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检验中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问题分析

    作者:刘月霞

    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的物质.为了自己及患者的健康,减少医源性感染,“安全第一”是必须遵守的原则.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燕敏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行血液检验的160例患者及8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为缺铁性贫血组,52例为地中海贫血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行血液 RDM、MCH、RBC、Hb、RBC/MVC、MCV 指标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 RDW 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RBC、Hb 指标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 RBC、RBC/MCV 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 MCH、MCV 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DM、MCH、RBC、Hb、RBC/MVC、MCV 指标均为贫血诊断标准,可有效诊断与鉴别不同类型贫血;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探析

    作者:李翠玲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90例,其中正常患者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液检验,回顾性分析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及临床表现,就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展开研究.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RBC、 MCV及MCH、 RDW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不能区分贫血患者的类型,此时要行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结果与地贫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血液检验,比较相关指标可准确区分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对于提供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 精细化管理在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胡英华;张秀慧;叶晓云

    目的:探讨在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医院血液检验科于2015年5月起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实行精细化管理前后的血液检验失误率进行比较.结果:实行精细化管理前,血液检验科共检验血液12135份,检验失误685份,占5.64%;实行精细化管理后,血液检验科共检验血液12543份,检验失误59份,占0.48%.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检验失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实行前(P<0.05).结论:实行精细化管理能显著提高血液检验质量,对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 血液检验误差原因的分析与建议

    作者:王敏

    目的:了解血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发生误差的152例血液检验标本,联系临床科室,对造成误差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统计,分析影响因素并制定对策.结果:152例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原因统计结果显示,受检者因素占25.0%,标本采集因素占35.5%,标本运送因素占39.5%.进一步分类结果显示,标本送检时间过长导致检验误差的概率高,占32.9%;其次则为标本采集量过少,占21.1%.结论:血液检验误差的影响因素较多,受检者因素、标本采集因素和运送因素均可能导致误差的发生,其中标本送检时间过长和采集量过少是发生率高的影响因素,应当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提高血液检验质量和准确率.

  • 儿童静脉采血的体会

    作者:范小山

    为了尽快明确诊断病情,血液检验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及不合作性,静脉采血穿刺相对于成人在操作中比较困难,成功率相对较低,而且各年龄段儿童的穿刺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 显微摄片技巧在尿液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娟安;王长征;肖秀林;王昌富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临床检验工作中除血液检验外人工镜检数量多的项目[1,2].随着自动化检验仪器技术的发展,实验室检验人员对传统可溯源的"金标准"——显微镜检查法有所忽视,且专业技术良莠不齐.为提高检验工作者的尿液形态学,特别是未染色细胞形态学的辨识能力,教学和培训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而其中图片教学是尿液形态学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笔者在我科通过ISO15189认证的全科培训工作中,发现图片教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识别疑难成分时有困难,主观性大;对有形成分的认识不够深刻,看过即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显微摄影的各种技术将静态摄片、动态摄片、对比摄片、专题摄片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探讨显微摄片技巧在其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介绍一种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抽血方法

    作者:张岑;杨帷;王媛娜;王绯

    静脉抽血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验患者体液,可以诊断许多身体疾病.冷凝集素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反应性红细胞凝集及冷诱导因素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栓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冷凝集素的冷抗体在31℃以下温度时能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凝集.当患者体表皮肤温度较低时,凝集的红细胞阻塞微循环而发生发绀,可伴有较轻的溶血.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对于患有该病的患者如果应用常规抽血程序会发生血液凝集,不但会影响检查的进行、增加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费用造成损失,还会引起患者对医疗护理技术的质疑,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 66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张培环;师勇;蒋翠霞

    目的::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总结鉴别诊断经验。方法:选择66例病情较严重有明显症状表现的原发性贫血患者,其中,缺铁性贫血24例、地中海贫血11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溶血性贫血14例;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类型贫血以及健康者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水平。结果:溶血性贫血患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MCH均高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MCHC、MCH高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低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低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MCV、MCHC、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原发性贫血患者和健康者的MCV、MCHC、MCH水平变化,可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若全面下降,可能为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若MCV上升可能为溶血性贫血;若MCV、MCHC上升可能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应选择更多的指标辅助诊断。

  • 经检验不合格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原因的调查分析

    作者:夏丽

    我站根据有关规定对检测不合格的血液报废销毁,并通过短信平台或电话通知本人不合格原因,告知其以后不要再献血,以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实际工作中,仍有被淘汰的献血者再次乃至多次献血.为此,对本市经检验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本市2005年6月~2006年6月血液检验不合格(HBsAg、抗HCV、抗HIV异常)的无偿献血者1024例,再次献血12例.

