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중국의학물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物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02X
  • 国内刊号: 44-13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59
  • 曾用名: 医学物理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胡逸民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基于DirectShow的人工流产视频采集系统设计

    作者:孔凡洋;孙桂芹;彭建;余学飞;张志德

    实现基于DirectShow的人工流产视频采集系统设计.人工流产吸引管采用近红外光作为照明光源,近红外光有着更强的穿透血液的能力.CMOS图像传感器选用1/18英寸低功耗的OV6922,非常适合于医疗成像应用,更好的应用在人工流产系统中.人工流产吸引管合理装配CMOS模组,可以更好地观察到整个手术部位,准确地定点吸引孕囊,避免盲刮.DirectShow在应用层上提供统一规范的COM接口,这样就将底层硬件设备与高层应用程序隔开,从而可以很方便地编程实现从设备获取多媒体数据或利用设备回放多媒体数据,而不必考虑具体的硬件特性.在VC++6.0环境下编写,DirectShow通过对过滤器的一系列操作,实现了视频采集功能、视频的存储以及图像处理等功能.

  • 谐波复合音畸变产物产生模型

    作者:王健;关添;吴默村;杨文霞

    由于人耳具有压缩非线性,声音进入人耳后会产生畸变产物.为了深入地研究畸变产物对听觉音高感知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畸变产物产生模型,该模型产生的畸变产物频率低于谐波复合音主成分的频率.模型的实现过程包括:计算谐波复合音的不同次幂、低通滤波、使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搜索佳权重、加权求和.使用兴奋模式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观察兴奋模式上的突出峰,计算峰谷差,匹配对应的畸变产物频率.结果发现畸变产物产生模型能够产生正确的畸变产物,畸变产物能够增强谐波复合音的可分离性,干扰不可分离谐波复合音的音高感知.本文提出在听觉音高感知实验中,为了减小畸变产物对听觉音高感知的影响,必须使用背景噪声掩蔽畸变产物.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黄勇;樊效鸿;余洋;陈日高;林砚铭;冯大刚;王鑫灵;王建凯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治疗组24例和DHS治疗组2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髋部疼痛VAS评分及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0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不同时间点髋部疼痛VAS评分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治疗过程中发生l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及1例肺栓塞.结论: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与DHS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PFNA并发症相对较多.

  • 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测量脑血流实验研究

    作者:彭斌;李根;秦明新;宁旭;潘文才;庄伟;金贵;孙建;闫庆广

    针对目前监测脑血流的设备和手段的不足,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MIPS)的无创非接触脑血流测量系统.为了明确此系统测得信号所代表的物理含义,首先进行了物理模型实验,采用微型泵和橡胶管分别模拟心脏泵血和血管搏动;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实验系统检测脑血流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又进行了10名健康志愿者临床实验,并对测得的信号进行小波分析去除整体基线漂移、高通滤波去除呼吸干扰、频谱分析和3次样条差值去除局部基线漂移等信号处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波形面积计算,以便统计分析同一个体的重复性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物理实验结果表明MIPS方法测得的信号代表橡胶管的舒张与收缩,反映了橡胶管搏动的物理机制;志愿者实验结果表明测得的信号波形形状类似于脉搏波,反映了脑血流的周期性变化,MIPS信号频率在l Hz左右,通过统计分析面积数值发现10名健康志愿者的P值均大于0.05,实验中每位健康志愿者的各组测量数据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脑血流的基本变化情况,且系统具有非接触、精度高、灵敏度高、可连续监测等优点,作为一种监测脑血流的新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家兔脑出血脑磁感应相位移与颅内压变化的相关性

    作者:李根;孙建;秦明新;金贵;彭斌;宁旭;潘文才;庄伟;闫庆广

    目的:前期的磁感应相位移(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MIPS)研究已经显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作为一项参照指标,它与MIPS之间具有一定的基础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分析急性脑出血下,MIPS与ICP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给兔子脑部注入3mL~6 mL自体血诱发其急性脑出血.然后对兔子的脑出血模型进行由脑出血引起的MIPS和ICP变化的对比实验,分为实验组(7只)和对照组(4只).实验中,研究者利用自制MIPS检测系统和ICP监护仪分别采集兔子脑出血过程中的MIPS和ICP信号,随后对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后,对MIPS与ICP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中MIPS随着血液注射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ICP则随着血液注射量的增加呈现出先缓慢上升而后迅速上升的变化趋势.同时兔子的ICP和MIPS之间呈现出较大的负相关性.另外,所有实验样本中MIPS的斜率变化都表现出先迅速随后转向缓慢的趋势,恰与ICP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MIPS在监测脑出血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早期敏感性,且其变化与ICP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可见MIPS技术在监测脑出血和获取ICP信息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潜力.

