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研究现状

    作者:母苓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即PMO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绝经后女性以骨强度受损,单位体积骨量减少,而骨矿物质和基质比例不变的代谢性骨病,其病理特征主要为: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偶联失衡导致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密度降低而骨脆性增加,随之骨折的危险性增加[1].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疼痛,尤其是腰背部疼痛,身材变矮,驼背畸形,甚至骨折和呼吸系统的改变等.该病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发于绝经2年以上,年龄70岁以下的妇女,发病率高达25%[2].据报道,50岁以下的女性骨量是同龄男性骨量的三分之二[3],40岁以后女性骨质开始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发生溶解.绝经后5年骨丢失加快,65岁以后丢失逐渐减慢.在美国40%的妇女在80岁时将发生至少1次椎骨骨折[4],美国白人妇女50岁以前发生脊柱骨折的危险率为25%,到75岁时则为50%,常见的严重骨折为髋骨骨折,有16%死于骨折后并发症.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单味中药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刘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进行性、退行性病变,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不断增长和病人数不断增加所带来的临床医疗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预防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展迅速,大量的基础实验从雌激素样作用、骨代谢生化、骨微量元素含量等诸多方面探讨了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理.现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单味中药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滋肾调肝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永军;赵斌;刘宗仁;王锋;张铭明;刘超

    目的 通过滋肾调肝法与雷洛昔芬的疗效对比,探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 自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骨科门诊2015年11月-2017年3月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例中,选出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病例120例.分为滋肾调肝组(治疗组60例)、雷洛昔芬组(对照组60例),对治疗前各组骨密度及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后骨密度、中医症候评分、疗效评价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骨密度及中医症候评分、疗效评价方面比对照组更有优势.结论 滋肾调肝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合理选择.

  • 青娥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55例

    作者:王晓燕;李冠武;常时新

    目的:观察青娥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 A组)18例服用青娥丸治疗,对照组(B组)19例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组(C组)18例服用青娥丸+仙灵骨葆胶囊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均为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骨密度变化。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前后组间显效率、骨密度值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娥丸可明显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够提高骨密度。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常用治法及四味中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戌;李建鹏;谢雁鸣

    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骨密度,具有其优势与特色.掌握中医常用治法,以及常用中药的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进展,能更好地为中医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思路.中老年患者具有多虚多瘀、久病入络的特点,补肾、健脾、柔肝、活血是本病治疗的常用治法,补肾是治疗的核心,活血化瘀贯穿于疾病防治的始终.根据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和用药频率,总结了淫羊藿、骨碎补、枸杞、丹参四味常用中药的研究进展,实验研究主要是从细胞因子的变化、基因水平以及骨测量指标等方面分析中药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

  •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雁鸣;李建鹏;崔庆荣;吕伟嘉;易丹辉;虞鲲;康澍;田峰

    目的: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者进行双能X线吸收仪骨密度检测,对符合标准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多项Logit模型.结果:模型终引入的变量有绝经年限、体重指数、鱼类膳食、是否变矮、是否绝经和生产次数.结论:绝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低体重指数也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鱼类膳食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保护性因素.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候规律研究

    作者:钟秋生;韩临晓;陆向然;钟翠琼;柳先廉;邵洁琦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属中医学“骨痿”、“骨痹”、“腰痛”范畴.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指主要由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疏松症,属原发性骨质疏松,为探讨PMO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我们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对369例PMO患者进行了证候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 二至丸抑制去势大鼠骨量减少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文娜;李西海;李冠慧;丁珊珊;康洁;张凌媛;沈建英;李灿东

    目的 探讨二至丸抑制去势大鼠骨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方法 2月龄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45只).造模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各15只.正组常规喂养,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以0.9 g/(kg·d)二至丸灌胃,对照组以0.1 mg/(kg·d)戊酸雌二醇片灌胃,各组灌胃1次/d,持续12周.检测股骨颈骨密度、骨小梁结构和股骨干的大载荷力.结果 各组干预12周后,股骨颈骨密度、股骨颈松质骨与皮质骨体积分数(BV/TV)、股骨颈骨小梁宽度(Tb.Th)、股骨颈骨小梁分离度(Tb.Sp)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骨密度、BV/TV、Tb.Th、股骨干所能承受的大载荷力明显下降,Tb.Sp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骨密度、BV/TV、Tb.Th、股骨干所能承受的大载荷力明显升高,Tb.Sp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骨密度、BV/TV、Tb.Th、Tb.Sp、股骨干所能承受的大载荷力无明显变化.结论 二至丸通过抑制骨量减少,改善骨小梁三维结构,增强骨结构强度与力学强度,从而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 骨松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作者:范鑫梅;陆成龙;孔西建

    目的:研究骨松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质疏松科门诊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参与临床观察的试验病例6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30例,服用骨松健骨方;对照组30例,服用左归丸.观察治疗后2组病例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BALP、β-CTX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骨松健骨方可有效抑制骨吸收(P<0.05);防止骨密度下降,总有效率为89.2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骨松健骨方疗效优于左归丸(P<0.05).结论:骨松健骨方可有效抑制骨吸收、防止骨密度下降.

