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중국실험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23/R
  • 国内刊号: 陈潮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jexphema@263.net
  • 曾用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伴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作者:王路;张翼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骨髓中单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为特征.部分患者在就诊时或在诊治过程中发现髓外软组织浆细胞瘤(EMP),称为并发髓外病变(EMD)的MM,对其运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本文重点就伴EMD的MM在浸润形式,部位及机制,临床特点,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杨敏;刘文君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被公认为是多因子起源的、细胞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传统观念认为,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是ITP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因子、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氧化应激(OS)、感染、妊娠和药物等因素的异常对其发病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将对其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 血液肿瘤中的常见剪接体突变研究进展

    作者:孙超;王婧;周新

    近年来,随着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剪接体突变作为新的体细胞突变在多种血液肿瘤中被发现.因此,除外DNA甲基化、染色体修饰、转录调控、DNA修复和信号转导等机制外,剪接体突变为认识血液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观点.本综述介绍了剪接体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讨论血液肿瘤中常见的剪接体突变基因(如SF3BI、U2AF35、SRSF2及ZRSR2等)的突变频率、突变类型、临床表型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 多发性骨髓瘤基于表观遗传学的生物学作用

    作者:王彬彬;吴涛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从而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为特征的恶性肿瘤.MM生物学的复杂性基于错乱的肿瘤途径,除了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核心作用外,表观遗传学畸变也被证明参与了MM发生发展.MM表观遗传学信息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等过程,并产生异常信号途径而调控MM细胞周期和凋亡.本文对MM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CD36抗原缺失与血小板输注

    作者:黎海燕;周燕;申卫东

    CD36属于跨膜糖蛋白,是一种多配体的受体,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CD36缺失者可能通过输血、妊娠及器官移植等免疫途径刺激机体产生抗CD36同种免疫抗体,导致免疫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等疾病.本文就近几年来CD36缺失与其分子生物学基础、血小板输注及CD36抗体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CD36 缺失 血小板 输血
  • 染色质重塑因子BRG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硕;徐学静;张葵

    BRG1(Brahma-related gene 1,BRG1)是染色质重塑复合体SWI/SNF中的重要的ATP酶亚基,其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以及肿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于以往作为抑癌基因的证据,新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BRG1对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维持起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对于正常造血干细胞是非必需的.深入研究BRG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将有助于开发非常有潜力的靶向治疗策略.本文就BRG1在AML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干细胞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做一综述,为AML靶向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 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后血栓栓塞发病机制及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孙娜

    地中海贫血是人类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于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可作为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方式.然而,脾切除后各种并发症随之而来,尤其是血栓栓塞并发症值得关注.本文综述了地中海贫血脾切除后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和发展时间,详述了地中海贫血脾切除后TE的发病机制,包括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异常、红细胞膜的改变、内皮细胞的损伤、其它促凝因素与抗凝功能障碍及脾切除局部因素影响;讨论了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后TE的防治措施,包括重视脾切相关危险因素、对脾切除术的重新评估、定期输血减少异常红细胞的比例、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羟基脲的应用及干细胞移植等方式.

  • 白介素12和γ干扰素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晓成;阎泽君;王晶华;范亚敏;徐晓明

    目的:探讨白介素12和γ干扰素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初发而且未经治疗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IL-12和IFN-γ水平,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未治组AL、ALL和ANLL患者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未治组ALL和ANLL患者血清IL-12和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AL治疗后CR患者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L治疗后NR患者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治疗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AL-CR、AL-NR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2和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AL-CR患者治疗后血清IL-12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AL-NR患者(P<0.05).未治ALL组中各免疫分型之间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未治AL组患者临床危险度分组之间血清IL-12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未治AL组患者临床危险度分组之间血清IFN-γ水平差异显著(P<0.05).AL未治组患者血清IL-12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之间有相关性(r =0.735,P<0.05).AL-CR组IL-12与IFN-γ二者的血清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92,P>0.05).结论:AL患者IL-12和IFN-γ水平均较低,临床可通过其水平变化辅助AL的诊治.

  • Hsp90选择性抑制剂17-AAG诱导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基因谱研究

    作者:王娜娜;李之珩;陶燕芳;徐利晓;潘健;胡绍燕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AAG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NB4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CCK-8比色法观察17-AAG对HL-60和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Annexin V/PI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的表达水平及其活化状态,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7-AAG处理后NB4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变化.结果:17-AAG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Annexin V测定、细胞周期分析和Caspase-3、PARP1的活化均表明17-AAG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17-AAG处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有56个基因显著上调,23个基因显著下调.结论:17-AAG可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增殖.17-AAG处理白血病细胞后凋亡相关基因发生明显变化,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DAPK基因甲基化模式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初步研究

    作者:叶松山;刘先娟;毛秉豫;杨雷;邱耕

    目的:筛选抑癌基因DAPK特异的甲基化模式并评价其作为白血病诊断分型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通过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分析DAPK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和HL-60、U937及Jurkat白血病细胞株中甲基化的状态及模式,选择特异的甲基化位点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在白血病细胞株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验证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模式诊断白血病的效能.结果:DAPK基因CpG岛不同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模式图谱显示,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去甲基化程度高于白血病细胞株,各白血病细胞株甲基化模式存在差异,能找到特异的CpG甲基化位点并应用MSP检测区分HL-60与其它3种细胞,而临床标本中MSP检测可区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与其他类型白血病,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9.1%、100%和82.7%,没有发现MSP甲基化诊断与临床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模式作为白血病诊断分型的潜在肿瘤标志物之一,丰富了白血病诊断的方法,为今后寻找各类肿瘤甲基化标志物提供了思路并奠定了研究基础.

  • 雷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学文;马利敏;赵小强;阮林海

    目的:探讨雷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对VEGF、bFGF表达的影响,分析雷利度胺与白血病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M3除外)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安慰剂组、雷利度胺+化疗组及健康组.检测临床疗效和VEGF及bFGF的表达.结果:雷利度胺+化疗组与化疗+安慰剂组有效率分别为87.9%和77.2%.治疗前雷利度胺+化疗组和化疗+安慰剂组血浆VEGF水平远高于健康组,治疗后血浆VEGF水平明显下降,且在雷利度胺+化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化疗+安慰剂组.同样治疗前雷利度胺+化疗组和化疗+安慰剂组血浆bFGF水平高于健康组,治疗后血浆bFGF水平明显下降,且在雷利度胺+化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化疗+安慰剂组.结论:雷利度胺联合化疗使血管新生因子VEGF及bFGF表达明显下降,并提高急性白血病缓解率.

