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ewis大鼠主动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T淋巴细胞增殖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意义

    作者:吕佩源;高井昌星;井上井敦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T淋巴细胞增殖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意义. 方法: 观察Lewis大鼠主动EAE临床症状、 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p - α水平. 结果: EAE临床发病过程中, T淋巴细胞增殖活跃, 血清TNF-α水平异常升高, 并与临床症状呈正比. 结论: 研究表明: EAE时, T淋巴细胞增殖旺盛和TNF-α生成增多, 进而导致血脑屏障(BBB)的破坏, 炎细胞浸润, 从而诱发EAE.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相关细胞因子

    作者:王连庆;曹茜;吴育锦;刘连祥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是一种以细胞免疫为主,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在其发病机理及病情演化中,由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网络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一类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及Th1细胞分泌的致炎细胞因子能够促使EAE的发生或加重病情,而由Th2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又可抑制或逆转EAE的病情.本文收集近年来对EAE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求反映人类多发性硬化疾病的免疫病理.同时还对近来在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及细胞因子在EAE模型的预防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介绍.

  • 左归丸与右归丸对EAE大鼠APP及GAP-43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义周;寇爽;闫翠翠;郑琦;张琪;赵晖;王蕾

    目的 观察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滋阴与温阳补肾法治疗EAE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髓鞘碱性蛋白(MBP)68-86免疫诱导Lewis大鼠建立EAE模型.免疫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取大鼠脑白质与脊髓,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APP及GAP-4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后第7天,激素和左归丸均能升高EAE大鼠脊髓中APP和脑白质中APP mRNA的过低表达(P<0.05或P<0.01),且在脊髓中二者对APP的调节优于右归丸(P<0.05);第14天,左归丸显著调节脑白质中APP mRNA的过高表达、脊髓中APP mRNA的过低表达(P<0.05或P<0.01),作用优于右归丸(P<0.05).免疫后第7天,激素与左归丸显著上调EAE大鼠脑白质和脊髓中GAP-43水平(P<0.05或P<0.01),在脊髓中二者作用优于右归丸(P<0.01),右归丸显著下调脑白质中GAP-43 mRNA的表达(P<0.05);第14天,激素与左归丸显著抑制脑白质中GAP-43的过高表达(P<0.05);第28天,激素组与左归丸组脑白质中GAP-43水平低于模型组与右归丸组(P<0.01).结论 左右归丸对EAE大鼠脑白质和脊髓中APP和GAP-43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均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且左归丸的作用明显优于右归丸.

  • 氟西汀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急性期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倩倩;张美妮

    目的 探讨氟西汀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急性期作用机制.方法诱导EAE模型,采用ELISE方法测定Tau蛋白在氟西汀组、EAE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含量,以及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Tau蛋白在氟西汀组和EAE组、EAE组和对照组血清中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和EAE组、EAE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氟西汀对于EAE小鼠急性期有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

  • 减毒百日咳杆菌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诱导的影响

    作者:马太花;武慧丽;辛静敏;马存根;梁丽云

    目的:探讨在不同部位加用减毒百日咳杆菌对EAE非敏感品系Wistar大鼠EAE模型诱导影响.方法:免疫组除常规免疫外在足背皮下或腹腔注射减毒百日咳杆菌0.05 ml/只(含5.0×1010个菌体).结果:足背皮下注射百日咳组发病率为87.5%,发病时间为免疫后(10.25±1.67)d,而腹腔组分别为35.7%和(14.8士1.79)d.结论:足背皮下注射百日咳毒素诱导EAE模型适合在国内开展.

  • 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干预研究

    作者:杨学志;王赵伟;李剑敏;张正学;尤文挺;朱洁瑾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治疗组给予姜黄素进行干预,观察行为学变化,LFB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EAE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下降,病程缩短,而且恢复较快.脑组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略有减轻.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抑制炎症细胞浸润,促进恢复,对EAE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系列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曹茜;王连庆;陈英敏;姚瑞兰;李兰英;吴杰;刘连祥;吴育锦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动物模型-恒河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在MRI上显示病变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建立EAE的动物模型,系列MRI并与病理及临床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9只动物全部发病,常规MRI在显示其病理结构上无特异性,强化扫描有助于区别活动性斑块和非活动性斑块,并可做为脱髓鞘病变的定位参考.磁化转移成像(MTI)提高了小病变的检出率.对应病变区病理可见袖状结构、轴突损伤、脱髓鞘改变.结论MR系列成像对于准确评价恒河猴EAECNS病变、推测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影响