  • 更年健肾汤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旺;陆启滨;任青玲;杜明华;史桂兰

    目的:探讨更年健肾汤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06月至2017年0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碳酸钙D3片,对照组加服仙灵骨葆胶囊,观察组加服更年健肾汤方剂,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指标(腰椎L2-4)、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β-CTX]、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卵泡刺激生成素(FSH)],并对4个疗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90.00%;观察组对改善烘热汗出、失眠多梦、口干咽燥等症状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椎L2-4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治疗后2组E2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E2上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2组FSH均较治疗后下降(P<0.05);治疗后2组OC升高,β-CTX下降(P<0.05).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是胃脘胀痛及口苦咽痛.结论:采用更年健肾汤可以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同时可改善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临床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发挥类激素雌样作用,直接影响骨代谢水平.

  • 补肾生骨颗粒对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MD、E2、BALP、N-MID的影响

    作者:王丽丽;房经武;王金国

    目的:观察补肾生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疗效和优势,为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更多的途径.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治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治疗组(口服补肾生骨颗粒)和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每组各56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情况,以及治疗前后2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雌二醇(E2)、骨碱性磷酸酶(BALP)、N端骨钙素(N-MID)的变化,比较治疗后2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67.8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的证候疗效89.29%与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治疗组E2升高(P<0.05);2组BMD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密度提高明显;2组BALP、N-MID治疗后均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生骨颗粒能够改善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增加BMD,对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神经递质及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通过调节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增加卵巢激素分泌水平,调节神经递质,从而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代谢.

  • 特定冬季服用补肾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建军;蔡榕琪;孟依临;毕晋;刘宇飞;赵宗良;宿芳;陈艳霞;张长良;刘晓燕

    目的:探讨基于肾应冬、肾主骨理论,冬季进行中药干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2组治疗时间均由立冬至大寒节气共75 d,中药组使用二仙汤加减方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后全年骨降解相关指标,即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降钙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全年随访中,中药组CTX、NTX上升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另,中药组CT上升速率高于对照组,且于霜降节气2组CT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季择时使用补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于减缓骨降解具有一定效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择时用药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作用.

  • "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骨保护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鲍圣涌;王华;王彦春;梁凤霞;陈泽斌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只9~10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 d,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双固一通"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常规取穴组取背俞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双固"组取"关元""足三里";"一通"组取"肾俞""膈俞""大杼";"双固一通"组取"关元""足三里""肾俞""膈俞""大杼".电针连续治疗8周.利用RT-PCR技术检测骨保护蛋白(OPG)mRNA在骨组织细胞的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所有针刺组的OPG mRNA表达均升高(P<0.05),"双固一通"组表达非常显著升高(P<0.01);"双固一通"组较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也明显升高(P<0.05);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的OPG mRNA表达水平,且"双固一通"针法优于其它取穴针法.

  • 电针“关元”穴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木兰;李沛;林莺;纪峰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5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电针组电针刺激“关元”穴2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西药组大鼠戊酸雌二醇片生理盐水混悬液(25μg/mL,2 mL/500 g体重)灌胃,疗程同电针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运用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GF-1,股骨大载荷、断裂载荷均显著性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西药组大鼠血清IGF-1,股骨大载荷、断裂载荷均显著性升高(P<0.05,P<0.01);电针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通过提高大鼠血清IGF-1水平和骨强度,发挥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 电针“关元”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范怀玲;纪峰;林莺;周棋;吴强

    目的:观察电针“关元”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骨生物力学、骨密度以及Wnt 3 a、β-连环蛋白(catenin)、Runx 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关元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关元组电针“关元”,非经非穴组电针胁下髂嵴上20~25 mm、后正中线旁开20 mm处,每日电针1次,每次20 min,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股骨组织形态结构,三点弯曲实验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性能,X线检测骨密度,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BGP,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P,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Wnt 3 a、β-catenin、Runx 2表达.结果:电针“关元”穴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小梁结构松散、排列紊乱、密度降低等骨质疏松形态学改变,提高血清ALP、BGP水平,改善股骨大载荷和断裂载荷,并提高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电针“关元”穴较模型组能够明显上调Wnt 3 a、β-catenin、Runx 2的表达(P<0.05).非经非穴组不能显著改善上述生物学指标.结论: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提高骨代谢过程中的骨形成并增强骨强度可能是电针“关元”穴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 电针“命门”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形成蛋白-2的影响

