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国强;胡怀珍;袁冉冉;于晓雯;杨佃会

    目的 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用疏肝调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调神针刺法能显著改善产后抑郁症病人的抑郁症状.

  • 振源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状态病人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琳;杜鸿瑶;刘立壮;戴玉;孙妍

    目的:观察振源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状态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状态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心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振源胶囊,10 d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中医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病人心功能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 SDS及 SAS评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DS及SA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振源胶囊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程瑞彬;朱亦堃

    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以期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10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57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年龄(56±22)岁, 病程(13±10)年.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经专科医生确诊的精神疾病史;②既往有嗜酒史;③有长期应用镇静类药物及可引起抑郁的药物史;④既往有脑卒中、严重心、肝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史;⑤有重症躯体疾病史;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⑦患有恶性肿瘤的糖尿病患者;⑧离异及丧偶者.

  •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程瑞彬;朱亦堃

    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以期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10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57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年龄(56±22)岁, 病程(13±10)年.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经专科医生确诊的精神疾病史;②既往有嗜酒史;③有长期应用镇静类药物及可引起抑郁的药物史;④既往有脑卒中、严重心、肝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史;⑤有重症躯体疾病史;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⑦患有恶性肿瘤的糖尿病患者;⑧离异及丧偶者.

  • 支气管舒张药物联合肺康复治疗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作者:丁连明;邢彬;崔彩梅;杜舒婷;郑雷;王春霞;杨福兵;张晶;朱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因慢性咳喘、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经济负担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情绪,因而常伴有焦虑、抑郁表现。心理障碍对患者病情的加重、恶化起到进一步促进作用,形成呼吸困难-焦虑-呼吸困难的恶性循环[1]。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并改善C O PD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十分重要。本研究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制定康复运动计划,并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
      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观察分析上述干预措施对于C O PD 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作用。

  • 中学生社会经济状况与抑郁症状关系

    作者:洪忻;梁亚琼;王志勇;杨华凤;戚圣香;陈旭鹏;徐斐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社会经济状况(SES)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采用父母职业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3个变量衡量父母SES水平,于2009年及2010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南京地区5个学校53个班级2 20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2次调查.结果 实际调查2160名中学生,1年后随访调查2 118名中学生;随访前(44.0%)后(46.0%)比较,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抑郁症状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47,P=0.010);经多因素调整,低水平SES的中学生1年后随访存在抑郁症状的风险明显高于高水平SES中学生,即SES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关系;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c%)为家庭平均月收入高.结论 社会经济状况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关系;应引起卫生、教育工作者关注.

  • 测一测你的抑郁度

    作者:张旭;文诚;董勇;陈珂

    抑郁自评量表(简称SDS )是1965年仲氏发明的.一种病人自己进行的抑郁自我评定量表.由于可以判定抑郁的程度的轻重,因此.不仅用来进行辅助诊断,还可以用来观察用药后的疗效,是否好转,以及好转的程度,是不是已经恢复正常.

  •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作者:李红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产后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病人的不良情绪。

  •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患者的抑郁量表结构模型分析

    作者:谭文艳;林勇强;林海程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患者抑郁量表的因子结构模型,为测评该类人群的抑郁特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现场问卷调查344名接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患者,采用抑郁严重度指数描述该人群的抑郁水平,应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抑郁量表因子结构的探索和验证.结果 抑郁自评量表呈现高阶因子模型,一阶因子包括情感障碍因子、躯体障碍因子、精神运动性障碍因子和心理障碍因子,二阶因子为抑郁障碍因子,模型拟合指标x2/df值为1.8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71,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8.结论 该类人群的抑郁量表为高阶因子模型,其情感障碍和精神运动性障碍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大.

  • 养肺消积解郁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抑郁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中良;周文超;陈虹;沈小珩

    目的:观察养肺消积解郁方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并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NSCLC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以化疗为基础治疗.观察用药4周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Karnofsky评分变化,并对其中26例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用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观察治疗前后PSQI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结果:用药4周后中药组的SDS及HAMD得分分别为(48.88±7.44)和(8.12±2.89),明显低于对照组(54.24±3.71)和(11.62±1.89)(均P<0.05);中药组抑郁治疗有效率82.4%,明显高于对照组42.8%的有效率(P=0.017);中药组治疗后PSQI总分(10.21±1.58),明显低于治疗前(15.36±5.05) (P =0.001);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8.3%,对照组为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36);治疗组中位疾病PFS为(8±0.69)个月,对照组(5±0.67)个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情绪状态影响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缩短了晚期NSCLC的中位PFS,促进了NSCLC患者的化疗耐药.养肺消积解郁方能够有效缓解NSCLC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缓解抑郁情绪对PFS的影响或延缓抑郁可能导致的过早化疗耐药.

