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前OCT检查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后视力的评估价值

    作者:丁武纯

    目的 分析和研究术前OCT检查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后视力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患者81眼依据术前术前OCT情况分成完整组(39例,40眼)、不完整组(41例,41眼).在两组患者术后12周后,进行再次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上述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LogMAR BCVA、平均CFT和术前比较均较低,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LogMAR BCVA均低于术前;完整组患者术后的LogMAR BCVA明显低于不完整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手术前后外层视网膜的RPE层、IS/OS层和ELM层反光条带均呈现完整状态的完整组比较,不完整组在上述指标上具有变化,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OCT检查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术后视力评估具有显著价值,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斑区微观结构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小琴;李林芮;杨桢;许立帅;杨小丽

    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是较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疾病,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graphy,OCT)是监测IERM术后恢复状况的有力工具.利用OCT研究黄斑区微观结构可对IERM术后佳视力进行预测,其中主要评估指标是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内层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细胞内节/外节、光感受器外节末端以及光感受器外节长度等.

  • 玻璃体后脱离的分级及其与黄斑区病变的关系

    作者:邵蕾;魏文斌

    玻璃体后脱离是玻璃体常见的年龄相关性改变.近年的研究表明,完全性与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急性发生;而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始于旁中心凹的局限性玻璃体脱离,缓慢、隐匿发展,并可能引发多种黄斑区病理性改变,包括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及牵拉所致的黄斑囊样水肿.相关研究指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诊断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及黄斑区相关病变为敏感,故以其断层影像为基础,将玻璃体后脱离的分级进行细化,可以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

  • 特发性黄斑前膜视物变形程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赵小琴;许立帅;李林芮;杨桢;戴乐;杨小丽

    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是一种常见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疾病.视物变形是除视力下降之外影响IERM患者视觉质量的主要症状.随着评估视物变形方法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文章研究影响IERM视物变形严重程度的因素,认为内核层厚度、视网膜的切向位移、视网膜血管印记以及视网膜的收缩程度共同影响IERM患者视物变形的严重程度.

  • 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并发医原性视网膜裂孔的临床分析

    作者:樊文英;徐军;马凯;侯志嘉;翁乃清;刘宁朴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并发医原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84例88眼.方法 记录并分析玻璃体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现医原性视网膜裂孔的病例.主要指标术中或术后出现裂扎的发生率、部位、数量、治疗方法和视网膜复位率.结果 88眼中共有8眼m现了14个医原性视网膜裂孔,总发生率为9.1%.周边裂孔的发生率(8.0%)高于后极部裂孔(1.1%). 13个周边裂孔均分布在有巩膜切口的象限(100%),并以术者主操作手一侧为主(62%).多数裂孔于手术中发现(88%).终8眼视网膜全部复位(100%).结论 医原性视网膜裂孔是目前条件下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周边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高于后极部裂孔.周边裂孔的发生主要与巩膜切口相关.(眼科,2008,17:258-261)

  • 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后视力与黄斑区结构变化的关系

    作者:娄翔峰;杨红霞;罗雪;沈吟

    目的 评估23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后视力与黄斑区结构变化的关系.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至2017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23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78例(82眼).方法 根据患者术前OCT的黄斑形态,分为以下四组: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组(24眼)、黄斑区弥漫性水肿组(39眼)、黄斑区囊样水肿组(9眼)、黄斑裂孔组(10眼).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前、术后7天的佳矫正视力(LogMar)、黄斑区中心凹厚度、旁中心凹区厚度、中心凹周厚度及术后并发症.并随防至术后1个月.主要指标 佳矫正视力、黄斑区中心凹厚度、旁中心凹区厚度、中心凹周厚度.结果 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在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7天,佳矫正视力由术前0.26±0.16提高到0.36±0.16(P=0.000),黄斑区中心凹厚度由术前(506.41±112.67)μm降低到(442.39±82.10)μm(P=0.000),旁中心凹厚度由术前(453.66±79.36)μm恢复至(409.95±61.63) μm(P=0.000),中心凹周厚度从(365.93±50.84) μm降低至(356.76±54.20)μm(P=0.092);四组患者术后的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P均<0.05),其中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组患者术后视力的提高较其它组更佳(F=3.118,P=0.031).与术后7天相比,术后1个月的黄斑区厚度降低,但视力变化不显著.术后BCVA与术前BCVA(r=0.850,P=0.000)、术前中心凹厚度(r=0.7386,P=0.000)、旁中心凹区厚度(r=0.811,P=0.000)、中心凹周厚度(r=0.799,P=0.000)均呈正相关;与术后中心凹厚度(r=-0.335,P=0.035)、旁中心凹区(r=-0.376,P=0.017)具有明显相关性,但与中心凹周厚度(r=-0.310,P=0.052)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剥除黄斑前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同时改善黄斑区结构.术后中心凹厚度变化与视力恢复程度有关,且术后1周的变化即可决定预后;术前黄斑结构正常者视力预后较好.

