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的疗效及其与大鼠脊髓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关系

    作者:洪铭范;危智盛;苏全喜;余青云;彭忠兴;臧林泉;黄叶青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P)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疗效及其与大鼠脊髓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表达的关系.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大剂量MP治疗组(8只)、小剂量MP治疗组(8只)、EAE模型组(7只)和正常对照组(5只).大、小剂量MP治疗组及EAE模型组接种豚鼠全脊髓制成的抗原乳剂,制作EAE模型.免疫接种后每日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接种后第12 d,大、小剂量MP治疗组分别予以MP 100 mg/(kg·d)或25 mg/(kg·d)尾静脉注射,连续3d后减半量再给药2d;EAE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次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GRα及GRβ的表达.结果 两MP治疗组大鼠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并且明显低于EAE模型组(均P<0.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小剂量MP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GRα表达均明显低于EAE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 ~0.01);各组大鼠脊髓组织GRβ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EAE大鼠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值与脊髓组织GRα、GRβ的表达不相关,与GRα/GRβ比值呈正相关(r=0.550,P=0.027).结论 MP治疗EAE大鼠的疗效与剂量无关,而与脊髓组织GRα/GRβ比值有关.

  • 甲基泼尼松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脑组织 Nogo-A 及其受体 NgR 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蓝瑞芳;朱立华;赵伟佳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M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实验组大鼠通过皮下注射粗制髓磷脂碱性蛋白建立EAE模型,2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EAE组、大剂量MP(MP-H)组和小剂量MP(MP-L)组,每组8只.发病后第7 d MP-H组及MP-L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MP(30 mg/kg,10 mg/kg),取脑前18 h、6 h各注射1次.发病后第8 d取各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ogo-A及NgR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异常;EAE组大鼠脑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套、脱髓鞘改变及胶质细胞增生.(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AE组大鼠脑组织Nogo-A及Ng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与EAE组比较,MP-H组Nogo-A及N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而MP-L组Nogo-A及NgR蛋白表达尤明显变化.结论 MP治疗EAE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了脑组织Nogo-A及NgR蛋白的表达有关.

  • 神经肽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豚鼠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晓红;余柯;余茜;李作孝

    目的 观察神经肽Y(NP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豚鼠血清白介素(IL)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NPY组;NPY组制模前侧脑室注射NPY;预处理1周后将大鼠脊髓匀浆注入EAE组及NPY组豚鼠足垫制作EAE模型;每日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观察造模后各组EAE发病率、发病潜伏期;在病情高峰期检测各组豚鼠血清IL-1β、IL-2、IL-4、IL-6、IL-8水平,并进行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EAE组及NPY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90%;发病潜伏期分别为(10.0±4.8)d和(25.4±12.6)d;病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3.60±0.52)分和(1.80±1.14)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AE组和NPY组豚鼠病情高峰期血清IL-1β、IL-2、IL-6、IL-8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EAE组比较,NPY组病情高峰期血清IL-4水平明显增高,IL-2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3)神经病理学检查显示NPY组神经组织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改变较EAE组明显减轻.结论 经侧脑室注射NPY预处理,调节了EAE豚鼠血清IL-4及IL-2水平,减轻神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使其发病潜伏期延长、病情减轻,起到保护作用.

  • 用髓鞘碱性蛋白建立豚鼠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

    作者:陈明琪;李虹;庄永华;蒋中华;贾怡;李明远

    目的:用髓鞘碱性蛋白(MBP)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豚鼠模型.方法: 提取MBP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后,用MBP+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豚鼠,观察豚鼠的临床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改变.结果: 实验组豚鼠均表现出典型的EAE症状,发病率为100%,并在光镜下可见CNS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白质脱髓鞘病理改变.结论: 用MBP+CFA成功地诱导了豚鼠的EAE模型,具有模型稳定、发病率高、动物价廉易得的优点,是研究多发性硬化(MS)的理想动物模型.

