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硅油填充眼IOL-Master与改良A超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比较

    作者:马红蕾;张斌;蔡素珍;崔月先;翟英;魏玉华

    目的 比较非接触光学相关生物的测量仪(IOL-Master)与改良A超在硅油填充眼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方面的准确性,了解其各自的特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患者27例(27眼),分成A、B 两组,A组14只眼,B组13只眼.术前分别采用IOL-Master、改良A超和角膜曲率计测量眼轴长和角膜曲率,应用SRK-T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A、B两组术前预期术后屈光度为-1.5D.术中分别按上述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结果植入相应度数可折叠人工晶体,术后3个月检查视力、屈光度,并和预期值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IOL-Master和改良A超两组测得的眼轴长精确度比较接近,对比差异无显著性;IOL-Master和角膜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分别为(44.31±1.54)D、(43.96±1.38)D(P>0.05),两者对比差异无显著性;IOL-Master和改良A超两组测得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MAFE),两者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OL-Master和改良A超均可较准确对硅油填充眼进行生物学测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选择.

  • 巩膜扣带术在硅油填充眼下方视网膜脱离中的运用

    作者:胡倩;李东;王娟

    目的:总结对硅油填充眼下方视网膜脱离施行巩膜扣带术的疗效,探讨该手术的适应征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2例(12眼)硅油填充眼下方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环扎、垫压、冷凝术,术中不放液,垫压嵴应较常规巩膜扣带术高,对于眼压高者,通过玻璃体腔穿刺,释放少量硅油来调整眼压.结果:12例中9例成功复位,占75%.3例失败病例视网膜前及视网膜后明显增殖,视网膜僵硬、增厚,春中1例为原下方视网膜裂孔未封闭,裂孔缘卷边明显.12例无1例出现高眼压.结论:巩膜扣带术是硅油填充眼下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此方法操作简便、节约时间和费用.但此术式仅适用于硅油填充眼下方视网膜脱离的部分病例:(1)下方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2)视网膜增殖较轻,视网膜动度尚可.

  •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前房消失的临床观察

    作者:万光明;魏晓飞;梁申芝;钱诚;杨会琴;张效房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前房消失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2560例(2560眼),包括同时行晶状体切除并下方周边虹膜切除术1476例.术后前房消失者19例(19眼),占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眼的0.74% (19/2560).此19眼均为术中同时行晶状体切除并下方周边虹膜切除术者,占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硅油填充眼的1.29%(19/1476).19眼中16眼术中周边晶状体囊完全切除,另3眼术中保留了周边晶状体囊.在发现硅油填充眼前房消失后立即以散瞳及缩瞳滴眼液交替滴眼,如前房仍不能形成则进行按压虹膜前房成形术.术后密切观察眼压.结果 经药物治疗后13眼(68.42%)前房形成,6眼(31.58%)前房仍未形成,遂行按压虹膜前房成形术.6眼中5眼经1次按压虹膜前房成形术后前房形成,1眼经2次按压虹膜前房成形术并部分硅油取出术后形成前房.结论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前房消失,可能与患眼虹膜括约肌功能差有关,术中气/液交换时间较长及周边晶状体囊完全被去除而使虹膜失去支撑等可能是危险因素,也可能与术后体位相关.硅油填充眼术后前房消失时,先应用散瞳及缩瞳滴眼液交替滴眼,必要时行按压虹膜前房成形术.

  • 硅油填充眼继发青光眼房水中白介素-17的表达及其与青光眼的关系

    作者:秦燕;陈新天;刘建军;戴三友

    目的 探讨硅油眼继发青光眼房水中白介素-17(IL-17)的表达及其与青光眼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进行硅油取出术60例(62眼).根据术后是否有继发青光眼分为继发性青光眼组(20例,20眼)和对照组(40例,42眼).硅油取出术之前抽取两组患者房水标本,以ELISA法分别检测IL-17及其效应分子IL-6和TNF-α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房硅油颗粒、虹膜周边前粘连、硅油乳化等观测指标在继发性青光眼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青光眼组房水中IL-17、IL-6以及TNF-α的浓度分别为(200.45±25.79) pg/ml、(355.86±45.27) pg/ml及(863.27±51.6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65±32.57) pg/ml、(238.49±52.16)pg/ml及(622.15 ±47.1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4;=2.86,P=0.04;t=2.15,P=0.03).结论 IL-17在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呈显著高表达,可能通过刺激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发挥炎症效应等机制参与硅油眼继发青光眼的病理损害过程.

