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诊断后巩膜葡萄肿1例

    作者:张小茸

    患者男性,70岁.自觉视物模糊,左眼前常有黑影漂动一月余来院就诊.眼科检查:左眼屈光度-10.00D,玻璃体混浊.超声检查见:左眼轴长增大达29mm,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内可见机化物强回声(图1),视网膜、脉络膜及球后组织不均匀后移,B超诊断:后巩膜葡萄肿.

  • 彩超诊断晶体不全脱位1例

    作者:冯宇

    患者女,61岁.3 d前因劈柴打伤右眼,视力明显下降来诊.超声所见:双眼轴径线正常,左眼晶体位置正常,周边回声增强,核心部可见散在的点状强回声,玻璃体及视网膜未见异常.右眼玻璃体内见一圆形结构回声,眼球转动时可见距前房较近的纤维膜振颤;玻璃体内见点、线状强回声,动度(+),视网膜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右眼晶体不全脱位,右眼玻璃体混浊(图1).

  • B超诊断先天性无虹膜1例

    作者:黄霞

    患者,白淑红,女,6岁.因畏光、弱视,近1个月来视力明显减弱前来就诊.体检:双眼水平震颤,瞳孔极度散大,几乎与角膜相等,晶状体赤道部暴露.临床诊断:双眼无虹膜,视盘发育不良.B超探查:双眼轴长约23mm,左眼晶体厚约0.7mm,长约11mm,距球壁约4.3mm.右眼晶体厚约0.7mm,长约8.7mm,距球壁约5mm.视网膜及玻璃体未见异常(图1).

  • 超声诊断与眼外伤152例

    作者:曹其福;曹文婷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眼外伤152例,包括角膜、晶状体损伤,前房积血、玻璃体出血、浑浊、异物,视网膜脉络膜脱离,球壁裂伤,球后软组织及眼眶损伤等。结果如下。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高血压病引起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

    作者:姚志兰;马燕;崔淑丽;吕毅

    应用多普勒超声探测眼的视网膜血流速度是近年来开展的新项目,为了研究高血压病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我们应用了彩色多普勒技术.

  • Ⅱ型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糖关系的探讨

    作者:鲁豫;鲁平;袁建军;郭慧丽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2-DM)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84例(168眼)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进行检测,经眼底检查确定有无合并视网膜病变并对合并视网膜病变者进行分型,同时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1.糖尿病各组CRA的Vs、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RI高于对照组(P<0.05);2.经相关性分析表明HbA1c与Ⅱ型糖尿病患者CRA的血流速度测值呈负相关,与CRA的RI呈正相关.结论:血糖是影响视网膜血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CDFI是评价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 B型超声波检查在玻璃体积血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莫正政;黄小梅

    目的:评估B型超声扫描在玻璃体积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57眼)住院的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其中23眼施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结果与B型超声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玻璃体积血的部位及形态与玻璃体积血的原因、出血的量、时间及玻璃体的性质等有关;经23眼玻璃体切除手术证实,B型超声诊断玻璃体积血的病理状况及与视网膜的关系的符合率为95.7%.结论:B型超声波检查有助于玻璃体积血的临床诊断,对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价值.

  • B超在视网膜嵌顿致视网膜扭转中的应用

    作者:蔡素贞;赵瑞芝;种香芝;翟英

    视网膜嵌顿致视网膜扭转是一种严重的眼外伤,常伴有屈光间质混浊,眼部常规检查时不易发现.2000~2002年我们用B型超声诊断6例,现报告如下.

