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痛稳素和痛稳素(10~17)对孤啡肽对抗内吗啡肽-1及内吗啡肽-2镇痛作用的影响

    作者:陈鲤翔;陈勇;彭雅丽;王转子;陈强;王锐

    目的研究痛稳素及其碳末端八肽在小鼠脑内对孤啡肽对抗内吗啡肽-1及内吗啡肽-2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了痛稳素及其碳末端八肽,侧脑室注射孤啡肽、痛稳素及其碳末端八肽,用辐射热甩尾法测定痛阈.结果孤啡肽可对抗内吗啡肽-1及内吗啡肽-2的镇痛作用;痛稳素及其碳末端八肽不影响小鼠的基础痛阈,但可逆转孤啡肽对抗内吗啡肽-1及内吗啡肽-2的镇痛作用.结论痛稳素及其碳末端八肽在脊髓以上水平可逆转孤啡肽对抗内吗啡肽-1及内吗啡肽-2的镇痛作用.

  • 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对麻醉大鼠血压的影响

    作者:吴宁;霍笑风;陈强;杨顶建;王锐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EM-1)对麻醉大鼠血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侧脑室埋植导管给药,颈动脉插管测血压.结果 icv EM-1剂量依赖、纳洛酮敏感地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iev或iv酚妥拉明、普萘洛尔和iv L-NNA对EM-1引起的血压降低反应无影响;给予阿托品(icv 25 μg@kg-1;或iv 50μg@kg-1)和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减弱EM-1引起的血压降低反应.结论 icy EM-1可引起麻醉大鼠血压降低;此效应由阿片受体介导,有中枢M受体的参与,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所致.

  • 混合酸酐法合成内吗啡肽-1

    作者:梁月洁;孟庆国;孙海军;毛杨;张江峰

    目的:采用液相方法合成内吗啡肽-1.方法:以混合酸酐法先分别合成Ⅳ端二肽片段和C端二肽片段,再缩合得到四肽,以50%TFA/DCM(三氟乙酸/二氯甲烷)脱除Ⅳ端Boc(叔丁氧羰基)保护基.结果:合成的内吗啡肽-1(EM-1),收率较文献高,结构经质谱和1H NMR确证.结论:混合酸酐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缩短,副产物少,易分离纯化,适用于大量制备.

  • 内吗啡肽-1类似物HDAP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镇痛活性

    作者:滕晓霞;荔志云;董莉;倪京满;王锐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吸附药物内吗啡肽-1类似物HDAPC后孵育包衣聚山梨酯80.采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粒径为(150.00±9.75)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为(87.64±3.02)%.静脉注射后小鼠甩尾镇痛法检测镇痛效果,包衣聚山梨酯80的HDAPC-NP-P80比HDAPC及末包衣聚山梨酯80的HDAPC-NP镇痛效果更有效,人镇痛时间延后在12.5 min,大可能效应百分数达100,剂量减半在同样时间点大可能效应百分数也能达到76.64.结果提示纳米粒是一种有效的将肽类药物传递进入大脑的载体,空白纳米粒吸附药物后,必须包农聚山梨酯80才有镇痛增强的效果.

  • 内吗啡肽-1对高糖环境下树突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小淮;周诚;潘治宇;杨丽娟;李正红

    目的:观察内吗啡肽(EM)-1对高糖环境下树突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提取和分离单个核细胞,诱导成为未成熟DC;使用高浓度葡萄糖作为刺激因素,不同浓度的EM-1作为干预因素;分别设高糖组( HG组)、高糖加10-6 mmol/L EM-1组( A组)、高糖加10-8 mmol/L EM-1组(B组)、高糖加10-10 mmol/L EM-1组(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变化;DC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培养,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 CFSE)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HG组比较,A组CD83、CD86、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 CD36表达均上调,B 组和 C组 CD86、CCR7和 CD36表达上调;与 HG 组比较,A组、B 组和C 组白细胞介素( IL)-12和IL-10的分泌均减少,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降低,以 A 组作用明显。结论 EM-1上调高糖环境下 DC 表面分子 CD83、CD86、CCR7和CD36表达,抑制DC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12和IL-10,抑制DC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 孤啡肽对内吗啡肽-1抗伤害感受作用的影响

    作者:管忍;李伟彦;徐建国;丁艳

    目的:观察孤啡肽对内吗啡肽-1在痛觉控制方面的影响. 方法:采用侧脑室、鞘内同时注射孤啡肽和内吗啡肽-1,运用热辐射甩尾和醋酸扭体测痛,观察孤啡肽对内吗啡肽-1抗伤害感受效应的影响. 结果: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可拮抗内吗啡肽-1的抗伤害感受效应,而鞘内注射孤啡肽可增强内吗啡肽-1的抗伤害感受效应. 结论:孤啡肽在脊髓上和脊髓水平均可影响内阿片肽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但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 内吗啡肽-1对麻醉大鼠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程向阳;宗巧凤;胡杰;高琴;李正红

    目的:观察内吗啡肽-1(endomorphin-1,EM-1)静脉注射和侧脑室注射对麻醉大鼠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Wistar大鼠麻醉后,静脉注射或侧脑室注射EM-1,经右颈总动脉左心室插管测定左心室功能,并测定血清和心肌组织NO和T-NOS含量.结果:静脉注射、侧脑室注射EM-1均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麻醉大鼠左心室功能,预先给予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或特异性μ受体阻断剂cyprodime可阻断EM-1引起的心功能降低反应;预先给予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可减弱EM 1引起的心功能降低反应.静脉注射EM-1血清中NO和T-NOS比对照组有所增加,而心肌组织的NO和T-NOS无明显变化;侧脑室注射EM-1的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和T-NOS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静脉注射、侧脑室注射EM-1可引起麻醉大鼠在体左心室功能下降,此效应由阿片受体介导,可能有胆碱能M受体参加.

