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具有迭加动作电位波形的EMG信号自动分解研究

    作者:杨基海;杨洪宁;周平;章劲松;孙路遥

    本文提出一种不需人工干预的EMG信号自动分解算法.算法的学习阶段使用初始的一小段EMG记录以估计不同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模板.分解阶段根据运动单位发放统计特性,采有基于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准则,将EMG信号分解为构成它的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序列,这里重点讨论了具有迭加动作电位波形的EMG信号分解问题.后利用合成的模拟EMG信号及真实EMG信号对算法进行了检验,表明其具有很高的分解正确率.

  • 表面肌电技术在风湿系统疾病康复评估与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崔永建;魏丽

    肌电信号(electmmyography,EMG)是产生肌肉力的电信号根源,它是肌肉中许多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反映了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在基础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康复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以丽

    目的 对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周围神经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4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一时间段内来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电生理检测.结果 EMG(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均发生神经源性损害,测定神经的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慢(P<0.05),下肢病变程度较上肢重,感觉神经病变程度较运动神经重.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周围神经损害以感觉神经损害为主,病变部位主要为下肢,电生理检测为临床诊断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有效方法.

  • 慢性锰中毒患者颅脑MRI及肌电图改变两例

    作者:王孟查

    近几年,国内外慢性锰中毒报道虽然多见,但锰中毒患者颅脑MRI检查及肌电图检查文献报道很少.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慢性锰中毒患者颅脑MRI检查及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 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作者:姜荣刚;黄秋海

    目的:研究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后患肢的运动传导速度和肌电图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5名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患侧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胫前肌和腓肠肌的针极肌电图检查.结果:65例中,患侧胫神经异常者15例(23.1%),患侧腓总神经异常者40例(61.5%).肌注后5天内运动传导速度异常率低于5天后的异常率.患侧胫前肌异常者9例(13.8%),患侧腓肠肌异常者7例(10.8%).结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是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的不可缺少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 肌电波分析

    作者:陈芷若

    EMG(Electromyogram)是通过检测和研究肌肉生物电活动,借以判断神经肌肉系统机能变化的一门科学.广义EMG还包括重复电刺激、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F波以及Blink反射等,肌电图检查结果要结合其它临床资料作综合分析.

  • 健脑安神胶囊对失眠大鼠EEG、EOG、EMG的睡眠时相及安全性的相关实验研究

    作者:潘晓蓉;卢庆玲

    目的:观察健脑安神胶囊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模型治疗组、西药模型治疗组各20只,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复制失眠大鼠模型,各组灌胃治疗3周,治疗前后监测各组大鼠脑电图(EEG)、眼动电图(EOG)、肌电图(EMG)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中药模型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觉醒期(Waking)明显缩短,慢波睡眠期(SWS)、快动眼睡眠(REMS)、总睡眠期(TST)明显回升(P<0.01).比较4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脑安神胶囊治疗失眠的疗效确切,其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与减少失眠大鼠的觉醒时间,延长SWS、REMS、TST期有关.且该药物对大鼠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

    关键词: 健脑安神胶囊 EEG EOG EMG
  • 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

    作者:张斌;张乔;马英男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睡眠结构的影响,以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慢性束缚应激的造模方法,复制大鼠慢性应激的模型,结合大鼠大脑皮层脑电和肌电描记技术,监测模型复制后大鼠12h脑电图(EEG)和肌电图(EMG)的变化,分析各睡眠时相的持续时间及所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并探究中药复方酸枣仁汤对其干预作用。结果:从睡眠持续时间来看,与空白组相比,模型复制后大鼠在睡眠总时间、浅睡眠(LS)、慢波睡眠(SWS)以及快动眼(REM)睡眠的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 P<0.05)。与模型组相比,酸枣仁汤给药组大鼠在睡眠总时间、LS和SWS期睡眠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REM期睡眠虽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睡眠时相所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来看,与空白组相比,模型复制后大鼠LS期所占比例显著增加(P<0.05),SWS期睡眠所占的比例则明显减小( P<0.05),而REM期所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与空白组相比基本持平。与模型组相比,酸枣仁汤给药组大鼠SWS期所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显著提高(P<0.05),LS期和REM期睡眠所占比例虽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束缚应激使大鼠各睡眠时相持续时间和所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发生明显的改变,大鼠的正常睡眠结构已被打乱,酸枣仁汤能有效对抗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睡眠结构造成的影响。

