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藿胆丸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武达;叶春朝

    目的:研究测定藿胆丸中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荧光薄层扫描法对其有效成分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猪去氧胆酸在0.1~1.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1.14X+34.41,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1.91%),重复性RSD为1.80%;鹅去氧胆酸在0.1~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70.38X+24.22,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18%(RSD为2.13%),重复性RSD为1.42%.结论:本法可靠、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藿胆丸的质量.

  • 藿胆丸对鼻炎-鼻窦炎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丽萍;李健;齐珊珊;杜佳林;李显华;康廷国

    目的:观察藿胆丸对鼻炎-鼻窦炎的抗炎作用,探讨藿胆丸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藿胆丸含药血清对鼻炎相关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效应;采用小鼠鼻炎模型研究藿胆丸对局部炎症组织中炎症化学介质组胺和前列腺素的影响.结果:藿胆丸含药血清对鼻炎相关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显著影响;藿胆丸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组胺荧光值和前列腺素OD值.结论:藿胆丸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作用可能并非通过抑制相关细菌实现;藿胆丸通过抑制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组织中组胺、前列腺素的含量发挥抗炎作用.

  • 藿胆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

    作者:史建玲;张春雨;李琦;张红

    本文对<中国药典>收载的藿胆丸的薄层鉴别(2)进行了改进,使操作过程简便、快速,同时减少了溶剂的用量,避免了高浓度碱液对玻璃器皿的损伤.

  •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藿胆丸中百秋李醇含量

    作者:姬生国;蔡佳良;郑伟龙

    目的 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藿胆丸中百秋李醇含量.方法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47批藿胆丸的百秋李醇含量,同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标准归一化法+一阶导数法+Norris derivative filter法预处理,结合偏小二乘法建立百秋李醇的定量模型.结果 该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校正均方差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分别为0.95509,0.031 5和0.045 10,验证集样品的预测均方差与平均回收率为0.034 3和100.76%.结论 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对藿胆丸中百秋李醇含量进行测定.

  • 藿胆丸中百秋里醇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作者:李晓岩;张冬梅

    广藿香在中成药中应用较广泛,如藿胆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小儿感冒口服液(颗粒剂)、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胶囊等,均含有本药材,但均尚未制定含量测定标准[1].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上颌窦炎168例

    作者:金娜;张桂杰;刁建华;陈丽华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中药霍胆丸和西药结合对168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72例作对照,评定疗效,并对其原理进行探讨.结果 综合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和100%,单纯西医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4.44%和97.22%.结论 中药疗效持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藿胆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实验

    作者:赵陶钧;于风平

    目的 探讨藿胆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实验.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 藿胆丸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根据方法验证实验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200ml/膜)进行本品的细菌计数,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论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选择5株阳性菌株进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实验极为必要.

  • 置换疗法加口服藿胆丸治疗慢性鼻窦炎8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旭斌

    目的:探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加口服藿胆丸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加口服藿胆丸,并根据体重适当调整剂量。结果:治愈65%,显效30%,无效5%,有效率95%,3个月以上者复发率15%。结论: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加口服霍胆丸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

  • 苍乌煎剂配穴位按摩治疗变态性鼻炎

    作者:王锡琴;司国民;王志学;张小艺

    治疗组107例,予苍乌煎剂,药用:金银花15g,苍耳子、乌梅、柴胡、菊花各6g,茜草、防风、当归各9g,辛夷12g,鹅不食草、甘草各6g,配迎香穴按摩,按摩方法:患者两手大鱼际搓热后,从鼻翼外缘取迎香穴,自下而上搓揉至眼睑下方、四白处,每日推揉3-5次,每次可做30~50下.对照组106例,服藿胆丸.早晚各6g.均2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参照<1990年全国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结果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全部消失,治疗组、对照组均4例;显效: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主要症状改善,次要症状消失,治疗组29例、对照组26例;有效: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3例;好转:主要症状未改善,但次要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无效: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均无改善,两组均9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9%、91.43%,经统计学处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 不同产地藿香叶主要药效学比较

    作者:李健;杜佳林;胡丽萍;李显华;向绍杰;朱希卓;张宏

    [目的]以藿胆丸为对照,比较不同产地藿香叶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试验、对多种茵株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藿胆丸及不同产地藿香叶的抗炎、镇痛、抗过敏、抑茵作用.[结果]藿胆丸能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牌香使冰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减少;藿胆丸与不同产地的藿香叶降低组胺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细茵生长的作用.[结论]不同产地藿香叶有明显的镇痛、抗过敏、抑菌作用,抗炎作用不明显.

