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前栓塞联合Kawase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兰梅

    目的:探讨术前栓塞联合Kawase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前栓塞联合Kawase入路手术治疗的岩斜区脑膜瘤病例,与15例术前无栓塞的Kawase入路手术治疗的岩斜区脑膜瘤病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手术难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Kawase入路手术前栓塞组平均失血量(315.52(58.71)m l,平均输血量(185.35(46.15)m l,平均手术时间(2.52(0.59)h.未栓塞组平均失血量(1136.25(82.16)m l,平均输血量(488.63(62.32)m l,平均手术时间(5.15(1.26)h,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前栓塞组肿瘤切除程度显著高于非栓塞组比较.结论:术前栓塞可降低Kawase入路手术中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可降低手术难度.

  • 腰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合并恶变的诊疗探讨

    作者:尹立;王铁衡

    目的:探讨腰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合并恶变的诊疗.方法:选取我院临床上所遇到的腰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合并恶变的病例,通过系统分析探讨了其诊疗特点.结果:先行介入治疗,栓塞肿瘤的供养动脉即腰动脉及右侧髂内动脉,使瘤体缩小从而减少肿瘤出血,再择期行肿瘤切除术.结论:腰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合并恶变主要的治疗方案是以肿瘤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控制手术出血是手术的关键.术前栓塞瘤体血管结合术中相应止血方法是较为切实有效的方法.

  • 3D-DSA在盆壁肿瘤术前介入栓塞中的价值

    作者:袁正;董生;刘士远;严昺;贾宁阳;肖湘生

    目的 评价骨盆肿瘤术前单纯栓塞疗效和旋转DSA及三维重建对指导介入手术的价值.方法 22例盆壁病变术前行单纯介入栓塞治疗,外科手术时机为介人手术后24小时内,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计算术中估计失血量;其中11例进行旋转DSA及三维重建,与传统正位DSA指导下比较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及造影剂用量的差异.结果 22例患者术中估计失血量为(1188.5±684.4)ml;旋转DSA及三维重建组病例与传统正位DSA组比较,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无差异(P>0.05),透视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 术前24小时内行明胶海绵颗粒单纯栓塞可明显减少盆壁病变术中出血,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对介入手术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术前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周健

    目的 对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2例,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1~3 d行超选择供血动脉栓塞,详细观察栓塞后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并记录手术时出血量.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范围及供血情况,12例患者中-侧颌内动脉供血8例,合并咽升动脉供血4例.7例完全栓塞,5例仅部分栓塞.毒副作用为栓塞侧面部疼痛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0 ml.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并提高肿瘤切除率.

  • 脊椎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术前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璋

    目的探讨脊椎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及术前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对其术中出血,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巨细胞瘤的影像学征象,并对肿瘤供血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前栓塞处理.结果脊椎巨细胞瘤的典型征象为具有溶骨性破坏边缘,破坏区有一定的膨胀性并呈皂泡状或分隔状骨嵴等特点.供血动脉栓塞后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结论①X线平片是诊断本病的基本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②CT及MRI能确定病变范围、大小、内部结构及软组织肿块,对X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具有特殊诊断价值.③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 颈动脉体瘤的术前造影和栓塞

    作者:姜金利;刘熙鹏;柳登高;李宝民;周定标

    目的:了解颈动脉体瘤的血供情况及术前栓塞对术中出血、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8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经5F造影导管用直径250 1000μm Ivalon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处理.结果:颈动脉体瘤主要由同侧的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同侧颈内动脉参与供血的占1/18,椎动脉参与供血的占2/18.供血动脉栓塞后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结论:颈动脉体瘤的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 术前门静脉栓塞提高肝癌手术切除率

    作者:刘海;彭永红;杨作衡;王国雄;汤鹏

    手术前栓塞一侧门静脉(preopera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PVE)是近年肝脏外科的新进展,可以使对侧肝叶增生肥大,增加将来肝癌切除后残留肝脏(future liver remnant, FLR)的体积,提高肝癌的切除率,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

  • 直接穿刺栓塞在头颈部富血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梁莺;王大明;黄魏宁;凌锋;缪中荣;刘勇刚

    我院采用直接穿刺栓塞的方法对6例头颈部富血肿瘤的患者行手术前栓塞,现报告如下.

