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16过表达可识别HPV阳性的外阴鳞状细胞癌(英)

    作者:周游;张建中

    根据与人乳头状病毒(HPV)的关系,外阴鳞状细胞癌可分为两类:HPV相关的基底细胞样癌或疣状癌和非HPV相关的分化性角化型癌.近来提出用p16和p53的免疫组化染色来区分这两类外阴鳞癌.为评价免疫组化在外阴鳞癌分类中的作用、阐明这两类外阴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本课题对92例外阴鳞癌进行了p16、p53的免疫组化染色,并用2组不同引物PCR对HPV进行检测和分型.92例中16例检测出HPV(17.4%),其中HPV16占阳性病例的75%.组织学与HPV检测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HPV阳性病例的37.5%表现为角化型,而HPV阴性病例的9.2%显示基底细胞样或疣状型.p16和p53阳性表达率在HPV阳性肿瘤中分别为100%和6.2%,而在HPV阴性肿瘤中分别为2.3%和64.5%.p16免疫组化检测HPV相关性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8.7%)优于组织学标准(分别为93.8%和35.5%)和p53阴性染色(分别为62.5%和93.4%).基底样/疣状型3级外阴上皮内肿瘤见于53.8%的HPV阳性肿瘤,其中包括3例角化型肿瘤.所有这些病例均为p16阳性和p53阴性.分化型3级外阴上皮内肿瘤见于45.6%的HPV阴性肿瘤,其中90.8%为p53阳性,而所有病例p16阴性.HPV阳性与阴性肿瘤在年龄、分期和复发上无差异.总之,目前的HPV阳性和阴性外阴鳞癌的形态学标准有很大的重叠.p16免疫组化染色是一个检测HPV阳性外阴鳞癌的可靠方法,对组织学分类判定有帮助.

  • 基底细胞样癌:一种被新近认识的乳腺癌亚型

    作者:牛昀

    一种新被鉴定的乳腺癌亚型,即基底细胞样癌(basallike carcinoma,BLC),近年来已成为国外研究热点.笔者在此结合文献,作一介绍.

  • 两例食管癌肉瘤克隆来源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作者:孙孟红;朱雄增;Peter Moeller;Christian Herfarth;Magnus von Knebel Doeberitz;Hans K Schackert;Thomas Lehnert;Johannes Gebert

    一、材料、方法和结果1.临床病理情况:例1男,56岁.肉眼可见食管中段外生性10.0 cm×4.5 cm肿块,灶性褐色浅表溃疡.切面灰白.组织学见分化差非角化鳞状细胞巢及纤维肉瘤成分混合存在.两种瘤细胞成分均有丰富的核分裂象.分期pT2NOM0,分级Ⅲ.患者术后5个月死于复发.例2男,59岁.食管中1/3段6.6 cm×3.5 cm×2.6 cm息肉状肿块,表面灶性溃疡.切面灰白色,灶性红色.组织学见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另见网格状分布的基底细胞样癌成分.以上两种成分之间,纤维肉瘤细胞散在分布.分期pT3NOM0,分级Ⅰ~Ⅳ.术后1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

  • 肛周基底细胞癌误诊为肛周脓肿一例

    作者:翟敏;张永安;汪蓉;张旗;徐慧磊

    患者男,61岁,因“肛旁肿胀疼痛2周”于2013-02-18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肛旁肿胀疼痛,自行在家服用镇痛药后效不显,后疼痛持续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就诊,建议手术治疗,拟“肛周脓肿”收治入院。平素无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史,大便日行一次,质软成形,无黏液脓血便史。体检:神清,语利,颜面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无苍白,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腹部移动性浊音(-)。专科检查:取截石位,6~7点位肛缘隆起一肿块,大小约2 cm×3 cm,皮色暗,质硬,局部压痛明显,肤温高,肛指检查:可扪及6点位肛缘至齿线处饱满,直肠内未扪及其他肿块、溃疡、新生物等,指套无染血。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9×109/L, N:77.51%,RBC:4.39×1012/L,Hb:143 g/L。出凝血时间:PT:14.00 s,APTT:52.20 s。肝肾功能正常,血糖:5.4 mmol/L。尿便常规正常。肛周超声提示:肛周6~7点位见一液性暗区,周围血供丰富,提示:肛周脓肿。术前诊断:肛周脓肿。后在腰麻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于6~7点位脓肿突起处作一放射状切口,钝性分离,流出暗红色脓液约5 ml,钝性分离脓腔间隔,发现脓腔内6~7点位近齿线处有大量坏死组织,呈灰白色(当时术者主观感觉肉芽组织异常),取脓腔壁各处坏死组织及边缘处组织送病检,甲硝唑冲洗脓腔,创面止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加压包扎。术后病理回报:组织示坏死背景,肿瘤细胞呈条索状、散片状,重度异型,考虑恶性肿瘤;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免疫组化病理示:(肛周)基底细胞样癌。Vim (-),HMB-45(-),CK18(+),SYn(-),CgA(-), CK17(-),LCA(-)。向家属交代病情,建议尽早行扩大根治切除,家属及患者意见不统一,放弃进一步治疗,出院。