  • HAG/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比较

    作者:朱轶男;杨雪飞;汪德珍;刘占为

    目的:探讨HAG和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AG和CAG组各26例,比较两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患者的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后骨髓增生程度明显减低,幼稚细胞数量减少.HAG组缓解率为57.69%,CAG组缓解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年限无明显差异(P>0.05).HA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CA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 (P >0.05).结论:CAG和HAG方案应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均较为理想.

  • 10例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刘安琪;周蕾;李永辉;靖彧;王书红;梅俊辉;窦丽萍;王莉莉;于力

    目的:探讨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T-LGLL)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收治入院的10例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T-LGLL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中位确诊年龄58岁.9/10例(90%)患者有贫血症状,中位血红蛋白为82.5 g/L;5/10例(50%)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位血红蛋白为77 g/L;7/10例(70%)患者有脾肿大.2/10例(20%)患者有复杂核型,2/10例(20%)患者有基因突变,有复杂核型和基因突变的4例患者的发病中位年龄为49岁,均有脾肿大.6/10例(60%)患者免疫分型为CD3+ CD4-CD8+,2/10例(20%)免疫分型为CD3+ CD4-CD8-,2/10例(20%)免疫分型为CD3+ CD4+CD8-,不同免疫分型之间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免疫抑制剂对8/9例(89%)患者治疗有效.结论:T-LGLL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多见贫血和脾肿大,常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中伴有复杂核型和基因突变的患者年龄偏小,更易发生肝脾肿大;不同的免疫分型对临床特征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明显.

  • SIL-TAL1融合基因阳性的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研究

    作者:刘潇;李伟京;赵晓曦;高超;赵玮;姜锦;张瑞东;谢静;石慧文

    目的:探讨SIL-TA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101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SIL-TAL1阳性和SIL-TAL1阴性患儿的常见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及SIL-TAL1阳性T-ALL采用BCH-2003方案和CCLG-2008方案治疗的疗效.结果:在101例患儿中共22例携带SIL-TAL1融合基因(21.9%).SIL-TAL1阳性(22例)和阴性患儿(79例)初诊时性别、年龄、对泼尼松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均无明显差异,但SIL-TAL1阳性患儿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SIL-TAL1阴性患儿(P=0.009).两组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后、延迟强化治疗Ⅱ前、维持治疗前的MRD水平无明显差异,但SIL-TAL1阳性患儿中巩固治疗前的MRD高水平者明显多于SIL-TAL1阴性患儿(P<0.05),延迟强化治疗Ⅰ前的MRD高水平者似有增多的趋势(P>0.05).两组患儿的5年EFS和RFS没有明显差异.将22例SIL-TAL1阳性患儿按CCLG-2008方案的分型标准重新划分危险度,BCH-2003组(10例)的危险度明显高于CCLG-2008组(12例,P=0.029),但两组患儿在常见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MRD水平、长期预后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SIL-TAL1阳性患儿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高,临床疗效与SIL-TAL1阴性患儿没有显著差异.同时,SIL-TAL1阳性患儿对早期强化治疗可能反应性较差,BCH-2003方案可能更适于这一亚型的患儿.

  • 罕见的2例A307亚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韩斌;冯智慧;郭庆明;王明民

    目的:对2例血清学定型困难的血液标本进行ABO基因检测,探讨其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此2例血清学定型困难的标本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对其ABO基因第6、7外显子扩增后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从而确定其基因型.结果:2例标本血清学表现为红细胞与抗-A1+凝集,与抗-A1不凝集,在血清中存在抗-A1;PCR-SSP基因分型显示为A/O1;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显示,此2例标本A等位基因在第7外显子存在nt467C>T及nt745C>T突变,导致第156位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Pro)变为亮氨酸(Leu),第249位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色氨酸(Trp).结论:血清学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此2例标本为罕见的A307亚型.

  • 3例H抗原缺失血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家系调查

    作者:耿微;高欢欢;张林伟

    目的:研究济宁地区H抗原缺失血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家系遗传情况.方法: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3例先证者的ABO、H和Lewis血型,并测定唾液中的血型物质;通过吸收洗脱实验证实红细胞上表达弱A或弱B.结果:3例H抗原缺失血型均为类孟买型(分泌型),2例为Bh,1例为Ah,血清中均检出抗-H或抗-HI.结论:3例H抗原缺失血型均为类孟买型,其中1例先证者父母存在近亲血缘关系.

  • 中国北京市无偿献血者人巨细胞病毒筛查目标人群的选择

    作者:高楠;汪德海;葛红卫

    目的:在北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寻找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阴性比例高的群组,为特殊临床用血需求建立数据库.方法:随机抽取2518份国家强制性血液筛查项目检测结果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HCMV-IgG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按献血者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出生地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北京市合格无偿献血者HCMV-IgG抗体阴性率为10.68% (269/2518);不同性别相比较,HCMV-IgG抗体阴性率男性为11.84%(210/1774),女性为7.93% (59/744);不同年龄段相比较,HCMV-IgG抗体阴性率18-25岁为13.51%(181/1340),26-30岁为8.68%(62/714),31-35岁为5.60% (26/464),随着年龄的增长HCMV-IgG抗体阴性率逐渐降低;不同出生地区相比较,HCMV-IgG抗体阴性率以华北地区京津高18.59%(50/269);不同文化程度相比较,HCMV-IgG抗体阴性率以本科及其以上高13.52%(86/636).结论:在北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进行HCMV抗体筛查时,需优先选择出生于华北京津地区、本科及其以上文化程度、18-25岁男性人群.该群体的建立为HCMV抗体筛查策略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 24例伴8号染色体三体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的特点及预后

    作者:王金慧;姚波;郭梅;乔建辉;孙琪云;胡锴勋;李冰霞;余长林

    目的:探讨伴8号染色体三体(“8三体”)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4例伴8三体的原发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初诊时血常规指标、FAB分型、染色体、基因与缓解率和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结果:除1例未予以化疗外,余23例均接受1-2个疗程的标准诱导化疗方案.3例M3达到CR1,至今均无病存活,5年存活率100%.在20例非M3中12例达CR1 (60%),4例部分缓解(PR,20%),4例未缓解(NR);3年内5例复发(RL)(41.7%),经再诱导化疗后3例达CR2,2例NR.除1例CR1后失访外,其余19例非M3平均随访26.2(1.5-84)月,9例死亡(均系未缓解或CR1后复发患者),3年无病生存(DFS)率及总生存(OS)率分别为21%和31.5%;2例CR1后行同胞HLA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至今仍无病存活(58和66个月).除M3、移植及未化疗患者外,余18例初诊白细胞计数(WBC)< 10×109/L者较WBC≥10×109/L者OS长(P=0.03),DFS也较长(P =0.002);经1-2诱导化疗达CR1患者OS较长(P=0.002).结论:8三体在原发性M5中发病率高于其它亚型,而且预后不良.发病时WBC≥10×109/L为高危因素.8三体合并RARA+的M3患者生存期长.伴8三体原发性AML达CR后尽可能行allo-HSCT.8三体可能增加非M3的预后风险,合并FLT3、MLL、HOX11、C-kit和NPM1等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 敲除ADAR1抑制Notch1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作者:高慧儿;彭路芸;杨鑫;张英驰;胡甜园;许静;袁卫平;程涛;高瀛岱

