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肝良性局灶病变肝内动脉的动态观察

    作者:费军;王耀

    目的:探讨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肝良性局灶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16个肿块,25例28个肝良性病灶,观察其肝内滋养动脉短期内形态变化,比较良、恶性肿块动脉直径、显示长度、血流信号级别的变化差异.结果:1.原发性肝癌:肿块滋养动脉短期内形态变化大,表现为动脉直径增粗、显示长度增加、信号级别加大.两次检查对比,定量指标有统计学差异;2.肝良性局灶病变:病灶血供无动态改变,两次检查对比,定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超对肝内动脉血流变化的观察在肝肿瘤鉴别中有独到的应用价值.

  • 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冬;杜勇;杨汉丰

    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hepatic arterioportal shunt,APS)是指肝内的肝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之间形成直接的功能性和器质性交通支.肿瘤因素所致的APS称为肿瘤性APS,非肿瘤性因素所致的APS称为非肿瘤性APS.正确地诊断APS不仅对肝癌的诊断有辅助作用,而且在APS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有文献报道[1]:动态CT上出现APS可以降低动脉期小增强结节(5~10 mm)为肝癌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或MR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彩色多普勒的快速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APS检查率,还有效地提高了APS的鉴别诊断.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肿瘤性或非肿瘤性APS的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先天性肝动静脉瘘合并肺动脉高压一例

    作者:张丹瑛;翁书强;瞿旭东;董玲;沈锡中

    患者女性,35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伴胸闷3个月”入我院。患者3个月前反复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胸闷,每次持续2~3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不伴胸痛、咳嗽、咳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2012年10月8日至我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示:右心室稍增大,肺动脉增宽26 mm,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为78 mmHg (1 mmHg =0.133 kPa),肺动脉平均压为48 mmHg,轻度三尖瓣反流及轻微肺动脉瓣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3%。于2012年10月24日行漂浮导管检查术,术中测得上腔静脉、右心房上、右心房中、右心房下、下腔静脉、右心室及肺动脉氧饱和度分别为79%、78%、83%、88%、91%、80%和79%;考虑存在分流。肺部高分辨CT示:两肺少许慢性炎症。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内动脉弥漫迂曲扩张;肝静脉扩张。胸、腹主动脉血管成像示:肝动脉系统动脉扩张,肝内多发扩张血管显影伴肝静脉早显。患者平素体健,无乏力、纳差,无紫绀、喘憋,无水肿、少尿、血尿,无腹痛、腰背痛等不适。体格检查:体温37℃,心率76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110/68 mmHg。神志清晰,精神尚可,呼吸平稳,自主体位。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颈软,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律齐,第二心音亢进伴分裂,P2>A2。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或肌卫。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肠鸣音3次/min,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浓度104 g/L,谷丙转氨酶浓度12 U/L,谷草转氨酶浓度31 U/L,乳酸脱氢酶浓度258 U/L,碱性磷酸酶浓度60 U/L,γ-谷氨酰转移酶浓度48 U/L,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3.9μmol/L,结合胆红素浓度6.4μmol/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5.4 s,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6.7 s, INR 1.25,D-二聚体浓度1.96 mg/L。血清中甲~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CA125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内动脉迂曲扩张,肝静脉扩张。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CT示:肝动脉系统广泛迂曲扩张伴肝脏异常强化、肝静脉扩张早显(图1,2)。患者入院后行数字减影血管检查,术中插管至肝总动脉造影示:肝动脉增粗、增多,扭曲成团,静脉明显增粗、早显。再于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副肝动脉供应肝右叶,副肝动脉明显增粗扭曲,肝右静脉亦增粗,早显。术中诊断为肝动静脉畸形。患者明确诊断后,建议进一步行血管栓塞术,术中见肝左右动脉明显增粗扭曲紊乱,肝内血管影明显增多,肝静脉早显,并肩肝静脉扩张增粗,导管超选至肝右动脉,逐支予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复造影肝右动脉血流明显减慢,肝静脉早显消失。患者术后胸闷气促较前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1年,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胸闷气促较栓塞前明显减轻。

