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靶向蕨麻素毫微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袁海龙;肖小河;蔡光明;何雪莲;赵艳玲;周韶华;贺承山

    蕨麻来源于蔷薇科植物鹅绒委陵菜(蕨麻委陵菜)Potentilla ansterina L.的干燥块根.在广泛的药效学实验基础上,作者筛选和确认了蕨麻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部位,并对其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该有效部位命名为蕨麻素,主要含三萜类成分,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利胆等活性[1,2].其中主要成分命名为蕨麻A素,在蕨麻素中的含量可达到50%以上,为质量评价提供了可准确测定的代表成分.由于蕨麻素在体内为全身分布,肝脏局部血药浓度低.已有研究表明,毫微粒载药系统不仅可使给药量的80%的药物浓集于肝脏[3],并可进入肝细胞.为提高蕨麻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本研究用乳化聚合法研制了蕨麻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Juemasu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JMS-PBCA-NP),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制备工艺.

  • 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跨血脑屏障及抗隐球菌效力的研究

    作者:徐楠;邹豪;温海;徐红;仇芸;赵谨;陈江汉

    制备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及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的治疗效果. 孵化法制备AmB-PBCA-NP,聚山梨酯-80表面修饰,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建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制剂治疗后的脑膜脑炎小鼠生存率及脑内真菌感染情况.AmB组小鼠脑内未能检测出药物,AmB-PBCA-NP组小鼠30 min即可测得浓度,3 h后达(132.52±3.67) ng/g,明显高于同期AmB-L脑内浓度;经AmB-PBCA-NP治疗的脑膜脑炎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同时脑内染菌量下降.聚山梨酯-80修饰的AmB-PBCA-NP具有脑靶向作用,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 β-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作者:谢建萍;谭德明;肖平;潘一峰;周建亮

    目的 制备β-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2-PBCA-NP),考察影响纳米粒粒径大小、包封率的因素,并优化其制备条件.方法 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制备E2-PB-CA-NP,以粒径大小、形态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选,正交设计法优化E2-PBCA-NP制备工艺.结果 搅拌速度、浓缩温度、有机溶剂种类及表面活性剂类型均可影响粒径.按优化工艺条件,制得的载药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15 nm,分布范围50~180nm,包封率90.3%.结论 经过优化筛选出的工艺,为制备E2-PB-CA-NP的佳工艺.

  • 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肝脏靶向性研究

    作者:谢建萍;周建亮;刘菲;潘一峰;全俊;谭德明

    目的 观察雌二醇纳米粒(E2-PBCA-NP)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比较腹腔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给药途径对E2-PBCA-NP肝脏靶向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雌二醇,界面聚合法制备125-I-E2-PBCA-NP,经腹腔及静脉给药,分别于注药后15、30 min、1、2、4、8、12、24 h处死大鼠,取其血、肺、肝、脾、肾、子宫和卵巢作γ计数,并与普通雌二醇组比较.结果 125-I-E2-PBCA-NP和125-I-E2肝摄取分别在注射后15 min后高,与125-I-E2比较125-I-E2-PBCA-NP提高了肝脏、脾脏的放射性强度,降低了子宫及卵巢的放射性强度.腹腔给药及尾静脉给药不影响125-I-E2-PBCA-NP的肝脏靶向性(P>0.05).结论 E2-PB-CA-NP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

  • 磁性阿霉素纳米药物研制及其靶向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林;胡治平;牛光峰;王栋锋;金伟;王建平

    目的 制备磁性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DM-PBCA-MNPS),观察其在正常小鼠体内的靶向分布,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可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药.方法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ADM-PBCA-MNPS.2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作相应处理后,尾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观察小鼠体内的靶向分布差异.结果 本实验制得了稳定的纳米胶体溶液,平均粒径13.13nm,包封率90.73%,载药量10.68%.ADM-PBCA-MNPS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磁场响应性,饱和磁化强度为0.558emu/g,且在磁场作用下体内靶向性显著,靶器官靶向指数是非靶器官的3.9倍.结论 成功制备ADM-PBCA-MNPS,制备的纳米粒在正常小鼠体内呈靶向聚集分布.