    目的:探索ADAR1对于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杂交繁殖获得Lck-Cre;ADAR1lox/lox小鼠及对照组ADAR11ox/lox小鼠;采用免疫磁珠法富集两组小鼠的lin-细胞,用携带MSCV-ICN1-IRES-GFP质粒的逆转录病毒分别感染上述lin-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分选并移植相同数量的GFP+细胞至受体小鼠中.在移植后持续观察并统计两组小鼠生存情况.结果:成功获得了T细胞特异敲除ADAR1的小鼠,并成功建立了Notch1诱导的小鼠T-ALL白血病模型.对照组小鼠在移植后发病,符合T-ALL特征;相反,ADAR1敲除组小鼠没有发生白血病.结论:ADAR1在Notch1诱导的T-ALL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在Notch1诱导的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王乐;胡甜园;陈幸;李聪;郭惠东;初雅婧;汪晓敏;王伟丽;程涛

    目的:应用Mx1-cre;LoxP系统,建立可诱导敲除PDK1的Notch1诱导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观察PDK1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周期和凋亡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白血病细胞中肿瘤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诱导敲除PDK1的T-ALL小鼠模型;体内诱导PDK1敲除后,与对照组相比,敲除组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PDK1敲除对白血病细胞的周期无影响;敲除组小鼠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DK1的敲除引起肿瘤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c-Myc和NF-κB表达水平降低(P<0.01)以及P53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PDK1的敲除可抑制T-ALL的发展,推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和多种转录因子的表达来影响白血病的进程.

  • Rheb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汪晓敏;徐乔竹;高亚男;高娟;李明浩;杨晚竹;王建祥;袁卫平

    目的:通过检测Rheb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探讨Rheb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7例AML患者和29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初诊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用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Rheb的表达水平;分析Rheb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年龄、分型、融合基因、脾脏肿大、肝脏肿大相关性.比较Rheb高表达组与Rheb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构建过表达Rheb的HL-60细胞,应用不同浓度阿糖胞苷处理HL-60细胞和过表达Rheb的HL-60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IC50.结果:Rheb在AML患者骨髓单核细胞中表达与ITP患者骨髓单核细胞的表达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Rheb高表达患者相对预后较好,对阿糖胞苷治疗敏感.Rheb表达量与患者年龄、分型、融合基因和肝肿大不相关,与脾脏肿大相关(P<0.05).体外实验表明,在AML细胞系HL-60中过表达Rheb,可以提高细胞对阿糖胞苷敏感性(IC50=0.54 μmol/L).结论:Rheb低表达可以预示不良预后,且与AML患者脾脏肿大相关,对阿糖胞苷治疗不敏感.

  • 83例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萌;董玉君;邱志祥;刘微;任汉云

    目的:进一步总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比较83例单倍体移植和本移植中心同期73例同胞全相合移植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移植后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倍体移植组与全相合移植组在造血重建、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移植后复发及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的疾病状态、移植后复发及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是影响移植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分别为3.1 (95% CI,1.7-5.4),3.5 (95% CI,2.0-6.2)和2.5 (1.4-4.6) (P<0.05).结论:应用现有的移植体系进行单倍体移植的疗效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相当,移植前的疾病状态及移植后是否出现重度急性GVHD对移植后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 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贵平;戴艳;黄来全;蒋艺枝;耿良权;丁凯阳;黄东平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弋矶山医院及省立医院血液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36例)和非感染组(28例),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病原菌进行菌型鉴定,并对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及血清细胞凋亡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3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从感染患者分离出病原菌共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66.67%)且以肺炎克雷伯杆菌(19.44%)为主,感染组患者外周血中CD4+水平(t=2.637,P<0.01)、CD4+/CD8+比值(t=8.223,P<0.01)、BCL-2蛋白表达(t=5.852,P<0.01)、BCL-2/BAX比值(t=14.56,P<0.01)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而感染组CD8+表达(t=2.285,P<0.01)、CRP水平(t=39.71,P<0.0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感染组患者CD4+/CD8+比值与BCL-2/BAX比值呈正相关(r =0.341,P<0.05),血清CRP水平与BCL-2/BAX比值呈负相关(r=-0.362,J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术后感染能够促进相关炎症因子和凋亡蛋白表达的上调,病原菌可能也参与细胞凋亡过程.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浆microRNA的表达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彬;付伟;黄斯勇;高晓彤;李丹慧;严学倩;张阳萍;刘强;刘利

    目的:探讨血浆microRNA (miRNA)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与未发生aGVHD(non-aGVHD)患者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25例患者allo-HSCT移植前和移植后外周血血浆中miR-423,miR199a-3p,miR-93*和miR-377的表达水平.结果:miR-423,miR199a-3p,miR-93*在aGVHD患者中的表达量较未发生aGVHD的患者高(P<0.05),而miR-377在两组之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818).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aGVHD患者的血浆中miR-423,miR199a-3p,miR-93*表达增高,这可作为为监测和诊断aGVHD的生物标志物.

  • CD200/CD200R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作者:黄月华;张薇;蔡昊;李天骄;李剑;韩冰;庄俊玲;朱铁楠;蔡华聪

    背景:CD200与其受体CD200R均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在体内起到传递免疫信号、参与免疫稳态的维持、调节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以及抑制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目的:探讨CD200/CD200R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作用.方法:将入组患者分为4组:aGVHD组、non-aGVHD组、cGVHD组及non-cGVHD组.首先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CD200及CD200R在CD19+细胞、CD3+细胞及树突状(DC)细胞表面表达水平的差异,随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CD200及CD200R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后将各研究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抗-CD200R1抗体体外共培养48 h,采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IL-10水平,以验证CD200/CD200R的功能.结果:non-aGVHD组CD19+细胞表面CD200+表达水平高于aGVHD组,低于正常对照组.non-cGVHD组CD19+细胞表面CD200+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cGVHD组.aGVHD组和cGVHD组CD200的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GVHD组CD200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non-aGVHD组,cGVHD组低于non-cGVHD组.各组CD200R的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抗-CD200R1抗体阻断CD200/CD200R通路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浓度随抗-CD200R1抗体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aGVHD及cGVHD患者在CD19+ CD200+细胞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未发生GVHD的患者,阻断CD200/CD200R通路后IL-10分泌水平下降,提示CD200/CD200R可能与GVHD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 动员后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中T细胞CCR5表达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萌;任汉云;孙慧;谢新生;马杰;甘思林;刘延方

