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观察

    作者:史成香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组)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组)各35例,疗程1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5.71%和3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P=0.017);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4.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P=0.022);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2.86%和2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治疗12周PANSS评分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较单用利培酮更好,安全性相当.

  • 丁螺环酮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疗效

    作者:韩伯军;洪珊珊;王庆广;刘定华

    目的 观察丁螺环酮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 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2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给予常规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11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治疗3个月.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估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CARS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姿势和步态、动态功能、言语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四项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ICARS总分低于对照组[(21.3±11.9)分vs.(27.0±16.5)分](P<0.05).试验组3个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治疗能显著提高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短期疗效.

  • 丁螺环酮抗抑郁增效作用的对照观察

    作者:王明;余存;王菊芬

    据报道,综合性医院抑郁症的患病率31%~53%.部分抑郁症患者疗效不佳.国外有报道[1]丁螺环酮治疗焦虑、抑郁、药物依赖等方面疗效较佳.我院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丁螺环酮的增效作用确切,现报道如下.

  • 丁螺环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雪云;李神赐

    目的 观察丁螺环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强迫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氟伏沙明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螺环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疗程8周,采用Y-BOS和HAVD评分;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两组Y-BOS及HAVD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观察组显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73.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迫症患者采用丁螺环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起效快,效果明显,不增加副作用.

  • 丁螺环酮对大鼠局灶性脑挫裂伤损伤周围区域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雷伟;宋振全;梁国标;李宾;赵旭;李晓明;柳云恩;吕伟;刘宏波;蒋为

    目的:探讨5-HT1A受体激动剂丁螺环酮对大鼠局灶性脑挫裂伤(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 injury,CCII)损伤周围区域神经凋亡的影响。方法119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A:空白对照组;B:空白对照+丁螺环酮组;C:假手术组;D:局灶性脑挫裂伤组+NS对照组;E:局灶性挫裂伤+丁螺环酮治疗组。参照改良Feeney's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制作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伤后1小时予以腹腔注射丁螺环酮(0.3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 ,NS),在规定时间点,灌注取脑、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损伤周围区域皮质病理表现;免疫组化检测损伤灶周围皮层脑组织Bax、Bcl-2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损伤皮层凋亡细胞。结果 A、B、C组各指标阳性表现很弱,各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D、E组各时间点各指标与A、B、C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D、E组之间各时间点各指标比较也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丁螺环酮对大鼠局灶性脑损伤后损伤灶周围皮层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 联合药物方案治疗躯体症状化抑郁症合并焦虑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建林;乐军儿;滕军波

    目的 探讨联合药物方案治疗躯体症状化抑郁症合并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躯体症状化抑郁症合并焦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单用和联用丁螺环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均P<0.05);CGI评分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方案治疗躯体症状化抑郁症合并焦虑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改善负面情绪状态,且安全性好.

  • 丁螺环酮对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增效作用

    作者:张红波;杨君祥;陈静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对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增效作用.方法 100例首诊均符合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5-HT再摄取抑制药物,按药物说明书给予常规逐渐加量治疗;治疗组采用丁螺环酮联合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入组即刻及治疗后第1、2、4周分别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丁螺环酮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第1周和第2周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第4周两组HA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效果达到相同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丁螺环酮15 ~ 30mg/d的常规剂量可以作为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的增效剂使用,在临床上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并且其不良反应轻微.

  • 丁螺环酮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谭云飞;廖峥娈;仇雅菊;朱俊鹏;王珏;王欣慰;汪宏;史梅芳;于恩彦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经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足量(20mg/d)、足疗程(6周)治疗未获得痊愈的45例抑郁症患者,加用丁螺环酮15~60mg/d,观察8周,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8周末分别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第1周末HAMA评分≤7分为界,分为焦虑控制组(HAMA评分≤7分)和焦虑未控制组(HAMA评分>7分);以8周末HAMD≤7分为标准,分为获得痊愈组(HAMD≤7分)和未获得痊愈组(HAMD>7分);并在治疗第1、4、8周末分别评估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4周,获得痊愈20例(44.4%),第8周末获得痊愈25例(55.5%)。治疗后第4、8周,获得痊愈组的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未获得痊愈组(P<0.05)。治疗后第1、4周,焦虑控制组和焦虑未控制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周,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口干(40.0%)、便秘(36.9%)及乏力(13.3%)为多见。结论经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足量、足疗程治疗后仍未彻底痊愈的患者加用丁螺环酮可进一步获得疗效,提高痊愈率,安全性良好。

  • 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有ST-T改变的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柯道正;葛义俊;黄晓琴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有ST-T改变的心脏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心脏神经症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安慰剂组、稳心颗粒组、联合组(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每组均30例.观察服药4周末和8周末,3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的得分,以及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12个月后的患者SF-36量表得分和ST-T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4周后联合组、稳心颗粒组和安慰剂组的HAMA-14和HAMD-24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第8周末比较显示,联合组HAMA-14和HAMD-24得分显著低于稳心颗粒组与安慰剂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的SF-36得分显示联合组患者的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其他两组(P<0.05).联合组患者随访结果显示第8周末和第12月末的ST-T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其他两组(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心脏神经症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长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ST-T改变的躯体症状.

