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类胡萝卜素与人体健康

    作者:黄连珍

    类胡萝卜素属脂溶性质,是一组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的色素,呈现黄色、桔黄色、红色,是四萜类化合物,至目前为止约有600多种,约有十分之一是维生素A原,其中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它常与叶绿素并存.除β-胡萝卜素外,还有a-胡萝卜素、Y胡萝卜素和隐黄素(又名3—羟基—β—胡萝卜素)也属于维生素A原;还有一些类胡萝卜素,它们不能分解形成维生素A,如番茄红素、玉米黄质、叶黄素、辣椒红素.它们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健康效应来自于普遍具有的强抗氧化能力.

  • 阳春砂和在烟草中单独及共同过量表达调控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作者:王焕;魏洁书;杨锦芬;詹若挺;陈蔚文;叶圆

    目的:HMGR 和DXR 分别是萜类生物合成途径---MVA和MEP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探讨阳春砂A vHMGR 和A vDXR 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过量表达对不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技术分析A vHMGR 和 A vDXR 的表达水平,应用专一底物法测定 HMGR 和DXR 的酶活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检测不同萜类化合物的变化。结果:A vHMGR 或A vDXR 单独过量表达抑制了HMGR 和DXR 的活性,提高了五针松烯、新植二烯、薄荷烯和甾醇的含量;而A vHMGR 和A vDXR 共同过量表达对不同植株中酶活性的影响有差异,提高了甾醇和植醇的含量,但抑制了新植二烯的积累。结论:A vHMGR 和A vDXR 单独或共同过量表达对烟草中不同萜类化合物的合成调控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了MVA和MEP途径并不完全独立,而是有着相互交流,本研究为利用阳春砂A vHMGR 和A vDXR 进行萜类化合物的代谢调控提供了依据。

  • 尖尾枫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高微;刘布鸣;黄艳;饶伟源;柴玲;邱宏聪

    目的:研究马鞭草科植物尖尾枫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及柱色谱方法分离尖尾枫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尖尾枫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苏酸(1)、齐墩果酸(2)、seco-hinokiol (3)、乌发醇(4)、高根二醇(5)、野鸦椿酸(6)、山楂酸(7)、金合欢素(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2~10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陈永康

    目的: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方法:主要对1990~2011年重庆维普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词为“白花蛇舌草”和/或“化学成分”,Pubmed数据库系统以题名或关键词为“Hedyotic diffusa”或“chemical components”进行检索,整理了近年来对白花蛇舌草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结果:白花蛇舌草主要含有蒽醌类、萜类、黄酮类、甾醇类、烷烃类、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强心甙等成分,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氨基酸及挥发性成分;汇总了近年来对其主要成分如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槲皮素、山奈素、香豆酸、多糖、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等的检测方法.结论:目前对白花蛇舌草复杂的化学成分研究相对较为完善,对其主要成分的检测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 乌头萜类生物合成代谢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张大燕;文欢;王伟;彭成;高继海

    目的:对乌头的6个器官组织,主根、侧根、茎、叶、花、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研究参与其萜类次级代谢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挖掘其功能基因.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测序、组装得unigenes,与公共数据库NR,Swiss-Prot,GO,COG,KOG,KEGG比对、注释以获得差异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验证参与萜类次级代谢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56 967 635条Clean Reads(28 254 174 300 bp),经序列合并拼接后获得103 337个unigenes,通过核苷酸和蛋白序列等方面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中37.31%(38 554个unigenes)与其他生物的已知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通过功能分类研究和代谢途径分析(KEGG)获得参与萜类合成158个unigenes(编码5个关键酶).结论:这些发现的基因将为乌头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 箭叶橐吾中萜类成分的研究

    作者:刘守金;张勉;王峥涛;刘建群;张朝凤

    目的:研究民间草药箭叶橐吾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总提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萜类化合物,其中5个为倍半萜类,7α-hydroxy-9(10)-ene-1,8-dioxo-6,7-dihydrofuranoeremophilane(1),1β,10β-epoxy-6β,8β-dihydroxy-eremophil-7(11)-en-12,8α-olide(2),1-oxo-9-desoxycacalol(3),benzofuranoeremophil-1-ene(4),蜂斗菜内酯A(bakkenolide A)(5);2个为三萜类化合物,3β,16β-dihydroxy-12-oleanen-28-al(6)和羽扇醇(1upeol)(7).结论:化合物1~3和6为首次从箭叶橐吾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和6为橐吾属内首次报道.

