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LA-DRB1*12及相应位点下IL-4及IFN-γ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作者:梁惠萍;吴继周;吴健林;韦颖华;万裴琦;吴霜;龚星光;孟艳丽;罗双艳;虞艳琦

    目的 探讨人群HLA-DRB1*12基因及相应位点下IL-4及IFN-γ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取74名对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广西籍健康大学生及条件相近的64名中、强应答者,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受试者的HLA-DRB1* 12等位基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水平及IL-4因子水平.结果 (1)无、弱应答组的HLA-DRB1*12等位基因表达频率为10.8%,低于中、强应答组的32.8% (P=0.002);(2)无、弱应答组的IFN-γ平均表达水平为(7.21±7.92) ng/ml,显著低于中、强应答组(16.36±11.00) ng/ml( P=0.000);(3)无、弱应答组中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3.18±4.45) ng/ml,显著低于中、强应答组(7.76±5.71) ng/ml(P=0.000);(4) HLA-DRB1* 12阳性组IFN-γ平均表达水平为(13.18±11.24) ng/ml,阴性组平均表达水平为(11.00±10.29) 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5) HLA-DRB1*12阳性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5.947±4.530)ng/ml,阴性组平均表达水平为(5.132±5.800) 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结论 HLA-DRB1*12基因可能是促进广西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机体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 哮喘患儿 IL-4基因-590 C/T 和 IL-13基因-1112 C/T 多态性分析

    作者:邓胜蓝;李波;杨俊;朱晓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 IL-4)-590位点和IL-13-111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对表型血浆总IgE( T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PCR-RFLP),检测250例哮喘组儿童和200例对照组儿童血浆两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儿童TIgE的水平。结果(1)两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哮喘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哮喘组和对照组中IL-4-590C/T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00%和35.25%,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7.00%和64.75%。 IL-13-1112C/T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9.20%和70.50%,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80%和29.50%。两组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两个位点的变异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哮喘危险性高于非携带者(P均<0.01),OR分别为1.82(95%CI 1.36~2.44)和1.647(95%CI 1.246~2.178)。(4)两位点各基因型血浆TIgE水平哮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5)IL-13-1112C/T位点变异等位基因T携带者与非携带者TIgE水平比较,P>0.05;IL-4-590C/T位点哮喘组变异等位基因T携带者TIgE水平与非携带者比较,P<0.05。结论两位点T等位基因与哮喘的发病有相关性。 IL-4-590C/T位点变异等位基因T使血浆TIgE水平升高。 IL-13-1112C/T位点变异等位基因T与血浆TIg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 CTLA4-Ig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仪;韩波;刘振虎;赵立健;席俊芳;路康;韩秀珍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对柯萨舒B3(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改变与病毒滴度、CTLA4蛋白表达及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10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CTLA4-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于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采用光镜检查心肌病理变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TLA4蛋白的表达,取外周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IL-4及IFN-γ的含.结果 CTLA4-Ig组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积分、心肌CVB3 mRNA均低于病毒对照组(P均<0.05);CTLA4-Ig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TLA4表达较病毒组明显增加(P<0.05);病毒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1),IL-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1),两组小鼠间IL-2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A4-Ig组小鼠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及IgG组(P均<0.01),IFN-γ水平低于病毒组及IgG组(P均<0.01),三组小鼠血清IL-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LA4-Ig可减轻VMC小鼠心肌炎症,降低心肌病毒滴度及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使Th2反应增强有关.

  • 类风湿关节炎T细胞亚群4-1BB的表达与其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关系

    作者:张榕;蒋莉;李舒帆;肖卫国;姜奕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T淋巴细胞上共刺激分子4-1BB的表达,及与其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30例R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T细胞活化前后4-1BB的表达,并且应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水平.结果 RA患者CD4+T和CD8+T细胞表达的4-1B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18.56%±4.08%和10.33%±2.13%;1.24%±0.12%和0.87%±0.09%,P<0.01),经抗CD3单抗体外刺激后CD4+T和CD8+T细胞表达的4-1BB均显著高于活化前(表达百分率为33.21%±4.29%和21.35%±8.12%,P<0.01).RA患者CD4+T/CD8+T比值明显升高,而且与4-1BB+CD4+T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84,P<0.01),RA患者T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IL-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抗CD3单抗体外刺激后上清液中IFN-γ及IL-4均明显高于活化前,以IFN-γ升高为显著(P<0.01).而且抗CD3单抗刺激前后4-1BB+CD4+T细胞数与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721,r=0.487,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表达的4-1BB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4-1BB可能通过对CD4+T细胞活化,促使TH1细胞因子分泌,参与关节炎症和免疫损伤.