  • 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在油介质中的稳定性及其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侯振清;张镇西;徐正红;张红;仝泽峰;冷玉珊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IPN)在油介质(含有0.5%吐温-20和5%维生素E的豆油)中的稳定性及其口服后对链脲霉素引起的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希望得到一种稳定而有效的胰岛素纳米粒口服制剂.方法依据IPN中的胰岛素含量,IPN的平均粒径和粒子跨度,及其体外释药来评估其稳定性.将IPN分散在含有0.5%吐温-20,pH2.0的水溶液中作为对照.结果研究表明,不论样品是在(25±2)℃条件下避光放置1年,还是在体外与3种消化道酶37℃酶解30 min,油介质中的IPN都比水介质中IPN稳定性好.依据单剂量po给药后,在0-144h血糖降低的百分数与时间曲线上面积(AAC)可知,po IPN的油溶液(50u·kg-1)相对于sc胰岛素(2 u·kg-1)的生物利用度为22.4%,明显高于po IPN水溶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15.5%).结论分散在油介质中的IPN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相对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含有0.5%吐温-20和5%的维生素E的豆油有望成为口服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有效而稳定的分散介质.

  • 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徐巍;邓树海;李艳辉

    目的:研制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并对处方与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方法:以生物降解型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以载药量、包封率、形态和粒径分布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均匀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按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条件,制得纳米粒球形圆整、分散良好,算术平均粒径为113.4 nm,粒径分布范围为11.7~146.8 nm,载药量为18.57%,包封率为92.87%.结论:经优化筛选出的工艺是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佳制备工艺.

  •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在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高士雅;徐敏;陈志鹏;徐郁蕊;肖衍宇;平其能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无免疫原性,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由其构成的纳米粒可运载不同的药物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且易通过化学或物理修饰实现药物靶向给药,是目前药物传输系统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目前国内已进行研究的药物及其在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进展,为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制剂的研究提供借鉴.

  • 苦参碱毫微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艳辉;邓树海

    目的 制备肝靶向性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并进行体外形态学及释药动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以毫微粒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均匀设计优化处方与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动力学特征.结果 制得的毫微粒均匀圆整,算术平均粒径为(157.4±22.4)nm,包封率为(84.91±1.76)%,载药量为(16.98±0.35)%,体外释药具有双相动力学特征.结论 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肝靶向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的制备.

  • 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作者:陈建海;罗奇志;李宝红

    目的制备具有肝靶向特性的丝裂霉素(mitomycin MM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olybutylcyanoacrylate,PBCA)纳米粒(MMC-PBCA-NP),并优化制备工艺,使其具有一定的缓释药物特征.方法用乳化聚合法合成MMC-PBCA-NP,用U7(76)表安排实验进行均匀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纳米粒径及其分布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粒形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65 nm处测定纳米粒中MMC含量.结果TEM镜下,纳米粒呈圆形,无粘连,粒度分析仪测定平均粒径为79.89 nm,跨距(span)为1.60,纳米制剂的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6.58%与79.03%,远高于国外同类研究的报道,稳定性实验表明,于室温避光条件下,样品储存3个月,载药量与粒径无明显变化.体外累积释药实验表明,前12 h释药达22.58%,稍有突释效应,随后基本呈线性关系,缓释达96h.结论该纳米制剂具有较好物理性能与体外缓释特性.

  • 17-AAG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闫岩;王玉记;吴建辉;崔纯莹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17-丙烯氨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17-AAG-PBCA-NPs)。方法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17-AAG-PBCA-NPs;采用正交实验筛选优处方;采用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17-AAG-PBCA-NPs进行表征和鉴定;采用动态透析法测定体外释放药物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考察17-AAG-PBCA-NPs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增生的抑制作用;以荷S180小鼠为模型,考察17-AAG-PBCA-NPs的抗肿瘤活性。结果界面聚合法制备的17-AAG-PBCA-NPs包封率大于90%,粒径为(180.5±12.0)nm,Zata电位为(-28.38±0.81)mV,表面形态规则均匀;17-AAG-PBCA-NPs呈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细胞株增生,动物实验表明,17-AAG-PBCA-NPs抗肿瘤活性比17-AAG强,毒性比17-AAG低。结论采用界面聚合法可制备得到17-AAG-PBCA-NPs,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包封率高,并显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 β-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王博;袁子民;程岚

    目的 优化-β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olybutylcyanoacrylate,PBCA)为载药材料,采用界面缩聚法,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纳米粒,形态规整,无黏连,大小较为均匀,平均粒径254nm,平均包封率90.17%.结论 本实验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 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侯锐;毛天球;杨耀武;陈富林;程晓兵;吴炜

    目的探讨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作用BMSCs后对成骨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rhBMP-2纳米微球作用后对细胞中骨钙素、骨涎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与单纯rhBMP-2作用细胞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hBMP-2纳米微球作用后细胞中骨钙素、骨涎蛋白及Ⅰ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强于单纯rhBMP-2作用后的效果.结论rhBMP-2纳米微球缓释系统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强于单纯rhBMP-2的作用.