  • 经23G玻璃体手术切口硅油取出术临床观察

    作者:曲建军;沙倩

    目的 观察23 G玻璃体手术无缝线切口应用于硅油取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手术行硅油取出80例(80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6例(36眼)行23 G玻璃体手术切口.另外44例(44只眼)行常规20 G玻璃体手术切口,直接抽出硅油.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1d、1周及1个月的眼压情况.结果 23 G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2.0±4.08) min,20G组为(33.0±6.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00,P=0.0036).术前两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0,P=0.530).术后1d,23 G组的眼压低于20 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0,P=0.026).术后1周和1个月两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90,P=0.052;t=1.070,P=0.061).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23 G组3眼(8.33%),20 G组4眼(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540,P=0.732).结论 23 G玻璃体手术切口应用于硅油取出术更安全、快捷、有效.

  • 增生膜剥除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硅油填充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作者:罗欢;王文战

    目的 评价增生膜剥除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硅油填充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眼一科第二治疗组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发生PVR,进行增生膜剥除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者66例(66只眼).统计分析其手术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视网膜复位情况、硅油取出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全组66只眼术后视网膜均复位,而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取出硅油者39只眼(59.09%),4~6个月内取出硅油者27只眼(40.91%).行2~4次剥膜手术10只眼(15.15%),取出硅油后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只眼(3.03%),再次行硅油填充术至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85,P=0.0019).手术前黄斑中心区厚度平均为(352.70±55.52) μm,手术后3个月减少至(324.37±49.74)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1,P =0.000).结论 增生膜剥除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硅油填充眼发生PVR者效果确切.

  • A超分段测量法及IOL Master在硅油填充眼生物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潘颖喆;高丰;王慧

    目的 评价应用A超分段测量法及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对硅油填充眼进行生物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08年1月至12月拟行硅油取出术的患者总共29例29眼,手术前、后使用眼科A/B超及IOL Master两种方式测量眼轴,并分别进行比较;A超分段测量法计算公式为:硅油填充眼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0.644×硅油泡的表观长度(声速值1532m/s)+硅油泡下水层的厚度.结果 用眼科A超分段测量法测得手术前、后的眼轴长为(26.11±2.85)mm、(26.06±2.80)mm,其差值为(0.06±0.27)mm(P =0.226);IOLMater测得手术前、后的眼轴长为(26.37±2.80)mm、(26.29±2.77)mm,其差值为(-0.04±0.15)mm(P=0.315);IOLMaster测得的术前和术后眼轴长与术后A超眼轴长差值分别为(0.18±0.17)mm(P <0.01)、-0.23±0.13 mm(P<0.01).两种方法在术前术后测得的眼轴长度结果均显示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99).结论 A超分段测量法及IOL Master均可对硅油填充眼进行准确可靠的眼轴测量.

  • 硅油取出术中眼底检查的意义

    作者:王文战;田野;陈晓君;胡媛媛

    目的 探讨硅油取出术中眼底检查的意义.方法 硅油取出术术中进行眼底检查者42例,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手术前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5,手术后佳矫正视力为手动~1.0.34例(80.95%)由于术前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瞳孔膜闭、并发性或后发性白内障、硅油乳化等情况,硅油取出术之前无法看清眼底,在硅油取出术术中进行眼底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术后随访:32例(94.12%)视网膜复位良好,2例(5.88%)视网膜脱离复发;另外8例(19.05%,8/42)因视网膜复位不佳,术中行剥膜、激光、冷凝等处理,拟延期取硅油.本组硅油取出比例为80.95%.结论 术中对眼底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得到明确的视网膜复位情况,有利于硅油填充眼视网膜的修复处理,降低再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比例.