  • 舍曲林对束缚应激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

    作者:王智;徐瑞鑫

    目的:探讨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回吸收的抑制剂舍曲林对大鼠各个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运用大鼠皮层脑电结合肌电的描记技术,预先给大鼠埋置脑电和肌电电极。采用束缚应激的经典方法进行造模,连续14天,复制大鼠慢性心理应激的模型,监测模型复制以后大鼠12 h的脑电图(EEG)以及肌电图(EMG),通过分析注射舍曲林后大鼠各睡眠时相持续时间及所占睡眠总时间(total sleep time, TST)比例的变化,进而探讨舍曲林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睡眠结构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浅睡眠期(light sleep, LS)、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SWS)以及TST的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 P<0.05),快动眼睡眠(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S)期睡眠的持续时间虽然有缩短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LS期、SWS期和TST均显著延长( P<0.05), REMS 期的睡眠持续时间虽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上的意义( P>0.05);盐酸舍曲林给药组大鼠SWS期和TST均显著延长( P<0.05),LS期和REMS期的睡眠持续时间虽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上的意义( P>0.05)。从各睡眠时相所占TST的比例来看,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SWS期所占TST的比例显著减少( P<0.05),而LS期和REMS期睡眠所占TST的比例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LS期和REM期睡眠所占比例显著降低( P<0.05),而SWS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 P<0.05);盐酸舍曲林给药组大鼠LS期睡眠所占TST的比例显著降低( P<0.05), SWS 期所占TST 的比例则显著升高( P<0.05),而REMS期睡眠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 P>0.05)。结论长期的束缚应激可打乱大鼠正常的睡眠结构,表现为各睡眠时相持续时间的减少以及所占TST比例的变化,而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HT神经递质重吸收的抑制剂舍曲林能明显对抗束缚应激对大鼠睡眠造成的影响。

  •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肘关节运动角度的提取

    作者:严凯;邹俊忠;王蓓;朱波;王行愚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医疗护理机器人的开发,今后将会有大量的需求,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医疗护理机器人的开发将是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Bayesian正则化的多层感知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提取人体肘关节运动角度,解决了普通神经网络对于表面肌电信号这一复杂亚高斯随机信号泛化能力不强的缺点,有助于将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推向医疗护理机器人研发的实际应用阶段.

  • 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EMG改变及其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关系

    作者:张渭芳;苏岑;赵康仁;任乃勇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EMG改变及其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90例早期DPN患者行EMG检查,测定内容包括双侧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及胫神经H波和尺神经f波,分析其与患者血清Lp-PLA2水平的关系.结果 90例早期DPN患者EMG检查总异常率为90.0%.早期DPN患者下肢运动神经异常率(68.6%)显著高于上肢异常率(24.5%)(χ2=123.863,P=0.000).早期DPN患者下肢感觉神经异常率(87.4%)显著高于上肢异常率(54.7%)(χ2=82.712,P=0.000).早期DPN患者感觉神经总异常率(71.1%)显著高于运动神经总异常率(46.5%)(χ2=78.978,P=0.000).DPN患者胫神经H反射总异常65例(72.2%),尺神经f波总异常14例(15.6%).根据血清Lp-PLA2水平,90例早期DPN患者分为低水平组(36例)、中水平组(25例)和高水平组(29例).与低水平组比较,中水平组及高水平组MCV、SCV异常率及CMAP、SNAP下降率均明显降低,且高水平组MCV、SCV异常率及CMAP、SNAP下降率均明显低于中水平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水平与MCV、SCV异常率及CMAP、SNAP下降率均呈负相关(r=-0.741,r=-0.773,r=-0.652,r=-0.611;均P<0.05).结论 EMG检查对DPN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维持血清Lp-PLA2水平稳定对早期DPN的治疗可能有重要意义.

