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葛根芩连片主要活性成分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作者:朱美玲;刘洋;曹燕飞;隗丽;唐明敏;杨文宁;侯成波;魏宝霞;靳梦亚;董玲

    目的:测定葛根芩连片中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及其在复方多成分环境下,于不同pH磷酸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葛根素、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解度与油水分配系数随pH的变化而变化,在复方多成分背景下也会发生改变。在pH为7.4时溶解度大,葛根素为7.56 mg·mL-1,黄芩苷为17.07 mg·mL-1,盐酸小檗碱为3.57 mg·mL-1;3者油水分配系数P在pH为1.0时较大,葛根素为0.420(lgP=-0.38),黄芩苷为10.783(lgP=1.03),盐酸小檗碱为0.267(lgP=-0.57)。结论:葛根素、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在pH为1.0时脂溶性均较好,推测在胃里吸收较好,在其它pH介质下脂溶性较低,推测脂溶性可能是影响其肠吸收的原因之一。

  • 丁香苦苷解离常数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作者:曹颖;李永吉;吕邵娃;王艳宏

    目的:测定丁香苦苷解离常数和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丁香苦苷解离常数,应用HPLC测定丁香苦苷的表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结果:丁香苦苷解离常数pKa为9.6284±0.14.油水分配系数Papp为1.2069(logPapp=0.0817),当pH 4.5,5.5,6.5,7.5,8 5时,油水分配系数Papp分别为1.3881,1.3529,1.3358,1.3704,1.133 3,表明丁香苦苷的表观正辛醇/缓冲溶液分配系数受缓冲溶液pH的影响不大.结论:在生理pH下,丁香苦苷大部分以未解离的分子状态存在,但丁香苦苷水溶性好,脂溶性较差,可能会对丁香苦苷的吸收分布及设计药物剂型产生影响.

  • 松萝酸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赵颖;陈剑;武小赟;郭亚飞;宋婷;李智豪;宋丹;管海燕

    目的:制备松萝酸磷脂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溶剂反应法制备松萝酸磷脂复合物,以复合率和松萝酸质量分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该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参数;对该复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进行测定,利用紫外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松萝酸磷脂复合物的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松萝酸质量浓度10 g·L-1,松萝酸-磷脂(1∶1),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50℃;松萝酸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86.85%,松萝酸质量分数38.46%,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35.紫外光谱法、体式显微镜等结果表明松萝酸磷脂复合物已形成.结论: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松萝酸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复合物的溶解度与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作者:孙磊;冯军;雷艳丽;隋宏;王文苹

    目的:测定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复合物的平衡溶解度与油水分配系数,为相关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HPLC分别测定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含量,PntulipsTM B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30∶70),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采用摇瓶法测定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复合物在水、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测定该复合物在正辛醇-水中的浓度并计算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在pH 6.8 ~8.0的介质中,复合物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解度与原药相比分别降低了50,2倍左右;复合物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109和0.399,分别较原药提高了2.37,4.69倍.结论: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复合物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与原药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行为和口服给药后的胃肠道吸收情况.

  • 鸦胆子油油水分配系数及其乳剂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陈钢;张晓;卢刚;刘广泉;曾洁;李晔;魏少阳

    目的:测定鸦胆子油的油水分配系数,并考察鸦胆子油乳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鸦胆子油的油水分配系数(P);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模型研究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并测定其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率(F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鸦胆子油疏水常数logP的平均值为1.193.鸦胆子油乳在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吸收较好,在结肠吸收较少且不规则.其Ka、Fa和Papp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依次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浓度在同一肠段随着浓度增加,吸收也随之增加,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Fa和Papp差异显著(P<0.05),Ka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鸦胆子油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较强.鸦胆子油乳在十二指肠吸收佳,在小肠内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可能主要为被动转运机制.

  • 乌头碱、人参皂苷Rg1与延胡索乙素经皮渗透及协同促渗研究

    作者:张晴;孙玉明;汪晴;郝佳佳;李子敬;李明慧

    目的 研究乌头碱、人参皂苷 Rg1与延胡索乙素的透皮吸收及其相互间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采用Permcell KH-5P型横式扩散池分别进行全皮和去角质层皮肤的体外透皮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碱、人参皂苷Rg1与延胡索乙素的累积透过量,并计算出它们的经皮渗透动力学参数.测定有效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LogP),考察2种及3种有效成分组合的透皮行为及相互影响.结果 乌头碱、人参皂苷Rg1与延胡索乙素在全皮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23.95、50.32、96.25(×10-10 cm2/s),在活性表皮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539.00、93.60、354.70(×10-10 cm2/s),LogP 依次分别为1.66、0.66、0.57.在3种有效成分共存的体系中,三者的累积透过量出现64%~293%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3种有效成分合用对经皮吸收会产生协同促进作用,其中乌头碱与人参皂苷Rg1间的经皮协同促渗作用明显.

