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误识别心律失常导致误放电一例

    作者:陈若菡;陈柯萍;唐闽;张澍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有冠心病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高侧壁、前间壁)病史15年.2004年3月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我院经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Gem 7227Cx,美国Medtronic公司).术中参数测试如下:起搏阈值为0.4 V/0.5 ms,R波高度为15.4 mV,起搏阻抗为1060 Ω,高压阻抗为15 Ω,除颤阈值为15 J.术后1个月因ICD连续放电急诊入我院,心电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170~190次/分.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皮下卷绕除颤电极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方全;郭涛;Jackson K Lieberman R

    目的为了解决锁骨下静脉闭塞患者和年幼儿童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价皮下卷绕除颤(SubQ)电极的可行性及其除颤效果.方法共4例病人纳入研究.年龄分别63、64、85、48岁.其中3例男性患者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例女性(48岁)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病史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或电生理检查中诱发持续性室速.SubQ电极经左腋中线第6肋间的2 cm纵向切口建立的皮下隧道远端送达靠近脊柱,电极近端经向前向上的另一皮下隧道抵达左锁骨下放置ICD的囊袋.模拟活性除颤器机壳(CAN)经左锁骨下ICD放置囊袋切口于胸大肌与胸壁之间的隧道向下送至接近胸骨下端左侧.CAN与SubQ电极之间除颤测试能量依次分别为35、25和15 J.测试完毕后3例患者按照常规方法植入ICD.另1例患者因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0.35而植入三腔除颤器(CRT-D).所有患者保留SubQ电极,手术结束前对它们的除颤阈值进行测试.使用能量先后依次为3、6、10、12、15和18J.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度过植入术,无并发症.4例患者的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37、20、9和52 min.4例CAN→SubQ电极成功除颤能量分别为15、25、25和15 J.使用常规ICD和CRT-D时CAN→右心室(RV),SubQ的相应除颤阈值分别为6、10、15和10 J.结论 SubQ电极植入不但安全而且有效.SubQ电极的应用可望避免植入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和胸腔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甚至避免放射线,对于幼年儿童和血管病变无法植入电极导线者可望有更为重要的价值.

  •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时低能量T波电击诱发心室颤动的有效性观察

    作者:陈建明;沈法荣;王志军;黄抒伟;凌锋;俞蔚;吴巧元

    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过程中,诱发心室颤动(室颤)进行除颤阈值的测定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0例ICD植入过程中使用T波电击法诱发室颤的相关资料,对T波电击法诱发室颤的有效性和影响诱发的相关因素做初步探讨和分析.

  • 易损性上限的电生理机制及临床评估除颤效用性的指导价值

    作者:周建;金奇;吴立群

    多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可以降低心室颤动(VF)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的死亡率,其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1-4].ICD植入术中,除颤阈值(defibrillation threshold,DFT)测试对于确保ICD的可靠感知和有效放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但是,DFT测试至少需要诱发一次VF并除颤,可能会引起急性危险事件,如心肌蛋白升高、脑卒中和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死亡[6-9].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急性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任淑静;金奇;周建;林长坚;庞旸;张凝;凌天佑;顾刚;沈永初;陈颖;陆林;吴立群

    目的 探讨静脉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是否有急性保护作用,既能否增加心肌保护性蛋白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phosphorylation-Akt,p-Akt)的表达及是否具有抑制室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14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2组(G-CSF组和对照组,n=7).所有家兔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4 h(G-CSF组再灌注同时静脉泵G-CSF 10 μg/kg维持30 min,对照组静脉用生理盐水10 mL/kg维持30 min).利用60道袜套状电极进行双心室整体心外膜电生理标测.两组分别于基础状态下,缺血时及再灌注4h后通过程序性电刺激诱发心室颤动(VF),并测定除颤阈值(defibrillation threshold,DFT).通过快速傅里叶转换技术测定每个标测电极的VF激动频率.应用Curtis-Walker评分系统评价两组再灌注4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测定缺血区心肌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所有家兔均可通过程序性电刺激诱发出稳定VF.与对照组相比,G-CSF显著降低了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分数[(6.3±1.5)对(2.3±2.6),P=0.038].两组间基础状态下、缺血及再灌注时DFT及VF激动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灌注4h后VF激动频率较基础状态及缺血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F不增加血清TNF-α及IL-10的浓度,但可增加缺血区心肌P-Akt的表达.结论 静脉用G-CSF未改变VF激动频率及缺血再灌注DFT,但是G-CSF通过增加缺血区心肌组织中p-Akt的表达可减少心肌损伤,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研究结果提示静脉使用G-CSF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急性保护作用.

  • 心室颤动高除颤阈值的机制与处理策略

    作者:柳韶华;金奇;吴立群

    有效的体内或体外电击除颤能显著提高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但仍有约30%已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患者死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1],其原因可能与部分患者因较高的除颤阈值(defibrillation threshold,DFT)而致除颤失败有关[2].因此,减少除颤失败风险的有效措施为尽可能降低DFT.然而,临床医师多专注于ICD植入技术本身,对于如何降低DFT,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相关的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改变DFT可发挥一定作用,故选择恰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极为重要.如临床需使用升高DFT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优化ICD的参数设置以获得合适的DFT显得尤为重要.