  • 眼部牵牛花综合征B超诊断1例

    作者:杨先凤

    患者,女性,12岁.因右眼自幼视力差来院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左视力1.2,内外眼正作者单位:443003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常;右0.12,矫正无助,眼前段无异常.眼底检查:右视乳头约3PD大小,边缘有灰黑色素,从表面到底部约18D,底部呈现黄白色,底部及边缘可见较多的细小血管走向周边.B超:左眼轴长23mm,右眼轴长23.10mm,右玻璃体暗区透声清楚,未见异常回声,视网膜在位,视乳头部位可见一烧瓶状无回声区,大小约4.13mm×3.35mm,边界清晰(图1).超声提示:视神经发育异常声像(牵牛花综合征可能性大).经临床检查和超声提示确诊为牵牛花综合征.

  •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眼底病中视网膜温度分布的数学模拟

    作者:陈虹霞;顾瑛;刘凡光;程刚;曾晶

    目的 了解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眼底疾病时视网膜的温度变化.方法 利用经典的Pennes生物传输方程,根据PDT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参数,以家兔视网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PDT治疗中视网膜温度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由Matlab软件实现.结果 模拟了白兔、灰兔视网膜在波长为690nm、功率密度为600 mW/cm2、照射时间为100 s、光斑直径为1~3mm的激光照射下,视网膜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论 数学模拟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PDT治疗中视网膜温度的情况.建模时必须考虑血液灌注对热效应的影响;照光剂量决定治疗中视网膜温度变化;眼底色素含量、光斑直径等因素对视网膜温度也有重要影响.

  • 倍频Nd:YAG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作用的观察

    作者:陈虹霞;顾瑛;刘凡光;曾晶;韩丽娜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倍频Nd:YAG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在临床上作为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光源的安全性.方法以新西兰兔10只20眼为实验对象,倍频Nd:YAG激光(532 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照光功率密度为600、800、1 000、1 600和2 000 mW/cm2,照光时间为100 s和200 s,光斑直径为2 mm.在照后第1 h和24 h进行眼底照相与组织病理学观察,初步确定在该照射条件下,倍频Nd:YAG激光的兔视网膜损伤阈值范围.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眼底镜与眼底荧光造影显示视网膜小损伤剂量为100J/cm2,光镜下出现损伤剂量为80 J/cm2;视网膜激光损伤在24 h内逐渐加重;能量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激光视网膜损伤程度与功率密度关系更为密切.结论532 nm激光作为临床上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源是安全可行的.

  • 氩激光光凝诱导兔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后其功能与形态的变化

    作者:李雯;荣翱

    目的 通过氩离子激光诱导建立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局部变性模型,观察光凝前、后视网膜功能及形态特征.方法 青紫蓝兔10只,其中7只兔左眼行氩离子眼底激光光凝,分别检测激光光凝前及光凝后不同时间点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lectroretinography,F-ERG),分析视功能改变情况.另3只实验兔按同样方法建模后7 d摘除眼球做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激光光凝后1 d F-ERG中视杆细胞反应b波波幅降至低,3 d后有小幅回升并趋于平稳,但仍低于光凝前水平,峰潜时无显著变化;光凝后4 h大混合反应a、b波波幅降至低,1 d后略有回升,7 d后呈平稳状态低于光凝前水平,峰潜时无显著变化;光凝后1 d振荡电位OPs的∑O值降至低,3 d后逐步回升,但仍低于光凝前水平.光凝后7 d RPE细胞变性破坏,深层脉络膜及节细胞层无明显影响.结论 激光光凝可以破坏RPE细胞及邻近光感受器细胞,建立RPE局部变性模型,其功能与形态均有改变.

  • 激光功率密度对HMME-PDT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作者:韩丽娜;顾瑛;刘凡光