    目的:研究动员后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中T细胞CCR5表达的异同,分析移植物中T细胞CCR5的表达与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6对供受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测定并比较骨髓(G-BM)和外周血采集物(G-PB)中CCR5+T细胞的相对比例和绝对数量,然后分析输注的CCR5+T细胞数量和移植后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G-PB中CD3+ CD4+及CD3+ CD8+T细胞的CCR5+细胞所占的比例均明显低于G-BM (P<0.01),但G-PB中CD3+ CD4+ CCR5+及CD3+ CD8+ CCR5+T细胞的绝对数均是骨髓中的15-25倍,且输注的CCR5+T细胞的绝对数量不是受者发生急性GVH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PB和G-BM中CCR5+T细胞比例和绝对数量存在显著差别,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具有不同的免疫特性.此外,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与移植物中CCR5+T细胞的数量无关,而可能受其相对比例影响.

  • 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探讨

    作者:吴艺;石琳;冯磊;吕殿亮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rh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对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5例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自体CIK细胞联合rhⅡ-2治疗(CIK+ IL-2组),选取同时期未接受自体CIK细胞联合rhIL-2治疗老年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CIK+ IL-2组和对照组按淋巴瘤类型分为4亚组:A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B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C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D组:霍奇金淋巴瘤(hL).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β2微球蛋白水平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以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CIK+ IL-2组4亚组患者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 IL-2组4亚组患者经8个疗程治疗后除1例死亡外,其余CRu、PR患者疗效均转变为CR,各亚组间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亚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自体CIK联合IL-2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36±5.38(8-76)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15±3.62(7-55)个月(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rh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艾迪注射液辅助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作者:陆国权;周晓红;陈红;檀建平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辅助R-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 C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到2010年9月期间在我科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1组26例患者R-CHOP方案化疗的同时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Aidi+ R-CHOP组),给予另1组25例患者仅R-CHOP方案化疗(R-CHOP组),3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比较两组近期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sIL-2R水平及远期生存率情况.结果:Aidi+ R-CHOP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R-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i+ R-CHOP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R-CHOP组,而KPS分值显著高于R-CH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sIL-2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idi+ R-CHOP组sIL-2R水平显著低于R-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i+ R-CHOP组3、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均明显高于R-CH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迪爱迪注射液辅助R-CHOP方案治疗DLBCL可提高近期治疗疗效,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其效果较单用R-CHOP方案显著.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作者:韦中玲;黄来全;戴艳;苏贵平;蒋艺枝;黄东平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2013年7月我科确诊的1例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患者系39岁女性,以多发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特点,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表型为CD20-、CD3+、CD4-、CD8-、CD56+、TIA-1+、Ki-67+(约60%);浆细胞κ+(部分)/λ+(部分);组织细胞CD4+、CD68/PGM1+;βF1-、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检查阴性.结果:给予包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获得疾病缓解,于2014年2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14 d粒细胞稳定植入,12 d血小板稳定植入.术后随访,缓解至今.结论: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疾病呈侵袭性,临床进展快,应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治疗有一定疗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

  • 美罗华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作者:黄轶群;郑瑞玑;吴荣娟;马旭东

    目的:分析总结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例49岁女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Coombs试验、血清学检测、胸部CT、腹部MR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观察了含有美罗华的化疗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等.结果:患者颈部、腋窝多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表明为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Coombs试验阳性,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提示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经过血浆置换、甲基强的松龙免疫抑制、输血及“R-CHOP-E”方案治疗后,AIHA症状消失,继续“R-CHOP-E”方案治疗3个疗程后行中期评估出现骨髓浸润,评估为“进展”,改为“R-ESHAP”方案4个疗程后评估为“完全缓解”,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随访半年,仍处于“完全缓解”.结论: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情重,预后较差,联合含有美罗华的化疗方案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良好.

  • 含PLD的CHOP方案用于高龄晚期DLBCL一线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志慧;邢朋涛;张彦平;王羽;展新荣

    目的:探讨含聚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PLD)的CHOP方案用于高龄晚期弥漫大B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各25例,25例接受标准CHOP治疗方案治疗(标准CHOP组),另25例患者接受含PLD的CHOP治疗方案治疗(PLD+ CHOP组),其中PLD的剂量为30 mg/m2,其余药物的剂量采取标准CHOP方案中规定的剂量.随访患者18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12和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8.0%、80.0%和76.0%,其中18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 (P <0.05);观察组患者一般毒性反应如非血液学毒性、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和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和肝脏毒性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毒性反应,如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结论:含PLD的CHOP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治疗高龄晚期DLBCL患者的疗效确切,心脏毒性低,安全性较好,在临床治疗DLBCL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CD3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亦菲;钱申贤

    目的:评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蛋白CD30在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我院血液科的149例DLBCL患者中63例非特殊类型(DL-BCL,NOS)患者的CD30表达水平,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状况.结果:CD30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B症状、Ann Arbor分期、体力状态(ECOG 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外累及病灶数、国际预后指数(IPI)、Hans分型及骨髓累及无显著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CD30表达水平、年龄、ECOG PS评分、B症状、结外累及病灶数、LDH、IPI评分、是否存在骨髓累及,是否使用美罗华是影响整体OS和EFS的临床因素.单因素分析还显示,对于GCB型DLBCL患者,CD30表达水平对OS和EFS均无显著影响,而对于nonGCB型DLBCL患者,CD30+不仅是OS的影响因素(P =0.037),还提示倾向于较好的EFS(P=0.067).多因素分析提示IPI评分和CD30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IPI评分:P=0.000,95% CI 0.042-0.374 CD30:P=0.044,95%CI 1.055-60.613).对于EFS,IPI评分是其独立预后因素(P =0.000,95% CI 0.040-0.360),而CD30+患者明显倾向于较长的EFS(P=0.050,95%CI0.996-56.501).结论:CD30与DLBCL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对判断DLBCL患者预后存在一定临床价值,有望成为评估DLBCL预后的新指标.

  • 30例结外病变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艳芬;赵瑜;薄剑;周颖;马超;王全顺;于力;刘代红

    目的:研究结外病变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预后、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新诊断的30例结外病变HL.结果:27例患者处于疾病晚期,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为混合细胞型和结节硬化型,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依次为肺、骨、肝脏和胃肠道,其比例分别为40%、36.6%、10%、10%.大多数患者结外病变累及1个部位,临床表现多与受累器官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IPS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5年OS率仅与IPS评分有关.20例患者接受化疗,对10例患者行放化疗联合治疗.初始治疗选择ABVD方案,总反应率为93.3%(CR+ PR),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5年OS率为89.3%,DFS率为78.9%.3例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分别为髂骨尤文氏肉瘤、乳腺增生、糖尿病,5例患者生育,无患者出现肺部间质病变、肺癌、心血管疾病,无患者因治疗相关并发症而死亡.结论:结外病变HL治疗策略应与普通HL一样.

