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GF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表达与肝细胞恶性转化

    作者:董志珍;严晓娣;姚敏;严美娟;王理;邱历伟;吴玮;姚登福

    目的:研究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轴中关键信号分子IGF-Ⅱ和IGF-Ⅰ受体(IGF-IR)的动态表达与改变特征.方法:采用以2-乙酰氨基芴(2-fluorenylacetamide,2-FAA)喂饲♂SD鼠诱发肝癌发生,以病理组织学观察肝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GF-Ⅱ和IGF-IR表达与定位,以ELISA法定量肝组织及血IGF-Ⅱ和IGF-IR水平,以逆转录巢式PCR分析IGF-Ⅱ mRNA和IGF-IR mRNA的转录水平,扩增片段序列经DNA测序证实.结果:诱癌过程中,肝细胞在形态学上出现细胞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肝癌的发展过程,伴随肝组织核酸代谢旺盛,肝总RNA、IGF-Ⅱ和IGF-IR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进行性升高;随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组间差异显著(F=13.2,P<0.01).肝组织IGF-Ⅱ比浓度,癌变组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显著(F=48.1,P<0.01),癌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变性组和癌前组(P<0.01);血IGF-Ⅱ浓度(nmol/L).与肝IGF-Ⅱ比浓度(nmol/mg wet liver)呈显著正相关(,=0.97,t=5.97,P<0.01).肝组织和血清IGF-IR浓度改变类似于IGF-Ⅱ,癌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变性组和癌前组(P<0.01).结论:IGF-Ⅱ和IGF-IR参与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其过表达是肝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 IGF-Ⅱ/IGF-ⅠR相关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靶向治疗

    作者:姚登福;姚敏;蔚丹丹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Ⅱ/IGFⅡ-ⅠR相关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GF-Ⅱ活化可经IGF-Ⅰ R传递促有丝分裂信号,增加HCC变可能,近来研究显示靶向IGF-Ⅱ或IGF-Ⅰ R可明显抑制HCC细胞增殖.本文就IGF-Ⅱ和IGF-Ⅰ R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变、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作为HCC基因治疗靶目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 乳腺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表达的研究

    作者:陆翔;韩文兰;邬万新;喻其霞;陈彩萍;郭文利

    目的: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receIDtor,IGF-I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78例乳腺癌组织中IGF-I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和HER-2等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以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IGF-Ⅰ R阳性表达率为37.2%(29/78),其中弱阳性(+)20例,中度阳性(++)7例,强阳性(+++)2例.而癌旁组织中均无IGF-Ⅰ R表达.依据IGF-Ⅰ R状态将全部病例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IGF-Ⅰ R阳性组患者的ER阳性率显著高于IGF-Ⅰ R阴性组(89.7% vs 63.3%),P=0.01.而IGF-ⅠR 与发病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状态、TNN分期、PR、HER-2及生存率无相关性.结论:IGF-Ⅰ R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并与ER状态相关,可能成为乳腺癌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对预测预后有一定价值.