  • 有限元法测量犬下颌牵张成骨时非牵张侧骨位移

    作者:陈展;吕源;李岩峰;徐仑;胡敏;张建强;王宁;刘涛

    目的:运用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计算下颌骨在牵张过程中非牵张侧各标志点的位移状况.方法:在Dell PrecisionTM670工作站上,运用Mimics、Magics和MARC2003软件建立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观察当滑动骨块未被牵开和被牵开时非牵张侧关节、下颌角、喙突及牙齿等6个标志点的受力及位移状况.结果:下颌滑动骨块未被牵开时,非牵张侧不受应力的影响,在牵张侧第五臼齿、髁状突前斜面前缘中点和髁状突后斜面后缘中点所受应力较大,并且前两点所受大主应力为压应力、后缘中点为拉应力;各标志点在空间X、Y、Z三轴位移不明显;模拟滑动骨块在截骨线处被牵开(即下颌骨滑动骨块受到牵张力后移动)1mm,此时下颌骨的非牵张侧的上述特定标志点在空间三轴的位移明显增加.结论:在行右侧牵引时,从右侧看非牵张侧下颌骨有矢状平面上以髁突顶点(横嵴中点)为中心的逆时针旋转趋势,而在冠状平面上则表现为向牵张侧的近似平行的移动.

  • 流式细胞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王磊;肖洪彬;牛雯颖;姜广坤;冯月楠;卞敬琦;乔玉良

    目的: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激光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FITC/PI-FCM)对2型糖尿病大鼠红细胞、老龄大鼠红细胞、正常大鼠红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上述模型的血液流变情况,对比病理情况和生理情况对红细胞凋亡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激光流式细胞术对3种大鼠模型红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测试,用Z血液流变分析仪对3种大鼠模型的血液粘度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存在凋亡,与此同时糖尿病大鼠血液粘度明显增大.结论: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存在凋亡,老龄大鼠和正常大鼠红细胞不存在凋亡,且凋亡与年龄无关,红细胞凋亡与血液粘度之间存在关联性.

  •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对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影响的比较

    作者:傅鸣宇;李树基

    目的:比较全身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对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微小突触后电流反应(mEPSCs)的影响.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C57小鼠海马细胞记录并比较分别在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作用前后动作电位反应和mEPSCs.结果: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均使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个数由8个降低至2个左右,使第一发放延时均显著延长,并使第一动作电位和第二动作电位峰值间隔显著增加,而动作电位峰值均无差异,另外丙泊酚组峰值间隔比依托咪酯组小.记录mEPSCs并分析发现丙泊酚组可降低mEPSCs发放频率,而对电流幅度和半峰宽无影响.依托咪酯组使mEPSCs发放频率降低,且使突触后电流幅度降低,半峰宽增加.结论: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均可抑制海马锥体细胞动作电位发放,且对动作电位发放延时和反应灵敏性均有抑制作用.丙泊酚通过抑制突触前囊泡释放来降低突触兴奋性传递,而对突触后无影响.依托咪酯同时抑制突触前囊泡释放和突触后通道灵敏性,从而抑制神经元mEPSCs反应.

  • 电热闭合过程中肠道生物阻抗变化与闭合效果

    作者:谢延媛;周宇;任彬彬;游国鹏;谢李菲;李博婷;徐文栋;宋成利

    提出了鸡大肠组织在使用双极型电热闭合系统进行闭合过程中的生物阻抗变化情况与终闭合效果.通过控制双极型闭合系统的能量输出时间,来观察不同作用时间下鸡大肠组织Cole曲线的变化情况,并通过Cole函数中的4个参数来计算其等效生物阻抗模型.同时结合闭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闭合结束后的肠道爆破压来推断组织内部的变化信息,并且验证肠道闭合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闭合过程中鸡大肠组织呈现三个变化阶段:第一阶段细胞外液电阻Re和细胞内液电阻Ri上升,细胞膜电容Cm减小;第二阶段内Re和Ri维持小幅波动,而Cm缓慢上升;到了第三阶段Rc和Ri再次急剧上升而Cm则大幅下降.根据等效生物阻抗模型、组织温度以及爆破压变化数据,推断出细胞内部在这三个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且实验证明双极型电热闭合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闭合肠道组织.