  • 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油水分配系数及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倩怡;杜守颖;陆洋;饶秀丽

    目的:以栀子苷为指标成分测定栀子提取物油水分配系数,研究栀子提取物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P=0.1077,logP=-0.967 8;质量浓度为0.2,0.8,2 g·L~(-1)的栀子提取物(分别含栀子苷0.078,0.311,0.780 g·L~(-1))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25±0.012)h,(0.058±0.004)h,(0.034±0.008)h.药物浓度不同时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栀子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9±0.003),(0.015±0.002),(0.012±0.002)h,不同肠段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栀子苷在正辛醇一水两相体系中的logp为负值,根据经典理论推测为吸收较差物质;栀子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示药物的吸收机制除了被动扩散外,可能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因素;栀子苷在大鼠整段小肠内均有吸收,在十二指肠中吸收速率较大.

  •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的甘草增助溶特征研究

    作者:陶叶琴;唐闻汉;刘金玲;邓凯文;贺福元;周逸群

    探讨不同“印迹模板”中药成分群对甘草超分子增助溶能力的影响,为解释中药成分群间的增助溶现象奠定理论基础.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自主作用规律,用分子连接性指数(MCI)、油水分配系数(logP)表征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亲水亲油能力,以浸膏得率表征甘草对单味中药或复方的增助溶作用,经MCI,logP,浸膏得率分析得出甘草对不同分子社会增助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味中药材加甘草前后的MCI与log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0.916;加甘草后,大部分中药的浸膏得率增大,且单味中药材加甘草前后浸膏得率的变化值与logP的变化值、MCI的变化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0.405;8个复方的MCI与logP相关系数为0.937,且甘草对除防己黄芪汤外的其他7个复方中药均具有增助溶作用.这说明甘草的增助溶作用主要是通过“印迹模板”自主作用形成超分子而改变被增助溶成分的亲水亲油能力;中药成分的MCI与logP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可作为表征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特征的重要参数,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来探究中药增助溶作用切实可行,这将为单味药剂型改革奠定基础.

  • 荷叶药材中荷叶碱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研究

    作者:赵珺睿;任晓亮;王萌

    荷叶碱为中药荷叶Nelumbinis Folium中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目前关于荷叶碱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报道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该实验利用多种生物药剂学评价模型,对中药材中荷叶碱进行生物药剂分类学研究(biopharmaceut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其中,荷叶碱平衡溶解度采用了理想溶液模型、Apelblat模型、多项式模型(经验模型)进行测定及关联性评价;渗透性采用油水分配系数logP,分布系数logD以及细胞和组织表观渗透系数研究.荷叶碱溶解度受环境pH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属于BCS Ⅰ类;近中性及碱性环境下,BCS分类结果出现差异.以外翻肠囊法所得肠组织表观渗透系数荷叶碱渗透性较差,为BCSⅣ类.进一步证明动物种源及环境酸碱度对中药活性成分荷叶碱口服生物利用的影响.

  • 丹酚酸组分中各代表性成分药效贡献率的评价及其油水分配系数的整合表征

    作者:严红梅;陈小云;夏海建;刘丹;贾晓斌;张振海

    该实验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实验、家兔体外凝血4项实验和大鼠心肌缺血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丹酚酸组分中3个代表性成分的药效活性的差异,并利用CRITIC权重法评价代表性成分的药效贡献率;结果得到丹酚酸组分中代表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的贡献率分别为28.85%,30.11%,41.04%.采用摇瓶法测定了丹酚酸组分在水以及不同pH缓冲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进一步以质量权重系数和药效贡献率相结合的方法整合表征了该组分整体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丹酚酸组分在正辛醇-水/pH 1.2的盐酸溶液/pH 2.0,2.5,5.0,5.8,6.8,7.4,7.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表观油水分配系数0.32,1.06,0.89,0.98,0.90,0.13,0.02,0.20,0.56.该实验为组分整体性质的表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丹酚酸组分磷脂复合物制备研究

