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巩膜环扎术后眼球的屈光改变及生物测量

    作者:贾丽;米生健;常秋花;王晓鲁;李金科;张超

    目的:观察环扎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了3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患者.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10天测量屈光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角膜水平及垂直曲率.结果:巩膜环扎术后屈光度向负值偏移(-0.75±-0.25)D.角膜水平曲率变大、前房变浅(P<0.05).而角膜垂直曲率和晶状体厚度变化不明显(P>0.05).控制环扎带平均65mm长时,眼内嵴高3~6D,眼轴长度平均增加1.36mm.结论:巩膜环扎术后眼屈光度向负值偏移.眼轴长度的增加是偏移的主要原因.

  • 高危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不同手术方式效果的比较

    作者:万文萃;金学民;杨果果;刘宇莹;庞雪娜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易于发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术后易于发生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4例(74眼),包括视网膜脱离超过2个象限,或视网膜裂孔大于一个钟点位,或术前有PVR,或玻璃体积血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36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环扎术组38例,两组术前一般条件相似.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手术效果,比较的指标为单次手术复位率.结果 联合手术的单次手术复位率为78.95%,明显高于单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44.44%(x2=0.025,P=0.017).结论 术后易于发生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环扎术的单次手术解剖复位率高.

  • 巩膜环扎术是否必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法的探讨

    作者:王泓;陈凤娥;王卫峻;许迅

    目的 探讨巩膜环扎带对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件视网膜脱离(RRD)治愈率及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有随访纪录的以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40例(140眼)(除去黄斑孔),按是否做巩膜环扎术分为环扎组和非环扎组.比较环扎组与非环扎组在不同增牛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及裂孔不同位置的复位率以及两组术后视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环扎组79眼,视网膜完全复位67眼,复位率84.81%.非环扎组61眼视网膜完全复位52眼,复位率85.25%.非环扎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略高于环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PVR级别以及裂孔不同位置的视网膜复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改善者,环扎组63眼占79.75%;非环扎组49眼占80.33%,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玻璃体手术指征的RRD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是彻底松解视网膜固定皱襞及裂孔周围的牵引,彻底地封闭所有视网膜裂孔及有效的眼内填充,巩膜环扎术并非必须.

  • 眼内炎术后硅油填充眼的硅油取出联合巩膜环扎术

    作者:陈胜;刘身文;秦波;陈燕先;李柏军;郭慧

    目的 探讨外伤性眼内炎术后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联合巩膜环扎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8例(8只眼)严重外伤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联合巩膜环扎术,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视网膜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视网膜平伏7例,视力优于伤后视力(t=6.190,P=0.001).术后6个月术眼眼压与对侧正常眼眼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940,P=0.093).1例再次填充硅油后视网膜平伏,视力较伤后提高.结论 硅油取出联合巩膜环扎术是预防外伤性眼内炎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等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改变

    作者:马宝峰;施明光

    目的 探讨巩膜环扎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研究21例(21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所有患眼均采用巩膜宽环扎联合氪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手术前后应用Orbscan Ⅱ-3.00 E角膜地形图系统进行检查,测量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结果 术后1周3 mm区、5 mm区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变化均不明显(P>0.05).术后1周3 mm区、5 mm区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比术前均有显著性增大(P<0.05).结论 巩膜环扎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散光度增加,但角膜后表面形态改变微小.

  • 巩膜环扎加压术后眼轴改变及眼球内陷临床观察

    作者:周志红

    巩膜环扎术自40年代应用以来,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率达到90%.关于环扎术后对眼压的影响、眼球壁硬度的改变、眼血循环的影响、屈光的改变、眼轴的变化均见报道,但对眼轴的改变与眼球内陷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对资料室完整的28例巩膜环扎术加压后眼轴改变及眼球内陷的临床观察进行报告.

  • 巩膜外加压联合环扎术后致眼前部缺血综合征1例

    作者:刘迎庆;王超英;靳韬;郝岚

    患者,65岁,男性.主因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01年11月3日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眼前固定性黑影,门诊以"右眼视网膜脱离"收入院.

  • 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作者:翟彦君

    目的观察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6例16眼患者,依据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分级以及固定皱褶的部位,术前是否发现裂孔及裂孔部位选择手术.外路手术以巩膜环扎加外垫压冷凝放液及必要时的眼内注气;内外路结合手术以巩膜环扎加玻璃体切割及必要时的眼内注气或硅油注入加激光或冷凝.结果终视网膜复位率达100%;一次手术复位12例,复位率75%;3例二次手术复位,1例3次手术复位.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提高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

  • 巩膜环扎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低眼压性硅油充填眼临床观察

    作者:李峰;王云松

    目的 探讨巩膜环扎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低眼压性硅油填充眼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和唐山市T人医院就诊的28例(29只眼)低眼压性硅油填充眼,均实施巩膜环扎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29只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填充16%~20%C3F8,术后俯卧位,气体在术后(45±10.5)d吸收,分别测量术后1、3、6个月眼压,终眼压正常且与正常眼差值<5 mmHg 20例(20只眼),眼压正常但与正常眼差值>5 mmHg 5例(6只眼),眼压低于正常值但能维持眼球外观2例(2只眼),眼球萎缩1例(1只眼).结论 巩膜环扎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治疗低眼压性硅油填充眼手术操作较为简单,能有效解决低眼压性硅油填充眼单纯硅油取出术后慢性低眼压、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 巩膜环扎术后眼轴长度及屈光状态的改变

    作者:周明波;臧玉锋

    目的:评价巩膜环扎术术后眼轴长度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对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成功施行巩膜环扎术的住院患者63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A超、B超及验光检查,对获得的眼轴长度及屈光状态的数据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结果:常规巩膜环扎术术后眼轴长度增加及屈光向负向偏移.结论:巩膜环扎术术后眼轴长度及屈光状态的改变是呈现一定的规律,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预测.