  • 容积调强放射治疗多叶准直器质量保证方法

    作者:石锦平;石俊田;何宝贞;滕建建;谢秋英;张利文;莫怡杏

    目的:研究容积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多叶准直器质量保证的方法.方法:检测容积调强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叶片运动到位精度,分析RapidArc在不同条件下MLC误差变化.选取6例直肠癌容积调强病人,自编软件采集MLC治疗日志文件,读取实际治疗时每条弧各个控制点的MLC各个叶片的位置,代替计划文件中的叶片位置信息,重新导入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三维剂量重建.与治疗计划比较,分析叶片位置误差及其导致的剂量学差别.结果:MLC的到位精确度分析显示,各分次的MLC图像极度吻合,匹配良好;6例容积调强病人叶片位置误差均<2 mm,大部分误差集中在0.05 mm~1 mm范围内.MLC叶片位置误差对计划靶区v45的影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叶片误差对小肠、膀胱、股骨头等危及器官的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LC叶片位置精度影响到治疗计划剂量的精度,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保证.

  • 原发性肝癌不同弧度容积旋转调强与常规固定野调强剂量学比较

    作者:侯勇;万振法;范医鲁

    目的:比较4种弧度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常规7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ed Therapy,IMRT)技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剂量学差异,并分析5种不同的放疗计划设计方案之间的优劣.方法: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根据增强CT图像勾画靶区,并在同一套图像上进行135°双弧和三弧,360°双弧和单孤,以及7个固定野调强的5种放疗计划方案,患者总的治疗剂量200 cGy×30次.统计指标包括剂量体积直方图统计和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相关的剂量学参数,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肝脏的剂量体积参数、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治疗时间(Treament Time,TT)和计划时间(Plan Time,PT)等,利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再进行非参数两两比较.结果:5种放疗计划方案的HI,CI,TT和MU分别进行两两比较,P值等于0.025,0.026,0,0,有统计学差异.其中135°三弧计划PTV的HI值接近0,CI值接近于l,脊髓的大剂量Dmax较之其他4种计划低,4种旋转调强计划的MU和TT分别比7野调强计划缩短58.4%、58.8%、68.3%和69%,平均PT分别延长128.7%、192.9%、135.1%和151.6%,5种治疗调强计划的MU和TT有统计学差异(P=0.00).结论:原发性肝癌的放疗中,旋转调强可以降低MU和TT,但是增加了平均PT,360°单弧计划在减少计划时间和降低MU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角度和弧度,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

  • 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仰卧位和俯卧位照射剂量学比较与分析

    作者:刘旭红;陈晓;艾毅钦;李文辉;杨毅;侯宇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仰卧位和俯卧位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调强治疗计划,评价不同计划方案在剂量学上的差异性,确定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方式.方法:对22例早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制定仰卧位和俯卧位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调强治疗计划,对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保护进行评估.结果:俯卧位固定方式的调强治疗计划的以下指标优于相应的仰卧位治疗计划:(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异质性指数(HI由12.89上升到26.03);左肺)Dmean由1415.80 cGy降到859.19 cGy,V5由84.99%降到56.98%、V20由20.79%降到10.19%);心脏(Dmean 由1537.67 cGy降到1135.78 cGy、V10由70.78%降到42.78%、V20由26.87%降到14.78%、V30由9.49%降到3.98%);左心室(Dmean由1749.67 cGy降到1175.99 cGy、V10由80.89%降到49.12%、V20由29.56%降到15.45%);冠状动脉左前降支(Dmean由3069.95 cGy降到2627.42 cGy、V20由75.12%降到67.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PTV参数(Dmean由5039.9 cGy上升到5059.5 cGy、D95由4779.6 cGy上升到4811.4 eGy);适形指数(CI由0.791降到0.692);右肺(Dmean由438.98 cGy降到259.01 cGy、V5由38.01%降到10.43%);心脏(V40由2.51%降到1.30%);左心室(V30由14.67%降到5.87%、V40由3,98%降到0.88%);冠状动脉左前降支(V10由89.97%降到76.97%、V30由54.79%降到41.12%、V40由30.75%降到21.65%);右侧乳腺(Dmax由810.12 cGy降到590.89 cGy,Dmean由259.86 cGy降到217.69 cGy).结论:与仰卧位固定方式相比,俯卧位固定方式的调强治疗计划能够有效降低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区,提高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在保护肺、心脏、心脏亚结构等正常器官方面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为靶区剂量提升创造了空间.