  • IL-13和IL-4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作者:朱晓萍;杨锡强;符州;蒋利萍;王莉佳;李欣

    目的探讨IL-13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IL-4的相互关系.方法哮喘组24例,男17例,女7例;健康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段PBMC培养上清IL-13和IL-4水平及加IL-13单克隆抗体(McAb)和IL-4 McAb干预后PBMC培养上清IL-4、IL-12、IL-13和IFN-γ水平.结果(1)IL-13动态变化:①对照组PBMC培养3 d、5 d、7 d水平均较培养1 d水平高,差异有显著性,培养3 d的水平较培养5 d、7 d的高,差异有显著性;②哮喘组PBMC培养3 d、5 d、7 d的水平均较培养1 d的水平高,差异有显著性,培养5 d的水平均较培养3 d、7 d的水平高,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哮喘组PBMC培养3 d、5 d、7 d的IL-13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2)IL-4动态变化:①对照组和哮喘组PBMC培养1 d后,IL-4水平明显上升,第3天仍保持较高水平,第5、7天明显下降;②哮喘组1 d、3 d、5 d和7 d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3)IL-4 McAb干预后,哮喘组和正常组IL-13水平与对应小鼠IgG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哮喘组IFN-γ水平与对应小鼠IgG组相比有显著性增高.(4)IL-13 MoAb干预后IL-12水平在哮喘组和正常组均提高,与对应小鼠IgG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5)IL-13 MoAb和IL-4 McAb联合干预后哮喘组IL-12水平较相应小鼠IgG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L-4可能在哮喘早期起作用,而IL-13可能在哮喘的维持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L-13 McAb可在较高水平促进TH1细胞因子产生,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因此其在治疗哮喘症时较IL-4 McAb可能更有效.

  •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LR2、TLR4表达及其与 Th1和 Th2型免疫应答相关性观察

    作者:常红;张秋业;程娜;张守青;林毅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及其与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探讨TLR2、TLR4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于我院儿内科收治的HSP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HSP无肾损害组(NHSPN,36例)及HSP有肾损害组(HSPN,28例),另选取我院儿保科健康查体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TLR2及TLR4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及TLR4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浆IFN-γ、IL-4、IL-6水平。结果(1) HSP 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及TLR2、TLR4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HSPN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及TLR2、TLR4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NHSPN组(P<0.05;P<0.01;P<0.01;P<0.01)。(2)HSP组CD3+T细胞、CD3+CD4+T细胞显著降低,CD3+CD8+T细胞及CD3+HLADR+活化T细胞明显升高(P均<0.01)。(3)HSP组血浆IL-4、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1),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HSP组TLR2、TLR4蛋白表达与血浆IL-4、IL-6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P<0.01,P<0.01);与IFN-γ/IL-4比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1)。结论TLR2及TLR4活化可能参与了HSP的免疫发病机制,TLR2及TLR4的过度活化可能与HSP的肾损伤有关。 HSP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功能紊乱,Th1/Th2失衡。活化的TLR2及TLR4可能通过上调Th2型免疫应答介导HSP的免疫发病机制。