  •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慧;李江涌

    目的 评价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为抑郁症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6周,分别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临床的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后的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副反应比例为22.50%,对照组副反应比例为3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临床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同时能明显改善伴随的焦虑症状,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明显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 抗焦虑药物丁螺环酮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玲

    丁螺环酮(buspirone)为氮杂螺环癸烷双酮类抗焦虑药.国外于1972年首次合成,1985年由德国施贵宝公司正式推向市场.丁螺环酮口服吸收快而完全,0.5~1 h达血药浓度峰值.存在肝脏首过效应,t1/2为1~14 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大部分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为5-羟基丁螺环酮和1-(2-嘧啶基)-哌嗪,仍有一定生物活性.口服后,约60%由肾脏排泄,40%由粪便排出.肝硬化时,由于首过效应降低,可使血药浓度增高,药物清除率明显降低,肾功能障碍时清除率轻度减低.

  • 丁螺环酮及帕罗西汀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罗云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和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GAD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丁螺环酮治疗,观察组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对照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GAD的治疗中应用帕罗西汀,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坦度螺酮、丁螺环酮各自联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伴焦虑比较

    作者:周春闽;陈建;陈美蓉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联用奥氮平与丁螺环酮联用奥氮平两个组合分别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奥氮平联合坦度螺酮组以及奥氮平联合丁螺环酮组治疗,在治疗前后的8周里分别用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统计观察各自临床疗效,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观察各自焦虑情绪发生率、用副反应量表(TESS)测评不良用药反应.结果 坦度螺酮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0.0%,丁螺环酮联合组(87.0%),差异无显著性(P>0.05);坦度螺酮联合组、丁螺环酮联合组HAMA评分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是治疗后2、4周时,两组HAMA之间评分有显著差异性(P<0.05),坦度螺酮联合组起效比丁螺环酮联合组快;而且坦度螺酮耐受性强于丁螺环酮,TESS评分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 奥氮平联用坦度螺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比奥氮平联用丁螺环酮好.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丁螺环酮浓度

    作者:赵敖;朱军;陈清霞;刘伟忠

    目的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丁螺环嗣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DiamonsilTMC18反相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mol·L-1;醋酸铵.甲醇(22:78);流速:0.8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38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 丁螺环嗣的高、中、低(400.0,80.0,10.0ng·m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8%,97.63%,102.41%,日内、日间差RSD均低于7%(n=5);分析方法 的低检测限为5.0ng·mL-1;线性范围为10.O~400.0ng·mL-1.曲线方程:Y=65.69X+1187,r=0.9993(n=9).结论 该方法 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黛力新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伴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晓青

    目的:观察焦虑症伴发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接受黛力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焦虑症伴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比较两组焦虑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A评分及S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及SAS评分依次为(8.34±1.57)分、(20.52±3.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头晕治疗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丁螺环酮联合黛力新应用于焦虑症并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改善头晕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丁螺环酮与盐酸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李轶群

    目的 评价丁螺环酮与盐酸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5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盐酸马普替林治疗和单用盐酸马普替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联合用药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单用药组;在第2、6周末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有效递增显著高于单用药组.2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盐酸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屈跃中

    目的:探究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焦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口服丁螺环酮和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周期12周。采用HAMA和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2、4、12周后HAMA评分较对照组同时间段均显著减少(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0%比72%,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临床效果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作者:何书平

    目的 观察分析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丁螺环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为1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采用丁螺环酮合并利培酮方案,该治疗方案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丁螺环酮治疗老年焦虑症24例临床研究

    作者:陈华林

    从我院收治的老年焦虑症患者中选取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丁螺环酮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劳拉西泮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螺环酮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帕罗西汀联用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大勇;刘年凤;刘诏薄

    有资料显示丁螺环酮与SSRIs类抗抑郁剂联用有增效作用[1].我们采取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患者36例,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36例进行对照,以观察丁螺环酮的增效作用,现报告如下.

438 条记录 13/22 页 « 12...10111213141516...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