  • 特发性黄斑前膜治疗前后眼底变化

    作者:李建军

    患者女性,59岁.因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半年于2012年5月14日就诊.左眼矫正视力0.2,眼压18.4 mm Hg.左眼外眼及前段正常.眼底改变见图A.入院局麻下行左眼玻璃体切除及黄斑前膜剥除术.

  •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初步探讨

    作者:游志鹏;赵菊莲;汪昌运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 特发性黄斑前膜15例(15眼),视力0.05~0.4.均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用自制钩针将前膜组织钩离视网膜表面后用眼内镊撕除前膜,进行气液交换后均用滤过空气充填;术后采取面向下体位7天,随诊2~8月,平均为5.2月.结果 手术后2月7眼视力较手术前提高4行,3眼提高3行,3眼提高2行,2眼视力较术前无提高.5眼视物变形症状明显好转,7眼视物变形症状消失.黄斑部血管扭曲改善.结论 黄斑前膜剥除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确切有效的方法.

  • 针药并用治疗早期特发性黄斑前膜1例

    作者:杭伟奇;张贤梅;秦大军;罗国平

    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是一种常见黄斑疾病,能显著降低中老年人的视觉质量,调查发现43岁以上人群视网膜前膜的发病率为11.8%,其中2.4%表现为双眼同时发病.胡敏等[1]报道年龄在5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风险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对本病早期一般采取保守观察,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晚期采取手术治疗,但仍存在术后黄斑水肿、视力低下等问题,亦有前膜复发可能.现报道1例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的黄斑前膜患者.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特发性黄斑前膜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聪;徐永宁;王雅娜;胡勇平

    特发性黄斑前膜(MEM)临床发展一般较慢,早期大多数无症状,视力影响不大,常被患者和医生忽略.我们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临床中MEM患者进行检查,来判断MEM的分期和手术指征及术后情况.

  • 低浓度C3F8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超

    目的:评价低浓度C3F8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4年32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低浓度C3F8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只眼均一次成功,随访3个月后所有患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膜剥离、低浓度长效气体充填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常规体检人群中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相关因素

    作者:胡敏;梁西就

    目的:探究常规体检人群中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相关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制订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眼科检查,比较体检过程中发现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和没有相关疾病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本研究体检对象共27500人接受了眼科检查,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80例。所有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没有突出的症状主诉,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出现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概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42.5%合并高血压,5%合并糖尿病,17.5%合并白内障,5%合并肾功能不全,65%合并血脂水平异常,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特发性黄斑前膜有关的因素主要为年龄以及高脂血症(P<0.05)。结论特发性黄斑前膜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另外高脂血症患者出现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概率较常人高,对于有高危因素者需要更加严格注意,大程度地保障健康,发挥体检的作用。

  • 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黄斑前膜诊断和分型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应利;冯炜;郭纯刚;李冬;凌宇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的形态特征,探讨IERM对视力的影响.方法:经视力、直间接眼底镜及SD-OCT(2.维断面图、眼底彩色照相、视网膜厚度地形图、三维成像图)检查确诊的IERM患者38例(45只眼),分析中心凹形态、中心凹厚度和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IERM的S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程度不同的中心凹厚度增加.45只眼中.中心凹正常型8只(17.8%),假性黄斑裂孔6只(13.3%),板层裂孔7只(15.6%),弥漫水肿20只(44.4%),囊样水肿4只(8.9%).对全部患眼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相关分析,二者娃著负相关(r=-037,P<0.05).即黄斑中心凹越厚视力越差.结论:SD-OCT可明确IERM的诊断和其下中心凹形态的分型.由IERM牵拉引起的黄斑水肿增厚与视力损害相关.