  • 肝门区巨大肝动脉瘤一例

    作者:刘玉林;徐海波;许林锋;孔祥泉

      患者 男,59岁。右上腹隐痛1个月,餐后加剧。体检:腹软,剑突下偏右侧触及一质硬包块,压痛,活动度差,3年前曾作右半结肠结核切除术。  超声:肝左外叶、右后叶各见一均匀无回声暗区,右上腹另见一10.0 cm×9.2 cm无回声区,其内见2处强回声光团,约5 cm×3 cm,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示其内为漩涡状彩色血流信号,动脉频谱。主动脉及门静 脉正常。  MRI : 肝左右叶各见一长T2信号囊肿,肝门区见一10.5 cm×10.5 cm球形占位,边缘光滑,T1WI 以低信号为主,T2WI 其内为混杂不均的涡流信号,其前后壁各见一5.0 cm×3.5 cm实质信号影向腔内突出,以宽基底附壁(图1);静脉推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30 ml,行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3D-DCE-MRA), 动脉期示肝总动脉未显示,肝内动脉正常,门脉期示门静脉主干受压 (图2);延迟5 min,肝门区病灶内充填高信号对比剂,平扫所示附壁实质区为充盈缺损(图3)。诊断:(1)肝门区血管性病变,动脉瘤或血管瘤,伴附壁血栓形成;(2)肝左、右叶图1 平扫T1WI,肝门区病灶呈长T1信号,边缘清晰,后壁菜花样突出为附壁血栓,右后叶肝囊肿 图2 3D-DCE-MRA门脉期重建图像,门静脉主干中段受压,近段门静脉内径正常 图3 延迟期T1WI,瘤体内充填对比剂,瘤壁显示清晰,附壁血栓为低信号区 图4 腹腔干动脉造影,动脉瘤由肝总动脉供血,对比剂充填不均匀,胃左动脉侧支入肝内 图5,6 术后3D-DCE-MRA,动脉期肝总动脉未显示,肝内动脉正常;门脉期门脉主干及分支正常囊肿。  血管造影:腹腔干造影,肝总动脉增粗,近端见一直径约8.0 cm大小球形瘤体,由肝总动脉供血,对比剂进入瘤内呈涡流,内部充盈欠均匀,可见胃左动脉侧支入肝(图4);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示对比剂经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胰弓吻合支入肝。因瘤体近段肝总动脉较短,不宜栓塞。  手术所见:右上腹肝下见一10.0 cm×8.0 cm球形瘤体,触之有搏动,切开小网膜囊,丝线结扎肝总动脉,切开瘤体,吸出积血,可见块状血栓;病理结果为(肝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真性动脉瘤。  术后20 d,复查MR平扫,示原肝门区瘤体消失,3D-DCE-MRA示肝动脉未显示,但肝内动脉血供丰富,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正常(图5,6)。  讨论 内脏动脉瘤少见,好发于脾动脉,其次为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肾动脉亦有较高发病率[1-3],而发生于肝总动脉如此巨大的动脉瘤实属罕见。肝动脉瘤可以是真性、假性或夹层动脉瘤。本例病检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真性动脉瘤,但其与3年前 手术是否有关尚不得知。肝动脉瘤在破裂之前可无症状,约1/3患者有腹痛、黄疸、胆道出血的典型症状,称之为Quink三联症,瘤体破裂死亡率高达35%[1,3],所以,破裂前的诊断尤为重要。典型的肝动脉瘤X线平片上可见弧条形的瘤壁钙化,上消化道钡餐见胃肠道受压改变,超声上表现为液性暗区,CDFI可显示其血流信号特征;CT平扫为圆形稍低密度区,CT值约30 HU,进一步诊断需要增强,瘤腔强化与主动脉一致,血栓表现为强化缺损区[1,3];本病的诊治,过去认为血管造影具优势,诊断同时可进行栓塞,对不能栓塞的病人亦可较好显示瘤体、载瘤动脉、动脉瘤周供血及肝侧支供血的情况,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1-3]; MR 对血流敏感,较小病灶即呈流空影或涡流的不均匀信号影,较CT有明显优势,3D-DCE-MRA可清晰显示正常的肝动脉,动脉瘤时可因为载瘤动脉变细或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肝动脉显示率降低,但可显示肝内侧支供血动脉及瘤体与门脉的关系;文献中较少提及肝动脉瘤的MR表现,可能因为肝动脉瘤患者多以急腹症就诊,临床医师首选血管造影,而未作MR检查,本例以腹部包块首诊,MR表现典型。随着MR技术的发展,简便、无创的 MR平扫和3D-DCE-MRA有希望替代诊断性的血管造影,用于肝动脉瘤的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

  • 3例肝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王慧英;汪丽芳

    肝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肝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常引起低血容量休克,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不当常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60%~70%[1].肝内动脉瘤破裂胆道大出血手术病死率高达35%~50%[2].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2006年我院收治肝内动脉瘤破裂大出血3例,采用肝动脉栓塞治疗,无一例死亡,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抢救和护理介绍如下.

  • 原发性肝内动脉门静脉瘘一例

    作者:郝宋喜;张宝丰;肖国文;刘立平

    我科收治1例成人原发性肝内动脉门静脉瘘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 超选择性动脉内植入导管药盒系统区域性动脉灌注介入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研究

    作者:姜镕;田会铭;吕大劳

    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介入治疗学在晚期肿瘤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肝内动脉埋藏导管药盒系统治疗肝癌技术的基础上,我们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埋藏导管对30例颅内恶性占位性病变进行区域性治疗,现将近期疗效分析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