画缩减后的GTV并创建自适应计划,通过比较自适应计划与非自适应计划危及器官的体积剂量直方图(DVH),评估自适应放疗的剂量学优势.结果:5例应用螺旋断层放疗自适应技术的病人的GTV在完成25个治疗分次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的缩小(约为40%~60%).三例肺癌患者接受20 Gy照射的同侧肺的体积平均减少了8.76%;两例盆腔患者接受40 Gy照射的小肠体积减少了1.48%;接受40 Gy照射的直肠体积减少了8.86%;接受45 Gy照射的膀胱体积减少了7.67%.而应用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实施自适应放疗技术平均只需要185.4min.结论:应用螺旋断层放疗的自适应技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体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 HIFU治疗中基于呼吸和脉搏信号的B超图像配准

    作者:欧阳挺;林涛;谭坚文;钟玲;王华

    目的:超声引导的HIFU治疗系统在临床治疗中,在同一治疗层面上,医生需要移动B超探头对比不同位置的图像定位靶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呼吸和脉搏信号的动态B超图像配准方法.方法:根据呼吸和脉搏信号周期出现的特点,探头先运动到理想位置连续采集大概10s的B超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同时记录每帧参考图像采集时刻的呼吸和脉搏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探头再返回到治疗位置通过DTW算法配准实时的呼吸和脉搏信号,找到配准信号对应的参考图像再补偿B超探头移动导致的图像位移,终实现实时图像与参考图像的配准.结果:在实验中,通过调节B超探头与人体皮肤的距离,找到理想位置采集B超图像和呼吸脉搏信号作为参考数据,再回到治疗位置开始B超图像的配准,配准结果发现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该技术能有效实现动态B超图像配准,也解决了模糊图像无法配准的难题.

  • 仿真假体视觉下的人脸识别研究进展

    作者:吴小贝;陆燕玉;王静;柴新禹

    目的:综述基于仿真假体视觉的人脸识别研究的主要进展.方法:回顾了近年来各研究小组基于仿真假体视觉的人脸识别研究进展,讨论假体视觉下人脸识别的可能性,分析了假体视觉下人脸识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在仿真假体视觉下,分辨率和缺失率是影响人脸识别的主要因素,分辨率增加或是缺失率减小,对人脸的识别率有显著提高;其它光幻视参数中,一定程度内的灰度提高对假体下的人脸识别率有显著提高,而点大小、点间隙、对比度对其影响稍小,正方形的光幻视阵列排布的识别率高于六边形和极坐标排布.另外,图像处理策略如基于感兴趣区域的放大和对比度增强等,能帮助被试进行人脸识别.结论:由心理物理学方法得出,在假体视觉下,仍能完成基本的人脸识别任务;改变光幻视的参数或图像处理策略,会影响识别率.这些结果将帮助研究者们优化视觉假体中的信息处理和图像处理策略,并为术后康复训练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 超声物理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张敬晶

    医学超声物理内容涉及物理(声学)、电子学、超声成像原理和超声诊断学知识,建立在声学和电子技术基础上的超声成像原理,是分析超声声像图、进行诊断的基础.所以讲授方法采用层层铺垫、相关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优化超声物理知识结构是我们的教学特色.另外,在授课中采用声学(science)、超声成像原理、技术(technology)及其对社会(society)影响的教学模式,即STS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力.另外,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用多媒体和超声科室见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电影、超声设备图片、各种声像图,使抽象知识直观、生动,而且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另外,为使学生了解课堂知识在临床医学的具体应用,我们与医院超声科室联系,多次组织学生见习,请超声临床诊断医师及技术人员给学生当场讲解仪器的构成,操作方法及应用,进一步巩固学生习得的知识.

  • 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医学物理专业人才

    作者:王晓艳;纪绪财

    目的:通过对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医学物理学专业建设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展开对医学物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期为我国医学物理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方法:从医学物理学专业设置的历史背景出发,对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就业质量等方面的建设与取得的成果及建设特色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更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结论: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在“医学物理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增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 医学物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研究与改革

    作者:郭嘉泰;曾晓红;胡建华;牛晓东

    医学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与医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医学物理实验课是高等医药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课,实验教学是整个高等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本着面对现实、增强基础、循序渐进、全面提高的原则,就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物理实验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对医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革,提出了医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并就医学物理实验内容的改革给出了主要构想:首先要符合医学物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医学物理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要有一定量的设计性实验;内容要有综合性,具体来说,就是能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要理工医结合,能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医疗技术人才.编写时必须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基本原则,注重实验内容的整体优化及编写的标准化、规范化.从实际情况出发,满足现在,长远发展.总之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是形式,让学生掌握内容的实质才是目的.

