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沛弟;陈丽君;刘刚;金珠玛;徐敏;王丽萍

    目的 探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3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九味镇心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羟色胺和皮质醇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08%和9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HAMD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5-羟色胺水平显著升高(P<0.05),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5-羟色胺和皮质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愈神经性厌食症一列

    作者:白炳清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7岁,高一学生。因减肥节食,渐至厌食,消瘦,体重明显下降伴闭经半年余。于2000年5月以“神经性厌食症”收住院治疗。主诉开始少吃,不吃主食,渐至少吃副食,仅吃些水果、蔬菜、喝水,体重下降,渐渐地越来越消瘦,并出现闭经。近两月来情绪波动明显,时心烦急躁,时抑郁,少语,面色白光白,疲乏无力,头晕,食后恶呕不适,体质虚弱,夜眠欠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患者身高1.62 mm,无既住病史,病前体重60 kg。 心理测评:1)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为:内向不稳定型。2)抑郁自评量表[1](SDS) 总分53分。3)焦虑自评量表[2](SAS)总分55分。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2 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给予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静脉点滴;饮食治疗:禁零食,规律进食,并保证进食后不呕吐。制定目标体重,定期测量,如每周增加0.5~1.0 kg体重;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传授解决内心冲突的方法。矫正患者在热量摄入,体型、体重等方面的认知偏差,引导患者正确认识体型美、健康美。患者表示有所感悟,配合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转向正常的进食模式:不对呕吐和体重给予特别的关注。并采用正性强化,给予表扬鼓励,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巩固疗效。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1例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梁国梅

    脑卒中(stroke)俗称脑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1].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脑卒中并发症,有35%~ 48%脑卒中患者会出现PSD,老年患者发生几率更大.PSD患者一般表现为心情抑郁,严重者甚至自杀[2],后果非常严重.因此,探索改善老年患者PSD病情的有效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71例老年PSD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分析

    作者:柴晓萍;周玉来;付文革;汤永建;韩利雄

    由于各种职业因素的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呈上升趋势.一旦患病,其腰腿疼痛,肢体运动障碍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病情严重者往往后实施手术治疗[1].但由于疾病本身带给患者的病痛及手术风险等往往使患者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这严重影响着患者康复.为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前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本研究对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 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命质量与抑郁状态相关性临床分析

    作者:蔡晓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由于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慢性疼痛、活动障碍、骨折等,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临床医生往往只重视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忽略了心理干预治疗,如能从身心全方位诊治,从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本研究通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1]及生命质量调查量表(SF-36量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与生命质量进行评价,探讨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心理干预治疗的可能性,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重视。

  • 细节化心理干预对手外科患者锻炼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研究

    作者:梁文仙;孙小晶

    目的 探讨细节化心理干预对手外科患者锻炼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手外科术后患者13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9例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69例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细节化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锻炼依从率为91%,对照组为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细节化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保证患者对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 外来务工人员中慢性肝炎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特点分析

    作者:陆楠;郑越超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本市,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他们中的慢性肝炎患者由于文化背景、个人认知、人际关系、劳动性质、经济状况的不同,使他们产生了种种不良的心理问题.因此,为了解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慢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完善外来务工人员慢性肝炎的综合治疗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笔者从2006年1-10月本院肝病专家门诊就医的外来务工作员慢性肝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进行心理卫生问卷调查,并以其中105例合格问卷者为研究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急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

    作者:刘发妹;唐群英;乐胜

    目的:调查急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寻找对策.方法:对惠州市区4所综合性医院136名急救人员,124名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救人员SAS及SDS评分、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均比普通病房人员高(P<0.05).结论:急救人员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人际冲突多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必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其心理健康.

  •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作者:洪秀园;林惠燕;陈秀梅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于入院第1 d及4周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实验组还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试其个性特征.对照组采用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针对患者的个性特征进行心理干预.结果:4周后,实验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音乐疗法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翟淑华;张群;田学丽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抑郁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音乐治疗.结果: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显效时间观察组为(8.2±2.5)d,对照组为(14.8±7.0)d;治愈率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4.6%: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音乐治疗在增进抑郁症患者康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分析

    作者:嵇先文;沈一同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途径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医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应用介入救治的临床护理资料,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心理变化。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及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低于实施之前,说明患者的心理状况要优于实施之前的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介入治疗模式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其临床疗效尤佳,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 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李冬华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不但能使老年抑郁症患者愉快地接受治疗而且使病情明显好转,促进了疾病康复。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心理状况及妊娠压力调查

    作者:薛丽霞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心理状况及妊娠压力,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心理保健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观察组,随机选取50例同期门诊产检正常的妊娠中晚期孕妇为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妊娠压力量表调查,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为确保母子健康和安全而引发的压力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为身体外形和身体活动的改变而引发的压力感及认同父母角色而引发的压力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容易出现抑郁及焦虑感,妊娠压力主要来源与对确保母子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应重视及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心理干预.

  • 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心态的护理

    作者:刘芳

    脑血管病患者除有神经系统症状外,部分还具有一定的精神症状.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特点,作者应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1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评定,现报告如下.

  •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张慧;袁玮

    产后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疾患的高危时期,是非孕期的10~20倍[1].抑郁是围产期妇女较常见的心理反应.本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有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分析了我院2000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住院分娩产妇中100例.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特点观察

    作者:刘玉山;齐曦明;杨柳;孙静;刘彬彬;郑涛;董艳超;刘兰祥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单相抑郁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资料,比较单纯服药患者与附加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高频rTMS治疗的患者经治后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的差别、两种治疗方式减分率的差别及与减分率相关的因素。结果单纯用药与结合rTMS均能降低SDS评分,但附加rTMS治疗组SDS减分率较单纯服药组显著增加(P<0.01)。单纯服药组SDS减分率与年龄呈负相关( r =-0.386, P <0.05),而rTMS治疗组SDS减分率与年龄无关( P >0.05),而与SDS初始评分呈正相关( r =0.43, P <0.05)。在急性期,两种治疗方法与治疗时程无关( P >0.05)。结论附加rTMS治疗较单纯服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rTMS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对药物不敏感的患者。

  • 严重OSAHS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况的影响

    作者:王红阳;赵雅宁;郭霞;喻昌利;李琳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OSAHS患者97例,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3组.同时向患者发放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1)重度OSAHS组MMSE总分明显低于轻、中度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53,P<0.05);在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得分明显低于轻、中度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5.68、62.84、43.08,P<0.01);轻、中度OSAHS组MMSE总分及在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OSAHS组患者SDS、明显高于轻、中度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9.48,P<0.05).结论 重度OSAHS患者较轻、中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记忆、计算、回忆方面的损害;重度OSAHS患者较轻、中度OSAHS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

  • 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初诊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情况的研究

    作者:田金满;杨荣雪;张婧婧;张勃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及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情况的分析,了解白血病患者及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因病产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了解两者之间及两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临床用药打下良好基础.

  • 围手术期护理与鼻内镜手术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钮瑞凤;王鸿梅;李淑芬

    随着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发展,鼻内镜已在临床广泛使用.鼻内镜的使用延伸和扩大了手术视野及手术范围,同时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1]对10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进行测评,旨在分析患者个性、心理状态与手术的相关性.

  • 60例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裘晓红;叶秋云;林清叶;邬珊志;罗汀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 58 例在我科就诊的急性创伤患者填写 Zung 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问卷,了解其心理状况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抑郁60% 焦虑70%,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对患者不良情绪有明显帮助.结论:急性创伤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期间存在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应及早进行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护患和谐.

654 条记录 11/33 页 « 12...891011121314...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