    作者:陈小云;张振海;刘丹;郁丹红;孙娥;贾晓斌

    制备丹酚酸组分磷脂复合物,以丹酚酸组分与大豆磷脂的复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其工艺参数,结果可得丹酚酸组分磷脂复合物制备的佳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反应时间3h,反应物质量浓度5g·L-1,药物与磷脂的反应投料质量比1∶1.5,反应温度40 ℃.所制备的丹酚酸组分磷脂复合物在水和不同pH缓冲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得到较大提高,DSC,XRD,FTIR等物相分析结果表明丹酚酸组分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磷脂中.

  • HPLC测定白头翁皂苷D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平衡溶解度

    作者:饶小勇;尹姗;张国松;罗晓健;简晖;冯育林;杨世林

    目的:测定白头翁皂苷D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方法:采用摇瓶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测定白头翁皂苷D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头翁皂苷D在6种有机溶剂及不同pH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结果:白头翁皂苷D在不同pH条件下油水分配系数大于零,随着pH升高白头翁皂苷D的平衡溶解度逐渐增加,在不同溶剂中白头翁皂苷D的平衡溶解度以甲醇大(达到255.89 g·L-1),乙腈中小(0.20 g·L-1).结论:在胃肠生理条件下,白头翁皂苷D以分子状态形式存在,由lgPapp可知其吸收性较好,但水溶性较差,提示增加白头翁皂苷D的溶解度可能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三七总皂苷油水分分配系数及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作者:翟永松;杜守颖;徐冰;陆洋;高瑛

    目的:测定三七总皂苷(PNS)3种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和Rb_1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其肠吸收情况.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3种主要有效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3种主要有效成分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三七皂苷R_1(R_1)、人参皂苷Rg_1(Rg_1)和Rb_1(Rb_1)的油水分配系数P分别为1.081 4,6.310 4,0.2743;logP分别为0.034 0,0.800 1,-0.561 8;PNs质量浓度0.2 g·L~(-1)组R_1,Rg_1和Rb_1的吸收速率常数(K_a)分别为(0.135±0.006),(0.144±0.015),(0.238±0.013)h~(-1);0.5g·L~(-1)组R_1,Rg_1和Rb_1的K_a分别为(0.110±0.002),(0.110±0.006),(0.140±0.008)h~(-1),1g·L~(-1)组R_1,Rg_1和Rb_2的K_a分别为(0.095±0.016),(0.099±0.011),(0.137±0.012)h~(-1),统计结果显示,0.2g·L~(-1)组K_a与0.5,1g·L~(-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0.5·L~(-1)与1g·L~(-1)K_a无显著差异;Rb_1 E_a与R_1,Rg_1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R_1的K_a分别为(0.030±0.006),(0.033±0.004),(0.033±0.007)h~(-1),Rg_1的K_a分别为(0.032±0.006),(0.044±0.012),(0.044±0.011)h~(-1),Rb_1的K_a分别为(0.042±0.007),(0.065±0.007),(0.044±0.014)h~(-1),统计结果显示,不同肠段K_a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经典理论,R_2,Rg_1和Rb_1均不易吸收;PNS中3种成分K_a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0.2 g·L~(-1)组K_a高于0.5,1g·L~(-1)组,Rb_1的K_a高于R_1和Rg_1,PNS吸收除被动扩散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吸收机制;PNS在大鼠小肠各个肠段均有吸收.

  • 相似性分析用于丹参二萜醌组分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研究

    作者:郁丹红;贾晓斌

    目的:研究丹参二萜醌组分内各代表性成分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相似性,从而为丹参二萜醌组分整体水溶性和脂溶性的表征奠定基础.方法:以丹参二萜醌组分为模型药物,借助指标成分法测定组分在不同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基于向量夹角余弦(cosine)和格鲁布斯(Grubbs)法对各成分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进行相似性分析,评价其相似程度.结果:丹参二萜醌组分内代表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均相似,这种相似不仅表现在变化趋势上,还表现在数值上.结论:相似性评价反映了组分内代表性成分性质值间相互偏离和分散的程度,适用于组分的研究;相似性评价能够增加组分性质评价和表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能优化组分的结构.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特考韦瑞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

    作者:于锋英;刘皈阳;梁尔光;高春生;钟武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特考韦瑞(ST-246)在37℃水和不同pH缓冲液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系统的油水分配系数.方法 采用摇瓶法测定平衡溶解度,通过药物分配平衡后在油相及水相的浓度比,计算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ST-246在37℃水的平衡溶解度为3.35 mg/L,ST-246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230.49(lgP=2.36),在正辛醇/pH4.0缓冲液的油水分配系数大,为779(lgP=2.89).结论 ST-246的水溶性较差,脂溶性不佳,其水中溶解度呈pH依赖性,增大pH可增加其溶解度.