  • 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作者:吕磊;张正厚;隋丽云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医用物理学作为医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培养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医用物理实验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使学生掌握学习医学所必需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本文论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特点,并以“非正常眼的模拟与矫正”实验为例,说明了该模式在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实验班比对照班理论成绩有了一定提高(P<0.05),操作成绩提高很大(P<0.01).表明该模式应用于医用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积极作用.提出了实施过程需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其它学科运用该模式提供了借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 心电向量在心电图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作者:任春霖;高学霞

    依据心电向量理论为基础,研究心电图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用综合心电向量在导联体系中的投影来解释各种心电现象.具体方法:首先复习心脏的相关解剖知识及心脏电生理的知识,熟悉心脏除极顺序,心电图的导联及导联轴;通过额面和水平面六轴系统与心脏解剖结构建立相应关系,使心电图导联体系与心脏解剖相结合,弄清心电向量与导联体系的联系;由心脏电生理过渡到心电向量,由心电向量过渡到综合心电向量,实现概念之间的自然过渡.然后将心电除极过程的综合心电向量,简化为心电主除极(大除极)方向,并与额面和水平面六轴系统结合起来,将心脏的解剖位置应用其中,用主除极强度和方向在不同导联体系中的投影来解释具体的心电现象,讨论阐明内涵,尤其是方向性所反映的内涵.此教学方法形象具体,生动直观,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化,教师演示讲解的可操作性强,可直观快速分析复杂抽象的心电图波形,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快速诊断能力,在有限的学时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 基于耗散结构的肿瘤转移机制的定量研究

    作者:韩荣;冯玉广

    目的:肿瘤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它是制约临床治疗效果的一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诠释肿瘤转移的机制对于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从耗散结构角度出发,对肿瘤转移机制给出Schl6gl模型分析法,定量解释肿瘤的转移机制.方法:在分析人体肿瘤转移过程中耗散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肿瘤转移的Schl(o)gl模型,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分析,得出了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演化规律,从而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结果:肿瘤转移的两个阶段:从原发灶肿瘤细胞到极少数肿瘤细胞,及从极少数肿瘤细胞到继发瘤的过程符合Schl(o)gl模型.并且当驱动压力和血液黏度固定时,各组分的沉积的变化方程也符合Schl(o)gl模型给定的位函数方程.当肿瘤转移系统处于稳定时,即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压力的合力必须与它上面的粘性合力相平衡,可以找到原发灶肿瘤细胞与继发瘤对应的位函数的解的形式.当肿瘤细胞发生变形,这时肿瘤转移的系统处于非稳定时,这时位函数的解符合尖点突变模型.求位函数的一次导数和二次导数联立并消去x,得到Δ.如果Δ>0则v(x)只有一个极小值,而如果Δ<0,则v(x)可以有两个极小值,对应三种状态.说明体系从一个稳定态突变到两个稳定的状态,而且可以找到这时方程对应的三个解.结论:对于稳定性分析,只要找到合适的细胞沉着率,就可以判断肿瘤是原位癌,否则为继发癌.对于非稳定性分析,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血液压力梯度和黏度,符合尖点突变模型.当Δ>0,是一般正常状态下的转移.Δ<0,阴影部分出现两个分支,对应三种状态:肿瘤持续增殖的状态,休眠状态,凋亡状态.

  • 肌肉收缩动力冲程模型存在的问题

    作者:陶亚军;张启鑫;王志坚

    目的:肌肉收缩是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发生相对滑动的结果,而滑动步长的大小被定义为动力冲程,对肌肉收缩动力冲程模型做进一步讨论.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了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分子作用机理,讨论了Huxley A F和Huxley H E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在ATP水解循环过程中肌丝滑行的动力冲程模型.结果:讨论了固体物理学、统计物理学、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学科在动力冲程模型中的应用,发现动力冲程模型在解释相关实验结果及动力冲程大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也表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背景的复杂性.结论:全面了解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动力学行为及其生物学意义,将生命科学的研究与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期望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符合肌肉运动基本生理过程的理论模型,为肌肉运动训练及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大鼠心功能及心、肝、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许佳捷;肖永恒;崔黎丽;梁媛媛;刘鸿越;江键