  •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鹏;曾彦英;丁新生;丁海霞;张巧全;邓晓萱;姚娟

    目的:研究尾静脉注射入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s)移植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疗效及移植后hMSCs在EAE大鼠体内的状况.方法:分离和纯化hMSCs.用豚鼠脑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大鼠模型,分别在免疫后10、15、21天经尾静脉注射移植未分化的hMSCs入大鼠体内,通过电镜,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病理观察hMSCs对EAE大鼠的疗效,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的hMSCs在EAE大鼠体内存活、迁徙、分化的状况.结果:免疫后10天和15天hMSCs移植组大鼠自移植后10天起其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电镜下治疗组髓鞘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病理上各移植组在移植后10、30天脑内脱髓鞘病灶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hMSCs移植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Brdu、NSE、GFAP、CNPase染色阳性细胞,CNPase(+)的少突胶质细胞比例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结论:hMSCs移植能有效改善EAE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脱髓鞘病灶数目,并且在体内微环境改变信号的影响下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

  • DT390-IL2重组质粒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明琪;张林;李虹;蒋中华;庄永华;贾怡;李明远

    目的:研究DT390-IL2重组质粒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方法:提取髓鞘碱性蛋白(MBP)并经SDS-PAGE鉴定后,用MBP+CFA诱导豚鼠的EAE模型;采用亚精胺法进行DT390-IL2重组质粒的大量制备,并经肌注DT390-IL2重组质粒对EAE进行治疗,观察豚鼠临床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结果:①所提取的MBP,其分子量在17 kD左右,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成功地建成了豚鼠的EAE模型;②通过DT390-IL2重组质粒治疗豚鼠EAE,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T390-IL2重组质粒治疗EAE有效.

  • 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EAE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薛群;李敏;古彦铮;薛利敏;方琪;王明元;张学光;董万利

    目的:检测PD-L1分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中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PD-L1在EAE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免疫C57BL/6J小鼠制备EAE模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对小鼠脊髓进行HE染色、Fast-Blu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PD-L1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动物脾细胞上PD-L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实EAE小鼠脊髓PD-L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计数、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动物脾细胞上PD-L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EAE实验组小鼠PD-L1的表达在脾细胞和脊髓都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 阿伐他汀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沈霞;张作慧;崔桂云;雒东江;王慧

    目的观察阿伐他汀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Lewis大鼠建立EAE模型,口服给药,观察临床症状,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测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阿伐他汀能显著改善EAE临床症状(P<0.05),同时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P<0.0.),显著降低大鼠血清IFN-γ水平(P<0.05).结论阿伐汀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髓鞘破坏,有效缓解EAE.

  • 左旋咪唑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学志;李剑敏;潘建春;唐震宇;郑荣远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Levami sole,LMS)对不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中枢神经系统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豚鼠脊髓匀浆(spinal cords homogenate of guinea pig,GPSCH)加完全福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免疫Wistar大鼠,制作经典GPSCH-EAE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左旋咪唑对其直接激发或间接促发模型中枢神经系统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F α的表达于症状高峰期明显升高,以脊髓灰质和小脑白质为多,表达在小胶质细胞、浸润淋巴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上,围绕在血管周围成"袖套状"改变以及弥漫性地表达在皮层下和室管膜下;各实验组之间TNF α的表达量之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TNF α在各组EAE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左旋咪唑激发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初步观察

    作者:李勇;李剑敏;郑荣远;杨学志;邵蓓;何金彩;金嵘;潘建春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LMS)激发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5组:Control组、GPSCH(豚鼠全脊髓匀浆)+CFA(完全福氏佐剂)组、LMS组、LMS+CFA组和CFA组,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FB染色法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①LMS+CFA组2/10和GPSCH+CFA组5/10大鼠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②CFA组8/10大鼠出现佐剂性关节炎症状,未见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③LMS组和Control组都未见动物行为学和CNS病理学改变.结论:LMS+CFA可直接激发EAE,而不需要全脊髓匀浆的诱导.

  • 豚鼠脊髓匀浆诱发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

    作者:陈昆明;李剑敏;朱振国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是用于研究MS的模型,本课题应用豚鼠的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CFA)制成抗原乳剂,再加入百日咳杆菌免疫Wistar大鼠,建立了可靠的EAE模型,报告如下.