    目的观察激光功率密度对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光动力效应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兔正常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为实验对象,HMME注射剂量为5 mg/kg,波长532 nm激光作为激发光源,眼底光斑能量密度为20 J/cm2,功率密度分别为100、200、300和400 mW/cm2,相匹配的照射时间分别为200、100、66和50 s,照光时机为注射药物结束后5 min之内.在PDT后第6小时和12小时,1、3和5天进行眼底观察、荧光眼底造影,并在眼底造影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时取照光部位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激光功率密度为100 mW/cm2,PDT后第5天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选择性闭塞;功率密度为200 mW/cm2时,PDT后第3天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选择性闭塞;功率密度为300 mW/cm2时,PDT后第1天出现视网膜的非选择性损伤,PDT后第3天视网膜恢复正常,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功率密度为400mW/cm2时,PDT后第6 h出现视网膜的非选择性损伤,PDT后第5天视网膜恢复正常,脉络膜毛细血管和大部分脉络膜大血管的闭塞.结论在激光能量密度相同时,其功率密度是影响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因素.即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生物学效应出现的时间提前,照射部位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大血管受累的可能性越大.

  • 578.2nm激光照射对视网膜功能学损伤的研究

    作者:施东雯;顾瑛;刘玮;张继庄;曾晶

    目的 从功能学的角度研究激光照射后视网膜功能的改变.方法 健康灰兔6只共12只眼,按照激光进入眼底的功率密度分为正常组,阈值下组和阈值上组,每组4只兔眼.应用波长578.2 nm、脉宽20~40 ns的脉冲铜蒸汽激光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照光时间100s,眼底光斑直径2mm.照光后1周用视觉电生理仪采集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判定激光对视网膜功能学的损害.结果 暗视ERG中,阈值上组和阈值下组的Ab(uv)与正常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暗适应大电反应中,阈值上组与正常组的Ab(uv)差异显著,阈值下组与正常组的La(ms)差异显著.结论 低于损伤阈值剂量的激光照射视网膜出现视网膜功能的改变.

  • 激光照射参数对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眼底病中视网膜温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作者:陈虹霞;顾瑛;程刚;刘凡光;曾晶

    目的 了解不同激光照射参数对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眼底疾病中视网膜温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经典Pennis热传输方程建立视网膜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激光波长、功率密度及光斑直径对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过程中对青紫蓝灰兔视网膜温度的影响.结果 当照光剂量相同时,578 nm激光引起的灰兔视网膜温升大,532 nm激光次之,690 nm激光小;随着激光功率密度及光斑直径的增加,视网膜温升也越高.结论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中严格控制照光参数对于防止不必要的视网膜热损伤非常重要.

  • 半导体激光、氩激光、532 nm激光经瞳孔光凝兔眼视网膜的组织学反应比较

    作者:赵东升;王康孙;石海云

    目的:比较半导体激光、氩激光、532 nm激光经瞳孔光凝兔眼视网膜的组织学反应.方法:灰兔5只,每眼以视神经乳头为界分成上、下两个术区,分别经瞳孔用半导体激光、氩激光或532 nm激光照射视网膜,每眼均有半导体激光术区.半导体激光、氩激光、532 nm激光功率分别为100~300、90~110、100~200 mW,脉宽分别为0.2、0.1、0.1 s,光斑直径均为200 μm.结果:肉眼见半导体激光光斑比氩激光、532 nm激光光斑更灰白.形成相似的光斑,半导体激光能量密度为氩激光、532 nm激光的3~4倍.光镜下3种激光轻、中度光斑的表现相似,主要影响色素上皮、视细胞层和内外颗粒层;重度光斑表现不同,半导体激光致脉络膜、巩膜内层损伤,视网膜内层影响不大;氩激光、532 nm激光使视网膜全层结构混乱,脉络膜改变不明显.透射电镜下见半导体激光光凝致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内界膜正常;氩激光、532 nm激光光凝后色素上皮细胞内溶酶体功能活跃,双极细胞空泡变.结论:半导体激光视网膜、脉络膜的吸收率为氩激光、532 nm激光的1/4,光凝时不易掌握合适的反应程度,常规视网膜光凝治疗时,应该选用氩激光或532 nm激光.