  • 脑膜瘤术前栓塞并发肿瘤卒中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梁朝辉;张鸿祺;凌锋

    患者女,65岁.主因发作性头痛2周,加重伴恶心1周,于2007年9月16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该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以左颞部为主,每次头痛持续约0.5 h,4~5次/d,可自行缓解,不伴恶心呕吐.近1周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有恶心,无呕吐.头部CT显示,左蝶骨嵴占位性病变,肿瘤大小5 cm×6 cm×7 cm,边界清楚(图1).入院体检:血压120/80 mm Hg,意识清楚,精神差,语言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为Ⅴ级,病理征阴性.既往体健,自发病以来,无视物不清及意识丧失.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以及肝功能等均正常.结合头部CT考虑为左蝶骨嵴脑膜瘤.

  • 术前栓塞在颅底脑膜瘤手术中的价值

    作者:卢旺盛;郭新洪;田增民;于新;杨剑;梁英魁

    目的 回顾42例颅底脑膜瘤施行术前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颅底脑膜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并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的材料包括明胶海绵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后3~7 d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单纯的颈外动脉供血(Ⅰ型)7例,颈内外动脉联合供血者(Ⅱ+Ⅲ型)35例.肿瘤全切除24 例,大部切除13例,部分切除5例,无栓塞相关并发症.结论 颅底脑膜瘤的术前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全切率.

  • 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动脉造影表现和术前栓塞的意义

    作者:张儒焱;陈勇;李彦豪;曾庆乐;赵剑波;卢伟;刘战胜;王玉丹

    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craniofacial giant neurofibromatosis,CGN)严重影响美观,并会对视、听、呼吸及语言等功能造成一定的障碍.CGN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出血量大是外科手术治疗中面临的大困难.我院2006至2009年共收治6例CGN,均于术前行经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术中出血较少,为手术切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方法如下.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治疗严重后鼻部出血的并发症分析

    作者:张萍;刘汝利

    严重后鼻部出血是指一次或多次后鼻部出血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是临床上较少见而严重的病症.少数患者因出血原因不明、部位不清而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具有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1],且有图像清晰,诊断迅速、可靠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血管瘤、假性动脉瘤、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术前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以减少术中出血及严重后鼻部出血.

  • 术前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实质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向阳;黄书岚

    目的 探讨分析术前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实质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4月~2016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6例小脑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术前栓塞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记录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和相关手术指标,分析术前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术前栓塞组14例达到完全栓塞,其中l例发生栓塞并发症(脑出血),6例大部分栓塞,2例部分栓塞.其中20例显微镜下全切,且未损伤脑干及邻近正常组织结构,2例因肿瘤同脑干粘连紧密,未强行全切.对照组显微镜下全切18例,6例因肿瘤出血凶猛严重影响手术视野,未能全切,其中4例切除90%,2例切除80%,且不同程度地损伤周边正常脑组织.术前栓塞组手术时间[(6.79±1.53)h]、术中出血量[(459.24±25.17) mL]、输血量[(250.00±81.35)mL]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8.11±1.36)h、(938.62±30.93)mL、(472.00±132.1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实质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提高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显微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脑膜瘤

    作者:李学东;郑捷敏;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刘桂彪;薛建荣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脑膜瘤术前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肿瘤大直径6.1~8.5 cm,均由多支颈内、外动脉分支供血.在术前5~7 d,对14例巨大脑膜瘤行DSA检查和微导管超选择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材料包括PVA颗粒、明胶海绵等.栓塞后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完全栓塞4例,部分栓塞10例.术中出血量300~1 000 ml.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巨大颅内脑膜瘤供血丰富,手术切除前应用介入造影可了解肿瘤血运情况,避免术中损伤重要血管.栓塞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脑膜瘤 术前栓塞
  • 脑膜瘤术前栓塞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晓波;金征宇

    目的评价脑膜瘤术前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7例术前栓塞病例与131例非栓塞病例按病变大小、部位和患者性别进行配对分析,观察两组间平均术中失血量、平均输血量和平均术后恢复时间的差异.记录并分析栓塞组患者的栓塞后并发症.结果栓塞组各变量平均值均低于非栓塞组,平均失血量分别为(1402.97±1171.60)和(1852.94±993.40)ml,平均输血量分别为(1325.53±1040.15)和(1747.06±959.24)ml,平均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30.18±20.24)和(33.29±27.54)d,其中平均失血量和平均输血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栓塞组病例未发生严重栓塞后并发症.结论脑膜瘤术前栓塞对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脑膜瘤 术前栓塞
  • 超选择性供瘤血管栓塞后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松奇;叶财盛;胡作军;林勇杰;李晓曦;吕伟明;王深明

