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妙勇安汤治疗痛风与抗痛风药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於忠良;付红燕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治疗痛风与抗痛风药等效性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别嘌醇0.1g,tid;po或秋水仙碱0.5mg,bid-tid,症状重酌情加量,每日不超过6mg,po;合并感染加抗生素.治疗组30例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各30g,当归15g,甘草10g),随证加减,1剂/d,水煎100mL,早晚分服.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尿酸、关节疼痛、关节功能、痛风结石、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尿酸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尸<0.05).[结论]四妙勇安汤治疗痛风,疗效满意,与抗痛风药具有等效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丁颖迪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控制尿酸合成,提高尿酸排泄度,控制尿液pH值,嘱咐大量饮水,指导饮食,多吃低嘌呤食物.对照组20例别嘌醇,0.2g/次,3次/d;碳酸氢钠,1g/次,3次/d.治疗组20例脾肾虚衰、湿毒内滞:扶正解毒汤(大黄、干姜各10g,山药20g,土茯苓30g,续断炒20g,仙灵脾30g,甘草5g,附子制10g,太子参20g,黄芪30g,苍术炒20g,砂仁15g,丹参30g);气阴两虚、水湿内停:金匮肾气丸(附子炮6g,山茱萸、丹皮各15g,茯苓20g,砂仁12g,川芎、熟地黄各15g,肉桂10g,山药炒20g,黄芪30g,党参20g,知母12g);湿热痹阻、瘀血内停:四妙勇安汤合四物汤(苍术炒30g,牛膝10g,当归、赤芍各15g,萹蓄10g,滑石15g,甘草5g,黄柏、川芎、生地各15g,萆薜30g,车前子15g,白茅根20g);均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5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痛风病药物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建军;丰蕾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别嘌醇,秋水仙碱、丙磺舒、苯溴马隆等.各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痛风治疗,现介绍如下.

  • 血脂康联合别嘌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血脂及血尿酸影响

    作者:杨玫;丁小亮;徐建鑫;叶引娣;胡立江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不同剂量别嘌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血脂康治疗)、B组(血脂康+小剂量别嘌醇治疗)及C组(血脂康+常规剂量别嘌醇治疗),各40例.治疗12周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脂、血尿酸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及斑块厚度变化B、C组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颈动脉内膜中层及斑块厚度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变化,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HDL-C增加较A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三组TC、TG、LDL-C、UA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均比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血脂及血尿酸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联合别嘌醇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患者的血脂、血尿酸水平,同时具有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缩小斑块的作用,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 非布司他治疗老年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小霞;郭飞;幸翔

    目的 分析非布司他治疗老年痛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别嘌醇治疗,观察组采取非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明显,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3月后、半年后的血尿酸水平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痛风患者给予非布司他治疗不仅疗效明确,能改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而且还无明显不良反应,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作者:肖峰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痛风患者60例,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治疗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尿酸值达标率高于参照组,急性痛风发作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 别嘌醇致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

    作者:魏红;王奔;刘方

    一例女性患者因尿酸增高口服"别嘌醇(allopurinol)"0.1g,3次/日,用药2天后出现全身瘙痒,服用中药制剂2周后好转.再次服用"别嘌醇"0.2g 1次,20分钟后立刻出现高热、畏寒、皮疹、呕吐等症状,伴瘙痒,全身约90%皮肤暗红色斑、水疱,部分表皮剥脱,尼氏征(+),便潜血(+),肌酐203.1umol/L,诊断: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给予经过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严格皮肤黏膜护理,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13天后,皮疹基本消退,便潜血阴性,治愈出院.

  • 探究金水宝、别嘌醇与大黄苏打片三者联合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有胜

    目的:观察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使用金水宝、别嘌醇与大黄苏打片联合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三者联合用药(金水宝、别嘌醇与大黄苏打片三者联合用药);对照组仅给予别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BUA)、尿素氮(BUN)、肌酐(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水平;并记录整个研究过程中痛风次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上述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组间不良反应发作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别嘌醇与大黄苏打片三者联合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药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常冬梅;张国胜;吕金秀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对照组给予别嘌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另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作用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试用.