    作者:黄桂榕;李沛;林莺;范怀玲;张木兰;秦玮;周棋;纪峰

    目的:观察电针“命门”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骨形成蛋白-2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命门组、非经非穴组及雌激素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切除双侧卵巢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命门组和非经非穴组每日电针“命门”及非经非穴1次,疏密波,频率为2 Hz/15 Hz,强度为1 mA,每次持续20 min,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雌激素组用戊酸雌二醇片生理盐水混悬液(25 μg/mL,2 mL/500 g)灌胃,连续灌服1个月.治疗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左侧股骨BMP-2的表达变化,运用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大鼠右侧股骨大载荷及断裂载荷.结果:造模后大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可见细胞核大,核质比例大,提示去势成功.造模后大鼠股骨骨小梁较假手术组明显变少,结构松散,骨髓腔明显变大,存在大量脂肪和空泡,表现出典型的骨质疏松症组织形态.模型组大载荷和断裂载荷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命门组及雌激素组大载荷和断裂载荷较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BMP-2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弱(P<0.05),命门组及雌激素组BMP-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电针“命门”穴能增加BMP-2的表达水平,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增强骨强度,从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补肾活血方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作者:宋献文;沈培芝;陈百先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在完成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临床方面的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女性患者68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4.2±7.6岁,绝经1~20年.通过检查排除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 杜仲丸不同配比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作者:段卫华;牛彦兵;崔茗婉;赵振宇;刘二伟;高秀梅

    目的:观察杜仲、续断不同配比组成的杜仲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3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将7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E2组),杜仲、续断不同比例杜仲丸组,杜仲与续断生药比分别为2∶1,1∶1,1∶2,1∶0,0∶1.造模时仅切除部分卵巢周围脂肪组织的大鼠为假手术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治疗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骨密度(BMD),骨微结构参数,大鼠血清雌激素雌二醇(E2),骨形成蛋白-2(BMP-2),大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子宫系数,右股骨系数,BMD,骨体积分数(BV/TV)及血清E2含量均显著下降,而血清BMP-2,CTX-Ⅰ水平显著升高(P <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E2组和1∶1组的子宫系数,E2组,2∶:1组,1∶1组,1∶2组,1∶0组的右股骨系数,BMD,E2组,2∶1组和1∶1组BV/TV均显著升高;2∶1组,1∶1组,1∶0组的血清BMP-2含量,E2组,2∶1组,1∶1组,1∶2组,1∶0组的血清CTX-Ⅰ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杜仲、续断不同配比组成的杜仲丸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治疗作用,但是治疗作用存在一定差异.

  • 六味地黄汤及其“补泻”药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肾脏中OPG及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戴冰;李玉星;张嘉妮;易健;肖子曾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3个“一补一泻”药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及肾脏中骨保护素(OPG)及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将3~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蒸馏水10 mL·kg-1),模型组(蒸馏水10 mL·kg-1),六味地黄汤组(6.75 g·kg-1),山茱萸-牡丹皮组(1.89 g·kg-1),熟地黄-泽泻组(2.97 g·kg-1),山药-茯苓组(1.89 g·kg-1),阿仑膦酸钠组(阳性药物组,6.3 g·kg-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摘除双侧卵巢的方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6天开始,各组按相应剂量连续灌胃给药90 d,每周观察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股骨成骨细胞和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中OPG,RANK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能上调股骨成骨细胞及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OPG的蛋白表达、下调RANKL的蛋白表达;但山茱萸-牡丹皮药对仅能降低股骨成骨细胞中OPG的灰度值(P<0.05),升高RANKL的灰度值(P<0.01),即山茱萸-牡丹皮药对仅能上调股骨成骨细胞中OPG的蛋白表达、下调RANKL的蛋白表达(灰度值越低,OPG,RANKL的蛋白表达越强).结论:六味地黄汤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方中山茱萸-牡丹皮药对调节股骨中的OPG及RANKL的蛋白表达有关.

  • 补肾通络方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糖代谢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闵文;万仕炜;韩龙;张珂;尚宜志;韩诗雨;方彭华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脂肪、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干预效应及对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为22只和60只,全部进行卵巢切除造模.术后70 d从2组分别随机选出10只大鼠处死后取右侧股骨,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测.确认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剩12只,手术组剩48只,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补肾方组、通络方组、补肾通络方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分别给予补肾方(5.4 g·kg-1),通络方(0.9 g·kg-1),补肾通络方(6.3 g·kg-1)进行灌胃,连续70 d.实验结束后,检测血糖和骨密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肪、骨骼肌PGC-1α和GLUT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糖略升高,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脂肪、骨骼肌PGC-1α和GLUT4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大鼠血糖明显下降,脂肪、骨骼肌PGC-1α和GLUT4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通过促进脂肪及骨骼肌PGC-1α表达,增加GLUT4表达,提高糖代谢水平.

787 条记录 2/40 页 « 12345678...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