  • 泽泻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作者:巩丽萍;王少云;侯准;桑立红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药理研究表明,泽泻具有利尿、降血脂、抗脂肪肝等作用[1].现代研究发现,泽泻中的化学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另含生物碱、黄酮类等多种成分[2].药典中泽泻项下的鉴别方法为显微鉴别,但显微鉴别法难以全面反映泽泻的内在质量及化学成分特征.作者以泽泻中的萜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泽泻药材与饮片进行了TLC图谱鉴别研究.

  •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作者:梁宇岚;杨鑫;潘玲玲;吴亚芬;李斐;万娜;周翔;刘波;李斌

    分子印迹技术以其高选择性、特异识别性等特点,在黄酮、生物碱、多酚类等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广泛应用,但是其在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该文通过文献调研统计,系统探讨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等常见合成元素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重点对萜类分子印迹技术在固相萃取、传感器、膜分离、色谱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目前该技术存在的缺点和改进方向,为更好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萜类化合物分离分析提供参考.

  • 药用植物萜类生物合成HMGR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刘雨佳;张夏楠;程琪庆;黄璐琦;高伟

    药用植物中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种类丰富,数量巨大,其现代药理活性相当突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llylglutaryl coenzyme Areductase,HMGR)作为萜类成分甲羟戊酸(MVA)合成途径上第一个重要限速酶,对药用植物萜类活性成分生物合成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综述了HMGR的生物学意义、催化机制,HMGR克隆情况、基因结构、以及在重要药用植物丹参、甘草、红豆杉等中的研究进展.

  • 臭灵丹萜类和黄酮化合物

    作者:杨光忠;李芸芳;喻昕;梅之南

    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为菊科四棱峰属植物,是云南民间抗菌消炎的良药.本文对臭灵丹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地上部分用水煎煮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6-O-β-D-glucopyranosyl-carvotanacetone (1),臭灵丹酸(2),1β-hydroxy pterondontic acid (3),pterodontoside A (4),臭灵丹二醇(5),臭灵丹三醇乙(6),5-hydroxy-3,4′,6,7-tetramethoxyflavone (7),洋艾素(8),金腰素乙(9),槲皮素(10)和β-谷甾醇(11).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苷,化合物10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应用滤纸扩散法对该植物中的两个化合物2和5的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对金黄葡球菌、铜绿假单孢菌、枯草芽胞杆菌、草分支杆菌和环状芽胞杆菌均呈现明显的抑菌活性,但对大肠埃希氏菌均未呈现抑菌活性.

  • 萜类化合物缓解精神障碍的分子机制

    作者:吕晓楠;刘祝君;曾骥孟

    从芳香植物中提取出的以萜类化合物为首的挥发性小分子,药用价值历史悠久,尤其是对于精神疾病的缓解作用在现代多项临床及动物学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这些挥发性萜类小分子作用靶点类似于某些精神疾病药物,影响多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谷氨酸盐等),且较于传统药物而言,作用温和,可以借吸入方式通过嗅觉系统绕过血脑屏障直接影响大脑,调节不同情绪和行为.在此,我们对这些挥发性小分子通过嗅觉作用于多种精神疾病的潜在机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挥发性小分子药物走向医疗、治疗的道路提供更多科学证据.

  • 红树林木果楝属植物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Xy24的两个萜类和一个聚酮类化合物

    作者:张敏;李宁;陈日道;邹建华;王春梅;戴均贵

    从一株红树林木果楝属植物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Xy24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包括一个Harziane二萜harzianone(1),一个菖蒲烷型倍半萜醇trichoacorenol (2)以及一个具有完全对称结构的聚酮类化合物trichodimerol (3).其化学结构通过旋光、质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3具有中等程度的抗病毒活性.

  • 中药代谢化学研究进展

    作者:贾小进;乔爱敏

    一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化学研究进展1.1萜类化合物1.1.1.人参皂苷(ginsenosides)人参皂苷是中药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人们已对人参皂苷Rb1,Rb2,Rc,Rg1,Rg2的代谢做了大量深入研究.