  • 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侯锐;毛天球;吴道澄;陈富林;陈书军;赵丽君

    目的制备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检测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溶液聚合法制备rhBMP-2纳米微球;采用MTT法检测微球对BMSCs的增殖状况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LP活性以反映微球对其分化状况的影响,并与单纯rhBMP-2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该微球缓释系统有生物活性,能显著促进BMSCs的增殖及分化,并呈剂量依赖性.其效应高于单纯施加rhBMP-2的效应.结论在组织工程技术中应用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生长因子的作用.

  • 内吗啡肽-1类似物HDAP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镇痛活性

    作者:滕晓霞;荔志云;董莉;倪京满;王锐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吸附药物内吗啡肽-1类似物HDAPC后孵育包衣聚山梨酯80.采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粒径为(150.00±9.75)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为(87.64±3.02)%.静脉注射后小鼠甩尾镇痛法检测镇痛效果,包衣聚山梨酯80的HDAPC-NP-P80比HDAPC及末包衣聚山梨酯80的HDAPC-NP镇痛效果更有效,人镇痛时间延后在12.5 min,大可能效应百分数达100,剂量减半在同样时间点大可能效应百分数也能达到76.64.结果提示纳米粒是一种有效的将肽类药物传递进入大脑的载体,空白纳米粒吸附药物后,必须包农聚山梨酯80才有镇痛增强的效果.

  • 新型MR特异性对比剂Gd-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的合成及其肝脏靶向性

    作者:吕国士;许乙凯

    背景:选择积聚于特定组织或器官的MRI靶向对比剂是提高MR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的有效方法.目的:制备Gd-DTPA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Gd-polybutylcyanoacrylatenanopadicles,Gd-PBCA-NP),在动物实验中考察其肝脏靶向强化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4-09/2005-01在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采用阴离子乳化聚合法制备Gd-PBCA-NP.方法: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Gd-DTPA对照组、空白纳米微粒组、Gd-P8CA-NP组,每组6只.尾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分别给予0.1 mmol/kgGd-DTPA,10 ml./kg PBCA-NP,10 mL/kgGd-PBCA-NP.MRI扫描采用头部线圈,冠状及横断面扫描,平扫后各组于注药后5 min,15min,30min,1 h,2 h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主要观察指标:透射电镜观察Gd-PBCA-NP的形态.采用Malvern-3000HS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及其分布.采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透析液中Gd离子浓度.计算Gd-PBCA-NP的包封率及载药量.计算肝脏各时间点强化率.结果:透射电镜观察Gd-PBCA-NP呈类圆形,大小均匀,表面平滑完整,粒子之间无粘连,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其平均粒径65.7 nm,粒径分散度为O.09,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97%,51.23%.静脉注射Gd-DTPA后5,15 min肝实质强化程度平均为35.2%,48.6%,同时可见肾实质也明显强化,30 min后肝实质信号强度恢复到平扫前水平.静注Gd-PBCA-NP后5 min,肝实质强化程度平均为3.4%,15 min,30 min,1 h,2 h肝实质强化程度平均为22.7%.36.1%,56.4%,24.8%.空白纳米微粒组肝实质无强化.结论:Gd-PBCA-NP是一种有效的肝实质特异性对比剂,能够靶向强化肝组织.