  • 藿胆丸制剂中牛磺酸的薄层扫描含量测定

    作者:索娟;黄晓丹;卢炳万;冼彦芳;陈建南;苏子仁

    藿胆丸收载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全方由广藿香叶、猪胆粉2药组成,具有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的功能,是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的常用中成药.牛磺酸(化学名2-氨基乙磺酸)广泛存在牛胆(牛黄)、猪胆、蛇胆、熊胆等胆汁类药材,既以游离分子形式存在,也与胆酸、去氧胆酸等结合存在.

  • 藿胆丸质量分析

    作者:高国峰;周珩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藿胆丸猪胆粉中的猪磺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广藿香叶中的百秋李醇.共检测了73批藿胆丸样品,10批藿胆丸和18批广藿香叶不符合规定.

  • 藿胆丸配合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68例

    作者:余亚明

    目的:探讨藿胆丸配合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鼻腔冲洗治疗,治疗组子藿胆丸内服配合鼻腔冲洗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83.8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藿胆丸配合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 特殊性鼻腔恶性肉芽肿误诊一例

    作者:沈会星

    患者,男,56岁,1993年初开始左鼻腔通气不畅,逐渐加重,无流脓涕、头昏、头痛,亦无听力障碍.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均诊断为"鼻息肉",建议其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惧怕手术而仅口服"鼻炎片、藿胆丸"等药.于1996年左鼻腔阻塞明显加重.

  • 藿胆丸灰分考察

    作者:韦娟

    藿胆丸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笔者偶然发现部分藿胆丸服用时有不同程度的沙砾感.为了考察藿胆丸的质量情况,笔者对数批藿胆丸与自制的藿胆丸进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的比较,以作为藿胆丸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之一.

  • 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藿胆丸中水分含量

    作者:姬生国;蔡佳良;周文婷;杨秋莹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藿胆丸中的水分含量。方法首先测定174批藿胆丸水分含量,同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用一阶导数法与S-G平滑法预处理,结合偏小二乘法建立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利用验证集样品验证。结果该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为0.98817,校正均方差为0.103,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32616,验证集的预测均方差0.217,平均回收率98.02%。结论该近红外光谱水分定量分析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藿胆丸中水分的含量测定。

  • 藿胆丸中广藿香治疗鼻炎有效部位的研究

    作者:刘玮锦;索娟;黄晓丹;蔡大可;陈建南;赖小平;苏子仁

    目的:对藿胆丸中广藿香治疗鼻炎的有效部位进行研究.方法:以藿胆丸、广藿香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考察广藿香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筛选广藿香有效部位.结果:广藿香挥发油同时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作用强度均与广藿香、藿胆丸相当;广藿香水溶性部位和不含挥发油的脂溶性部位虽有抗炎作用,但无抗过敏作用,且抗炎作用强度均弱于广藿香和藿胆丸.结论:广藿香油是藿胆丸治疗鼻炎的有效部位.

  • 藿胆丸主要药效学研究

    作者:吴碧君;刘东晖

    目的:研究藿胆丸的清热化浊、宣通鼻窍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抗组胺所致的过敏实验、网状内皮系统碳粒廓清实验和大鼠足跖肿胀试验.结果:藿胆丸有抑制小鼠耳部炎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胺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作用,还可提高小鼠对组胺的致敏阈,激活、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结论:藿胆丸具有抗炎消肿,抗过敏及免疫增强等作用.

    关键词: 藿胆丸 药效学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市售不同厂家生产的藿胆丸

    作者:蔡佳良;姬生国

    目的:建立快速鉴别市售不同厂家生产的藿胆丸的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法.采集7个厂家的藿胆丸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用判别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聚类分析中,当类间距离为0.64时,K厂家和G厂家样品首先聚为一类,当类间距离为1.84时,其他5个厂家样品自成一类;所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错判例数为0,判别分析准确率为100%.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准确、无损地对不同厂家生产的藿胆丸制剂进行定性分析.

  • 不同剂量60Co辐照对藿胆丸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张正锋;石克

    目的:建立测定藿胆丸中挥发性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剂量60Co辐照对藿胆丸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经过不同剂量60Co辐照后的藿胆丸中百秋李醇含量与β-百秋李烯、α-愈创木烯、塞舌尔烯、α-百秋李烯、α-布藜烯、5,11-愈创木二烯、未鉴定物的相对含量.色谱柱为HP-5MS,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50℃,分流比为50:1,检测器为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MS1四级杆温度为150℃,MS2四级杆温度为150℃,载气为氦气,柱流速为1.2 ml/min,进样量为1 μl;离子源为电子轰击,轰击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为230℃,传输线温度为280℃,扫描范围为50~500 amu.结果:百秋李醇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3 1~2.062 0μg(r=0.999 4);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1.0%;加样回收率为98.05%~102.32%(RSD=1.8%,n=9).不同剂量60Co辐照对藿胆丸中8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影响不大.结论:藿胆丸可采取60Co辐照灭菌,但应控制辐照剂量.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藿胆丸中挥发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