  • 调强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

    作者:康盛伟;黎杰;王先良;唐斌;黄娜;王培

    目的:头颈部肿瘤复发患者往往面对不能进行手术、再次常规放疗和化疗耐受的问题.据国外研究,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的技术.研究10射野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0例头颈部肿瘤病例,放疗靶区体积77 cm3~299 cm3,按照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的细胞超敏反应剂量限值要求,单个射野对靶区大剂量贡献应小于0.5 Gy,进行10个固定射野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计算出单个射野对靶区大剂量贡献,分析10射野调强技术在头颈部肿瘤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针对10例头颈部病例设计的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计划完全能够满足肿瘤细胞发生超敏反应的剂量限值要求.所有100个射野,单个射野对靶区大剂量贡献均小于0.4 Gy,完全满足小于0.5 Gy的剂量限值要求.结论:10射野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脉冲式低剂量率放射治疗中应用是可行的.此技术为头颈部复发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 宫颈癌患者放疗中期二次计划的剂量学优势

    作者:雷怀宇;张书旭;林生趣;余辉;周露;蒋绍惠;周祥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患者放疗中期二次计划的剂量是否与单次计划存在差别.方法:选择20例行宫颈癌调强放疗的患者,放疗中期再次行CT定位扫描,并制定放疗计划,将初始放疗计划的剂量形变到再次定位CT上,得到形变计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W),将形变DVH与二次计划的DVH叠加,得到叠加DVH,比较初始DVH与叠加DVH中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剂量.结果:(1)二次计划与单次计划相比,临床靶区(CTV)的靶区覆盖率(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无统计学差异(P>0.05),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CI和HI有统计学差异(P<0.05);(2)二次计划与单次计划相比,CTV的Dmeas,PTV的D100、D9s、Dmean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TV的D100D95、D90,PTV的D9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二次计划与单次计划相比,膀胱的V50、Dmean直肠的V50、Dmean有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的V40、V30,直肠的V45、V40,股骨头的V50、V40、V30、Dmean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调强放疗患者放疗中期二次计划,能提高PTV的CI和HI,减少PTV和CTV覆盖剂量的不足;能减少直肠和膀胱的受量;对股骨头的受量变化无影响.

  • 基于不同多叶准直器的胸膜间皮瘤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作者:张富利;蒋华勇;许卫东;王雅棣;高军茂;刘清智;路娜;陈点点;姚波

    目的:比较基于两种类型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的胸膜间皮瘤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10例因各种无法手术的胸膜间皮瘤患者CT图像,分别采用配置常规多叶准直器(Standar MLC,sMLC)和微型多叶准直器(micro-MLC,mMLC)的医科达直线加速器进行VMAT的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在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均匀度(Heterogeneity Index,HI)以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剂量体积参数方面的异同.结果:与基于sMLC的VMAT计划(sMLC-VMAT)相比,基于mMLC的VMAT计划(mMLC-VMAT)实施效率高(平均实施时间:2.57士1.66 min vs 3.27士1.65 rmin,P<0.05).此外,mMLC-VMAT计划靶区适形度和均匀度优于sMLC-VMAT (CI:0.75+0.08 vs 0.71士0.12;HI:1.09士0.02 vs 1.11士0.03).就OARs而言,除心脏的Dmean(P=0.042)以外,其它各个OARs的剂量体积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sMLC-VMAT计划相比,mMLC-VMAT计划不仅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靶区的覆盖度与均匀性,而且显著降低了心脏的平均受照剂量,有助于减小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逆向与混合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作者:刘凌湘;张超;邹国荣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方法及剂量学分布特点.方法:随机选择1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行逆向调强及混合调强两种计划设计.在满足95%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前提下,比较分析逆向调强及混合调强这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的适形性和均匀性;同侧肺及心脏的V10、v20、V30、V40和Dmean,对侧肺和对侧乳腺的Dmean.结果:两种计划靶区平均剂量差异不大,但逆向调强有效地降低了靶区高剂量受照体积,具有较优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对危及器官来说,两种计划同侧肺及心脏的Dmean差异不大,但逆向调强能有效降低高剂量照射体积;其次,对侧肺的受量,两种计划没有显著差异;对侧乳腺的保护上,混合调强占优势.结论:调强技术可获得很好地靶区剂量分布及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逆向调强占优势;而体位重复不太好、摆位误差大的患者,混合调强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 小子野面积对宫颈癌调强计划的影响

