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爱英

    目的 观察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10月在呼吸科治疗的危重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及护患沟通不良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意外事件和护患沟通不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意外事件及护患沟通不良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六西格玛在减少置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作者:陈秋婉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降低外科置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应用FMEA管理方法,对外科置管病人UEX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并对实施前后置管病人UEX风险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及反馈,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改善情况.结果:FMEA的管理方法用于流程的改进,能使潜在的风险量化,并加以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甚至规避风险.结论:将FMEA用于外科置管病人UEX的风险防范管理,在医疗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UEX事件的发生,提高置管病人的安全性.

  • 运用品管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实践

    作者:张小红;许月萍

    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不仅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积极性.

  • 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舒小红

    目的 分析和探讨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4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总发生率为11.29%,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8.71%(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1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2.90%(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58.06%(P<0.05).结论 在外科术后管道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并且能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改良身体约束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范惠;刘温温;马梅;牛静

    目的 探讨改良身体约束方法在重症医学科(ICU)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31例ICU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45例ICU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身体约束,研究组患者实施改良身体约束,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部位皮肤损伤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03%,约束部位皮肤损伤率为2.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7.12±1.0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33±2.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约束方法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集束化护理对胃管、鼻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作用探究

    作者:徐华婷;胡双玲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胃管、鼻肠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预防作用.方法:研究组为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我科接受胃肠道手术及肠梗阻需留置胃管和(或)鼻肠管的患者903例,对其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为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留置胃管和(或)鼻肠管患者829例,对其实施常规护理,统计并比较两组的UEX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非计划胃管、鼻肠管拔出16例,对照组非计划胃管、鼻肠管拔出30例,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胃管、鼻肠管UEX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SHEL模式在老年人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作者:范忆蓉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防范老年人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报的88例60岁以上老年人非计划性拔管,应用SHEL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管道护理流程和管道风险评估表,进行管道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和管道固定方法改革,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及宣教沟通.结果:88例老年人非计划性拔管中,与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共78例,占88.6%;与护理工作场所及设施有关的18例,占20.4%;与临床环境有关的37例,占42.0%;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的46例,占52.3%.结论:SHEL模式能全面分析老年人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确保管道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患者参与模式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徐桃香;芮冶昊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模式应用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与影响,为临床上采用患者参与模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间住院并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导管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导管护理基础上实施患者参与模式,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导管自护,通过对两组病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观察及导管自护知识评估,研究实施患者参与模式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作用.结果:试验组病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导管自护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x2 =4.39,P<0.05;x2 =9.96,P<0.05).结论:实施患者参与模式后,患者安全管理与主动参与意识增强,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护士工作价值感得到提升,促进了护患间更好的配合,值得临床推广.

  • EICU病房中镇静评分对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作用

    作者:赖俊;陈照菊;张静萍

    目的:探讨Ramsay Scale镇静评分和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镇静-躁动评分在预防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中的应用.方法:收治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患者80例,给予镇静治疗时应用Ramsay Scale镇静评分和SAS镇静-躁动评分方法,判断气管插管患者的意识程度来进行动态评估并适当给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两种评分的联合应用,判断患者意识程度来调整镇静药量,患者的UEX率明显降低.结论:在EICU病房中,行气管插管患者予镇静治疗时使用Ramsay Scale和SAS评分法更适合于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管理,减少因患者自身原因造成的UEX发生.

  • 强化护理策略对减少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建红

    目的:探讨护理策略在减少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ICU气管插管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相关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UEX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强化护理策略,可明显降低UEX发生率.

  • 强化护理策略对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厉润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策略对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ICU气管插管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强化护理有利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 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患者管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任琼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患者管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外科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管道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有效率及患者家属总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75.0%(P<0.05)。试验组护理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5.0%(P<0.05)。试验组患者家属总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0.0%(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外科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有效率。

  • PDCA程序在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作用

    作者:潘玲;徐溧婕;李敏;杨春艳

    目的:探讨PDCA程序在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的程序设定“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为目标,进行现状把握,原因分析,制定措施,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应用PDCA程序后,2013年1月-6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至0.5%,比2012年6月-12月下降了3%。结论:PDCA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吴海翠

    重症监护室(ICU)是救治各种危重症患者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医疗体系,而非计划性拔管在ICU管理中是常见问题之一.特别是气管内插管,更是不容忽视.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病人在计划性拔管之前病人自行拔管或医务人员在处置病人操作过程中意外拔管[1].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造成患者损伤,导致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同时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作者:梁雁;黄玉凤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导管的意外拔除已成为ICU中常见问题,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占置管患者3%~16%.有资料表明,意外拔管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达25%,插管重置病死率明显高于计划性拔管的患者,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ICU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分述如下.

  • E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

    作者:徐丽青;陈月娥

    目的 探讨E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寻求妥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11例EICU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归纳.结果 11例E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主要有气管导管、病人、医护人员三方面的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针对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

  • 品管圈管理在预防神经内科鼻饲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

    作者:赵爱学

    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鼻饲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中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2015年12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鼻饲患者88例进行研究,以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时间作为分界点进行分组,即以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44例未应用品管圈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44例应用品管圈管理的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八项素质与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和谐程度、品管手法、积极性、凝聚力、愉悦感、沟通配合、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八项素质与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鼻饲患者应用品管圈管理可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适合推广应用。

  • 根因分析法在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作者:罗娟;杨丽;唐明亚

    目的 探讨运用根因分析法对导管滑脱事件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以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发生的56例计划性拔管事件,运用柏拉图找出需要重点改善的项目,然后对重点项目进行根因分析,并进行干预.2016年1月-2017年6月对改进效果进行追踪.结果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2014年6月-2015年12月7.8%下降到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2.3%,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结论 采用根因分析法能找到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对策.

  • 肿瘤内科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高显臣

    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导致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本院治疗肿瘤且行PICC导管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密切观察,统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析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20例(13.3%)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而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是导致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结论:肿瘤内科PICC导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较高,且与患者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应用高浓度药物密切相关.所以医务人员需要掌握PICC置管的适应症,明确造成PICC非计划性拔管关键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

  • 基于RCA的非计划性拔管影响因素分析及系统干预

    作者:董婷婷

    目的:寻找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根本原因,并依靠系统干预采取有效手段达到改善的目的。方法基于信息系统、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2012年-2013年193例非计划性拔管行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2015年提出并实施基于多学科的、系统性的改善策略,对比实施前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后全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2.24‰下降至0.85‰,c2=57.235, P<0.05,有统计学差异。因团队合作缺陷,如拔管时机、镇静等造成的非计划性拔管下降,重新置管率由56.95%上升至71.60%,c2=5.134,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RCA的原因挖掘和系统干预手段有效解决了某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居高不下的患者安全问题,并推动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合作和基于证据的作业流程制定方法。

859 条记录 2/43 页 « 12345678...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