  • 除颤电极放置于右室流出道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于波;靳艳;程颖;庞雪峰;赵卫华;齐国先

    目的 比较于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植入除颤电极的阈值、安全性和疗效的差异.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19例,将除颤电极导线放置于RVA(n=11)或RVOT(n=8),采用双相查找的方法进行除颤阈值的测试.术后6个月随访,对导线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对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VA的除颤阈值和RVOT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中位数:15 J vs 17.5 J,P=0.48);在ICD植入时,两个部位的起搏阻抗、R波振幅、起搏阈值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RVA和RVOT不恰当识别及治疗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11 vs 1/8,P=0.267).结论 RVOT的除颤和起搏效率与RVA相似.

  • 经右侧植入除颤电极而脉冲发生器安置左侧二例

    作者:丁立群;范洁;王礼琳

    两例安装心室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患者因解剖变异经右锁骨下静脉植入除颤电极导线,通过一小技巧成功从皮下隧道拉至左胸壁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其中一例心力衰竭合并永久心房颤动患者4个月后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提示该类患者植入心房电极的必要性。

  • 除颤电极穿破心肌后再放置致高除颤阈值一例

    作者:黄卫斌;蔡彬妮;万发银;陈超;周法光;郭继鸿

    1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中测试除颤阈值(DFT)20 J,术后出现心包压塞重新调整电极位置,未重复测试DFT.随访中患者多次发生VT/心室颤动但ICD复律失败,系高除颤阈值所致,经过无创处理无效,放置新电极并调整电极位置得到解决.

  • 临时心脏起搏干扰致除颤阈值测试发生未感知一例

    作者:宿燕岗;柏瑾;潘文志;葛均波

    患者女性,29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NYHA Ⅲ~Ⅳ级.入院后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住院期间曾发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并体外电击除颤成功.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中误在临时心脏起搏状态下测试获得起搏电极所在位置的"R波"(实际为心室刺激脉冲信号)振幅为8 mV.T-Shock成功诱发室颤,但ICD不能识别被迫手动ICD除颤成功.在减慢临时心脏起搏频率待自身心室节律出现后重新复测R波振幅为2 mV.重新更换新的起搏位置,在确保无临时起搏脉冲下测试感知等参数,满意后再次进行DFT测试,ICD能成功识别室颤并一次除颤成功.

  • 伊布利特对心力衰竭犬不应期恢复性和除颤阈值的影响

    作者:罗庆志;张凝;金奇;吴琼;柳韶华;韩岩新;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

    目的 通过快速心室起搏建立犬心力衰竭(HF)模型,观察伊布利特对HF犬的心室不应期及不应期恢复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室颤动(VF)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通过右室心尖部快速起搏4周制作犬慢性HF模型,开胸后应用心外膜电极片(共12×12个单极电极,每个电极间的距离为2 mm)标测左室心外膜心肌电激动.应用伊布利特前后[负荷剂量:以10 μg/kg静脉推注,并以0.1 mg/(kg·h-1)的速度静脉维持],通过S1S2刺激测定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采用连续刺激法诱发VF并同时测定激动恢复间期(ARI),进而通过ARI来评估不应期恢复曲线的大斜率,并测定除颤阈值(DFT).结果 与基础状态相比,伊布利特可明显延长HF犬的VERP[(208.0±18.9)ms vs (178.0±9.6)ms,P<0.05]和ARI[(171±11)ms vs (165±14)ms,P<0.01].同时,伊布利特显著降低不应期恢复性曲线的大斜率达41% (0.83±0.07 vs 1.40±0.09,P<0.01).伊布利特可显著降低DFT[(13.0±2.7)J vs (18.0±2.0)J,P<0.01].结论 伊布利特可显著降低HF犬的除颤阈值,其潜在机制可能为延长心室不应期和降低不应期恢复性曲线的大斜率.

  • 不同次数心室颤动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脑钠肽的变化与除颤阈值的相关性

    作者:任淑静;金奇;张凝;凌天佑;庞旸;林长坚;周建;陈颖;顾刚;沈永初;吴立群

    目的 探讨犬单次短时间心室颤动(SDVF)和多次SDVFs后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与除颤阈值(DFT)的关系.方法 将144道(12×12,间距2 mm)自制电极片缝至比格犬(n=7)左室前侧壁.用于心外膜刺激和电生理标测.通过心外膜电极行30次快速脉冲(30 Hz)刺激诱发心室颤动(VF).经颈内静脉置入除颤电极,每次VF持续20 s后给予除颤,用能量递增、递减方法测定DFT.分别于基础状态下,开胸后30 min,第一次SDVF后5 min和多次SDVFs后留取动脉血.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及BNP的浓度.评估VF后TNF-α和BNP短时间内的变化,以及与DFT的关系.结果 基础状态与开胸后TNF-α和BNP浓度无差异.与基础状态相比,第一次SDVF后血中BNP(78±12.2μg/L vs 90±4.3μg/L,P=0.031)及TNF-α(547±104 ng/L vs 661±151 ng/L,P=0.036)浓度显著降低.多次SDVFs(3.43±0.73次)后,BNP及TNF-α水平有升高趋势,但与基础状态、单次SDVF后相比均无差异.DFT前血浆BNP水平与DFI"呈正相关(r=0.76,P=0.046).结论 单次SDVF后,血浆TNF-α及BNP浓度降低,多次SDVFs后两者浓度无明显变化.DFT前BNP水平与DFT呈正相关,提示心功能受损可能导致DFT升高.