  • 肺基底细胞样大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梁锐;王志强;陈天星;闫庆娜;张连郁;金克炜;王钦卿;陈建伟

    目的 分析肺基底细胞样大细胞癌(BL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012年全年病理确诊的9例BL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K、P63、Syn、CgA、TTF-1等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9例BLCC占同期肺大细胞癌(LCC)的10.8%,占同期肺癌的0.6%.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6.8岁;肿瘤大径平均5.3 cm;影像学多表现为中央型.术前通过痰脱落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肺穿刺活检三种手段,无1例确诊.9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9例均得以确诊,其中1例BLCC合并浸润性腺癌,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 BLCC发病率低,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BLCC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学诊断.充分掌握BLCC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可显著提高BLCC的确诊率.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冷冬妮;王海

    目前多数研究者依据基因表型将乳腺癌分为4种,即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least carcinoma,BLBC)、管腔型(luminal subtype)、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 sub-type)和HER2高表达型(HER2 oveD-expression subtype)[1-3].BLBC是一组具有肌上皮,基底细胞免疫表型特征的乳腺癌.因其预后较差而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国内病理工作者对其认识较少.

  • 胃镜下切除食管腺样囊性癌一例

    作者:张璐;吕宾;范一宏;张烁;孟立娜

    患者男,47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余,伴反酸3个月"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36 cm处食管下段后壁一直径约8 mm的半球样隆起,黏膜表面光滑(图1).行超声内镜检查发现黏膜层一大小约8 mm×5 mm低回声灶,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呈筛孔样(图2),超声内镜诊断为食管下段问质瘤,用圈套器将病灶电切(图3).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肿瘤组织由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胞浆少,核深染,核仁不明显,分裂像多见;肿瘤细胞排列呈大小不一的团巢状、筛孔状,部分肿瘤细胞排成实性团,少部分呈小腺管样排列.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王海;冷冬妮;石群立;周航波;姜少军;杜军;周晓军

    目的 研究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电镜技术观察12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73岁,中位年龄54岁.肿瘤直径2.4~3 cm,无包膜.组织学上肿瘤组织具有推进式的边缘,周围伴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呈合体细胞样,通常见坏死.所有病例显示为高级别癌,核分裂象易见.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ER、PR和HER2均阴性,CK5/6 12例阳性,CK14 阳性9例,EGFR阳性10例.电镜示肿瘤细胞有异型性,胞质内可见张力原纤维丝.结论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与免疫表型特征,EGFR蛋白常过度表达,对于EGFR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有效.

  •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许林杰;滕晓东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是新近确定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其临床表现、组织学改变及免疫表型均有其特殊性,值得深入研究,文章总结近年来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群;王昭明

    近年通过对乳腺癌的基因芯片等研究, 并结合患者的预后,对其进行了基因和免疫表型分类,将其分为5 种亚型:基底样型、HER2 高表达型、正常乳腺样型及管腔A 型、管腔B 型,前两型预后较差[1].

  •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张安民;李莉;田玉敏;张兰仙;王进进

    目的 探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basal-like carcinoma,BL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乳腺BLC 12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大体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vimentin、CK8、ER、PR及c-erbB-2等.结果 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4岁.12例乳腺BLC均为组织学Ⅲ级.肿瘤表现为无腺管的富于细胞的实性结构,周围有较少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大多数表现为推进式生长方式,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排列呈实性巢状、片状、团块状及粗大带状结构伴有片状地图样坏死,肿瘤中央可出现无细胞结构的纤维瘢痕.肿瘤细胞胞质少呈合体状,核为圆形、卵圆形,胞核胞质比例高,核分裂象活跃.12例乳腺BLC的免疫表型均为ER、PR及c-erbB-2阴性,而CK5/6、CK8及vimentin阳性.结论 乳腺BLC是一种新的乳腺癌类型,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特征、组织形态学特点及生物学特性,应作为一种独立的乳腺癌亚型加以认识.

  •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1例

    作者:姜云惠;肖波

    患者女,41岁,发现左侧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半年,出现乳头溢液1个月,刚开始是淡黄色,后变为血性液体,乳头糜烂伴下陷.X线检查提示左侧乳腺实质性肿块,细胞学穿刺考虑为乳腺癌.后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临床诊断乳腺癌.

  • 具有肌上皮分化特征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研究进展

    作者:张帆

    增生性乳腺病理当前的分类系统是依据两种细胞,认为在分化谱系中只有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腺上皮表达某些细胞角蛋白(CK)(如CK7、CK8、CK18和CK19)和上皮膜抗原(EMA)等;而肌上皮细胞既表达某些(主要是高分子量角蛋白如34ΒE12、CK5/6、CK14和CK17等),又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D10、p63和S-100蛋白等标志物(marker),但不表达CK.基于这种模式,人们始终认为乳腺癌起源于乳腺腺上皮,表达腺上皮型免疫标志物;但Tsuda等[1]发现一组切面带有大的中央无细胞区的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s,IDCs),无细胞区由坏死、组织梗死、胶原和玻璃样物质构成,癌细胞表达肌上皮(myoepithelial)免疫表型如[S-100α蛋白、S-100β蛋白、α-SM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CK14],说明此种类型的癌具有肌上皮分化,且预后较一般浸润性癌差,并预示有重要的临床病理意义.