  • 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对人中性粒细胞吞噬结核杆菌活性的影响

    作者:姜丽娜;李柏青;姚春艳;金齐力

    目的 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吞噬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方法 ,并探讨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对PMNs吞噬Mtb活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抗酸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PMNs吞噬Mtb,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PMNs对FTTC标记Mtb的吞噬活性.外周血预先分别与IL-2、IFN-γ、GM-CSF和IL-4等细胞因子孵育,再加FTTC标记Mtb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Ns对Mtb吞噬率,并与对照组比较吞噬率的变化.结果 抗酸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均能观测到人PMNs吞噬Mtb.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人外周血PMNs对Mtb的吞噬率在5 min时为47%,15~20 min达到平台期,为66%~72%.外周血预先加IL-2或IFN-γ作用后,PMNs对Mtb的吞噬率可分别增加76.7%和75.2%;而预先加IL-4作用后,吞噬率降低31.7%.结论 IL-2和IFN-γ对PMNs吞噬Mtb功能有增强作用,而IL-4有降低作用,表明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参与调节PMNs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作用.

  • 反义白介素4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气道给药对哮喘大鼠的影响

    作者:曹勇;熊维宁;徐永健;张珍祥;高宝安;杜春玲;陆俊羽;唐以军

    目的构建携带反义IL-4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真核表达载体,并以此干预大鼠哮喘模型,探讨其作为哮喘基因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磷酸钙沉淀法将质粒pasIL4、pXX2及pXX680共转染293T细胞合成携带反义IL-4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asIL4).Southern blot法检测合成病毒的滴度.rAAV-asIL4在动物实验开始的第1天和第14天2次通过气道给药干预哮喘大鼠(T组),实验中同时设立大鼠正常组(N组)、哮喘组(A组)以及rAAV-GFP干预组(C组).末次激发后处理大鼠,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有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细胞总数,ELISA检测BALF中IL-4和IgE蛋白量,RT-PCR检测肺组织IL-4 mRNA变化,取肺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BALF中有核细胞细胞总数和Eos总数,结果表明:T组该2项指标较A组和C组有降低趋势,但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BALF中IL-4、IgE的ELISA检测结果以及肺组织IL-4 mRNA 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T组的上述指标水平较A组和C组均明显降低(P<0.01).T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A组和C组轻.结论携带反义IL-4基因的rAAV载体,对于哮喘的干预具有一定的作用.rAAV-asIL4可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 一氧化氮对哮喘气道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宁;徐永健;张珍祥;李超乾;熊维宁;刘先胜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支气管哮喘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及NO对哮喘关键性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gamma干扰素(IFN-γ)的调控作用是否通过NF-κB介导. 方法采用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组织杂交、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MSA)、NO代谢产物测定等方法,应用NO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作为工具药,从哮喘动物模型的整体水平上观察内源性NO对支气管哮喘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及其对IL-4、IL-5、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整体应用大剂量的L-Arg能使哮喘气道增多的炎性细胞减少(P<0.05),NAME能拮抗这一作用(P<0.05),PDTC亦能使哮喘气道增多的炎性细胞减少(P<0.05);L-Arg能使哮喘气道P65表达及NF-κB的活性降低(P<0.05),NAME能拮抗这一作用(P<0.05),PDTC亦能使哮喘气道P65表达及NF-κB的活性降低(P<0.05);大剂量的L-Arg还能使哮喘气道表达增高的IL-4、IL-5 mRNA的表达降低(P<0.05),而对IFN-γ无影响(P>0.05),PDTC亦能使哮喘IL-5 的表达降低(P<0.05),而对IL-4、IFN-γ无影响(P>0.05);哮喘肺组织p65核阳性染色平均吸光度(A)值、肺组织EMSA DNA结合条带灰度值与肺组织均浆NO代谢产物N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89、-0.84,P<0.05).哮喘组肺组织核蛋白NF-κB结合活性与IL-4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相关关系(r=0.38,P>0.05);与IL-5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0, P<0.05,);与IFN-γ m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r=-0.24,P>0.05);哮喘NO工具药组肺组织NO-2含量与IL-4 mR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4,P<0.05,);与IL-5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9,P<0.05);与IFN-γ mRNA表达的相关性不明显(r=0.19,P>0.05). 结论高浓度的内源性NO能对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发挥反馈性抑炎效应;NO能通过抑制NK-κB而负调节IL-5基因的表达,NO的抑炎效应可能与此有关;NO对IL-4基因的表达亦有负调控作用,但不是由NF-κB介导的.

