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研究

    作者:赖必华;吴建斌;叶宏;罗森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1岁;脊髓型颈椎病4例,颈椎骨折脱位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2例.术前CT测量出目标椎弓根直径、理想进钉点及矢状面夹角和横断面内倾角.术中使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严格控制进钉角度,结合探查钉道内壁作为安全置钉标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表现,复查CT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并将螺钉准确性进行分级,计算螺钉优良率.结果:11例患者共置入71枚下颈椎弓根螺钉,均未出现手术所导致的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症状,亦无椎动脉损伤症状.术后CT评估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0级52枚,1级13枚,2级4枚,3级2枚.螺钉位置良好率91%.6枚误置螺钉,内壁穿破4枚,2枚穿破外壁.结论: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术中探查出钉道内壁及使用角度仪导向器控制进钉角度是置钉关键.

  • 椎弓根螺钉穿越胸椎管无神经并发症2例报告

    作者:赵清华;朱泽章;邱勇;乔军;蒋军;毛赛虎

    椎弓根螺钉因其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临床疗效在治疗脊柱侧凸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内固定相比,后路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更大,并能有效地矫正侧凸和椎体的旋转.但由于脊柱侧凸患者存在椎体旋转及椎弓根变形,使得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存在一定风险,误置入椎管可引起脊髓、神经损伤[1].文献报道胸椎椎弓根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壁无神经并发症的距离多在1.0~4.0mm之间[2-4],而椎弓根螺钉穿越胸椎椎管而无神经并发症者罕见,现报告2例如下.

  • 后踝骨折切开复位螺钉置入过程中直视观察法与X射线透视法的比较

    作者:张国柱;蒋协远

    背景:既往后踝骨折的复位与固定过程中采用的传统X射线透视观察法,内踝脱位法及外踝截骨法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之处.直视观察法可从另一种途径提供观察隐蔽的后踝.目的:观察在后踝骨折切开复位螺钉置入过程中直视观察法与X射线透视法的优劣.方法:选择2006-01/12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26例,按照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分为2组,每组13例.X射线透视组采用传统X射线透视法观察后踝骨折复位固定情况,直视组组采用直视法.结果与结论:直视组随访时间17~29个月,平均23个月;X射线透视组17~28个月,平均2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后踝关节面复位良好.直视组后踝复位及固定时间平均(8.08±1.55) min;X射线透视组平均(20.15±4.22) 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直视组平均术中后踝X射线透视1次;X射线透视组为3~8次,平均(5.38±1.76)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直视组和X射线透视组AOFAS评分均为86~100分,平均96分,其中优各11例,良各2例.提示直视法观察后踝骨折复位及固定情况优于传统X射线透视法.

  • 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胸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

    作者:张少杰;王星;史君;陈杰;马世峰;王建;李志军;张元智;刘红伟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儿童脊柱损伤治疗中,儿童胸椎椎弓根细小,解剖结构变异大、毗邻关系复杂,如将以成人数据为依据的椎弓根螺钉技术简单地应用于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儿童,手术风险极大,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降低失误率成为儿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为儿童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提供一种个性化、精确化的定位方法。方法:对4例儿童尸体标本CT 扫描后将原始数据利用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传统椎弓根内固定法,另一组采用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并制造出个体化导航模板,利用个体化导航模板在标本上辅助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随后分别根据CT 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置钉位置。结果与结论:传统椎弓根内固定法置钉准确率为58%;而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法的置钉准确率为81%,置钉成功率优于传统手术组,且经过卡方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充分体现了置钉个体化原则,为儿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法。

  • 螺钉置入修复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重度车轮状后凸畸形:应力分布于多节段

    作者:马俊毅;杨静;马原;田慧中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后凸畸形是病变后期出现的脊柱矢状面上的车轮状畸形,重度车轮状后凸畸形患者,行脊柱截骨矫形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同时存在于胸段、胸腰段以及腰段重度车轮状后凸畸形的患者,单一部位截骨很难获得安全有效的矫形效果。目的:观察全脊柱截骨联合V形截骨螺钉置入内固定对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重度车轮状后凸畸形的矫正效果,并分析应力分布情况。方法:2003年5月至2012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采用全脊柱截骨联合V形截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同时存在重度胸段、胸腰段以及腰段后凸的车轮状畸形患者36例,均为男性。测量脊柱后凸角、颌眉角、C7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周全脊柱大后凸Cobb角由治疗前的(89.6±9.8)°矫正到(32.2±6.7)°,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矫正率64%;颌眉角平均矫正到9.6°(P<0.05),平均矫正率76%;C铅垂线以评价矫正效果。7铅垂线平均矫正到4.4 cm(P<0.05),平均矫正率81%。随访24-48个月,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X射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提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重度车轮状后凸畸形患者,行全脊柱截骨联合V形截骨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较好地矫正脊柱矢状面曲度还能降低矢状面成角过度的风险,使应力分布于多节段,使脊髓短缩及硬膜皱折分布于相对较长的节段,避免在短节段内脊髓短缩和硬膜皱折过度而引起神经损伤。

