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碎补的真伪鉴别及优劣控制

    作者:徐惠莉;郑友信

    骨碎补始载于唐<草本拾遗>,属于水龙骨科植物的根茎,在本草书籍中所记载的可入药的骨碎补不仅一种,民间广泛用于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等疾病,水龙骨科有8个属,槲蕨属有20余种外,其余多为单种的属.在我国有3属,约15种,而<中国药典>2000年版仅收载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此种药材品种复杂多样,且缺乏科学质量标准,故历来伪劣混杂现象极为严重.目前作为"骨碎补"药用主要为槲蕨,某些地方标准收载的品种可作为习用品看待,如浙江省等地的同科属植物中华槲蕨.其他混伪品还有各种近缘植物,如同科属的团叶,槲蕨、栎叶槲蕨、石莲姜槲蕨、海州骨碎补、大叶骨碎补、光叶槲蕨、川滇槲蕨及栎叶槲蕨等,同科不同属植物崖姜蕨、光亮密网蕨、圆盖阴石蕨和鳞叶小膜盖蕨等[1].现对其常见的真伪优劣情况进行分析.

  • 中药升降浮沉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晓俊;黄森权

    "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以张元素为代表的医家对前人用药经验及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总结归纳形成.大多数本草书籍都讨论到中药的这四种性能,而各种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在<医学启源>及<本草述>等书中均有较详尽的论述.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对治疗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且主要体现在"升降”方面.

  • 疗养院中药库房的管理

    作者:潘靖

    中药是在有医学理论基础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病的药物,它包括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中药是我国民族传统的药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古代本草自汉到清,各个时期都有它的成就和发展,历代相承、日益繁复.据统计现在中药品种已有5 000余种.本草书籍在三四百种以上,内容相当广泛.继承和发扬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医药学是我们从事中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与加强中药管理是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和供应,防止差错事故,杜绝伪药劣药危害人们,使病人用药具有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本经》可久服的药物功能初探

    作者:李卫真;李钟文

    在<神农本草经>中,有一类药物可以多服久服不伤人.这类药物的功效,都依药物的功能主治附列于其后.一般认为这些资料是来自仙家修炼或道家养生之术.故医家对于这类药物的此类作用,往往不太重视.不少本草书籍在引用本经原文时都其简去而不录.现代<中药学>则大多视其为迷信糟粕,加以剔除.其实在这类药物中的不少药物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加以开发推广应用.现特将其摘出,共得139种(其中六芝和葡萄7种为久食),略加整理,以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 浅议中药的毒性

    作者:周跃军

    中药毒性的有无及大小,在临床用药中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在本草书籍中常在药物的性味之下,注明“有毒”或“无毒”字样。  “毒药”一词,古今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周礼*天宫篇》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亦有指药物的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如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这是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把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等四类。《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就是根据药物的无毒有毒来分类的,大体上是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有毒,而可以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有毒的药物用后多有强烈的医疗作用。可见在古代对于“毒”的概念,是广义的。故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张氏之论述,进一步解释了毒药的广义含意,并阐明了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治偏也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但是,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后世许多本草书籍在药物性味之下标注的“大毒”“小毒”大多是指一些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的药物,用得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所以,“毒”的含义已不是古时那样广义的概念。  认识每一种药物有无毒性以及毒性之强弱,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治疗上有时可以采取“以毒攻毒”的法则,治疗一些疮毒、疥癣、虫毒等。同时,认识各种药物的有毒、无毒、大毒、小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作用之峻厉或和缓,并能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当地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还可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 龙骨牡蛎在妇科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王树林;王金亮;侯红霞

    龙骨性味甘平,入心肝经,功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牡蛎性味咸平,入肝肾经,功能平肝潜阳,软坚化结,二药功能相似,临症大多相须为用.被古代多种本草书籍记为上品;实为众多药对中的一对珠玑.龙牡在妇科应用广泛,经、带、崩漏、产后诸症多用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