  • 细胞遗传学检查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中的应用

    作者:唐寅;王蔚;高丽;孙玥;高亚玥;张春霞;龚明;黄泛舟;李振玲

    目的:分析细胞遗传学检查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受累中的作用.方法:总结74例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标本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结果,比较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1.6%、17.6%、23.0%和33.8%,4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将检出率提高至44.6%.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受累方面,细胞遗传学、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结果一致,无差异.结论:虽然细胞遗传学的检出率较低,但是在一些患者中可以检测出其它方法未检测到的异常.联合使用4种检测方法可以提高骨髓受累的检出率.

  • Eps8抗原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作者:杜静文;王雨馨;周炜均;姜春俊;谢晓灵;张宏毫;贺艳杰;李玉华

    目的:寻找并鉴定肿瘤相关抗原Eps8来源的HLA-A* 0201限制性CTL表位,为临床开展基于Eps8表位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在线生物学软件从C-末端酶切位点、MHC-Ⅰ类分子结合力及TAP转运效率3个方面初步预测Eps8抗原的HLA-A* 0201限制性CTL表位,通过肽/MHC分子结合力及肽/MHC分子复合物稳定性实验初步验证预测结果,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ospot assay,ELISPOT)方法检测候选表位刺激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泌IFN-γ的能力,以及LDH细胞毒实验验证其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后在HLA-A* 0201/Kb转基因小鼠中检测候选表位的体内免疫功能.结果:通过在线生物学软件筛选得到4个候选表位.结合力实验结果显示,p360-368具有高结合力,p101-109、p276-284具有中等结合力.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该3个表位的DC50均大于8h.LDH细胞毒实验中p101-109、p276-284、p360-368都能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对靶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效应,还能提高效应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在HLA-A* 0201/Kb转基因小鼠体内免疫功能检测中同样证实该Eps8抗原表位能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结论:天然表位p101-109、p276-284、p360-368可能是Eps8抗原HLA-A* 0201限制性CTL表位.

  • Ad5F11p-GFP对CIK和NK-92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徐赞美;陆颖;赵兰君;刘金;胡显文;吴祖泽;段海峰

    目的:研究Ad5F11p载体对CIK和NK-92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预测Ad5F11p载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Ad5F11 p-GFP以不同的MOI(转染复数)转染原代免疫细胞CIK和免疫细胞系NK-92,并以未转染病毒的两种免疫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阳性细胞比例,用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用台盼蓝染色计数分析细胞的增殖,并用LDH法检测NK-92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L-60的杀伤作用.结果:25MOI的Ad5F11 p-GFP对NK-92的转染效率可以达到大约90%,200 MOI的Ad5 F11 p-GFP对CIK转染效率不到40%,同一MOI在48 h和96 h时转染效率基本不变;转染Ad5 F11 p-GFP的免疫细胞容易聚团,增殖减慢,IFN-γ的释放增加并且对肿瘤的杀伤活性增强.结论:Ad5F11p载体修饰的NK-92在过继性免疫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伊马替尼衍生物TEB-415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作用研究

    作者:汪晓敏;徐乔竹;高亚男;高娟;李明浩;李彦欣;袁卫平;程涛;李勇

    目的:探究伊马替尼衍生物TEB-415和伊马替尼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26,H929,RPMI8226,MM1R和MM1S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改良伊马替尼的化学基团,合成了伊马替尼的衍生物TEB-415.以不同浓度的TEB-415,伊马替尼和硼替佐米处理U226,H929,RPMI8226,MM1R和MM1S细胞72 h,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IC50.结果:TEB-415可显著抑制H929和RPMI8226骨髓瘤细胞的活力.TEB-415浓度< 0.1 nmol/L时,>50% H929细胞死亡,而伊马替尼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23 mol/L,硼替佐米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03 nmol/L.TEB-415浓度11.9 mol/L时,>50% RPMI8226骨髓瘤细胞死亡,而伊马替尼浓度达到12.8 mol/L时,细胞仍然状态良好.结论:TEB-415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H929的杀伤能力远远强于伊马替尼,仅次于硼替佐米.TEB-415对伊马替尼不敏感的RPMI8226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与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玮;刘海波

    目的:观察评价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马法兰、泼尼松)与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共有47例初诊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方案治疗的患者27例(TD+ mVCMP组),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患者20例(TD+ VAD组),两组服用沙利度胺均为100 mg/d.每例患者均接受4个以上疗程治疗后评价.结果:TD+ mVCMP组27例患者中CR 9例,VGPR 5例,PR 6例,TD+ VAD组20例患者中CR 3例,VGPR 3例,PR 4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及M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 mVCMP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2.8%,TD+ VAD组为6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 mVCMP组患者在心脏毒性、重度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TD+ 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方案治疗初诊老年MM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P53介导的Ran转录调控的研究

    作者:袁磊;谷振阳;高春记

    目的:探讨P53是否在骨髓瘤细胞中对ran进行转录调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OPM-2、RPMI-8226、U-266、KAS6/1、ANML-6、H-929、MM1.S、MOLP-8中ran转录水平,使用Nutlin-3a培养骨髓瘤细胞株MM1.S 24、48和72 h后检测ran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ra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使用不同剂量的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检测ran表达水平.结果:在8株人骨髓瘤细胞株中H-929和MM1.S细胞中ran的转录活性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utlin-3a处理MM1.S细胞后ran转录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同时在蛋白表达水平这种变化呈现时间依赖性;P53蛋白表达增多(r=1.00,P=0.06),相应的ran蛋白表达减少(r=-1.00,P=0.04).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发现,在质粒增加至25 ng后ran转录水平开始下降(P<0.05).结论:通过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P53转录调控ran转录水平的实验证明了ran是受p53调控的一个靶基因.