  •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杰;胡大一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已经成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尽管它能够有效终止室性心律失常,但对于有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重要的辅助治疗,对于频繁发作的有症状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更是如此.为达到大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常需合用ICD和药物治疗.本文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综述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在ICD患者中使用的趋势、用药的指征、有益和有害的相互作用和用药的选择.

  • 高除颤阈值的处理(附三例报道)

    作者:蔡彬妮;陈超;周法光;黄卫斌

    3例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其中1例术中未测试除颤阈值(DFT),术后随访发现ICD多次电复律失败,经过调整除颤脉宽、关闭上腔静脉线圈等无创处理无效,放置新电极并调整电极位置得到解决.2例术中测试DFT大于20J,1例改变除颤极性后DFT降至20 J以下,另1例通过调整除颤脉宽及电极位置得到解决.

  •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除颤阈值测试没有必要的理由

    作者:王龙;赵菁;郭继鸿

    自从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临床使用以来,是否需要评估除颤阈值(DFT)测试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鉴于诱发性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与自发性室颤不同;是否测试DFT并不影响远期死亡率;ICD大多数针对的治疗为室性心动过速而不是室颤;DFT存在脑梗死,心肌酶升高,心功能恶化,甚至直接死亡等风险;器械的改善(单相变双相)已经降低了DFT;首次放电失败的患者,二次放电均成功除颤;诱发室颤除颤成功率不能预测临床室颤除颤成功率;废除DFT测试大的诱惑是更多的患者有机会接受这种挽救生命的治疗等诸多原因,我们认为ICD植入术中应放弃进行DFT测试.

  •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中避免常规除颤阈值测试的随访观察

    作者:刘启明;周胜华;祁述善;曾高峰;马晓峰;黄河

    目的:探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术中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患者,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9年10月至2008年8月间ICD植入术中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21例ICD/CRT-D患者临床资料,应用体外程控仪获取存取信息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植入ICD,4例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植入CRT-D,术中均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8例术后1周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其中3例(37.5%)未诱发出室速/室颤.程控随访1~7(4.2±1.9)年,21例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患者中16例记录到室速或室颤事件,ICD成功除颤89阵(成功率100%),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室速120阵次(成功率51.1%),低能量同步转复22阵次(成功率59.2%).术后大多数患者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死亡病例.结论:ICD/CRT-D植入术中不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可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 植入式除颤器术中除颤阈值的测定及护理

    作者:颜海莲;苏玉英;温小媚

    目的:探讨除颤阈值的测定及护理,确保在诱发心室颤动20 s内恢复窦性心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3例植入I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在诱发心室颤动20 s内恢复窦性心律,无出现并发症.结论:除颤治疗的时间是决定心室颤动患者生存的因素,熟练掌握ICD植入术中除颤阈值的测定及护理至关重要.

  • 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作者:戴振林;段宝祥;陈绍良;耿其吉;刘玲玲;常芸;阚静

    目的探讨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植入方法.材料及方法一例74岁的男性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Ⅳ级,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180-190次/分伴血压下降、短暂意识障碍,并经3次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后,植入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予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方法分别将右室起搏除颤电极(MedtronicSPRINT6945)植入于右心室心尖部,右心房电极(Medtronic 6940)植入于右心房后上部,体外分别测试心房及心室的起搏参数(起搏阈值、感知、电极阻抗)符合要求后,采用左侧腋前线切口,分离胸大肌及胸小肌间隙做起搏囊袋,将起搏除颤电极与除颤器连接后埋入囊袋内.在浅麻醉下经程控器T波电击诱发室颤二次(相隔10分钟),测定除颤阈值及阻抗,观察除颤效果及除颤后起搏工作情况.结果手术植入成功.右房电极植入心耳时出现明显交叉感知,反复调整位置至右房后上方时符合要求.二次诱发室颤均经除颤器自动识别并除颤成功,测定除颤阈值为20J,阻抗为39Ω,诱发室颤分别为9秒、8秒,ICD充电3秒.除颤后DDD起搏60次/分.术中、术后患者血压、氧饱和度稳定,心衰无加重.结论双腔ICD的植入过程较为复杂,心房电极的植入位置对避免交叉感知尤为重要,通常需将心房电极植入于右心房的后上方.双腔ICD增加识别恶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并明显减少误放电,DDD起搏方式适用于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心动过缓患者.对于体型明显消瘦的患者起搏器囊袋可采用非常规的方法及部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