  • 辛伐他汀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邓艳;厉向;张旭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致敏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及多发性硬化(MS)患者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与人重组干扰素β1a(INFβ-1a)的协同作用.方法 (1)建立EAE模型,取其脾脏制成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别予ConA、LPS及MOG刺激,同时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INFβ-1a进行干预,3H-TdR掺入法检测辛伐他汀对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两者协同作用.(2)根据McDonald(2005年)诊断标准,收集确诊为MS的患者15例,要求在近期均未行特殊免疫治疗,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同上进行药物干预及检测.结果 (1)辛伐他汀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致敏EAE小鼠脾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致敏EAE小鼠脾单个核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低剂量的两药联用对经ConA、MOG致敏的EAE小鼠脾单个核细胞抑制增殖作用增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辛伐他汀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致敏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致敏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低剂量的辛伐他汀与不同剂量INFβ-1a联用具协同作用.结论 他汀类药物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不仅调节异常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还可协同INFβ-1a抑制致敏的单个核细胞增殖.

  • 咪唑克生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影响

    作者:王新施;方恢林;朱振国;朱攀;曾庆意;郑荣远

    目的:观察咪唑克生(idazoxan,IDA)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8周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EAE组和IDA干预组各12只,采用MOG35-55诱导经典EAE模型,干预组采用IDA 2 mg/kg腹腔注射、每天两次、共15 d.观察每组大鼠发病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HE染色和LFB髓鞘染色方法观察病理改变,采用伊文思蓝荧光定量方法检测BBB通透性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BBB紧密连接超微结构,并用Western blot检测BBB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JAM-1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动物无一发病,与EAE组比较,IDA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炎性病灶和脱髓鞘病灶明显减少,BBB通透性明显降低,BBB超微结构的破坏明显减轻,BBB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A可能通过上调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的表达从而减轻EAE时的血脑屏障破坏而发挥对EAE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 胍丁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内细胞因子IFN-γ、IL-10的影响

    作者:潘大津;郑荣远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的影响.方法: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动物模型,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不同剂量胍丁胺(分别为25、50、100 mg/kg)对EAE大鼠脑和脊髓组织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胍丁胺可降低Wistar大鼠EAE的发病率,减轻其临床症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和脊髓组织中的IFN-γ水平增加和IL-10水平降低(P<0.05或P<0.01),而胍丁胺干预的3组大鼠CNS内脑和脊髓组织中的IFN-γ水平降低和IL-10水平增加.结论:胍丁胺能调节EAE中的Thl/Tn2比例平衡,降低IFN-γ水平,升高IL-10水平.

  • 来氟米特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豚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免疫机制

    作者:吕志宇;于周;荣本兵;李作孝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豚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免疫机制。方法将50只成年雌性豚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分别为来氟米特( LEF)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EAE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LEF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前7 d始按体质量分别予LEF 10、20、40 mg/( kg· d)灌胃,均1次/d,至实验终止。对各组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4+CD2+5 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结果 LEF高、中剂量组较EAE对照组发病高峰期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潜伏期延长、进展期缩短(P均<0.05),以LEF高剂量组明显(P<0.05)。 EAE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发病高峰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下降(P<0.05),LEF高、中剂量组CD4+CD2+5 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较EAE对照组升高,以LEF高剂量组为著(P均<0.05)。 EAE对照组、LEF组外周血CD4+CD2+5 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呈负相关(r =-0.76,P =0.011;r=-0.66,P=0.000)。结论 LEF可减轻EAE豚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剂量越高效果越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外周血CD4+CD2+5 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恢复免疫抑制功能。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梅;曹翠丽;马常升;王丽梅;王荣耕

    目的 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正中隆起(ME)在不同发病时期室管膜细胞的变化.方法 将2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以豚鼠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佐剂制备免疫抗原,注射于大鼠四肢足垫内,建立EAE模型;对照组四肢足垫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于注射后7d(潜伏期)、14 d(发病极期)、21 d(恢复期)分别随机选择5只处死,对照组于实验21 d处死,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不同时期及对照组ME室管膜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 光镜下对照组室管膜带室管膜细胞排列整齐,呈单层或双层,较稀疏;实验组7d室管膜带细胞数目增多,14 d达到高峰,21 d基本恢复正常;透射电镜下对照组室管膜细胞脑室面可见微绒毛和微突起,核染色质疏松,细胞之间可见紧密连接;实验组7、14 d室管膜细胞分泌功能旺盛,21 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ME在EAE时发生病理改变早于临床症状,且与病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脑的免疫调节.