    作者:陈亮;娄凤君;王焕坤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小子野面积对计划质量的影响,为计划设计时小子野面积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Pinnacle治疗计划的DMPO优化方式对10例宫颈癌病例进行调强计划设计,小子野面积分别取5 cm2、10 cm2、20 cm2、30 cm2...、100 cm2,小机器跳数取5MU,每个患者共得到11个计划.除小子野面积不同外,计划的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与小子野面积为5 cm2的计划保持一致.处方剂量为45 Gy,1.8 Gy/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统计靶区V95%、V105%、V110%(V95%、V105% 、V110%分别表示靶区受到95%、105%、110%的处方剂量所照射的体积)、靶区的平均剂量Dmean、适形指数及均匀指数,危及器官受到30 Gy与40 Gy照射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子野数量及机器跳数,将各计划的前述结果与小子野面积为5 cm2计划的相应结果相比较.结果:随着小子野面积的增加,V95%小幅降低,Dmean小幅增加,而V10%、V110%增加的幅度较大,适形度降低,均匀性变差.统计学比较显示当小子野面积增加到50 cm2时V105%的P值首先降低到0.05以下.随着小子野面积的增加,子野平均面积增加,机器跳数及子野数目显著降低.结论:在使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宫颈癌调强计划时,小子野面积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50 cm2,这样不会引起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显著改变,同时可以达到减少子野数量和机器跳数的效果.

  • Voxel体素模型在辐射防护的应用和进展

    作者:刘倩倩;刘海宽;陈波;孔燕;胡盼盼;卓维海

    当机体接受放射性物质或放射线的主动或被动照射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辐射损害.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是评估机体受到辐射危害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其无法直接测量得到,并且不同的组织/器官对于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程度各异,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开发计算机人体乃至动物体的仿真模型,并结合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统计软件模拟真实照射条件下受照者的辐射剂量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尤其是近年来根据真实机体的解剖数据构建的体素模型的迅猛发展,使得辐射防护研究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该模型结合CT断层扫描技术,由尸体的冷冻切片照片数据构建而成,更加接近真实的机体.本文简要阐述了近年来人体和动物体素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就体素模型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其面临的科研困境予以深入探讨.旨在指导后续工作能够利用更为逼真的模型更加准确地模拟计算得到真实机体无法测量的实验数据,从而更好地开展辐射防护工作.

  •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剂量控制

    作者:蔡冬鹭;蔡思清;颜丽笙;许清江;黄慧蓉;林鲤玲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平均腺体剂量(AGD)与乳腺性质类别、乳腺厚度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辐射剂量的控制J.方法:回顾2013牟9月~2014年9月在我院采用HOLOGIC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进行乳腺X线检查602例患者,采取自动曝光控制模式摄影,分析每例摄入腺体多的一侧头尾位3D图像,比较不同乳腺性质类别、不同乳腺厚度曝光条件和AGD的差异.结果:当乳腺厚度相同时,随着腺体含量增加,曝光条件及AGD逐渐增加,致密型乳腺的曝光条件和AGD大,多量腺体型乳腺次之,少量腺体型与脂肪型乳腺小(腺体厚度0mm~29 mm组P=0.001,30 mm~45 mm组P=0.000,46 mm~59 mm组P=0.026,≥60 mm组P=0.006).致密型乳腺随着腺体厚度的加大,曝光条件及AGD都有增加的趋势,呈明显的相关性(r=0.468,P=0.000;r=0.646,P=0.000).脂肪型乳腺随着腺体厚度的增加,曝光条件及AGD均增加,呈明显的相关性(r=0.873,P=0.000,r=0.909,P=0.000).结论:乳腺腺体组织越致密、厚度越厚,其曝光条件和AGD就越大,因此,可根据不同乳腺性质类别和乳腺厚度来选择合适的参数,采用个体化曝光和压迫技术来控制辐射剂量及优化图像.