  • 多聚凝胶介导IGF-IR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体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牛朝诗;傅先明;汪业汉;罗其中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IGF-IR基因表达对裸鼠移植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建立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多聚凝胶组、正义核酸组和反义核酸组,反义核酸组在瘤内注射多聚凝胶包裹的反义寡核苷酸,其他每组均作相应的瘤内注射处理.利用多聚凝胶缓释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观察肿瘤的抑制情况、肿瘤病理和IGF-IR表达结果.结果反义核酸组用反义核苷酸开始治疗后的第1周、第2周和第3周,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65.2%、76.38%和69.6%;而多聚凝胶组和正义核酸组肿瘤生长速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抑制率在各时间点均低于10%.肿瘤的组织病理发现多聚凝胶组、正义核酸组如同空白对照组(野生型),肿瘤细胞密集分布,呈明显的恶性增殖表现,而反义核酸组肿瘤细胞稀疏,可见部分细胞呈凋亡改变,细胞染色质浓聚边缘化.在空白对照组(野生型)、多聚凝胶组和正义核酸组IGF-IR蛋白均呈高表达,而反义核酸组IGF-IR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IGF-IR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内胶质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部分肿瘤细胞凋亡.因此,IGF-IR可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靶.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陈伟;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赵志力;盛志勇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两亚基(α,β)和磷酸化酪氨酸蛋白(P-Tyr)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这3种蛋白在12例不同胎龄的胎儿和8例成人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这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很低,随着胎儿生长发育,IGF-ⅠRα、IGF-ⅠRβ和P-Tyr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成人皮肤中,IGF-ⅠRα、β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上,而P-Tyr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中.这3种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它们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 IGF-Ⅱ和IGF-Ⅰ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序朋;周风举;申兴斌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 R)的表达情况和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50例正常大肠黏膜IGF-Ⅱ和IGF-Ⅰ R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大肠癌IGF-Ⅱ、IGF-Ⅰ R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并且,大肠癌组织IGF-Ⅰ与IGF-Ⅰ R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5,P<0.01).结论:IGF-Ⅱ和IGF-Ⅰ R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赵彩霞;申凤俊;唐瑾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动态变化,探讨IGF-ⅠR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制备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8周.测定各组门静脉压,对肝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和马松三色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组织IGF-ⅠR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将IGF-ⅠR与肝纤维化程度、门静脉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门静脉压逐渐增高,IGF-ⅠR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也增加,IGF-ⅠR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及门静脉压呈正相关.结论 在肝纤维化进程中,IGF-ⅠR表达逐渐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肝纤维化.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作者:方维丽;牛海静;王邦茂;丁娟娟;曹晓沧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其远端正常胃黏膜中IGF-IR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GC803中IGF-IR的表达水平.设计并体外合成靶向IGF-ⅠR的小干扰RNA,将其转染到MGC803细胞中,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48 h IGF-ⅠR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计数并描记生长曲线.结果 胃癌组织IGF-IR表达阳性率为75.5%,显著高于远端正常胃黏膜(25%,P<0.01).IGF-IR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胃癌细胞株中有IGF-ⅠR高表达,小干扰RNA1组IGF-ⅠR表达抑制率可高达89.80%±4.10%,转染后第5天细胞增殖降至低点(为空细胞组的29.0%±4.0%),同期细胞数降至对照组的21.15%±1.10%.结论 IGF-ⅠR在胃癌细胞中过表达,应用RNA干扰技术可有效沉默IGF-IR基因,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高压氧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纪祯;陈振雨;杨廷;万金娥;赵明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瘢痕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耳瘢痕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给予高压氧时间不同分为7d、14 d、21 d及28 d组,每组4只共48个创面,实验组术后立即给予高压氧处理,对照组处于常氧压空气环境中.术后第29天切取瘢痕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形态学差异,计算瘢痕增生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IGF-1R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可见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及胶原纤维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对照组瘢痕增生指数为4.28±0.22,7d、14 d、21 d及28 d实验组分别为3.64±0.29、3.46±0.21、3.29±0.21、3.16±0.1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70,P<0.05).免疫组化检测可见,各实验组HIF-1α、IGF-1R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14 d组两因子表达量较7d组、21 d组较14 d组减少(均P<0.05),28 d组与21 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压氧可降低兔耳瘢痕组织中HIF-1α、IGF-1R的表达,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 IGF-Ⅱ,IGF-ⅠR在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赵凯;范钰;沈琰;李新忠;张小平;袁永翀

    目的:观察IGF-Ⅱ,IGF-IR在结肠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IGF-Ⅱ,IGF-ⅠR,PCNA在正常结肠黏膜组(A组/n=2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B组,n=5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C组,n=50)和结肠癌组(D组n=20)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IGF-Ⅱ,IGF-ⅠR,PCNA在结肠癌组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呈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大肠黏膜组相比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结肠癌组的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逐渐降低,且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GF-Ⅱ,IGF-ⅠR的表达与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 index,PI)成正相关、与AJ成负相关;PI,AI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IGF-Ⅱ,IGF-ⅠR阴性和阳性中无显著差异(P>0.05),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则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IGF-Ⅱ,IGF-ⅠR的异常表达与结肠腺瘤癌变密切相关;IGF-Ⅱ,IGF-IR促进细胞异常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在结肠腺瘤癌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 下调IGF-ⅠR表达对HBV阳性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蔡胤;严晓娣;董志珍;顾娟娟;杨绪莉;邱历伟;姚登福

    目的:观察干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receptor, IGF-ⅠR)表达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阳性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有效pGPU6/GFP/NeoIGF-ⅠR-shRNA4干扰质粒(IGF-ⅠR-shRNA4),转染肝癌Bel-7404细胞和HBV阳性PLC/PRF/5细胞后,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GF-ⅠR的mRNA转录及蛋白水平;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V-PE/7-ADD法分别评估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与凋亡改变。结果:IGF-ⅠR-shRNA4转染肝癌PLC/PRF/5和Bel-7404细胞效率为71%和90%;对细胞IGF-ⅠR mRNA抑制率分别为(59.6±2.8)%和(54.9±2.6)%;对IGF-ⅠR蛋白抑制率分别为(49.4±8.4)%和(58.3±9.4)%;转染72 h后,PLC/PRF/5细胞增殖抑制率为(63.9±3.9)%(t=19.244, P<0.001)和Bel-7404细胞为(61.5±1.7)%(t=5.493, P<0.005),伴细胞增殖周期改变、G1期阻滞和CyclinD1表达受抑;细胞凋亡率增加,PLC/PRF/5为44.8%,Bel-7404细胞为36.0%,均显著高于空白组的12.2%和6.6%(P<0.001)及阴性组的9.4%和4.0%(P<0.001)。结论:下调IGF-ⅠR转录对肝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该位点有望成为HBV相关肝癌治疗的靶目标。