  • 吲哚美辛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干预研究

    作者:高聪;杨洁;区腾飞;谢富华;沈岩松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对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同种脑脊髓匀浆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给予吲哚美辛进行实验性干预治疗,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神经症状和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动物小胶质细胞反应.结果:吲哚美辛可以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缓解率、复发率,减轻炎症反应及脱髓鞘(P<0.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阳性细胞数在高峰期和未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吲哚美辛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下调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从而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具有保护作用.

  • 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

    作者:郑建筝;高聪;谢富华;蒲蜀湘;陈盛强

    目的:探索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制作的试验方法与技术.方法:采用完全福氏佐剂-脑脊髓匀浆,并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诱导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比较不同的免疫原(同种或异种),注射方法(一次或多次注射)以及性别差异对模型制作的影响.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神经症状和病理改变.结果:使用同种脑脊髓匀浆,多次注射雌性SD大鼠诱导的模型,其发病持续时间分别为16~20 d,10~14 d;发病率为85%;复发率为46.67%,而致死率仅有5.88%;明显优于其他组别.病理学证实发病大鼠具有典型的脱髓鞘改变和胶质结节形成.结论:使用同种脑脊髓匀浆,多次注射雌性SD大鼠诱导的动物模型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病程特点与人类的多发性硬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适用于多发性硬化的研究.

  • VCAM-1和MCP-1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视神经内的表达

    作者:曹小鹏;曹芃;高晓唯;刘李平;雷英;郭月英;贺陆军

    目的 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视神经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变化,为研究视神经是(optic neurikis,ON)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用豚鼠脑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诱导Wistar 大鼠,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免疫后7d、12d、18d、25 d组,通过行为学观察对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HE染色法观察各组视神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VCAM-1和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大鼠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至18 d,达到大的1.9分.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神经组织结构正常,而免疫组大鼠视神经组织出现结构的异常,免疫后18 d,病变程度达高峰,这和功能评分的结果相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没有VCAM-1和MCP-1表这:免疫后7d,VCAM-1和MCP-1开始表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45±8.65和47.86 ±9.65;免疫后12 d,VCAM-1和MCP-1表达均进一步增加,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7.34±5.76和86.45±5.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后18 d,VCAM-1和MCP-1表达达到高峰,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2.53±9.56和153,56±12.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后25d,VCAM-1和MCP-1表达减少,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23±7.58和116.49±8.83.结论 VCAM-1和MCP-1参与了ON的发病过程,ON是一种免疫因素介导的疾病.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视神经内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变化

    作者:曹小鹏;高晓唯;曹芃;雷英;刘李平

    背景 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是与多发性硬化(MS)密切相关的一种疾病,发病机制不详,目前相关的基础研究尚少.目的 从分子水平揭示髓鞘碱性蛋白(MBP)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视神经内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免疫后8、12、18和25 d组.用5只豚鼠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后收集脑脊髓制备匀浆并与完全弗氏佐剂(CFA)等体积混匀后于Wistar大鼠4只脚垫皮下分别一次性注射抗原乳化剂0.5 ml,同时于即刻和48 h足背皮下分别注射百日咳杆菌0.2ml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注射当天记为免疫后第0天.造模后观察模型鼠的行为,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在上述相应时间点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并制作视神经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神经组织中MBP的表达情况.结果 Wistar大鼠免疫后12d左右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评分开始上升,免疫后18d神经功能评分高,随后逐渐下降.视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视神经组织的神经纤维排列不均匀,免疫后18d视神经组织细胞结构紊乱,神经纤维变细小,轴束明显肿胀并有脱髓鞘现象,免疫后25d,异常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明,MBP主要表达于视神经纤维的髓鞘中,免疫后12d视神经组织中MBP阳性染色细胞为(115.75±26.49)个/5个视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67.44±22.49)个/5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7,P<0.05),免疫后18 d MBP阳性细胞低,为(75.57±34.54)个/5个视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2,P<0.01),免疫后25 d MBP阳性细胞数开始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8,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MBP/β-actin值在免疫组大鼠视神经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减少,免疫后12d,M BP/β-actin值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39,P<0.05),免疫后18 d MBP/β-actin值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7,P<0.01).结论 EAE大鼠视神经组织存在MBP的降解,提示视神经炎是一种视神经的原发性脱髓鞘病变.

147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