  • 两种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梁波;尹俊杰;王中良;展新荣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与减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5年7月收治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15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A、B2个组,每组病例数各75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与减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前后NRS评分、IL-6、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IL-6及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恶心呕吐、带状疱疹及乏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常规剂量与减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在缓解疼痛和控制病情进展方面效果接近;低剂量硼替佐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不良反应作用的发生风险.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L-32mRNA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元玉;胥莉;李大启;邵建华;陈萍;赵红玉;董学斌;顾琳萍;吴尉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L-32 mRNA的表达及其与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26例MDS患者和10例缺铁性贫血(IDA,对照组)患者骨髓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采用RT-PCR检测骨髓基质细胞中IL-32 mRNA表达,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全血溶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骨髓淋巴细胞及NK细胞计数情况.结果:MDS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L-32 mRNA表达显著性高于对照组,RA、RAS及RCMD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L-32 mRNA表达显著高于RAEB(P <0.05),而RAEB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DS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RAS及RCMD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RAEB(P <0.05),RAEB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DS患者细胞凋亡与骨髓基质细胞IL-32 mRNA表达显著相关(r =0.870).MDS患者骨髓中NK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骨髓基质细胞IL-32 mRNA的表达与MDS细胞凋亡显著相关,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32可能是MDS骨髓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推测MDS骨髓微环境异常参与了骨髓细胞的凋亡.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CD34(+)细胞自噬活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江凤;王元元;岑建农;陈子兴;梁建英;刘丹丹;潘金兰;朱明清;陈苏宁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CD34(+)细胞自噬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MDS、20例非恶性病贫血和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液单个核细胞(BMMN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这些标本中CD34(+)细胞自噬活性.结果:低危组MDS及非恶性病贫血组CD34(+)细胞自噬活性高于高危组MDS及AML组(P<0.05),且MDS患者中CD34(+)细胞自噬活性与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呈负相关(r=-0.887).结论:MDS患者CD34(+)细胞自噬活性较AML患者明显增高,同时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自噬活性与MDS患者WPSS评分呈负相关,提示自噬活性的降低有可能促进MDS疾病的演进,同时与MDS的预后相关.

  • MicroRNA-382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崔俊杰;池颖;杨欣;申昱妍;王钊;张苏东;张利宁;刘丽;卢士红

    目的:探讨microRNA-382(miR-382)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更深入的了解miRNA在MSC生物学特性中的调节机制.方法:对贴壁培养的hUC-MSC分别以miR-382 mimics及miR-382 in-hibitor转染,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使用CCK-8检测miR-382转染对hUC-MSC增殖的影响;分别使用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检测miR-382对hUC-MSC成脂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并使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解茜素红检测其吸光度值以定量分析成骨情况,以RT-PCR检测Runx2基因表达情况;使用RT-PCR方法检测miR-382对hUC-MSC分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miR-382对hUC-MSC的形态无影响;miR-382不影响hUC-MSC的增殖;miR-382可以抑制hUC-MSC成骨分化而不影响其成脂分化;miR-382可以影响hUC-MSC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如IL-6,IDO1,G-CSF,M-CSF和GM-CSF的表达.结论:miR-382可以抑制hUC-MSC的成骨分化,并对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产生影响.

  • 单个人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筛选

    作者:宋赫楠;张宇;丁亚辉;纪庆;杨铭;范斯斌;张子祥;袁卫平;程涛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且稳定验证小分子化合物对人造血干细胞(hHSC)调控作用的体系和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目前对hHSC表面标记的研究,优化hHSC分选过程,将干细胞培养精确至单个细胞水平,进而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细胞干性的影响.用已发表的对人HSC有扩增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SR1及UM171处理单个hHSC,14 d后进行细胞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及细胞涂片观察形态,同时利用CFC和CAFC验证培养后细胞造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多细胞培养中2种小分子化合物及其组合作用与已知研究相符,并由此获得化合物使用浓度.多参数单细胞分选(CD34+ CD38-CD45RA-CD90+ CD49f+)及体外培养结果与多细胞培养结果一致,细胞形态分析结果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一致.此外,CFC和CAFC体外造血功能实验中,处理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了一个周期短且扩增作用稳定的单个hHSC体外培养体系和验证小分子化合物作用的方法,为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建立了可靠的平台并为以后的hHSC扩增研究打下基础.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抑制作用的比较

    作者:洪佳琼;高雅;宋洁;卓伟彬;孙海涛;平宝红

    目的: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千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绘制、细胞周期检测、细胞表型鉴定、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等方法对hAMSC和hBMMS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与比较.建立MS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比较两种不同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采用ELISA法比较两种MSC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hAMSC与hBMMSC细胞形态相似,hAMSC可传至15代以上,hBMMSC传至第6-7代则开始老化、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两种细胞G2/M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表型鉴定为:hAMSC和hBMMSC细胞表面均表达CD105、CD90和CD73,均不表达CD34、CD45、CD11b、CD19和HLA-DR,hAMSC表达Oct-3/4,而hBMMSC不表达;两者均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hAMSC和hBMMSC均对PHA刺激的PBMN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hAMSC和hBMMSC细胞比例的增高,抑制能力增强,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结果提示,hAMSC+ PBMC+ PHA共培养组上清中IFN-γ水平较hBMMSC+ PHA+PBMC组低(P>0.05),两者分别与PBMC+PHA组上清比较,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hAMSC比hBMMSC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干细胞特性,二者均有免疫抑制功能,hAMSC与hBMMSC在体外均能抑制PHA刺激的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并减少其IFN-γ的分泌.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冬娇;王菊娟;宋梦;高欣;段丽敏;田甜;仇红霞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econd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sHLH)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1例sHLH患者及1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的外周血清标本,以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收集患者实验室检查数据,包括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CD25)、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脂(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结果:初诊sHLH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01).初诊淋巴瘤相关HLH组(LHLH)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非LHLH组(感染相关HLH及风湿免疫相关HLH)(P<0.05).治疗后临床缓解的sHLH组血清HMGB-1水平明显低于初诊sHH组(P<0.05),而进展/复发组血清HMGB-1水平与初诊组无明显差别(P>0.05).初诊sHLH组血清HMGB-1水平与sCD25呈正相关关系(r =0.62,P<0.01)、与ESR同样呈正相关关系(r=0.55,P=0.01).血清HMGB-1以15.3 μg/L为佳临界值,其区别sHLH及正常对照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及99%;以27.4 μg/L为佳临界值,其区别LHLH组及非LHLH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及81%.结论:血清HMGB-1在sHLH患者的诊断、病因鉴别诊断、病情活动、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站核酸筛查混样和拆分单检室内质控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作者:汤心怡;纪云鹏;冯晨晨