  • 硅油填充眼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作者:李寅伟

    目的评价硅油填充眼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65例(65眼)硅油填充眼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用药方法、给药途径、给药时间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硅油填充眼围手术期局部抗菌眼药水滴眼使用率100.0%,全身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29.23%,无一例眼内炎发生。结论在严格的眼科专科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指导下,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 硅油取出手术40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俊;姜岩

    自1962年Paul Cibis首次将硅油作为玻璃体替代品注入眼内治疗一些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获得成功后[1],硅油在治疗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疾患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应用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达到50%~97%[2].

  • 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眼球生物测定值对比观察

    作者:谢海南;陈穗桦;曹茜;余婷

    目的 通过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前后、硅油取出术后传统A超眼球生物测定值的动态对比观察,统计学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学院眼科动态观察行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59例61只眼,对患者术前、硅油填充状态、硅油取出后30天3个时间点采用A超屈光模式动态测定眼球生物值,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深度,对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A超测量患者术前与硅油填充状态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玻璃体腔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硅油填充状态与硅油取出后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玻璃体腔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术前与硅油取出后玻璃体腔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前与硅油取出后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术前与硅油填充状态、硅油填充状态与硅油取出后的晶状体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患者术前与硅油取出后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对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选择精确人工晶状体度数提供一定的帮助,证明术前A超眼球生物测定值的资料是十分有效的参考.

  • A超分段测量法在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三联手术中应用

    作者:潘颖喆;高丰;王慧

    目的 评价A超分段测量法对硅油填充眼进行生物测量的准确性,以及“白内障超乳摘除、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选取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11例11只眼,术前使用A超分段测量法进行生物测量.术中经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乳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穿刺口置入20G套管针抽吸出玻璃体腔内硅油,囊袋内植入PMMA或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随诊至术后6个月.结果 术前硅油填充眼眼轴长度为22.17 ~ 29.38 mm,平均(25.46±2.20) mm.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随访至术后6月无特殊并发症发生.裸眼视力0.1~0.3者8例8只眼,0.4~0.6者3例3只眼.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介于-1.5 ~+0.25 D之间,与目标屈光状态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为(0.77±0.32)D(0.25~1.25D).结论 “三联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安全、可靠,效果良好,“A超分段测量法”可对并发白内障的硅油填充眼进行准确的生物测量,并计算出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度数.

  • 早期取出硅油的原因和手术效果

    作者:苏定旺;刘文;钟刘学颖;钟丘;岑志敏

    目的 探讨提前取出硅油的原因和再次手术后的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中山眼科中心,选择硅油注入眼内不足2个月(61天)并有完整病例资料的36例(36只眼),提前行硅油取出原因及再次手术后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佳矫正视力、眼压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提前硅油取出原因中视网膜未复位18只眼(50%,18/36);难以控制的高眼压8只眼(22.2%,8/36);黄斑前膜4只眼(11.1%,4/36);硅油入前房或者硅油乳化5只眼(13.9%,5/36);眼内出血1只眼(2.8%,1/36).术后视力提高者22只眼(占61.1%,22/36),不变者9只眼(占25%,9/36),5只眼(占13.9%,5/36)轻度下降.高眼压原因(8只眼)取油者术前平均眼压(36.54±11.35) mmHg,术后平均眼压(13.13±6.93)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6只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4只眼视网膜复位,总复位率为94.4% (34/36).结论 早期硅油取出的原因主要是视网膜脱离和难以控制的高眼压,其他是黄斑前膜和硅油入前房和乳化,及时取出硅油和处理原发原因,可挽救患者视功能.

  • IOL-Master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长度的临床评价

    作者:王铁成;刘巨平;李筱荣

    目的 探讨IOL-Master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长度可行性以及其计算晶状体度数的精确性.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本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3~6个月后,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患者,共78例,83只眼.术前行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并将测量值用SRK/Ⅱ公式计算出人工晶状体度数.术后1周行接触式A超,术后3个月行IOL-Master复测眼轴长度.术后3月综合验光仪行主觉验光.结果 眼轴长度测量结果术前IOL-Master与术后A超及IOL-Master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0.065),但是术后A超与IOL-Master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3个月绝对屈光误差≤0.5D共73只眼,占88.0%;>0.5D共10只眼,占12.0%.结论 IOL-Master对于硅油填充眼的眼轴长度测量具有较好可信性,其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性高.