  • 胸膜间皮瘤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剂量学评估

    作者:刘清智;蒋华勇;许卫东;张富利;王雅棣;高军茂;姚波;路娜;陈点点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放疗中的治疗计划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10例因各种无法手术的胸膜间皮瘤患者CT图像,分别采用HT和医科达Synergy VMAT直线加速器进行旋转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在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均匀度(Heterogeneity Index,HI)以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剂量体积参数方面的异同.结果:HT计划靶区CI和HI均显著优于VMAT计划(HI:1.04+0.01 vs 1.11+0.03;CI:0.80士0.07 vs 0.71±0.12) (P=0.000,P=0.013).就OARs而言,HT在患侧肺V5、V10、V20、V30,健侧肺V3、V5、V10、V20,心脏V5、Dmean,脊髓Dmax均低于VMAT,其中患侧肺V30、健侧肺V5、V10、V20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1,P=0.030,P=0.021,P=0.003).而VMAT计划的实施效率则远高于HT计划(平均实施时间:3.27士1.65 min vs 11.11+3.75 min) (P=0.000).结论:与VMAT计划相比,HT提高了靶区的覆盖度与均匀性,而且降低了患侧肺、健侧肺、心脏的剂量体积参数,有助于减小放射性损伤的发生风险.但HT计划的治疗实施时间较VMAT计划明显延长.

  • 基于高清晰度CT图像的孤立性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作者:张泽文;张才擎;张成琪

    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高清晰度CT (High Definition CT,HDCT)图像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omputer-Aided Diagnosis System,CADS),该系统对SPN良恶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SPN患者110例,包括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结核和炎性假瘤,随机抽取60例作为实验集,50例作为验证集.实验集HDCT图像经图像预处理、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基于标记的分水岭算法分割和ROI纹理特征参数提取,对获得的5项纹理特征参数做统计处理,将统计结果应用于系统以对SPN做良恶性分析并给出提示信息.验证集HDCT图像输入系统,由运行结果可知本系统对SPN诊断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系统运用基于标记的分水岭算法,对于胸壁或纵隔粘连的结节及磨玻璃病变等均可以较好地将其分割提取出来,同时自动分析后给医师提示SPN良恶性,辅助临床医师对SPN诊断,提高恶性SPN的检出率,使诊断更加客观、科学.

  •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三维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20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伟;晁满香;王岚;聂书伟;付学锋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wo-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2D-DSA)和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 Graphicangiography,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并讨论其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4例(286个动脉瘤),男性90例,女性114例,年龄(48.6士16.8)岁.用2D-DSA和3D-CTA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不同大小和部位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脉瘤夹闭128例(206个动脉瘤)和介入76例(80个动脉瘤).结果:(1)根据瘤体大小,2D-DSA检出273个(95.4%),漏诊13个(4.6%);3D-CTA检出263个(92.0%),漏诊23个(8.0%);(2)根据不同部位,2D-DSA检出277个(96.8%),漏诊9个(3.2%);3D-CTA检出266个(93.0%),漏诊20个(7.0%).根据动脉瘤体大小和部位分析,2D-DSA与3D-CTA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治疗1--3个月后,临床治愈126例(61.8%),好转40例(19.6%),治愈好转率81.4%(166/204),恶化17例(8.3%),死亡21例(10.3%).结论:2D-DSA和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一致,而3D-CTA更具潜在的发展趋势.颅内动脉瘤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 基于SENSE和GRAPPA的并行磁共振图像重建算法