    目的:建立核酸检测技术(NAT)用于血液筛查的室内质量控制(QC)方法.方法:将浓度为60 IU/mlHBV-DNA质控标准品,以6个混样常规筛查浓度稀释至10.0 IU/ml,接近检测下限的2倍.如出现混样结果阳性,则需进行拆分单检,以同管HBV-DNA质控品(浓度为60 IU/ml)作为拆分单检质控品,与需拆分样品同时单检.分别通过平行检测各20份同一批次质控品的方式,所得结果用即刻法分析其核酸扩增循环数,计算Ct值的均值(x)、标准差(SD)和变异常数(CV),以-x±2SD为警告限,超过-x±3SD为失控限,输入Excel后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并以此分别建立核酸筛查混样和拆分单检室内质控图框架.结果:混样和拆分单检连续20次检测结果,其-x±2SD分别为33.03±1.47和30.08±0.98;-x±3SD分别为33.03±2.20和30.08±1.47;CV分别为2.22%和1.63%.t检验计算其P值分别为0.08和0.17.在此质控标准下,在同等条件下混样检测60份、拆分单检13份质控品,检测结果为混样检测59次结果在控,1次失控;拆分单检13次全部在控.阴阳性对照物结果均符合实验要求,结果有效.结论:核酸筛查时混样检测和拆分单检采用不同浓度的质控品,混样时以接近试剂检测限的弱阳性血清作为核酸筛查的质控品,拆分单检时的浓度是混样检测浓度的6倍.此质控方法可保证检测核酸提取和扩增的有效性,提高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标志物的筛选

    作者:张扬;白菊;张王刚;何爱丽

    目的:利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MALDI-TOF-MS分析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蛋白质表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建立ITP的诊断模型,探索IT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ITP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40例,应用美国布鲁克.道尔顿(Bruker Daltonics)公司生产的WCX-MB(Weak cation exchange nanometer magnetic beads)捕获血清蛋白质组分,用Autoflex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检测各样品的蛋白质质谱,再利用Bruker Daltonics公司的CliprotoolsTM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差异蛋白质分子并建立ITP诊断模型,并选取20例ITP血清和20例健康对照血清对产生的模型进行分类验证和交叉验证.结果:40例ITP建模血清标本与40例健康对照建模血清标本经Clinprot系统检测蛋白质质谱,应用CliprotoolsTM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分子量700-10 000 Da范围内,可检测到55个差异蛋白质表达峰,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质峰19个(P<0.05),在ITP组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5个,下调的蛋白质有14个.软件自动将区分疾病组与对照组能力强的10个质谱峰建成了一个基于SNN(Supervised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算法的诊断模型,建模组判断ITP的预期敏感性为100%,预期特异性为100%.应用建立的SNN诊断模型对验证组进行分类验证,20例ITP病例及20例健康对照均被全部正确识别;交叉验证对ITP患者和健康对照检出的正确率为100%.结论:应用具有高通量及良好重复性ClinProt系统建立的ITP SNN模型由10个显著差异蛋白质峰构成,能有效区分ITP患者与正常对照,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 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ITP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萍;刘红云;刘晓燕;谢双锋;王秀菊;吴裕丹;张国扬;杨鹏凤;常建星

    目的:探讨Treg细胞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构建ITP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脾脏中的Treg细胞比例,应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脾脏CD4+ CD25+T细胞,采用RT-PCR方法测定Treg细胞相关转录因子(Foxp3,Smad7,STAT5和Akt-1)和细胞因子(IL-10,TGF-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小鼠外周血及脾脏的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P<0.01);同时,Foxp3、IL-10,TGF-β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Smad7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Treg细胞数量及其功能下降可能是ITP免疫功能紊乱的直接原因之一,而Foxp3 mRNA低表达及Smad 7 mRNA高表达可能抑制Treg的增殖和分化,参与ITp的发生.

  • 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敏;李以贵;聂大年;龙静

    目的:探讨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依照临床诊断分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组(megaloblastic anemia,MA)和难治性贫血组(refractory anemia,RA),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骨髓形态、血象检查及外周血涂片结果、红系巨幼变率及有核红细胞数.结果:MA组患者出现发热、出血、消化系反应、脾大、疲乏无力、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率、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含量与RA组相似,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红系病态、粒系病态、幼稚粒细胞、淋巴样小巨核百分率、PAS阳性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均明显低于RA组(P<0.05),而红系巨幼变率(90.00%)明显高于RA组(10.00%)(P<0.05),而MA组幼稚红细胞百分率(53.33%)与RA组接近(60.00%).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患者大多数临床表现、外周血涂片结果较为一致,RA组骨髓形态检验在诊断时应重点观察淋巴样小巨核细胞,而在MA组则应强调红系巨幼变的胞体,有核红细胞百分率(PAS)可作为临床诊断参考.

  • 中国西北高原汉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柯;郭晓宇;韩潇;欧剑锋;白海;王存邦;潘耀柱

    目的:探讨HLA基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寻找AA易感基因.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型技术,对西北高原汉族人群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183名健康无血缘关系对照者进行HLA-A*/-B*-DRB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HLA基因分布频率和优势比(OR)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患者组基因频率HLA-A* 0201 (45.0% vs 33.1%)、B* 1501(11.0% vs5.5%)、B*5501(9.0% vs 4.1%)和DRB1* 0901(19.0% vs 10.8%)显著增高,优势比(OR)为1.657、2.138、2.314和1.932,x2为4.882、3.876、3.863和4.473 (P< 0.05).AA组A*0301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0%vs 10.7%),其OR为0.349,x2为4.154(P <0.05),HLA-A* 0201男性基因频率低于女性(38.2% vs 59.4%),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LA-A* 0201、B* 1501、B*5501和DRB1* 0901基因和AA存在正相关,A*0301和AA存在负相关,其中HLA-A*0201还具有性别差异性.

  • 血友病患者骨质减少的发病机制初探

    作者:郝晓阳;王霖虹;谢燕燕;祁文玥;张嵩;杨美荣;闫振宇;陈乃耀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骨质减少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2015年3月至8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就诊的血友病患者23例,其中重型13例,轻中型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血清人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Ⅰ)、人骨保护素(OPG)、人骨碱性磷酸酶(BALP)、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检测,并根据美国疾控中心2002年发布的简易活动能力评分表,对21例进行了骨密度检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应用测量Z值水平评估骨密度(BMD)的临床意义.结果:本组研究中,Z值>-2组10例,Z值≤--2组11例;Z值≤-2组体重指数(BMI)及反映骨形成的血清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低于Z值>-2组(P <0.05);BALP(r =0.489,P=0.02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r=0.538,P=0.012)及BMI(r=0.572,P=0.007)与BMD均呈正相关且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中促进骨形成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r=0.570,P=0.007)、人骨保护素(OPG)(r=0.505,P=0.02),与反应骨破坏的标志物人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Ⅰ)水平呈正相关且具有显著性(P<0.05);重型患者(13例)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低于轻中型患者(10例)(P<0.01),BMD在两组中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D与血友病临床分型无关;低体重指数可能是骨质流失的危险因素;血友病患者骨质流失的机制可能与成骨细胞活性降低有关;IGF在血友病患者中起着阻止骨质流失的作用;bFGF和OPG可促进血友病患者骨代谢.