    目的 探讨术前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在颈动脉体瘤切除术中的作用及颈动脉体瘤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 33例直径>3 cm的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然后行超选择性供瘤血管动脉栓塞后再行手术切除.其中10例10侧于栓塞后第4天行手术治疗,23例24侧于术后第1天行手术切除.术中5例行颈动脉重建术,其中1例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吻合,3例用大隐静脉移植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中常规行动脉转流术.另1例行颈内动脉修补术,未行动脉转流.结果 全部瘤体均一期切除.1例剥离瘤体时颈内动脉撕裂行修补术,术后当天发生2次对侧肢体偏瘫,第2天肢体活动恢复正常,但讲话不清,舌头偏瘫.MRI检查提示脑栓塞.3个月后恢复.其余病例术后无脑缺血及不可逆的颅神经损伤.结论 术前超选择性供瘤动脉栓塞后手术切除是治疗颈动脉体瘤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颅神经损伤.

  • 中晚期肾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仲武;陈济铭;官怀文;陈一平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癌动脉造影及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36例中晚期肾癌患者,均经临床检查、静脉肾盂造影、B超、CT或MRI检查而确诊;采用Seldinger's技术,局部麻醉下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引入5F Yashiro导管,常规行腹主动脉及双肾动脉造影,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再将导管超选择插管或尽可能接近肿瘤病灶,进行化疗栓塞(栓塞组),观察其临床改善情况,计算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并与随机抽取我院近3年所做的17例术前未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的肾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血管造影表现为患侧肾肿瘤供血动脉增粗,分支紊乱移位,肿瘤内可见粗细不均、扭曲杂乱的新生血管,有些呈网状改变及包绕征象,显示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少数病例伴有斑点状血湖、小的动-静脉瘘,静脉期及实质期可显示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形成情况;栓塞组术中失血量为0~600ml,平均310 ml,手术时间为60~150 min,平均90 min,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为0~1 600ml,平均480 ml,手术时间为80~195 min,平均120min,栓塞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栓塞组术中见瘤体质地变软,表面苍白,瘤体表面静脉萎陷,肾周形成明显水肿带,易于剥离;手术后经病理检查,显示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瘤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液化.结论术前靶血管栓塞是中晚期肾癌手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可切除率,同时也减少术中出血量.

  •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吕伟明;刘瑞磊;李杰;林勇杰;李晓曦;王深明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1980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59例62侧颈动脉体瘤手术,按照是否行术前供瘤血管栓塞分为两组,比较其手术方式、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转流管在颈内动脉重建中的意义;通过随访结果探讨病理学诊断意义.结果 栓塞组和未拴塞组的出血量、颅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例手术病人进行颈内动脉重建,其中6例使用内转流;术后脑梗塞2例,均为使用内转流病人.其中1例死亡;21例病人术后发生27例次的颅神经损伤,占33.87%,绝大多数为暂时性损伤,仅有1例为永久性损伤.术后病理证实62侧颈动脉体瘤中59侧良性,3侧恶性,随访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术前供瘤血管的超选择性栓塞可以明显的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颅神经的损伤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栓塞后24~48h为手术的佳时机;颈内动脉重建时不建议常规使用内转流.组织形态学表现不足以判定其良恶性,而应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因此对颈动脉体瘤病人必须做好随访.

  • 对小脑半球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在行肿瘤切除术前进行肿瘤动脉栓塞的效果分析

    作者:常枫

    目的:探讨对实质性小脑半球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在肿瘤切除手术前进行肿瘤动脉术前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实质性小脑半球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22例患者,对照组有2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行肿瘤切除手术前先进行肿瘤动脉栓塞。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Kamofsky评分≥7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实质性小脑半球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术前进行术前栓塞可减少其在术中的出血量,提高其手术的效果。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术前栓塞辅助手术切除治疗实质性小脑半球血管网织细胞瘤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作者:梁海波

    目的:探讨术前栓塞辅助手术切除治疗实质性小脑半球血管网织细胞瘤( CHB)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行实质性 CHB 切除术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18例及对照组18例。对照组仅采取 CHB 切除手术,研究组于术前采取栓塞治疗。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1年,研究组生活自主功能优良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栓塞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实质性 CHB 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效果,提高预后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可行性较佳,适于临床应用。

5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