    作者:陈蓝钰;常严;王雷;徐雅洁;张广才;杨晓冬

    并行磁共振成像技术降低了采样时间,提高了成像速度和图像分辨率,但重建图像信噪比有所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ENSE (Sensitivity Encoding)和GRAPPA (GeneRelized Autocalibrating Patially Parallel Acquisitions)的并行成像算法,降低由于减少采样行而造成的信噪比损失.在采集较少K空间中心自标定(ACS)行基础上,先用GRAPPA算法拟合出更多中心数据估计得到较为精确的线圈灵敏度,采用共轭梯度法进行图像重建,得到质量较好的重建图像,进而结合估计的线圈灵敏度进行交替迭代优化,计算出误差较小、分辨率较高的终重建图像.采用了不同加速因子的人脑磁共振K空间欠采样数据以验证该算法的重建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重建出的MR图像从视觉效果上和定量对比结果上都优于已有算法.尤其是在加速因子较大、采样行数较少时可以重建出质量更高的磁共振图像,具有更低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和更高的信噪比(能提高22%).新算法降低K空间采样行的同时,提高了并行磁共振重建图像信噪比并降低了噪声干扰.

  • 能谱CT成像中扫描参数的优化

    作者:盖立平;刘爱连;刘义军;孙美玉;刘静红;浦仁旺;孙芹敏;鞠烨;田士峰

    目的:探讨能谱CT不同扫描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优化佳扫描参数.方法:采用GE公司标准水膜,5个扫描参数有序组合,测量552组数据,水膜上选取10个测量点测量CT值,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法,优化扫描参数.结果:能谱CT水膜成像的扫描参数对测量结果有显著影响,不同参数影响效果不同,不同测量位置对测量结果也有影响.结论:通过能谱CT扫描参数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结合分析,可以优化扫描参数,对临床诊断结果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 一种改进的梯度矢量流Snake侧脑室分割算法

    作者:张静林;高红;马宝英

    为提高侧脑室分割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梯度矢量流(Gradient Vector Flow,GVF)Snake算法用于侧脑室的分割.该算法首先运用先验信息自动化初始化轮廓线;其次通过边界检测算子对脑影像处理生成边缘图;后在边缘图的基础上计算GVF场,并进行轮廓线演化得到侧脑室分割结果.选取不同特征的侧脑室图像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该算法能准确提取侧脑室尖锐角点处轮廓,克服了GVF Snake过收敛的问题,同时该算法对于左右侧脑室连接处较细的情况,分割效果良好.

  • 基于迭代算法小儿门静脉低剂量螺旋CT成像可行性

    作者:朱景雨;李惠民;蔡静;樊能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基于迭代算法和低kV在小儿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和相关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收集10例在我院已经做过腹部血管CT检查,且因临床需要被要求复查的住院儿童纳入研究.经肘正中静脉入路,注射欧乃派克350对比剂,流速1.5 mL/s ~2.0 mL/s,完成动脉期(120 kV,100 mAs)和门脉期(80 kV,100 mAs)扫描,分别记录每位患儿动脉期和门脉期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Recorded 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和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值,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age,ED).将10例患儿首次腹部血管CT检查的门脉期图像(常规剂量)和本次检查的门脉期图像(低剂量)进行回顾性重建,分为A和B两组:A组为FBP+标准函数;B组为迭代4(iDose4)+标准函数.在工作站上分别完成门静脉血管重建的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多平面投影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并在门脉分支中心层面分别测量腹主动脉、门静脉、肝右叶实质三个结构的CT值和图像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值.由2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共同评价门静脉图像质量.结果:B组门脉期扫描(低剂量)的DLP与ED分别是(72.70±14.78)mGy.cm和(2.49士0.46)mSv,均低于动脉期扫描(常规剂量)的(152.00士25.12) mGy.cm和(14.78士1.71)mSv(F=440.65,P<0.001);A、B两组间的门脉SD值无明显差异,门脉强化CT值分别为216.02士15.36HU和323.39-7.98 HU,有显著性差异(F=384.87,P<0.01).A、B两组门脉图像均符合诊断图像质量要求,B组门脉图像显示优于A组.结论:基于iDose4迭代算法的小儿低剂量门静脉成像切实可行.