  • 新型抗病毒药物GZ914处方前研究

    作者:侯冠华;韩潇扬;陈艳君;靳倩;王玉丽;吴强

    目的 对新型抗病毒药物GZ914进行处方前研究,为制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GZ914外观形态、晶型和溶解性等进行考察,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油水分配系数和在不同pH下溶解度实验.结果 GZ914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建立了用于该药体外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药物在12~6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油水分配系数为1.9.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GZ914的HPLC方法准确可靠,处方前研究表明GZ914为水难溶性药物,油水分配系数表明该药可制备成口服固体制剂.

  • 新型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DK-507处方前研究

    作者:陈艳君;靳倩;王玉丽;吴强;高春生

    目的 对新型抗类风湿药物DK-507进行处方前研究,为制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DK-507外观、晶型和溶解性等进行考察,建立了用于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并测定了DK-507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以及该药在不同pH条件下的平衡溶解度.结果 DK-507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HPLC法在10~8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油水分配系数为1.80.在不同pH溶液中,DK-507的溶解度呈W型变化,低pH溶液中溶解性差,随pH值增加呈W型梯次增大趋势.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定量测定DK-507的HPLC法准确可靠,处方前研究表明DK-507为水难溶性药物,油水分配系数表明该药可制备成口服固体制剂.

  • 雷替曲塞制剂相关理化性质研究

    作者:张彩丽;张亦斌;郑林;李晓琴;邓盛齐

    目的对抗肿瘤药物雷替曲塞进行关键质量属性的研究,为该药pH敏感脂质体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雷替曲塞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和有关物质测定方法,通过破坏性实验和水溶液中稳定性实验考察药物稳定性,摇瓶法测定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结果建立了该药HPLC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方法,2~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87354c-1878.4,r=0.9999);药物在碱、高温和光照条件下稳定,对酸和氧化条件较为敏感,48 h内在pH值6.5~ 9.0 NaH2PO4水溶液中可稳定存在;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显示该药是水溶性药物.结论油水分配系数和平衡溶解度提示可采用逆相蒸发法或主动载药法等制备雷替曲塞脂质体,以获得较高包封率.

  • 莪术醇的处方前研究

    作者:马喆;王芳;金鑫;刘宇

    目的:对中药单体化合物莪术醇进行处方前研究,为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莪术醇液相分析方法,对莪术醇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莪术醇在纯水中平衡溶解度在25℃下为1.93 mg/ml,在37℃下为2.6 mg/ml。莪术醇的LogP为2.2~3.0。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莪术醇均不稳定。pH对莪术醇溶液稳定性影响较小。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莪术醇微溶于水,亲脂性强,可通过增溶技术或制成纳米制剂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莪术醇应阴凉处保存,避光操作。

  • 吲哚美辛理化性质的测定及研究pH对其经皮渗透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晓丽;周宋汇

    目的 测定吲哚美辛(IND)的理化性质及研究pH对其经皮渗透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IN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体外分析方法,测定药物在水、不同pH缓冲液(PBS)中的溶解度;运用ACD/labs软件中的pKa DB模块计算药物分子的解离常数(pKa);摇瓶法测定药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ogP);通过测定药物在不同溶媒中的溶解度,选择满足漏槽条件的接受液,同时选择离体豚鼠皮肤,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稳态渗透速率常数(Js)稳态渗透系数(Ps).结果 IND的pKa 为4.18,logP为4.10;IND在pH为9.0时溶解度大,达到2428.45 mg/L;加入短分子醇类溶解度显著增大;IND的Js及Q随pH升高而增大,Ps随pH升高而降低.结论 IND为难溶性药物,pH可显著影响其溶解度;IND溶解度、pKa和logP的测定可为进一步研究IND的经皮渗透制剂提供基础.当药物在介质中饱和时,可以通过调节pH增加IND的经皮渗透速率.

100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