  • 巩膜环扎加压术后眼轴与屈光状态的改变

    作者:高翔;秦程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加压术后眼部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用眼科A超、检影验光等对86例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86只患眼手术前1 d及术后1、4、12 w时的眼轴长度、眼屈光度等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眼轴长度在术后1、4、12 w时均较术前增长(P<0.01)。眼屈光度在术后1、4、12 w时均较术前增加,且向负值偏移(术后1、4 w,P<0.01;术后12 w,P<0.05)。结论:巩膜环扎加压术后眼轴长度和屈光状态的变化与眼内嵴有关,术后眼轴增长是眼屈光度负值增加的主要因素。

  • 巩膜环扎术治疗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徐婷婷;张晓峰

    目的 探讨巩膜环扎术治疗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分析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方法 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后行巩膜环扎治疗的26例(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只眼为下方视网膜脱离;早期复发者2只眼,中期8只眼,晚期16只眼;其中2只眼为原裂孔未封闭,24只眼为出现新的裂孔.其中14只眼出现视网膜前增殖.行巩膜环扎术后24只眼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者13只眼,不变者11只眼,下降者2只眼.结论 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下方,巩膜环扎术对有明确周边裂孔, 且增生不明显的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有良好的疗效.

  • 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观察

    作者:周仕福;梅立新;吴昌凡

    目的 评价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1例(22只眼)施行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全部病例随访3~12月.结果 18只眼一次或二次手术成功复位,占82%;4只眼分别在术后2~4个月后复发,其中2只眼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只眼未再手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方便、有效.

  • 硅油取出术后引起视网膜再脱离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冉灵霞;宿罡

    硅油是玻璃体切除术中一种良好的填充物,然而硅油取出后3.5%~33%的病人会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引起再次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多种:硅油的种类、视网膜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残留玻璃体牵拉、硅油填充时间、巩膜环扎术或视网膜光凝术等,现对各种因素作一综述.

  • 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观察

    作者:王辉;曾祥云;唐爱东;蒋贻平;文道源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对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89例(89眼)孔源性视网膜病例施行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治疗,随访4个月~4年,观察其手术疗效并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89例中一次手术成功80例,二次手术成功3例,总治愈率为93.3%;手术失败病例的主要原因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术中裂孔定位不准导致裂孔未能封闭.结论: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的有效手段,查找并封闭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巩膜环扎术后眼生理结构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琳;易敬林;谢晖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是严重致盲性眼病,RD的治疗方法较多.自1958年Arruga用Supramid线做环扎术治疗预后不良的RD以来,随着环扎材料逐渐改进,手术治愈率大大提高,而巩膜环扎术也成为当今治疗单纯孔源性RD的主要方法.然而由它引起的术后屈光改变及各种并发症也日益受到眼科医生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其变化规律有助于对环扎术后并发症的理论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本文就巩膜环扎术后眼生理结构变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玻璃体手术19例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韩云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共为19例(22只眼)患者行玻璃体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9例患者,男10例,女9例;年龄40~58岁.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例(8眼),玻璃体积血8例(8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6例(6只眼),19例均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均经药物治疗6个月无效,局麻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闭合式眼后段玻璃体切除术+眼内光凝术+硅油注入术+巩膜环扎术.术后随访6个月~2 a,1例视力未提高,余患者视网膜平伏、视力提高0.2~0.5.

  • 巩膜环扎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眼表改变

    作者:薛艳;侯光辉;纪虹;朱晓谦

    目的 观察巩膜环扎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眼表改变.方法 对30例(3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环扎术,分别于术前3d、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行患眼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比较术前、术后的检查结果.结果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显示,术前3d(12.75±2.96)mm与术后1周(5.55±3.89)mm、2周(8.32±2.85)mm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4.00,P<0.01);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显示.术后1周(9.02±3.62)s、2周(10.11±4.76)s、1个月(12.35±4.33)s与术前3 d(15.65±5.03)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显示,术后1周染色阳性眼数与术前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35).结论 巩膜环扎术会影响眼球表面微环境,术中应尽量减小手术范围和损伤程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 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术治疗严重眼外伤

    作者:刘来富;刘聚庆;吴长美;白兆英;张淑敏

    目的评价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环扎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效果.方法总结这类病人的临床资料8例,对术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8例病人中严重眼球穿通伤6眼,爆炸伤2眼.球内异物3例,并发视网膜脱离4例.2次手术前视力光感4眼,手动3眼,0.08者1眼,2次手术后,手动1眼.数指1眼,0.04~0.08者4眼,0.1~0.3者2眼.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所有患者均避免了眼球摘除之苦,无1例发生交感性眼炎.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术是治疗严重眼外伤有效措施之一.

  • 巩膜环扎术对幼兔眼睛的影响

    作者: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