  • 探讨正念减压康复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作者:顾硕;方凡夫;唐海沁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康复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痛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杭州疗养院参加疗养的108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治疗,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焦虑得分(43.23±3.45)分和抑郁得分(40.98±3.7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康复治疗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有显著改善作用.

  • 针灸与心理疏导结合治疗脑梗死心理抑郁的研究

    作者:张莹莹;王健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0例,实验组30例)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结果]50例,焦虑自评量表> 50分者17例(38 60%)、抑郁自评量表的分数> 50分23例(47.10%),护理干预SAS和SDS得分之前和之后的这些差别在统计上是显著的(P<0.05,P<0.01),两组SAS和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过针灸治疗脑梗塞引起由于焦虑和抑郁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积极的作用,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占清;康冰;邵伟波;翟毅;黄敏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临床特点,寻找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测评,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焦虑症状发生率为39.39%,男女无统计学差异;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0%,女性高于男性,卒中次数、家族史、高血压病史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倾向/程度的影响较大。结论宜加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研究(特别是抑郁),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加强对焦虑、抑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等。

  •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相关因素及症状特点的研究

    作者:苏占清;邵伟波;翟毅;康冰;饶江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PSD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寻找防治措施。方法采用 SDS量表对 115例脑卒中病人年龄、病程、性别、卒中次数、肌力等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PSDD的发生率为 47.83%,≤ 50岁者 PSDD的发生率高, >80岁者低;性别、卒中次数、高血压病史、偏瘫程度等与 PSDD的发生相关,但与其严重程度无关。常见症状有能力减退、睡眠障碍、生活空虚感、忧郁、性兴趣减退、兴趣丧失等。结论宜在防治脑卒中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支持,并适当选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 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

    作者:薛荣亮;段文峰;石玉中;娄百玉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的调查表对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45例健康自愿者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有肯定的焦虑占35.56%,有肯定的抑郁占31.11%.结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

  •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芳丽;虞玲丽;姜萍岚

    癌因性疲乏(cancer-rehted fatigue,CRF)[1]是一种虚弱、缺乏激情及易受累的主观感受,是癌症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的病因未明,其发生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抑郁与焦虑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心理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运用癌症疲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6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乳腺癌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寻找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理论基础,现报道如下.

  • 癌症晚期放弃治疗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姜喆;陈虹;宋秀珍

    为探讨癌症晚期放弃治疗患者抑郁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状态分级(KLPS评分)、疼痛问卷、医学应对问卷等对50例患者评定,现报道如下.

  • 不同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影响研究

    作者:张迎;王海鹰;赵娅;邹大进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疾病,经常伴随有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抑郁状态影响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抑郁症可加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危险性,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2].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治疗及糖尿病血糖监测.目前在门诊治疗的患者主要以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临床医生在指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同时,普遍不关注治疗方案对患者抑郁情绪有无影响.目前尚无不同治疗方案对抑郁情绪影响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上海二、三级医院门诊接受多次胰岛素注射(≥2次/d)治疗的患者和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的两组患者间的抑郁评分,明确不同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

  • 寻常性银屑病85例心理治疗观察

    作者:陈宇;林桦;花志祥;李隽;缪旭;范向华;黄红娟;施健;施伟伟

    目的 探究心理治疗对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8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指数(PASI)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尤以心理治疗组分值的降低更为显著(P<0.05).心理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47%、88.37%,对照组为35.71%、57.14%,心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及SDS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尤以心理治疗组患者显著(P<0.05).结论 心理治疗对于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具有正面影响.

  • 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临床分析

    作者:高峰;贺晓;高德

    目的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为指标,探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我院随访的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各64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64例作为对照组,以SCL-90,EPQ,SDS为测量工具,研究3组人群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结果 透析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问卷标准分及抑郁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情绪不稳定,遇到刺激有强烈情绪反应.结论 进行透析的同时,应兼顾患者的情感反应和情绪障碍的治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654 条记录 13/33 页 « 12...10111213141516...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