  • 新型MR特异性对比剂Gd-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的合成及其肝脏靶向性作用

    作者:吕国士;许乙凯

    目的:选择积聚于特定组织或器官的MRI靶向对比剂是提高MRI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的有效方法.尝试制备Gd-DTPA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Gd-PBCA-NP)肝脏靶向性对比剂,在动物实验中考察其肝脏靶向强化效果,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采用阴离子乳化聚合法制备Gd-PBCA-NP.②用Malvern-3000HS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及其分布.③采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透析液中Gd离子浓度,计算Gd-PBCA-NP的包封率及载药量.④透射电镜观察Gd-PBCA-NP的形态.⑤Gd-PBCA-NP肝脏靶向性实验:选择清洁级Wistar大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Gd-DTPA对照组、PBCA-NP组、Gd-PBCA-NP组,每组6只.MRI扫描采用头部线圈,冠状及横断面扫描,平扫后,各组分别于注药后5,15,30 min,1,2 h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计算肝脏各时间点强化率.结果:①透射电镜观察Gd-PBCA-NP呈类圆形,大小均匀,表面平滑完整,粒子之间无粘连,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②Gd-PBCA-NP平均粒径65.7 nm,粒径分布为0.09.③Gd-PBCA-NP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97%,51.23%.④Gd-DTPA对照组大鼠注射后5,15 min肝实质强化程度平均为35.2%,48.6%,同时可见肾实质也明显强化;注射30 min肝实质信号强度恢复到平扫前水平.Gd-PBCA-NP组注射后5 min,肝实质强化程度平均为3.4%;注射15,30 min,1,2 h肝实质强化程度平均为22.7%,36.1%,56.4%,24.8%.PBCA-NP组肝实质无强化.Gd-PBCA-NP组与Gd-DTPA组、PBCA-NP组肝实质强化方式明显不同.结论:Gd-PBCA-NP是一种有效的肝实质特异性对比剂,能够靶向强化肝组织,提高了MRI诊断的准确性.

  • 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子在Wistar大鼠脑组织中的靶向分布

    作者:李英夫;宣兆博;王鹤;廉晓宇

    目的:观察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 Gd-PBCA-NP)在 Wistar 大鼠脑组织中的靶向分布。方法36只清洁 Wistar大鼠,选择阴离子乳化聚合法,对定量Gd-DTPA与Dextran-70进行精密称取,通过 Malvern-3000HS 激光粒度分析仪对 Gd-PBCA-NP的粒径及实际分布进行测定。采用随机数字的方式将36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PBCA-NP 组、Gd-DTPA 对照组及Gd-PBCA-NP 组,选择头部线圈行磁共振成像( MRI)扫描,并行横断面与冠状面扫描。结果通过透射电镜对Gd-PBCA-NP进行观察发现呈类圆形,而且大小比较均匀,具有完整、平滑的表面,粒子间未粘连,其核-壳结构较为显著,Gd-DTPA静脉注射后5 min,相比于平行扫描,脑组织强化35.0%,注射15 min 后,大鼠脑组织强化为48.5%,0.5 h后,大鼠脑组织信号强度与平扫前水平相同。行Gd-PBCA-NP的静脉注射后5 min,大鼠脑组织信号强度为3.5%,注射15 min后,大鼠脑组织强化为22.6%,0.5 h后,大鼠脑组织信号强度持续升高,强化程度在36.2%,并在注射1 h后达到峰值,即56.5%,注射2 h开始降低,相比于平扫,依旧比较高。结论 Gd-DTPA-NP的缓释特点极为理想,可以实现靶向脑组织成像。

  • 杆菌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高艳秀;金勇;夏敬霞;尹寿玉

    [目的]优化杆菌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制备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 (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考察所制备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和体外释放度.[结果]所制备的纳米粒呈规则的球形,平均粒径为149.7 nm,Zeta电位为-19.49mV,平均包封率为85.75%,体外释放显示一定的缓释特性.[结论]本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 定量缓释rhBMP-2纳米微粒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小平;王明;吴道澄;苏宇雄;杨熙

    目的:制备可定量缓释的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缓释剂,进行体外释药特性研究,并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局部应用以促进成骨.方法:采用乳化溶液聚合法制备rhBMP-2纳米微粒注射剂.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建立兔下颌骨双侧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开始,于牵张间隙注射rhBMP-2纳米微粒连续10d,对照组注射等量不含rhBMP-2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乳液.牵张后固定期第1、3、6周,分别检测血清骨钙素含量和ALP活性,进行影像学、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对下颌骨新生骨进行生物力学和骨矿物密度检测.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以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镜下rhBMP-2纳米微粒形态规整,rhBMP-2的包封率为78%.体外缓释试验表明,纳米微粒中rhBMP-2至少可以维持10d以上.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应用rhBMP-2纳米微粒组的新骨形成速度、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固定后6周,实验组骨矿物密度平均为(0.719±0.004)g/cm2,对照组为(0.564±13.020)g/cm2,P<0.01;实验组下颌骨三点弯曲试验结果平均为(92.143±10.795)N/mm,对照组为(55-266±0.774)N/mm,P<0.05.结论: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具有确定的缓释作用,能够有效维持rhBMP-2浓度及活性,延长rhBMP-2的作用时间,可作为注射性骨诱导制剂.局部应用rhBMP-2,可以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成骨速度及质量.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