  • 三枚与四枚螺钉置入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张浩;史雪峰;杨春宝;吕继宏;项毅;孙振军;官敬涛;唐勇;续力民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方式主要采用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固定,有学者提出Pauwels Ⅲ型的股骨颈骨折在应用3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的基础上增加1枚抗螺钉,以增强固定效果,但稳定性未得到验证。目的:研究3枚与4枚螺钉置入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螺钉应力分布。方法:将第4代人工骨sawbones的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将模型导入3-matic软件中,创建股骨颈中段PauwelsⅢ型骨折模型,应用UG 8.0软件制作空心螺钉模型,导入到骨折模型中,创建3枚螺钉与4枚螺钉置入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在相同条件下,应用abaqus软件中对两模型股骨头顶端施加轴向载荷411 N,比较两模型骨折断端两标志点的位移变化及内固定系统Von M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3枚钉模型两点间位移为0.42 mm,4枚钉模型两点间位移为0.17 mm,4枚螺钉模型骨折断端移位小于3枚螺钉模型;②两模型Von 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547 MPa、27.8 MPa,4枚螺钉模型的Von Mises峰值小于3枚螺钉模型,两模型的应力集中部位为均为骨折断端处,但4枚螺钉模型的应力范围更广、应力更加分散;③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来看,4枚螺钉置入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具有更强的抗剪切力效果,具有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其临床优势尚需进一步的临床对比研究证实。

  • 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效果分析

    作者:曹泽;严飞;赵科平;王黎明;沙卫平;张兴祥;王卫国

    目的:研究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2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实施内固定前后及随访1年后脊柱损伤、骨折复位的恢复情况,Cobb角、前缘高度百分比、后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结果:各时期A级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B-E级中,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缘高度在治疗前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与治疗前相较,呈显著差异(P<0.01),但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 髋臼骨折内固定螺钉置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夏贺欢;郭跻超

    近年来,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取得迅猛发展.髋臼骨折是负重关节内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其治疗目的是保持解剖的稳定性,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由于髋关节结构复杂,周围软组织丰富,如何使固定良好且避免螺钉进入关节造成医源性损伤,是临床医师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文就近几年相关应用解剖学综述如下.

  • 椎动脉V3段与寰椎相互关系的CT三维应用解剖研究

    作者:何宏伟;段少银;赵慧毅;杨烈;张平;吴年玮;陈丽君;隋桐

    目的 研究椎动脉V3段的走行特点及相对寰椎的空间位置关系,为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及其他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采用后处理工作站对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PACS)内60例需除外头颈部血管病变而做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三维成像,研究椎动脉V3段相对寰椎的空间位置关系,同时研究观察到的椎动脉变异.结果 寰椎椎动脉沟与相应椎动脉下缘的距离自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左、右外侧分别为(1.41±1.08) mm、(1.67±1.03)mm;左、右内侧分别为(2.33±1.03) mm、(2.59±0.89) mm.椎动脉和寰椎椎动脉沟外缘交界处与正中线的距离左侧为(19.94±2.07)mm,右侧为(20.46±2.17) mm.椎动脉V3段外弓凸点与寰椎的距离,左侧为(7.61±2.51) mm,右侧为(7.18±2.71)mm.发现椎动脉变异2例.结论 寰椎椎动脉沟与椎动脉下壁之间存在潜在间隙,该间隙自外侧向内侧逐渐扩大,其内充填静脉丛.国人暴露寰椎后弓上缘的安全距离为距中线18mm以内.椎动脉V3段变异并不少见,建议行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患者术前常规行头颈部CTA检查.

  • 正常儿童胸椎椎弓根数字化形态学研究

    作者:张少杰;王星;马世峰;蔡永强;刘红伟;任小燕;李志军

    目的 通过对4~12岁正常儿童胸椎椎弓根的数字化形态学测量,探讨其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为儿童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60例正常儿童胸椎CT扫描数据,间隔3岁为1个年龄组,共分为3组,每组20例,将CT资料导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测量椎弓根宽、椎弓根高、钉道长、e角和f角等相关参数.结果 椎弓根宽、椎弓根高、钉道长总体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10~12岁组与4~6岁组、7~9岁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宽随椎序先减小再增大,椎弓根高、钉道长总体随椎序的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e角、f角则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角总体随椎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而到T11~T12为负角,f角总体呈波浪状下降趋势.结论 4~12岁正常儿童胸椎椎弓根相关参数随年龄的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提示临床对这一群体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时应尽可能体现"个体化置钉"原则,以提高儿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成功率.

  • 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导针定位椎体螺钉置入

    作者:黄山;李祥志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椎体螺钉置入时应用克氏针定位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6月隆昌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53例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单节段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33~61岁,平均40.6岁.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45% ~73%(平均58.6%),Cobb角为15°~34°(平均23.7°),平均术前负荷分配分类法评分为4.8.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中克氏针定位组(28例)和非定位组(25例).术后采用CT评估螺钉相对于椎弓根的位置并分级(0级,无螺钉穿孔;1级,穿孔<2mm;2级,穿孔≥2mm但<4mm;3级,穿孔≥4mm),并评估患者手术部位疼痛情况、Oswestry残疾指数、局部后凸角等临床结果.结果 在克氏针定位组患者中,222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中194枚(87.4%)为0级,22枚(9.9%)为1级,6枚(2.7%)为2级.在非定位组患者中,193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中152枚(78.8%)为0级,27枚(14.0%)为1级,14枚(7.2%)为2级.克氏针定位组和非定位组的穿孔率分别为2.7%和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定位组手术时间(252.60±14.62)min,非定位组(210.82±16.16)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克氏针定位组术前局部后凸角为(24.97±2.33)°,非定位组为(25.33±1.55)°(P=0.867).克氏针定位组后凸角术后即刻为(1.71±0.49)°,末次随访时为(3.38±0.44)°.非定位组后凸角术后即刻为(2.22±0.71)°,末次随访时为(4.59±0.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末次随访时,克氏针定位组手术部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为(1.18±0.25)分,显著低于非定位组(1.64±0.42)分(P=0.038).结论 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椎体螺钉置入术中应用克氏针定位有效降低了穿孔率,避免术中错位的螺钉所致神经功能损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