  • 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乳腺化生性癌

    作者:邵牧民;徐华;何沁;余学问

    目的 探讨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观察分析3例具有基底细胞样表犁的化生性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并利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检测ER、PR、CerbB-2、CD10、SMA、063、CK5/6、CKl4、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类型分别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腺鳞癌(浸润型)、腺鳞癌(囊内型).组织学特征表现为乳腺癌伴有梭形细胞化生或鳞状上皮化生,细胞较大,部分异型性较明显,多伴有坏死,核分裂象常见;有囊腔形成及导管内上皮内肿瘤成分.免疫组化结果 :CK5/6、CK14、po3、p53均阳性表达;EGFR 2例阳性表达;E-Cadherin 2例阳性表达;1例PR20%阳性表达,其余2例均不表达;ER、CerbB-2、CD10、SMA均不表达.结论 乳腺化生性癌具有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特有的免疫表型特征,其临床预后宜参照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

  •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建荣;陆海舟;肖水华

    目的 探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Basal like breast carcinoma BLB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乳腺基底细胞样癌7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大体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ER、PR及Her2等.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51.4岁.7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均为组织学Ⅲ级.肿瘤表现为无腺管的富于细胞的实性结构,周围有较少的纤维结缔组织问隔;大多数表现为推进式生长方式,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排列呈实性巢状、片状、团块状及粗大带状结构伴有地图样坏死,肿瘤中央可出现无细胞结构的纤维瘢痕.肿瘤细胞胞质少,呈合体状,胞核胞质比例高,核分裂活跃.7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免疫表型均为ER、PR及Her2阴性,而CK5/6阳性.结论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是一种新的乳腺癌类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应作为一种独立的乳腺癌亚型加以认识.

  • 食管腺样囊性癌1例

    作者:伍传新;陈树群

    食管腺样囊性癌属食管少见恶性肿瘤,国外文献报告约占食管肿瘤0.07%~12%,目前国内外报告总例数约50例[1].我院自1990年建院以来收治的706例食管癌手术中仅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 007 用bcl-2及Ki-67鉴别前列腺良性基底细胞病变与基底细胞样癌

    作者:

    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性病变包括了从相对常见的良性病变基底细胞增生(BCH)到罕见的基底细胞样癌(BC)等一系列发展过程。BCH以前列腺多层基底细胞的增生为特点,通常伴有完整的基底膜;不典型基底细胞增生用来描述核仁明显或核有异型的增生,仍属于良性病变。BC以各种基底细胞样细胞呈建筑样排列为特点,可有坏死及异型性。由于BCH可以出现明显的核仁及浸润,使得BCH与BC的鉴别较为困难,主要是依靠形态学作出诊断。作者用bcl-2、P53及Ki-67进行了研究,从Johns Hopkins医院外科病理档案中筛选了22例病例,6例为前列腺全切标本;16例为经尿道切除标本;8例为典型BCH;8例为具有核仁的BCH;6例为BC。研究结果显示bcl-2表达(P<0.0001),及Ki-67指数(P=0.05)在BC中有增高,而典型BCH及具有核仁的BCH则没有显著差异。P53则在鉴别前列腺病变时作用不明显。作者认为bcl-2有可能参与前列腺基底细胞病变的病理过程,Bcl-2及Ki-67有助于诊断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性疾病。刘杉摘刘复生校]

  •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α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郭继文;胡友

    目的:分析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开发区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00例,分析其中TOPOⅡα、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P53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结果:100例BLBC患者中TOPOⅡα、ER、PR以及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0%、45.00%、48.00%、68.00%;TOPOⅡα、P53、ER、PR表达与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有一定的关联.结论:TOPOⅡα在BLBC组织中阳性良性表达明显,其表达与P53、ER、PR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 25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文福;田富国

    目的:分析(BLBC)的疫表型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及预后.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临床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病例25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CK8、ER、PR等.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36±15岁.12例乳腺BLC的免疫表型均为ER、PR及c2erbB22阴性,而CK5/6、CK8及vimentin阳性.结论:BLBC是一种新的乳腺癌类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应作为一种独立的乳腺癌亚型加以认识.

  • 浸润性乳腺癌中CK5/6、EGFR以及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冷冬妮;王海;刘英娜;张曙;周航波;黄华;陆珍凤

    目的:了解浸润性乳腺癌中CK5/6、EGFR以及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46例浸润性乳腺癌.结果:14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82岁,平均54岁.组织学上部分肿瘤细胞显著多形性,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146例浸润性乳腺癌中31例为ER、PR、HER2三阴性乳腺癌.CK5/6在浸润性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7.8%(26/146)和54.8%(17/31),EGFR在CK5/6阳性和CK5/6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3%(17/26)和16.6%(20/120).Ki-67在CK5/6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CK5/6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率.结论: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发病率较高;Ki-67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高表达率提示该肿瘤预后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