    作者:张祥;乔健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小鼠的影响,探讨HHcy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意义。方法:饮水中添加4%蛋氨酸使C57BL/6鼠具有HHcy,以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鼠制备EAE模型,分别产生四组观察对象:普通喂养的正常鼠和EAE鼠( HC组和EAE组),添加蛋氨酸辅食的小鼠和EAE鼠( HC+Hcy组和EAE+Hcy组)。制模后3周内的不同时间段,评估各组小鼠症状,测定血清Hcy水平;3周后比较各EAE组小鼠细胞TNF-α、IFN-γ和IL-17因子水平。结果:EAE和HC组小鼠血清Hcy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EAE+Hcy组小鼠临床症状评分和体重减轻均较EAE组严重( P<0.05);EAE+Hcy组小鼠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EAE组( P<0.05),而IL-17水平在两组中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EAE疾病过程中Hcy水平无明显升高,但HHcy可加重EAE的临床症状,其机理同Hcy促进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产生有关,而与IL-17无关。

  • 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模型建立

    作者:董梅;刘瑞春;郭力;李春岩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病理改变.结果: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将Wistar大鼠EAE模型分为5种发病形式:急性型、缓解-复发型、持续进展型、良性型和隐匿型.光镜下可见不同发病时期的EAE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但都以血管"袖套"状改变、脑室周围及白质有脱髓鞘改变为主,伴有神经元肿胀变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大鼠多病程的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病理改变中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董梅;刘瑞春;郭力;李春岩

    目的: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病理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探讨MMPs在EAE病理改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EAE大鼠模型组织学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MMP-2、-9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小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呈袖套状改变,血管周围明显脱髓鞘,电镜下可见髓鞘松散、断裂,轴索细胞器消失,神经元内质网扩张脱颗粒.免疫组化染色MMP-2、-9在脊膜细胞、炎细胞和内皮细胞内均呈阳性表达.结论:MMPs参与EAE发病的各个环节,具有破坏血脑屏障、降解髓鞘、损伤轴索和产生免疫原的作用.

  • 口服MBP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作者:余奇文;张冬青;柏峻;马安伦;李宁丽;张继英;聂红

    目的:探讨口服耐受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作用.方法:给予健康Lewis大鼠口服MBP抗原诱导免疫耐受,随后以MBP+CFA于足底免疫,检测口服耐受对实验大鼠EAE发病的预防作用及对MBP特异性淋转率、细胞因子和抗MBP抗体等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致病组EAE发病率为91.7%,MBP特异性淋转率、IFN-γ与TNF-α含量升高,IL-10降低;口服耐受组EAE发病率为21.4%, MBP特异性淋转率、IFN-γ、TNF-α回复至正常,IL-10含量低于正常.MBP抗体水平两组均比正常对照组高.结论:口服耐受可降低宿主自身免疫反应性,减低EAE的发病率.

  • 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对Wistar大鼠EAE的影响

    作者:卢晔芬;郑荣远;吴赛珍;邱伟文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RU486)对EAE大鼠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23只分成三组:对照(Control)组、模型(EAE)组、RU486组,采用豚鼠脊髓匀浆/完全弗氏佐剂(GPSCH/CFA)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采用行为学变化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常规HE和Kluver & Barrera 染色法观察中枢神经系统(CNS) 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①EAE组7/8大鼠出现典型的EAE 行为学改变、CNS 炎性细胞浸润(Okuda评分)和髓鞘脱失.②RU486组3/9大鼠出现行为学改变、CNS 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均重于模型组(P<0.01).结论:RU486未增加大鼠EAE的发病率,但可使EAE 大鼠的行为学改变、CNS 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加重.

  • 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症状观察

    作者:张祥;李琴英;肖保国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制备EAE小鼠模型,对EPO干预组和EAE对照组小鼠进行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评估;提取制备外周及中枢浸润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CD4~+T亚群、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细胞死亡情况;应用LDH测定评估不同浓度EPO对外周淋巴细胞死亡的影响.结果:EPO可改善EAE小鼠临床症状和病灶局部淋巴细胞浸润(P<0.05);EPO干预组小鼠中枢浸润细胞以及外周淋巴细胞CD4~+T细胞比例下降,IL-17和IFN-γ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P<0.05),而细胞死亡比例以及IL-10、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EAE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1 000 U/ml浓度范围内EPO对外周单核淋巴细胞LDH的释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EPO可以通过减少病灶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抑制IL-17和(或)IFN-γ水平等途径,对EAE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重组腺病毒转导的MSC导向的CNTF基因靶向性治疗MS对髓鞘和轴突的保护作用