  • 别嘌醇改善非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作者:肖骏;李均;张颖;岳瑞华;沈钧乐

    目的 观察别嘌醇对非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应用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7月~ 2009年6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非高尿酸血症慢性心衰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别嘌醇(300mg/d)组(n=62)与对照组(n=63),治疗6个月.常规检测心功能、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与生化指标.结果 加用别嘌醇3个月时加压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率增加;6个月时心功能分级改善,血浆脑利钠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左心室内径缩小,射血分数增加(均P <0.01).两组血尿酸均降低但无差异,无肝肾功能异常,肌酸激酶无明显增高.结论 非高尿酸血症慢性心衰患者加用别嘌醇治疗6个月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左心功能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可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Febuxostat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青员;祁广东;陈鑫

    目的 探讨febuxostat(非布司他)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别嘌醇治疗)和观察组(33例)(给予febuxosta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改善方面均更为明显(P<0.05).结论 Febuxostat治疗能有效地降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高尿酸状态,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与血小板活化功能,疗效优于别嘌醇.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张鹃;刘萍;孔晶;刘龙忠;王永才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0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资料均连续且完整.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分为非布司他组与别嘌醇组,每组20例.非布司他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别嘌醇组口服别嘌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痛风症状改善状况、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非布司他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372.55 ±90.80)μmol/L]较别嘌醇组[(413.25 ±141.31)μ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非布司他组患者血清尿酸达标率(55. 0%)、症状好转率(95. 0%)均较别嘌醇组(35. 0%、85. 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非布司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 0%)较别嘌醇组(30. 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效果和安全性较别嘌醇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苯溴马隆与别嘌醇对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单瑞;程爱娟;吴尚勤

    目的 探讨苯溴马隆与别嘌醇对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治疗的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男52例,女68例),年龄54.0~82.0(68.1±8.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分别口服安慰剂、苯溴马隆50 mg(1次/d)及别嘌醇100 mg(2次/d)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血清血尿酸、肌酐、尿素氮、血浆脑钠尿肽、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期测量患者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苯溴马隆组治疗后血尿酸、IL-6、TNF-α水平降低(均P<0.05);别嘌醇组治疗后收缩压、血脑钠尿肽、血尿酸、IL-6、TNF-α、LVEDD水平降低,LVEF升高(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苯溴马隆组血尿酸[(386.7±27.2)比(507.3±25.3)μmol/L]、IL-6[(186.4±26.5)比(197.5±30.1) ng/L]、TNF-α(37.10±4.57)比(45.00±5.66) pmol/L]降低(均P<0.05);别嘌醇组收缩压[(120.4±2.8)比(126.1±7.7)mm Hg]、血脑钠尿肽[(92.4±14.4)比(116.8±13.7) ng/L]、血尿酸[(378.6±13.3)比(507.4±25.3) μmol/L]、IL-6[(183.7±28.7)比(197.5±30.1) ng/L]、TNF-α(35.70±6.35)比(45.00±5.66) pmol/L]、LVEDD[(52.98±4.82)比(55.80±4.78) mm]水平降低,LVEF[(40.33±4.28)%比(38.78±4.37)%]升高(均P<0.05).治疗后,与苯溴马隆组相比,别嘌醇组收缩压、血脑钠尿肽、LVEDD水平降低,LVEF增加(均P<0.05),两组的血尿酸、IL-6和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别嘌醇和苯溴马隆均能降低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血尿酸水平,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 别嘌醇及非布司他治疗中国痛风患者的成本效果

    作者:焦洋;方卫纲;曾学军

    目的:评估和比较中国大陆地区应用基于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策略的成本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人群为中国大陆地区成年痛风患者。研究选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者角度,通过建立决策树模型比较和分析以下三种治疗策略:(1)别嘌醇300 mg、1次/d治疗;6个月后评估如果未达标(血尿酸水平<360μmol/L)则改为非布司他40 mg、1次/d治疗;6个月后再次评估如果仍未达标则加量至非布司他80 mg、1次/d治疗;(2)非布司他40 mg、1次/d治疗;6个月后评估如果未达标则加量至非布司他80 mg、1次/d治疗;(3)不治疗。模型主要收益为节省的质量调整生命年( 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 QALY),结果显示为增量成本效果比。敏感性分析应用Tornado分析方法。结果模拟评估数据显示应用别嘌醇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如不能达标再转为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方案为优选方案;与直接应用非布司他作为一线方案比较,两者QALY获益基本相当(1.61 vs.1.61),但前者临床花费明显低于后者(10098元vs.21446元)。结论中国大陆地区痛风患者应用别嘌醇序贯非布司他的治疗策略相对于以应用非布司他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可能具有更优的成本效果。