  • 泽漆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秦友沐;吴艳萍;欧杜哈;蒋建勤

    目的 研究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正、反相硅胶柱,MCI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泽漆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6个化合物,包括4个萜类化合物:泽漆内酯戊(1)、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3-酮(2)、齐墩果酸(3)、白桦脂酸(4);6个酚性化合物:苯甲酸(5)、没食子酸乙酯(6)、3,3',4,4'-四羟基联苯(7)、短叶苏木酚(8)、6-羟基-7,8-二氧亚甲基香豆素(9)、3,3'-二甲氧基鞣花酸(10);5个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11)、3'-甲氧基木犀草素(12)、金丝桃苷(13)、柚皮素-7-0-β-D-葡萄糖苷(14)、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5)及1个甾体化合物:3β-羟基-胆甾-5-烯(16).结论 化合物7~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14~15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 折苞斑鸠菊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军;陈科;李广玮;王冬梅;黄巧娟;杨得坡

    折苞斑鸠菊Vernonia spirei Gandog为菊科斑鸠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广西大瑶山、玉林、贵港、博白及云南等地.广西民间常用折苞斑鸠菊煮水内服,治疗伤口发炎、眼炎、肝炎等疾病.为了开发民间草药,本实验对折苞斑鸠菊挥发油进行了研究.分析时,为了消除不含氧的萜类化合物对生物活性较强的含氧成分的干扰,采用硅胶柱将提取得到的挥发油分离成含氧和不含氧两个部位,分别检测了总挥发油、挥发油不含氧部位及挥发油含氧部位的化学组成,为折苞斑鸠菊的药用活性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 欧亚旋覆花中三萜和甾体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作者:吴一兵;王云志;查建蓬;杨双革;石晓伟;张嫡群

    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分布很广,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都有分布,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据报道,欧亚旋覆花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3,4]、抗肝炎、抗肝损伤[5]、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旋覆花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用8种肿瘤细胞:SK、ASPC、BG、HGC27、PANC、H466、Colon和Eca-109对得到的四部分萃取物进行抗肿瘤试验,发现氯仿和石油醚部分对不同细胞系在72 h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对其石油醚部分中的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蒲公英甾醇酷酸酯(Ⅰ)、β-香树脂(Ⅱ)、β-扶桑甾醇(β-rosasterol,Ⅲ)、豆甾醇(Ⅳ)、羽扇豆醇(Ⅴ)和ψ-蒲公英甾醇(Ⅵ),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娜;刘向前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五加属植物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萜类、木脂素等,其中三萜包括羽扇豆烷(Lupane)型、3,4-seco-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Oleanane)型的3β-Hydroxy齐墩果烷型和3α-Hydroxy 齐墩果烷型;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应激、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等,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超声波提取龙胆多糖的研究

    作者:江蔚新;朱正兰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scabra Bunge、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或坚龙胆G.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搔痒、目赤等症[1].龙胆除含有裂环环烯醚萜类和环烯萜类化合物外,还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多糖等成分[2].目前多糖提取主要采用传统水浸提取法,该方法存在费时长、耗能多的缺点.有文献报道将超声波应用于对中药苷类成分的提取中可以提高苷类的提出率并缩短提取时间[3].初步药理实验表明,龙胆多糖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考察超声波在龙胆多糖的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并和传统水提法进行比较.

  • 荆芥穗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张丽;曹丽诞;孔铭;丁安伟

    荆芥穗Spica Schizonepeta挥发油具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常用解表药的原料药[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胡薄荷酮等萜类化合物,且质量分数超过50%[2].

  • 齿叶乳香胶油树脂的拟幼虫激素作用

    作者:

    橄榄科齿叶乳香Boswellia serrata Roxb.分泌的胶油树脂(gumoleoresin)在古印度医药中常用以治疗发烧、泌尿科或呼吸道疾病以及风湿等,曾从中分得一些萜类化合物。今用水蒸气蒸馏法、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证明其中除有a-和β-蒎烯、α-水芹烯外,尚有香叶烯、β-水芹烯、α-伞花烃、乙酸冰片酯和α-萜烯醇等多种萜类物。将此树脂用于刚蜕皮的红春幼虫,能破坏其形态变化,使形成不易存活的形态。在较低浓度下则有拟幼虫激素的作用。 (史玉俊摘译)〔Dennis T J, Kumar K A, Srimannarayana G, et al. Fitote-rapia, 1999, 70.306〕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