  • 细胞因子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潘海波;丁秀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GF-β1、IL-4和IFN-γ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二硝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细胞生物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γ-干扰素(FN-γ),同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和羟脯氨酸(Hyp)测定.结果:TGFβ1、IL-4和IFN γ在肝纤维化中均是逐步升高,TNF-γ在肝纤维化中前期升高,后期降低;TGFβ1、IL-4和IFN-γ与肝纤维化组织Hyp的相关性较好,r分别为0.71,0.52,和0.62.结论:TGFβ1、IL-4、IFN-γ、TNF-α参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4的变化

    作者:赖志伟;田东波;钟国权;梁利初;唐永煌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过程中血清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117例慢乙肝患者在LAM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26、39、52周时的血清IFN-γ和IL-4水平.结果 LAM治疗后完全应答组IFN-γ/IL-4水平接近或高于对照组;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IFN-γ/IL-4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结论 LAM治疗慢乙肝过程中,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逐渐增强;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逐渐减弱,提示LAM治疗慢乙肝不但抑制病毒繁殖,而且长时间治疗可增强Th1类细胞优势应答,抑制Th2类细胞功能.

  • 补脾清肠活血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董文毅;胡刚正;郑长青

    目的:探讨补脾清肠活血汤、复合灌肠液及环孢素A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是否通过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或细胞因子表达谱来实现.方法:体外培养中用植物凝集素刺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组加入一定剂量的补脾清肠活血汤、复合灌肠液、环孢素A及空白对照剂,检测增殖程度及细胞因子表达谱.结果:复合灌肠液和环孢素A能显著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IL-2、IL-4及IFN-γ的分泌,同时也抑制了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而补脾清肠活血汤抑制增殖及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较弱,但能促进IL-10的分泌.结论:补脾清肠活血汤、复合灌肠液及环孢素A均可通过影响T细胞来促进免疫耐受的形成,但其作用的具体途径有差别,这些途径很可能产生协同作用.

  •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苏睿

    目的 研究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特重型颅脑对冲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3例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3例患者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NSE水平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NSE及炎性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NSE,IL-2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较好,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IL-4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免疫干预及其机制的探讨

    作者:郭清华;张志利;何国芬;闫彩风

    目的探讨IL-4对NOD鼠1型糖尿病发病率、胰岛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类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NOD(nonobe se diabetic)鼠,IL-4处理后检测血糖、尿糖及糖尿病发病率,HE染色观察胰岛炎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周围及中枢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IL-4处理组糖尿病发病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62.50%)(P<0.05),且胰岛炎的严重程度亦低于对照组;处理组周围单个核细胞CD+4/CD+8及IL-2R+细胞百分比增高,胸腺CD+4 CD+8细胞百分比增高而CD+4 CD+8细胞百分比下降(P<0.01) 。结论 IL-4有降低NOD鼠1型糖尿病发病率及胰岛炎严重程度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IL-4影响了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从而纠正了免疫调节失衡有关。

  • 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血清 IL-2、IL-4和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玉玺;张彬;湛梅圣;王万垠;杨建强;胡耀芬;孙海萍;吴璇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国家一类中药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给予雌激素及不同浓度的金天格胶囊灌胃,并于灌胃治疗5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IL-2、IL-4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TNF-α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中、低剂量的金天格胶囊可使大鼠的IL-2、IL-4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TNF-α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高剂量金天格胶囊的干预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①IL-2、IL-4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细胞因子,与TNF-α的作用相反②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 Celsior液中HGF对大鼠肝移植后INF-γ、IL-4与IL-10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涛;唐华美;孙星;裘国强;彭志海

    目的 探讨Celsior(CS)液中添加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rhHGF)对大鼠肝移植后INF-γ、IL-4与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无心跳供肝(non-heart beating donor,NHBD)大鼠肝移植模型,ELISA法检测实验组(CS添加rhHGF)和对照组(CS添加生理盐水)门静脉再通1h血清INF-γ、IL-4与IL-10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肝组织INF-γ、IL-4与IL-10 mRNA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及大鼠牛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HBD供肝移植后在门静脉再通1 h后血清INF-γ水平及肝组织INF-γ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4与IL-10水平及相应肝组织IL-4与IL-10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提示实验组肝细胞水肿变性减轻,无明显肝细胞坏死、肝窦淤血及门静脉充血.结论 CS灌注保存液中添加外源性rhHGF可改善其对NHBD供肝的保存效果,提高术后生存率,这可能与其下调INF-γ,上调IL-4与IL-10的产生有关.