  • 多节段受累平山病的临床、电生理与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沈东超;方佳;崔丽英;管宇宙;丁青云;吴双;杜华;李本红

    目的:总结EMG呈多节段受累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与影像学特点,分析多节段受累的相关因素。方法2006年4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经临床和EMG检查诊断为平山病者共82例,其中15例EMG呈多节段受累,对其EMG表现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例(18.3%)多节段受累的平山病患者均为男性,青少年起病,其中7例(8.5%)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除颈段外,常累及的节段为延髓段(13例,86.7%),其次为腰骶段(7例,46.7%),累及胸段者少(5例,33.3%)。多节段受累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影像学资料与仅有上肢受累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与多节段受累相关的因素。对部分患者随访后发现其预后良好。结论平山病患者可以出现EMG多节段受累,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 婴儿型脊肌萎缩症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作者:吴雪燕;李红勤

    目的 探讨婴儿型脊肌萎缩症(SMA)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 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7例SAM患儿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每例进行至少6块肌肉的EMG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婴儿型SMA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显著下降,尺神经与腓总神经的CMAP波幅明显下降,伴有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轻度减慢;所记录感觉神经传导未见明显异常.EMG提示神经源性损伤.结论 婴儿型SMA典型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特异性的神经电生理表现为本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广泛性焦虑肌电数值分析

    作者:张冬敏;郭云飞

    目的:探讨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对广泛性焦虑进行放松治疗前后各阶段肌电数值变化与焦虑改善情况。方法选取60例门诊经ICD-10诊断标准诊断为广泛性焦虑患者,应用生物反馈训练放松治疗,观察病人治疗前及第1、第2疗程结束后肌电值(EM G )的变化及焦虑改善程度。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病人能达到肌肉完全放松,平均EM G<5 uv ,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A)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AS)标准分均明显下降,且训练次数越多,EMG、HAMA、SAS下降越明显,焦虑程度改善越好。结论通过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训练病人放松治疗广泛性焦虑效果较好。

  • 倒走生物力学及运动控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娟;马燕红;胡海;陈康;姚叶林

    倒走是一种流行的健身锻炼和康复训练方法[1].国外已有很多学者对倒走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运动控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倒走对下肢、躯干以及神经系统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2].但国内对倒走的研究仅为临床疗效观察,对倒走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见.本文对倒走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倒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分析

    作者:柯行娆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临床上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常见原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感染所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6例成人GBS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改变进行分析,并对其病因及疗法加以探讨.

  • 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远期排便功能评定——肌电图研究

    作者:于明;李正;王慧贞;王练英;蒋涛

    本文采用表面电极对72例肛门直肠畸形术后五年以上患儿进行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查,63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组.提出肛门外括约肌无论在静止时还是应激状态,均参与排便控制,其功能在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组明显降低,降低程度与畸形类型、术式及肛门外口选择恰当与否有密切关系,且基本与排便控制优劣一致.肌电图不仅是评定排便功能的客观指标,还有助于分析大便失禁原因,指导选择适宜的矫治方法.

  • RW-Splint对安氏Ⅱ类错(牙合)伴TM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作者:肖珲;刘俊峰;刘从华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TMD患者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咀嚼肌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12名患者RW-splint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个月的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颞肌前束、咬肌在下颌姿势位、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幅值的肌电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大于咬肌的肌电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下颌姿势位时颞肌前束、咬肌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W-splint通过戴用时间的加长能降低咀嚼肌的肌电值,但改善其对称性作用不明显,可能与RW-splint改变了患者的牙位而呈现出原本有的早接触或(牙合)干扰有关.

  • EMG指导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运用中的探讨

    作者:陈雨函;孙霞;唐颖会;杨敬东;何成齐;魏青川;罗亮;钟大勇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从青年到老年均可罹患,而以中壮年为主,其中神经根型占颈椎病的73.2%.我们通过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检测,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诊断的意义和指导临床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肌肉病理与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对比研究

    作者:崔毅;张永巍;王晔;刘莹

    目的:研究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D)的临床、病理与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变化的关系.方法:总结3例MD的临床特点,对肌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对相关肌肉进行EMG、NCV检查.结果:3例MD患者年龄25~40岁,临床特点为缓慢进行性四肢无力,肌强直发作.腱反射对称迟钝,前额秃发,EMG示肌源性损害,可见肌强直电位发放,NCV减慢;肌活检光镜下可见肌纤维萎缩,肌核内移呈核链形成;电镜下可见肌纤维变性、溶解,Z带破坏,线粒体肿胀、变性.结论:MD患者的肌肉病理学与临床表现、EMG、NCV改变相关,临床表现愈重,肌肉损害愈明显.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