    作者:陆正齐;胡学强;朱灿胜;王敦敬;郑雪平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转导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导向(MSC)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基因靶向性治疗多发性硬化对髓鞘和轴突的保护机制.方法:先构建、扩增、纯化Ad-CNTF-IBES-GFP,在体外培养MSC细胞.将1×108Ad-CNTF-IRES-GFP转染MSCS1×106,测定上清液中CNTF的浓度.再用MOG 35-55建立C57BL/6小鼠EAE模型,将Ad-CNTF-IRES-GFP转染的MSC移植治疗EAE小鼠,观察其病情评分;免疫荧光观察其病变部位的外源性MSO数量;免疫组化观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NG2(+)细胞在病变部位的数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生长因子CNTF表达,免疫组化观察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病理观察髓鞘、轴突损伤情况;电镜观察髓鞘和轴突以及ODC损伤情况;所有的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多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果:MSC-Ad-CNTF-IRES-GFP治疗的EAE小鼠病情显著减轻.不仅平均发病时间缩短,发病率下降,病情减轻,而且病情严重程度也明显减轻.外源性MSC出现在EAE的脊髓病变部位.治疗后的EAE小鼠脊髓病变部位的NG2(+)表达明显增加,促凋亡蛋白Caspaae-3的表达明显降低.治疗后的EAE小鼠病变部位的髓鞘和轴突变性明显减轻.结论:MSC-AD-CNTF-GFP可有效治疗EAE动物.其机制可能是:Ad-CNTF-IRES-GFP转染的MsC细胞定向去病变部位,升高其部位CNTF水平和NG2(+)细胞数量,减轻其部位髓鞘、轴突及ODC损伤,减少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

  •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作者:尹岭;宋春杰;朱克;王鲁宁

    目的: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PLP)139-151诱发EAE小鼠模型,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Tr1样T细胞系,在EAE小鼠发病6 d后给予静脉注射.小鼠每天称体重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取脊髓进行PLP免疫组化染色,应用数字化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注射扩散性抗原决定簇MBP87-99特异性Th2/Tr1样T细胞的治疗组小鼠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并伴有复发率的下降、首次复发时间的延迟(P<0.05).PLP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接受MBP87-99特异性Th2/Tr1样T细胞治疗组小鼠脊髓内PLP像素水平为正常值的94.37%±0.52%,而对照组小鼠为正常PLP水平的91.94%±0.50%(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脊髓内脱髓鞘病变下降30%.结论: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可明显减少脱髓鞘病变,改善EAE的临床症状,为多发性硬化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作者:李勇;郑荣远;王小同;李剑敏;邵蓓;潘建春;杨学志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EAE大鼠的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AE大鼠症状高峰期时星形胶质细胞开始激活,恢复期时激活达到高峰,而且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未见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结论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EAE大鼠的恢复有关.

  • 一氧化氮与多发性硬化

    作者:尚宏;付锦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广泛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一氧化氮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在多发性硬化的经典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一氧化氮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防治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新思路.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李敏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多发性硬化(Ms)的理想动物模型,在神经免疫性疾病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EAE模型(被动免疫模型和主动免疫模型)制备的有关问题,包括实验动物的品系、性别、年龄的选择,抗原的选择,佐剂的选择,免疫方法的选择,模型的制作,动物临床发病过程,病情评分等及其在研究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炎症反应和临床前药物试验等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免疫耐受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闫晓波;凌云阳;包忠蕾

    统计学

  • B7H4在间充质干细胞C3H10 T1/2移植治疗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汲晓沛;古彦铮;张莹;李楠;张学光;薛群

    目的 探讨B7-H4分子在C3H10 T1/2细胞(C3H10)移植治疗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中的作用.方法 ①用慢病毒将B7-H4靶向shRNA转染至C3H10细胞(C3H10-shRNA)并观察其对小鼠脾脏细胞活化增殖的调节作用;②利用MOG35-55和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小鼠EAE模型,将5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AE模型组、C3H10细胞组、C3H10-NC细胞组、C3H10-shRNA细胞组,通过HE染色、Fast-blu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7-H4表达,结合神经功能评分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EAE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下调表达B7-H4的C3H10细胞可使其对小鼠脾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弱;②C3H10移植于EAE小鼠可减少、延缓发病,而移植C3 H 10-shRNA细胞的EAE小鼠发病时间、神经缺损评分和炎性细胞浸润、脱髓鞘改变及B7-H4的阳性细胞数均介于EAE组与其他对照组之间.结论 C3H10细胞移植治疗EAE的安全、有效,B7-H4分子可能通过影响C3H10的免疫调节作用等生物学行为而影响移植疗效.

147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