  • 胎膜早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免疫偏移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美茜;蔡畅;董磊;汪敏;姚峰祥;黄引平

    目的 检测胎膜早破(PRO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探讨PROM 的Th1/Th2免疫偏移.方法 对足月胎膜早破(PROM)组39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组34例和正常足月妊娠组(对照组)38例3组的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后,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同步检查绒毛羊膜炎病理改变,用PV-9000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IFN-γ和IL-4在胎盘局部的表达.结果 3组PBMC分泌IFN-γ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13,P<0.01);其中PROM组IFN-γ为(158.6±38.9)ng/L,对照组为(105.3±33.6)ng/L,PPROM组为(201.4±29.2)ng/L,PROM组较对照组升高(q=6.438,P<0.05),但低于PPROM组(q=4.033,P<0.05);3组PBMC分泌IL-4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91,P<0.05);其中PROM组IL-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q=2.051,P<0.05),但高于PPROM组(q=2.842,P<0.05);3组IFN-γ/IL-4比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62,P<0.05);PPROM组绒毛羊膜炎病理改变明显,PROM组绒毛羊膜炎改变较轻;3组间IFN-γ在胎盘局部表达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82,P<0.05),PPROM组高;3组间IL-4表达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8,P<0.05),PPROM组低.结论 胎膜早破的免疫偏移状态表现为Th1型增强和Th2型减弱,Th1/Th2型免疫平衡指数IFN-γ/IL-4比值明显增高.

  • 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霜;吴继周;韦颖华;陈茂伟;吴健林

    目的 探讨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成功率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年龄21~24岁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广西籍汉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产生不同免疫效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抗-HBs中或强阳性组和抗-HBs阴性或弱阳性组;两组各88名,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4的OD值,计算浓度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抗-HBs阴性或弱阳性组IFN-γ的平均表达水平为(3.88±4.57)pg/ml,显著低于抗-HBs中或强阳性组的平均表达水平(7.49±7.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HBs阴性或弱阳性组IL-4的平均表达水平为(2.45±1.64)pg/ml,也显著低于抗-HBs中或强阳性组的平均表达水平(5.25±3.0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抗-HBs阴性或弱阳性者其体内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均较产生抗-HBs中或强阳性者显著低下;提示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机体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似可应用IFN-γ、IL-4作为乙型肝炎疫苗佐剂以提高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

  • 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FN-γ、IL-4、IL-8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郝丽君;唐文君;郑荣娟

    目的 探讨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FN-γ、IL-4、IL-8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疗程4周,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IFN-γ、IL-4、IL-8的变化.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IFN-γ、IL-4、IL-8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IFN-γ、IL-8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IL-4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胺酰胺颗粒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8,可能参与UC的发病机制之一.

  • 妊娠晚期综合干预措施对预防婴儿过敏的疗效研究

    作者:甘玉杰;黄文宇;廖艳;付四毛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综合干预措施对预防婴儿过敏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建卡产检和分娩的孕产妇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两组孕妇均给予一般健康宣教和营养指导,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生产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观察婴儿肠道菌群变化及婴儿脐带血IL-4和IL-10水平. 结果 观察组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7.6%)显著低于于对照组(2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873,P<0.05).两组患者婴儿的肠道菌群数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婴儿脐带血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4.42) vs (38.12 ±5.92) pg/mL,t2=-10.9432,P<0.01],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2.81 ±5.32) vs (35.68±4.19) pg/mL,t2=10.7888,P<0.01]. 结论 妊娠晚期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婴儿过敏疾病,可能与下调IL-4水平和上调IL-10水平有关.

821 条记录 4/42 页 « 12345678...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