  • 组合式血液净化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别嘌醇超敏综合征1例

    作者:孙琪;沈淑琼;高素琴;龚春水;梁萌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77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4年,高血压病史5年余,糖尿病性肾病史3年,2012-03-21因血尿酸高服用别嘌醇(allopurinol,0.1g/d),既往血肌酐160μmol/L左右,于2012-05-01突发双手及腹部针尖大小皮疹,伴瘙痒,发热,体温高38℃,无关节肿痛,门诊查血尿酸159.6μmol/L,停用别嘌醇,抗过敏、抗感染、保护毛细血管、补钙及对症处理,症状好转不明显,逐渐出现全身红疹伴瘙痒,体温高38.4℃,于2012-05-14入住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 别嘌醇所致药疹25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江珊;童汉云

    目的:分析别嘌醇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09—2012年住院治疗的25例别嘌醇所致药疹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平均潜伏期为(21.3±2.4)d,其中麻疹样型5例,重症多形红斑型1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8例,剥脱性皮炎型2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全身症状,均早期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23例痊愈出院,1例因癫痫发作转神经内科继续治疗,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平均住院时间(29.5±3.1)d。结论别嘌醇所致药疹具有潜伏期长、临床表现较重、病程长的特点。早期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药疹 别嘌醇
  • 别嘌醇致药疹36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晓兰;欧阳志彬;黄芳仪;杨文彪

    目的 探讨别嘌醇致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别嘌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病程、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别嘌醇所致药疹潜伏期长、病程长、疹型多样、皮损严重、易反复,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别嘌醇所致药疹通常是一种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早期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作者:李威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及别嘌醇在痛风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溪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8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2例患者,分别给予日剂量非布司他40 mg(F1组)、80 mg(F2组),别嘌醇100 mg(A1组)、300 mg(A2组)口服,观察给药前、给药3 d、7 d及14 d 4组间化验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血尿酸水平,给药后第7天,F1及F2组分别低于A1及A2组(P<0.05).F2组低于A1及A2组(P<0.05).给药后第14天,F1及F2组分别低于A1及A2组(P<0.05),F2组低于A1及A2组(P<0.05,P<0.01).给药后第14天,eGFR水平F1及F2组高于A1及A2组(P<0.05).在用药后第14天,F2组TC及TGe水平低于A2组(P<0.05).4组患者给药前后肝功能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F1及F2组发生率低于A1及A2组(P<0.05);肾功能异常发生率F2组低于A2组(P<0.05).结论 应用非布司他对尿酸水平控制优于别嘌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别嘌醇.

  • 别嘌醇对CKD3期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预防效果观察

    作者:陈揭剑;欧阳静娥

    目的:观察别嘌醇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KD 3期80例,随机分为别嘌醇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水化疗法,术前12 h及术后12 h给予等渗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别嘌醇组在注射造影剂前24 h口服别嘌醇片0.1g,水化疗法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48 h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情况及CIN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 h,别嘌醇组血BUN、SCr、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节点(P<0.05),eGFR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节点(P<0.01).别嘌醇组CIN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P<0.05).结论:对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KD 3期患者,联合使用别嘌醇和水化疗法可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CIN的发生.

  • 1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分析及临床进展

    作者:薛学财;刘一;罗兴献;陈月;冯婉玉

    目的:对1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的致敏药物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查询该患者的病程记录、执行医嘱、护理记录单,结合有关超敏反应综合征的文献资料,对可疑药物进行分析,并探讨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原因及临床进展.结果:患者的死亡原因高度怀疑与别嘌醇相关.结论:药物超敏反应发病严重且危及生命,临床工作中应做到对药物超敏反应的早识别、早治疗;对于高危药物的使用,临床工作中需密切监护,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

316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