    关键词: 视网膜 激光凝固
  • 578.2nm铜蒸气激光对灰兔眼视网膜损伤阈值的研究

    作者:施东雯;顾瑛;曾晶

    目的 确定脉宽20~40 ns,脉冲频率为6 kHz的578.2 nm铜蒸气激光对灰兔眼视网膜的损伤阈值,探讨影响该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因素.方法 以青紫蓝灰兔(15只,30只眼)为实验对象,应用波长578.2 nm,脉宽20~40 ns的脉冲铜蒸气激光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按照进入眼内的激光功率(total intraocular power,TIP)分为6组(15、30、45、60、75和90 mW),照光时间100 s,眼底光斑直径2 mm.于照光后1 h和24 h用检眼镜检查视网膜上的曝光点,用眼底照相机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并记录.计算检眼镜下视网膜损伤阈值(照光后1 h和24 h)和眼底荧光造影下视网膜损伤阈值(照光后24 h).结果 波长578.2 nm,频率为6 kHz的铜蒸气激光,在眼底光斑直径为2mm,照光时间为100 s的灰兔视网膜损伤阈值如下:检眼镜下照光后1 h的阈值为TIP=69.24 mW,眼底功率密度为1 805.97 mW/cm2;检眼镜下照光后24 h阈值为TIP=53.25 mW,眼底功率密度为1 388.92 mW/cm2;眼底荧光造影下照光后24 h的阈值为TIP=51.62 mW,眼底功率密度为1 346.26mW/cm2.结论 在照光时间相同和光斑大小不变的条件下,TIP是影响激光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因素.在照光后24 h内,随着照光后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恒河猴眼激光视网膜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杰;钱焕文;单清;任华;焦振宇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对激光眼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采用氩离子激光照射(功率180~270 mW)致视网膜损伤的恒河猴分4组,每组4只.其中2组动物自照射后11~12 h开始每3天1次分别球后注射rhbFGF 1 μg/kg和2 μg/kg,1组动物于相同时间注射地塞米松1 mg/kg作为阳性对照,另1组为照射对照组.激光照射后即刻和7、14、21、28天行眼底彩色照相,记录激光损伤灶的形态变化,每天进行检眼镜观察.每组各有1只猴于照射后7、14、21、28天行双眼球摘出术,分别作眼底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地塞米松组和照射对照组比较,rhbFGF治疗组动物视网膜损伤斑明显变浅淡,色素沉着减少,视网膜损伤斑面积明显缩小(P<0.05),愈合修复较快.rhbFGF不仅能促进视网膜损伤区的细胞增生,而且能减少视细胞的损伤和缺失.结论:rhbFGF对激光视网膜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1.318 μm近红外激光视网膜损伤阈值研究

    作者:杨在富;钱焕文;张宁;单清;张杰;马萍;陈鹏;杨景庚;梁洁;王嘉睿

    目的研究1.318μm激光对视网膜的损伤效应,确定其损伤阈值.方法用输出波长1.318 μm的Nd:YAG激光为照射光源,固定照射时间0.2 s,以不同剂量的激光照射散瞳后的家兔(25只)和大鼠(28只)眼睛,照射光斑直径分别为5 mm和2 mm,于照后1 h和24 h观察视网膜损伤发生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并于照后24 h对损伤视网膜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318 μm激光致家兔和大鼠视网膜损伤的阈值角膜剂量分别为13.7 J/cm2和10.4 J/cm2,阈值角膜能量分别为2.69 J和0.33 J.受损视网膜可见清晰的白色凝固斑,损伤重者累及视网膜全层.结论1.318μm激光可导致家兔和大鼠视网膜损伤,损伤阈值ED50分别为13.7 J/cm2和10.4 J/cm2.

  •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罗艳;刘恒明

    青光眼是不可逆转性致盲性眼病,其诊断、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仍存在许多难题,尤其某些难治性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伴葡萄膜炎的青光眼、角膜移植术后的青光眼、外伤后的青光眼、视网膜或玻璃体术后的青光眼等,其手术及药物治疗效果常不理想.

2837 条记录 6/142 页 « 12345678...141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