  • 研究探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李付军

    目的 对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血液检测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而对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血液检测中的UA、CRE、CO2CP、Glu等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 血液分离胶管采血检测样本的准确度较高,有助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00年全国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作者:邢文革;马嵘;申子瑜;郑怀竞

    2000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部临检中心)对全国血站共进行了3次血液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质评时间分别为:5、8、11月的1~30日。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5家血站参加了质评,其中,血液中心21家、中心血站157家、血站31家、中心血库26家。评价的项目有: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红蛋白(Hb) 6项,批次为005、006、007。现汇报总结如下。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析

    作者:阿吉

    目的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析.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并且另选择同时期健康者60例作为C组.均采取肘静脉取血2 mL,进行血液检验,对比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容量(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BC)和浓度(MCHC)以及红细胞体积分布的宽度指标(RDW).结果 AB两组患者水平与C组在RBC、HB、MCHA、MCV、RDW及MCHC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在RBC、HB及RDW水平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MCV、MCHC及MCH水平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中的RBC、HB及RDW水平可为贫血鉴别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备疗效显著的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孙亮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贫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贫血类型将其分成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各42例,同时选取同期到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液检验.结果 贫血组患者RDW高于对照组,MCV、MCH、MCHC均低于对照组,且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灵敏性与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液检验鉴别诊断贫血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临床探析

    作者:迟毅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并且对影响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的1200份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检验。结果1200份血液样本中不合格份数81份,因为标本量份量造成不合格的34份(41.98%),溶血22份(27.16%),标本中凝块12份(14.81%),时间不恰当8份(9.88%)。结论为了保障临床血液检验质量,需要对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结果。

    关键词: 临床 血液检验 质量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易桂莲;涂秋华

    目的 探讨在贫血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地中海患者分成A组,50例缺铁性贫血分成B组,5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血液检验,比较三组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RBC)、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技术与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RBC/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指标情况.结果 B组Hb、RBC值均小于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DW值大于A组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RBC/MCV和RBC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MCV与MCH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贫血疾病的鉴别与诊断中,通过测定血液指标中的Hb、RBC、MCH、RBC/MCV、RDW可获得准确及可靠的信息.

  • 贫血患者开展血液检验的临床诊断鉴别价值

    作者:王江峰;石梁;夏建新;何锡坤;占双玲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贫血患者11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为地中海贫血,研究组为缺铁性贫血,比较两组红细胞平均容量(MCV)、血红蛋白(Hb)、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含量(RBC)及贫血检出率.结果 检验后,研究组MCV为(70.72±4.39)fL、RBC为(5.22±0.35)109/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为(84.57±11.83)g/L,与对照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贫血检出率为93.15%,与照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中具有较高诊断鉴别价值,且准确率高.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杨培珂;陈秀杰

    目的: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与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482例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地中海贫血207例,缺铁性贫血275例,对比两种类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PDW、MCV具备显著性差异(P<0.01),在MCH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CH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DW和MCV是贫血类型鉴别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简析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

    作者:沈瑞芳

    目的 简析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质量控制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结果 对照组的59名患者血样中的Cal99、Ca125、份癌胚抗原、C-肽、甲胎蛋白各项指标变异指数较高,观察组的59名患者血样中的Cal99、Ca125、份癌胚抗原、C-肽、甲胎蛋白各项指标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检验时运用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上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作者:何光红

    目的 通过抽取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探究这些样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从我院一年来有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中抽取200例,通过分析和统计数据,得出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 大量的实例表明,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血液标本采集误差、血液待检时间长以及患者抽血时的身体状态不佳等因素.结论 血液检查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在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医护人员特别注意,保证每个环节合规,避免出现血液检验中的误差.

768 条记录 5/39 页 « 12345678...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