    目的:研究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大鼠心功能及心、肝、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初步探讨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生物安全性.方法:以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用药剂学方法和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制备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通过多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大鼠的呼吸、动脉血压、心电图等指标及对实验大鼠心脏、肝脏及肾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作用大鼠8h内,大鼠的呼吸波形图、颈动脉血压波形图和心电图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作用大鼠8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大鼠的心肌组织、肝脏组织和肾脏组织超微组织结构均正常,未见病理改变.结论: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实验大鼠的组织功能指标和主要细胞的超微形态均无负面影响,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伪随机复合频率旋转电磁场驱灭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一平;罗源红;唐冬梅;周文会

    目的:研究伪随机复合频率旋转电磁场的驱、灭鼠效果.方法:将60只成年KM种小白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散养辐射组A、圈养辐射组B和对照组C.散养辐射组A放置在一半有电磁场辐射、一半没有电磁场辐射的大空间环境中,并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圈养辐射组B放置在有伪随机复合频率旋转电磁场辐射的环境中,24h受电磁场辐射;对照组安排在无辐射区,饲养环境与辐射组B相同.在辐射期间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活动,持续90天;第91天处死所有小鼠,提取内脏器官和生殖系统组织(包括雌鼠的卵巢和子宫,雄鼠的睾丸和附睾),制成组织切片,利用电子显微镜获取所需图片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对小鼠体重变化、行为活动、雄鼠睾丸曲精小管细胞个数及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小鼠进食尽量远离辐射区;B组小鼠的精神状态较对照C组萎靡,追逐交配行为减少,活动率降低,体重变化差异显著,睾丸曲精小管中细胞个数及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个数:19.17±4.20 VS 44.92±23.60,面积:3497.17±756.84VS 5026.50±1057.72,P<0.01).结论:伪随机复合频率旋转电磁场有明显的驱、灭鼠效果.

  • 光动力疗法对慢性牙周炎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刘西茜;冯云

    目的:比较并评价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单纯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方法:主要检索OVID、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Pubmed数据库等,收集自建库到2011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文献,随访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测量结果包括术后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的减少、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的增加等.采用Jadad法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man5.2对实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5篇文献符合纳入条件,Meta分析结果显示光动力学疗法辅助SRP和单纯SRP相比,三个月及六个月后两组之间牙周探诊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着丧失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过程中,光动力疗法辅助SRP并不能明显降低牙周探针深度和附着丧失.

  • 利用广义复杂度对癫痫病发作进行预测的方法研究

    作者:李新;俞航;洪洋;黄德胜

    目的:通过用广义复杂度的运算方法,分析癫痫病患者发病期间的脑电图,计算出这一段脑电图数据的复杂度,通过对复杂度数据的分析,对癫痫病的发作进行预测.进而提高癫痫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癫痫病患者的生命危险.方法:将癫痫病发病的脑电图的图像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计算出该数字信号各个区间的广义复杂度值.得出癫痫病发病前脑电图数据复杂度的变化状态,对癫痫病患者发病进行预测.结果:计算出21名癫痫病患者在发病前后共一个小时的脑电图数字信号的广义复杂度值,通过观察21名癫痫病患者在癫痫病发病期间的脑电图的数字信号的广义复杂度变化情况,对癫痫病的发作进行预测(对21名病人癫痫病发作的数据进行预测研究,平均准确率可达94.3%).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复杂度的癫痫发作预测方法,通过对21名癫痫病患者的脑电图信号的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到癫痫发作.

  • 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柔性薄膜微电极阵列阻抗自动测试分析系统

    作者:夏年生;罗雪娇;王昱;隋晓红;王静;柴新禹

    目的:构建、设计多通道柔性薄膜微电极阵列阻抗自动测试分析系统,并在该系统下对视网膜柔性薄膜微电极阵列进行阻抗测试分析与性能评估.方法:通过分析电极-电解液界面电化学理论、阻抗模型及三电极测试原理,构建系统的硬件平台,并基于LabVIEW开发阻抗测试系统软件平台.结果:系统能自动完成微电极阵列的阻抗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视网膜柔性薄膜微电极阻抗幅值与相位随频率变化而减小,在1 kHz下阻抗幅值为:22.8 kΩ ±2.9 kΩ.结论:多通道柔性薄膜微电极阵列阻抗自动测试分析系统具有高效、快捷简便、高精度、数据自动处理分析与存档等优良特性.视网膜柔性薄膜微电极阵列的阻抗性能符合神经电极的设计要求.

中国医学物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