  • 光相干断层成像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孟斌;吉昂;牛红霞;闫丽娟;陈序;彭莹;仉晨光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光相干断层成像(OCT)显示视网膜结构变异程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T)与患者视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OCT检查确诊IMEM共56例66眼,进行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及OCT检查,依据视网膜内部结构变异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组,并测量RT。结果轻、中、重度组患眼平均RT分别为(311.95±51.78)μm、(447.13±41.95)μm和(560.00±58.23)μm,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重度组患眼平均BCVA分别为0.78±0.16、0.38±0.12和0.27±0.14,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眼RT与BCVA之间无线性相关性(r=-0.352,P=0.128),中、重度组内患眼RT与BCVA之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8和-0.482,P<0.05)。结论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变异程度及RT可以反映视功能损害的程度,RT值达到400μm可以作为手术干预的客观标准。

  • 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晓霞;冯朝晖;马鹤

    目的 探讨研究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实施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的68例进行本次治疗探析,依据硬币法进行分组,34例采取超声乳化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34例则联合使用内界膜剥除术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 对比两组术前视力水平[(0.57±0.23)VS(0.56±0.21)]及术后视力水平[(0.29±0.12)VS(0.27±0.18)]、 黄斑厚度[(332.16±40.29)VS(331.78±47.34)]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概率(5.9%VS 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以及黄斑前膜剥除术联合治疗可得到良好效果,内界膜剥除术的应用并未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具体应用应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

  • 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

    作者:金琴辉;项振扬;郑玥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并接受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37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分析黄斑中心凹部位视网膜厚度和结构变化,并记录矫正视力及视物变形、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7眼均予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黄斑前膜完整剥除,术后视力改善率91.9%(34/37);术前存在视物变形18例,术后视物变形改善12例,视物变形消失6例。术后6个月视力(0.43±0.17)较术前(0.22±0.16)提高(t=11.467,P<0.01)。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75.68±80.38)μm较术前的(483.05±141.94)μm下降(t=14.223,P<0.01)。未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及黄斑前膜复发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可明显改善视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璐;贾亚丁

    黄斑前膜是发生在黄斑区的一种视网膜前膜,黄斑视网膜前膜分为:原发性黄斑前膜、继发性黄斑前膜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

  •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效果及评价

    作者:张少冲;冷云霞;佘洁婷;李松峰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佳治疗时机,玻璃体切割联合膜剥离及气体充填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治疗效果.方法 IMEM患者32例共38眼,视力0.1到1.0不等,其中26眼低于0.3;所有患者均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用自制钩针将前膜组织钩离视网膜表面后用眼内镊撕除前膜,1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内界膜的撕除;进行气液交换后均用滤过空气充填;术后面向下体位7天,术后38眼随访3个月到2年不等,平均8.6月.结果 1.随访3个月后所有患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其中提高2~4行者28眼,>4行者10眼;28眼视物变形消失,10眼视物变形明显减退.2.术后OCT及眼底彩照显示所有患眼的前膜均已消除,黄斑水肿逐渐减轻缓解,视网膜平伏,黄斑区血管走行恢复正常.3、术后及术中主要并发症:手术中除6例发现毛细血管性出血外未见其它明显并发症,且均在术后一周内吸收.术后未见明显的并发症出现;随访时未见前膜的复发.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膜剥离和气体充填对IMEM的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IMEM的治疗中主张早期手术,在黄斑前膜未对黄斑部视网膜造成严重牵拉的情况下尽早的将其剥除,可使其视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 内界膜剥除与不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刘玉莲;森敏朗

    目的比较单纯黄斑前膜剥除术、黄斑前膜剥除联合黄斑区内界膜剥除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探讨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38只患眼的手术疗效.其中A组:黄斑前膜剥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18眼,B组:单纯黄斑前膜剥除术20眼.手术后随诊3个月以上,于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时对患者行视力、MERG及OCT检查,分别对每组手术前后临床资料、两组之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MERG的1环和2环P波振幅及潜时均无明显差异.手术后3个月时两组视力较手术前均明显提高,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手术前明显降低,A组术后MERG的1环和2环P波振幅明显降低,但术后3个月时两组之间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MERG潜时差异无显著性,A组MERG的振幅比B组有明显的降低.结论黄斑前膜剥除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有效方法,内界膜剥除术在手术后短期内未显示其有效性,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应用

    作者:潘洁;朱小华;陶思羽

    目的 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眼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2004~2006年因特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1例(31只眼),男性3例,女性28例;年龄56~71岁,平均59.6岁.病程3~49个月.术前视力0.02~0.3.术中行前膜剥除后再行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追踪观察6~38个月.结果 病程短者的视网膜内界膜能很容易剥除,病程长的内界膜不易剥除.术后矫正视力0.05~0.7,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程短者术后获解剖和功能的成功,视力提高显著(P<0.05);病程较长者虽获解剖成功但功能上的恢复不显著(P>0.05).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应用不但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皱褶,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炎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7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