  • 基于超限学习机的腹部CT序列图像肝脏自动分割

    作者:陈津津;赵于前;邹润民

    目的:针对腹部CT序列图像因邻近器官对比度低以及肝脏形状不一致等造成的肝脏分割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限学习机的腹部CT序列图像肝脏自动分割方法.方法:首先,在预处理阶段利用阈值法和形态学操作去除肌肉、脂肪、肋骨和脊椎;然后,对预处理结果图像求取均值、标准差和距离变换,提取有效的训练特征;后,将3个特征归一化处理后作为超限学习机的输入层,并进行学习终得出分割结果.结果:通过对9个腹部CT序列图像进行肝脏分割实验,并与其他3种方法进行比较,本文算法具有明显优势.结论:本文算法能对腹部CT序列图像中的肝脏进行准确有效地分割.

  •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学梅;李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38例(共68个结节),恶性结节46例(共82个结节);二维超声诊断良、恶性结节准确率分别为76.47%、82.9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结节准确率分别为79.41%、85.37%,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结节准确率分别为97.06%、97.56%,二维超声联合彩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或彩色多普勒超声(P<0.0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回声类型、钙化、边界形态、周边声晕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血流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模糊C均值自动随机游走算法在脑肿瘤分割中的应用

    作者:赖胜圣;刘虔铖;张刚平

    目的:经典随机游走算法是使用为广泛的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之一,分割精度较高,但是该算法执行过程需要人工参与,由医生手动勾选种子点,这在临床使用中是比较麻烦和耗时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算法的效率.针对该问题,本文期望提出一种自动的随机游走分割方法.方法:首先使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的隶属度进行阈值分割得到初步分割结果;再对分割结果进行形态学开放处理,仅保留初步分割结果的主要区域,并将处理后的区域中的所有像素点作为随机游走算法的种子点,利用随机游走算法对图像实施分割,得到终分割结果.本文结合模糊C均值算法和形态学处理,实现了自动的随机游走.使用改进后的算法对MR图像中的脑肿瘤和水肿区域实施自动分割,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本文方法在实现自动化分割的同时,其分割精度明显优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分割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准确地自动分割出目标区域,并且较模糊C均值方法的分割结果有显著性提高.

  • 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乳腺实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红艳;周苏晋;马力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乳腺实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0例乳腺实性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将这些患者分为超声弹性成像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组和联合诊断组各100例,对比分析3组检测方法对乳腺实性肿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4%,92.5%和95.6%,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80.4%,82.5%和85.6%)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4%,94.5%和97.6%,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与联合诊断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乳腺实性肿块情况,诊断结果和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的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基于向量全变分的双源CT图像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去噪研究

    作者:张辉见;陈始均;郑少斌

    双源CT已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然而,双源CT中的高辐射剂量风险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向量全变分模型对双源CT图像进行去噪,向量全变分方法不仅保持了二维全变分方法的边缘保持特性,而且利用了双源CT能量间的梯度关系.针对此去噪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策略,此策略利用了全变分模型的对偶形式.仿真数据实验表明,向量全变分方法不但可以消除图像噪声,还可以更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和结构信息.

  • 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

    作者:谢积胜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7例脑膜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MRI检查,包括:肿瘤形态、信号以及强化特点,有无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等;同时观察脑膜瘤病理分级,分析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结果:脑膜瘤患者MRI征象中其形态、信号均匀度、强化均匀度、脑瘤界面以及侵袭周围组织等MRI影像学表现和脑膜瘤的良恶性之间差异显著(P<0.05);脑膜瘤患者病理学级别随着瘤周围水肿程度的加深而加重(P<0.05).结论:脑膜瘤MRI征象具有特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脑膜瘤病理特点,能够预测恶性肿瘤恶性的目的,能够为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一种边界和马尔可夫随机场相结合的脑MRI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作者:林江;戴齐;欧阳婷雪;鞠斌;邹翎

    目的:在现有的脑MRI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基础上,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数据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和马尔可夫随机场为基础,再结合李代数和流场论对图像进行分割和配准的方法.方法:该方法以基于边界的分割方法去除颅骨和非组织,再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分割脑组织,后结合李代数和流场论对图像进行标准配准,并与当前为常用的SPM-VBM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以现有的AD病人脑MRI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对比,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脑组织分割和更精确的脑激活区定位.结论: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分割效果.

中国医学物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