  • 羟基脲治疗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莉;姚红霞

    目的:研究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羟基脲对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9例患者分为羟基脲治疗组及未接受羟基脲治疗的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对不良反应及输血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羟基脲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即有上升,网织红细胞数在羟基脲治疗1年后有明显下降,而血清铁蛋白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未接受羟基脲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水平均无明显改善,而血清铁蛋白水平逐渐升高.羟基脲组患者在羟基脲治疗1年后有12例患者脱离输血,治疗有效率为85.71%,而未接受羟基脲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输血依赖情况未改善.所有接受羟基脲治疗的患者,经过随访1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羟基脲对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具有较好疗效,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其长期疗效以及其长远不良反应还有待继续观察.

  • 铁过载对小鼠脾脏CD8+T淋巴细胞凋亡及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洁;赵明峰;曹小立;孟娟霞;邢艺;贺小圆;金鑫;徐萍;江嫣雨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小鼠脾脏CD8+T细胞凋亡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铁剂组、去铁组、抗氧化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建立小鼠铁过载模型,观察小鼠铁负荷情况及脾脏CD8+T淋巴细胞内可变铁池(LIP)水平,活性氧(ROS)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8+T细胞比例以及IFN-γ、rNF-α、Granzyme-B和perforin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Annexin/PI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凋亡.免疫磁珠分选小鼠脾细胞获得CD8+T细胞,RT-PCR检测CD8+T细胞的IFN-γ TNF-α、Granzyme-B、perforin、BCL-2和BAX表达.结果:脾组织铁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显示脾发生铁过载.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CD8+T细胞中ROS明显上升(108.45±9.22 va 187.48±5.36,P<0.01).与对照组相比,铁过载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7.41±1.23)% vs (14.05±0.79)%,(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铁过载组小鼠脾CD8+T细胞IFN-γ显著降低(11.62±1.99)% vs (3.77±0.84)%,(P<0.05),Granzyme-B表达显著降低(11.36±1.48)% vs (5.29±1.74)%,(P<0.05);小鼠脾CD8+T细胞中IFN-γ(×10-)表达(10.94±0.13 vs2.19±0.78,P<0.05)明显下降,Granzyme-B(×10-3)表达(7.70±0.75 vs4.88±0.08,P<0.05)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脾CD8+T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11.33±0.48)% vs (2.27±0.33)%,(P<0.05);小鼠脾CD8+T细胞中BCL-2表达(×10-3)明显下降(48.29±5.81 vs 1.17±0.21,P<0.05),BA表达(×10-2)明显上升(13.90 ±2.67 vs 446.93±76.64,P<0.05).上述铁过载对小鼠脾CD8+T细胞的作用经去铁以及抗氧化治疗后可部分逆转.结论:铁过载可通过上调脾CD8+T细胞内ROS进而上调BAX并下调BCL-2,增加CD8+T细胞凋亡率,抑制CD8+T细胞IFN-γ Granzyme-B和蛋白的表达.经去铁以及抗氧化治疗后可部分逆转此作用.

  •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固有样淋巴细胞频数分布规律的研究

    作者:姚春艳;魏婷婷;郭路路;单鹏;李柏青

    目的:探讨3种固有样淋巴细胞iNKT细胞、γδT细胞和B1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百分率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六色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NKT细胞、γδT细胞和B1细胞及适应性T淋巴细胞、B2细胞在5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应用统计软件分析各群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的频数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iNKT细胞在5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百分率为0.18%(0.01%-2.01%),γδT细胞为4.90%(1.45%-20.14%),B1细胞为1.62%(0.20%-3.77%),适应性T细胞为63.52%(33.20%-83.22%),B2细胞为6.64%(3.07%-13.80%).在B淋巴细胞群体中以B2细胞占多数,其百分率为81.43%(57.90%-94.12%),B1细胞相对较少为17.28%(5.28%-41.13%);在T淋巴细胞群体中iNKT细胞、γδT细胞和适应性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0.32%(0.01%-3.6%)、7.55%(3.04%-27.66%)、91.98%(72.22%-96.86%).相关性分析显示,iNKT细胞和γδT细胞间、γδT细胞和适应性T细胞间以及B1细胞和B2细胞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39,P=0.0056;r =0.602 8,P<0.000 1;r=0.4791,P=0.000 4),其余各指标间均无相关性.女性血液中iNKT细胞百分含量为0.29%(0.06%-2.01%),显著高于男性0.12%(0.01%-1.37%)(P<0.05),其余各亚群含量无性别差异.结论: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γδT细胞、B1细胞和iNKT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适应性淋巴细胞,其在外周血中含量依次递减;除iNKT细胞外,其余各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无性别差异.

  • GATA-1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骨髓CD71+细胞EpoR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芳;丁瑾;魏巍;冯婷婷;陈英;冀林华;韩园芳

    目的:探讨GATA-1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模型大鼠骨髓CD71+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和HAPC模型2组.在海拔4 300米自然环境下复制HAPC模型并采用骨髓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学参数检测进行验证.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分选相结合的方法分选大鼠骨髓CD71+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其EpoR的细胞表面表达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分别在常氧和低氧下培养CD71+细胞,筛选佳干扰序列GATA-1 shRNA1后,转染96 h,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液学参数和骨髓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显示,HAPC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与对照组比较,HAPC模型组骨髓CD71+细胞膜表面EpoR的表达增高(P<0.05),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对照组,r=0.929,P<0.01,r=0.802,P<0.05;HAPC模型组,r=0.822,P<0.05,r=0.839,P<0.01).GATA-1 shRNA1干扰两组骨髓CD71+细胞96 h后,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在低氧条件下GATA-1和EpoR的表达仍高于相应的常氧状态.结论:GATA-1对EpoR表达的影响可能与HAPC的发生发展相关联.

  •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重度下肢缺血的初步疗效评价

    作者:于靖宜;李尚珠;吴立华;李红敏;高雯慧;郑亚丽;徐宁;刘庆国;李君凡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uto-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auto-PBMNC)治疗血栓闭塞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重度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13年5月本院2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2组:1组12例接受auto-PBMNC治疗(auto-PBMNC组);另1组10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随访所有患者治疗后2年内溃疡愈合、脱离CLI、截肢、死亡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uto-PBMNC组的溃疡愈合情况和脱离CLI情况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溃疡愈合:P=0.016,脱离CLI:P =0.013).2组2年截肢率无统计学差异(大截肢:P =0.361,总截肢P=0.867).2年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auto-PBMNC治疗能明显促进TAO患者溃疡愈合及脱离CLI,但两者对截肢的影响相同.

中国实验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