  • IGF-ⅠR、VEGF-C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刘传信;谢宗涛;俞力超;王志强;王振军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IGF-ⅠR、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 二步法检测95例食管鳞癌石蜡标本及20例食管正常组织中IGF-ⅠR、VEGF-C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20例食管鳞癌新鲜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IGF-Ⅰ R、VEGF-C的表达.[结果]IGF-Ⅰ R、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食管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ⅠR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P<0.05),VEGF-C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鳞癌中IGF-ⅠR、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7,P<0.05).IGF-ⅠR、VEGF-C阳性表达组和两者共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 IGF-ⅠR、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IGF-ⅠR、VEGF-C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作用

    作者:彭莉;李双庆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含有70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碱性多肽,近年来随着重组人IGF-Ⅰ (rhIGF-Ⅰ)的研制成功,极大地促进了IGF-Ⅰ的临床应用开发;目前IGF-Ⅰ已试验性用于治疗各种骨质疏松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骨髓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OB)、软骨细胞、肌腱细胞、神经细胞和脂肪细胞等分化.由于MSCs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且具有迁移定居到损伤组织的能力,已经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研究证实,IGF-Ⅰ可对MSCs产生多种影响,现综述如下.

  • 宫颈癌患者中IGF-Ⅱ与IGF-ⅠR的表达及其相关意义分析

    作者:赵二勇;黄子健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因子宫脱垂而实施全子宫切除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 IGF-Ⅱ水平的表达情况,并对比 IGF-Ⅱ与 IGF-ⅠR 在宫颈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IGF-Ⅱ与 IGF-ⅠR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IGF-Ⅱ的水平以及组织 IGF-Ⅱ阳性患者的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GF-Ⅱ以及 IGF-ⅠR 在 FIGOⅡ期、鳞癌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织分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IGF-ⅠR 与 IGF-Ⅱ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中呈正相关(r =0.822,P <0.01)。结论 IGF-Ⅱ与 IGF-ⅠR 在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中普遍存在过表达现象,是对于宫颈癌检测的一项重要的判断指标。

  •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蛋白的表达

    作者:赵玉林;王明婧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 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河南省医学高新技术发展扶持项目 20060011;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7320076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Ⅰ及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70.18%和75.44%)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37.50%和25.00%,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GF-Ⅰ及IGF-ⅠR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杰;刘立思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IGF-I R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I R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喉部组织及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IGF-IR在TNM分期Ⅲ~Ⅳ期、颈淋巴结转移及高分化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中低分化癌患者表达增强(P<0.05).结论 IGF-IR在喉癌组织中表达过度,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IGF-IR的表达对预测LDC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IGF-Ⅰ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与变应性因素的关系

    作者:何宁;梁建平;陈俊;周向阳;韦海明;周祥祯;王涛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Ⅰ 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变应性因素的关系.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40例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息肉组织(CRSWNP组)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对照组)中IGF-Ⅰ R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GF-Ⅰ R蛋白在CRSWNP组及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0.8%和12.3%,IGF-Ⅰ R mRNA在2组的表达分别为0.748±0.111和0.107±0.208,CRSWNP组IGF-Ⅰ R蛋白和IGF-Ⅰ R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RSWNP组中,有、无鼻内镜手术史和有、无合并变应性因素组间的IGF-Ⅰ R mRNA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GF-ⅠR在CRSWNP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变应性因素不是IGF-Ⅰ R的表达的直接影响因素.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和蛋白激酶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杰;潘松;周远红;喻志华;刘立思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和蛋白激酶C(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IGF-IR及PKC的表达情况.结果:IGF-IR及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喉部组织及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IGF-IR在TNM分期Ⅲ~Ⅳ期、颈淋巴结转移及高分化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较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中低分化癌患者表达增强(P<0.05).PKC的阳性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IR与PK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38,P<0.05).结论:IGF-IR及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且两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IGF-IR和PKC的表达对喉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熊海林;孙爱华;何樱;李俊;郭晓红;黄维甄;袁霞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所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胃癌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IGF-ⅠR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联系密切,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 IGF-IR反义寡核苷酸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牛朝诗;傅先明;汪业汉;罗其中

    目的根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IR)基因序列设计了IGF-IR mRNA起始密码子下游的硫代磷酸型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研究其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反义核酸组、正义核酸组和空白对照组,经细胞计数、MTF法研究反义核苷酸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细胞IGF-I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地降低IGF-IR基因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24 h显效,96h仍有作用,反义寡核苷酸的抑制效果与其作用浓度有关.而正义寡核苷酸对其无抑制作用.同时可见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增殖作用中,能明显下调PCNA蛋白的表达.结论IGF-IR介导的IGF-Ⅰ~IGF-IR的自(旁)分泌环对胶质瘤生长极其重要,通过IGF-IR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能较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