  • 内吗啡肽-1对人树突状细胞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丽娟;潘治宇;陈勇;陶志勇;夏惠;李正红

    目的:观察内吗啡肽-1(EM-1)对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和分离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d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分4组,空白对照组(BLA组)、EM-1组、LPS组、LPS+EM-1组。继续培养2 d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表面 TLR2、TLR4蛋白的表达;RT-PCR 法检测各组DC中TLR2 mRNA、TLR4 mRNA的表达。结果流式结果显示,TLR2、TLR 4在imDC表达较高,随着DC成熟表达下降。与BLA组相比,EM-1组DC表面TLR2、TLR4的表达下调(P<0.05);与LPS组相比,LPS+EM-1组DC表面TLR2、TLR4受体均明显下调(P<0.01)。RT-PCR的结果显示,与BLA组相比,EM-1干预后引起DC 表面TLR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TLR4 mRNA的变化无差异(P>0.05);与LPS组相比,LPS +EM-1组 DC 表面 TLR2 mRNA、TLR4 mRNA均有所下调(P <0.05)。结论 EM-1使 DC 表面TLR2、TLR4的表达下调,EM-1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能与DC表面TLR2、TLR4表达有关。

  • 内吗啡肽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正红;于影;杨锐;方迎艳;杨丽娟;高琴

    目的 研究内吗啡肽-1和内吗啡肽-2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7~8周龄的C57BL/6J小鼠提取骨髓前体细胞培养,经CD11c免疫磁珠分选,获得纯化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未成熟DC用脂多糖或脂多糖+不同浓度内吗啡肽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型;检测内吗啡肽对DC趋化性的影响.在DC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的条件下,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测定的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内吗啡肽抑制DC的趋化性;与T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时,经内吗啡肽-1或内吗啡肽-2处理的DC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上述内吗啡肽的作用都能被Mu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CTOP翻转或部分翻转,提示内吗啡肽的作用是由Mu受体介导的.结论 内吗啡肽可通过作用于Mu阿片受体,改变树突状细胞的部分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反应.

  • 内吗啡肽-1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宗巧凤;张冠军;于影;张蔚屏;李正红

    目的:观察内吗啡肽-1(EM-1)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EM-1对IRI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 S组)、缺血复灌组( I/R)、缺血后处理组( IPO组)和EM-1后处理组( EM组)。 S组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维持150 min;I/R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IPO组和EM组分别于再灌注前5 min,静脉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和EM-120μg/kg,再灌注120 min。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取动脉血浆检测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光学显微镜检查心肌细胞形态。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血压乘积均显著降低(P<0.05~P<0.01);形态学显示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血浆MDA含量增高,SOD活性下降(P<0.01)。与I/R组比较,除EM组再灌注120 min 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增高外,IPO组和EM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血压乘积均有所增高(P<0.05~P<0.01);形态学显示IPO组和EM组心肌细胞损伤减轻;IPO组和EM组血浆MDA含量均降低,SOD活性增加(P<0.01)。结论:EM-1后处理对心肌IRI产生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降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海马和PAG IL-6 mRNA的表达

    作者:孙涛;宋文阁;姚尚龙;傅志俭

    目的:观察侧脑室微量注射内吗啡肽-1(endomorphin-1, EM-1)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痛阈以及海马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侧脑室微量注射EM-1(20 μg/20 μl),手术前1 d和手术后第7d观察其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的变化,术后第7 d将大鼠处死,采用原位杂交观察海马和PAG IL-6 mRNA的表达,假手术及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实验发现CCI手术导致大鼠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明显下降,且增加大鼠海马和PAG部位IL-6mRNA的表达.侧脑室注射EM-1可提高大鼠基础痛阈,且显著改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降低海马和PAG部位IL-6mRNA的表达.结论:侧脑室微量注射EM-1可有效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且明显降低海马和PAG IL-6的表达.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吗啡肽-1水平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白三省;陈文生;刘雅;张金洲;赵堃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吗啡肽-1水平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外周血内吗啡肽-1(endomorphin-1,EM-1)水平.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EM-1水平较正常志愿者明显下降(838±91 pg/mlvs 1 157±84 pg/ml,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EM-1水平的相关因子(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EM-1水平较正常志愿者为低,且与年龄有相关性.

  • 内吗啡肽-1对诱发性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李宗明(通讯作者);李秀凤

    内吗啡肽-1(EM-1)能产生与吗啡等效的镇痛作用,对急性痛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对持久的慢性疼痛的作用尚不清楚。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产生慢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内吗啡肽-1对单碘醋酸钠引起骨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1-10-9摩尔内吗啡肽-1注射入膝关节,可显著地降低外周传入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这表明内吗啡肽-1可缓解关节炎性疼痛,治疗关节炎症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