  • 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联合后囊膜切开术临床观察

    作者:卢山;安良宝;王业玮;方石峰;郝永祥

    目的 探讨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联合后囊膜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48例(48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眼并发后发障患者行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联合后囊膜切开术.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提高34只眼(70.8%).出现3例(6.3%)持续性低眼压、1例(2.1%)玻璃体腔少量血性混浊,所有病例均无大性角膜病变、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或损伤、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 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术联合后囊膜切开术对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硅油充填眼并发后发障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手术方式.

  • 硅油填充眼并发障人工晶状体测量方式的临床应用

    作者:邵琚;樊莹

    硅油作为玻璃体腔填充物,用于治疗伴有增生改变的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内以来,硅油注入已被广泛应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但是硅油的长期填充可导致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视神经萎缩等并发症.其中白内障是硅油填充的主要并发症.因此,人工晶状体测量的精准性对术后视力提高至关重要.现就硅油自身特性以及并发白内障后常用的人工晶状体测量方式进行阐述.

  • 坐位及卧位时硅油填充眼眼轴A型超声测量的比较

    作者:许敏

    目的 比较坐位与卧位时硅油填充眼眼轴的A型超声测量值的差异,为更准确进行硅油填充眼眼轴测量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69例(71只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分别进行眼轴的坐位A型超声测量、卧位A型超声测量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测量,应用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两种体位下所获得的A型超声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坐位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约20.30~31.56 mm,平均(24.19±2.47) mm;卧位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约13.93~27.90 mm,平均(22.28±2.30) mm;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约20.64~31.98 mm,平均(24.34±2.50) mm.坐位与卧位A型超声的眼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A型超声测量值与IOL Master眼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位A型超声测量值与IOL Master眼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表明坐位A型超声与IOL Master一致性较卧位A型超声与IOL Master更佳.结论 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使用A型超声进行眼轴测量时,除需要调整声速外,建议选择坐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巩膜环扎术治疗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徐婷婷;张晓峰

    目的 探讨巩膜环扎术治疗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分析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方法 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后行巩膜环扎治疗的26例(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只眼为下方视网膜脱离;早期复发者2只眼,中期8只眼,晚期16只眼;其中2只眼为原裂孔未封闭,24只眼为出现新的裂孔.其中14只眼出现视网膜前增殖.行巩膜环扎术后24只眼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者13只眼,不变者11只眼,下降者2只眼.结论 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下方,巩膜环扎术对有明确周边裂孔, 且增生不明显的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有良好的疗效.

  • 硅油填充状态下测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准确性分析

    作者:李石磊;才娜

    目的 探讨一种利用数学矫正公式来准确测算硅油填充状态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的方法 .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施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25例25眼,分成A、B 2组.A组13眼, 为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前提前测定的晶状体度数作为参考值;B组12眼,为公式组,采用矫正公式来进行计算.A、B 2组术前预期术后屈光度均为-1.5 D.分析A、B 2组术后屈光度分布情况,并和预期值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公式组术后屈光度与预期值(-1.5 D)差值之间进行比较,P=0.035<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差值的均数来看,公式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硅油填充眼预设晶状体度数时,数学矫正公式不失为一种准确、有效的办法,值得推广,但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 IOL-Master测量硅油填充眼屈光结果分析

    作者:邵珺;朱弼珺;樊莹

    目的 评价IOL-Master测量硅油填充眼屈光度数的准确性并分析不同因素与术后屈光误差的关系.方法 29例(29眼)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前用IOL-Master进行IOL测量.根据不同病因、硅油放置时间、眼轴、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进行分类,研究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屈光度数的平均预测误差为0.329±0.846 (-1.5~-2.0D),眼轴长度(P>0.05)、病因 [裂孔源性(t=0.478,P=0.637)、黄斑裂孔(t=0.135,P=0.895)]、是否近视(t=0.435,P=0.667)与术后产生的屈光误差均无相关性,硅油存留时间<1年者术后矫正视力恢复好.结论 硅油填充眼患者采用硅油取出联合IOL植入术对视力有一定提高,IOL-Master测量硅油填充眼IOL度数是相对准确、安全、方便的方式.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