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扬中市新坝镇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陆佩锋

    目的:了解社区内>65岁老年人血液检查健康状况.方法: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结果:总胆红素升高0.7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3.25%,尿素氮升高1.51%,肌酐升高0.36%,胆固醇升高2.94%,甘油三酯升高8.19%,空腹血糖升高9.65%.结论:老年人血液健康状况与年龄、生活习惯和行为因素有关,对其进行定期健康体检极为重要的.

  • 临床血液检验中的2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分析

    作者:庞绍新

    目的 探讨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采用直接法与常规法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 本文将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烧并伴全身感染症状者患者中的720例阳性血培养标本,并分别对其采用直接法与常规法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比.结果通过对720例血液样品进行BacT905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检出的420例的阳性样,其中通过直接法鉴定出G+球菌282株,而G-球菌66株,而通过采用常规法鉴定出G+杆菌332株,G-球菌88株.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82.86%,然后对阳性样行药敏试验,其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均比较高,其中G+球菌和G-杆菌的耐药、敏感、中度敏感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表明,对阳性血培养标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其检验结果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检测结果准确以及检测时间较短,因此,直接法可替代常规药敏实验对G-杆菌和G+球菌的抗菌药物敏感度进行检测.其将有效提高败血症以及菌血症的临床诊治效率.

  •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作者:邓燕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期许为血液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该文研究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基本要求,探讨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血液检验应开展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检验水平和质量,即从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加强质控.结论 血液检验影响因素较多,标本采集、抗凝剂与血量比例、标本保存等均可影响检验结果 ,必须加强全程质量控制.血液检验在医学疾病诊治有重要意义,加强血液检验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结果 正确性与准确性,对指导临床诊治有关键作用.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检验使用频率高,其结果 直接影响疾病能否正确诊断,对患者早期接受治疗有重要意义.

  • 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指标异常结果的分布与分析

    作者:王磊;黄公昌;赵睿

    目的 通过分析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指标异常结果的分布,掌握我采血点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为提升血液利用率、降低血液报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将2016—2017年该采血点采集到的16700份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血液样本的ALT、抗-HIV、抗-HCV、抗-TP及HBsAg等指标检测结果.结果2016—2017年该采血点无偿献血者共计16700人,其中ALT、抗-HIV、抗-HCV、抗-TP及HBsAg等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0.16%、0.06%、0.22%、0.29%、0.11%,2016年与2017年各项检测指标的不合格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采血点无偿献血者血液中异常率高的是抗-TP,其次是抗-HCV,且各项检验指标的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献血前应认真咨询献血者的病史,加大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教,同时应采取快速灵敏的检测办法来筛查血液,以提升血液质量,保证血液的安全性.

  • 病例式教学法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瑞明;杨晓艳

    目的 探讨和分析病例式教学法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该校2016级医学检验专业的1班60名学生学生作为研究组,以同级2班58名学生作为参考组,展开此次研究.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参考组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学生接受病例式教学法教学;教学完成以后,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同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8.4±9.3﹚分,实践考核成绩为﹙85.8±8.4﹚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学生﹙P<0.05﹚.同时,研究组学生对于病例式教学法在各项目上的认可度,均显著高于参考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献血者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与预防策略

    作者:王莹;吕海琳

    目的 研究并分析献血者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研究应对的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该站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站所采集的误差标本40例,进行回顾分析,对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经过回顾分析后发现,40例误差存在的原因为:献血者交叉打样(5.0%),样本采集原因(50.0%),标本送检原因(22.5%),标本检测原因(20.0%),标本储存原因(2.5%).结论 献血者血液检测标本出现误差与献血者本身、血站工作人员的临床水平以及检测仪器是否准确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采血的过程中要规范各个环节,以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检验准确率.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有效对策探析

    作者:乌云其木格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以及有效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该院实行血液标本检验标本4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存在误差标本的数量并分析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类型以及形成因素,并针对误差类型和因素分析相应的有效对策。结果4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存在误差的份数为50份,占总数12.5%。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抽血量不足是发生率高的标本误差因素。结论通过各种对策有效控制标本质量,强化血液检验标本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

    作者:夏厦;张国英;何芳;张云霞

    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 与该院相应科室及实验室医务人员结成研究小组,通过2016年8月—2017年3月对该院288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的分析研究,探究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结果 患者自身状态、标本采集过程、标本送检过程、标本检测过程是出现血液样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几个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论 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想要预防误差的出现,就要重视血液检验的各个环节,规范血液检验人员的操作,减小误差率.

  • 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作用

    作者:向碧霞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中的发挥的作用.方法 该院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诊治的120例贫血患者,根据贫血类型将其分为两组,60例为溶血性贫血组,60例为缺铁性贫血组,同时选择60例正常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所选患者进行血细胞检测,比较3组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存在的差异,同时比较观察组的两组患者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之间的不同.结果 通过对3组患者进行比较,溶血性贫血组患者中的RBC明显比对照组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Hb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及溶血性贫血组患者低,而3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的MCH高,3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及溶血性贫血组患者血液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血液检测能够分辨出一些贫血类型,通过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进行鉴别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贫血的筛查诊断.

  • 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控制

    作者:秦锁英

    目的 研究和分析医院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和结果控制策略,希望可以在今后工作中更好的帮助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 该文阐述报告均来自该院血液细胞检验标本,运用回顾性说明血液检验质量策略、血液检验中注意事项、血液检验结果管理.结果 做好血液检测的质量控制和结果控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判断率.血液检测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准确数据,对此,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几点看法.结论 血液检验不单单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关键参考依据,更是帮助其他系统疾病提供的重要信息,在配合临床治疗时常见、重要的基本环节之一.

  •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

    作者:丁权

    目的 探究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方法 分别选取该站常规管理期间(2009年1月,设为对照组)和强化质量控制及管理期间(2009年2月,设为观察组)的血样标本各500份,比较标本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质量不合格率和结果 异常率为1.2%和1.4%,低于对照组的3.4%和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质量控制及管理,提高血站实验室检验工作,减少血液检验的不合格情况,对临床用血安全性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方法分析

    作者:姜月红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查存在误差的11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方案.结果 110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16例为患者自身原因,占14.55%;35例为标本检验因素,占31.82%;45例为标本采集因素,占40.91%;14例为标本送检因素,占12.73%.结论 在血液生化检验,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检验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实现临床检验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提高血液检验质量.

  •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与生物安全防护

    作者:周莉莉

    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应找出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对血液检验过程采取针对性的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检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按照规范步骤采集血液标本,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血液检验,确保血液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血液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任何一项操作的疏忽或大意或遗漏均可增加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风险,因此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重视生物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生物安全管理,保证检验人员身心健康.

  • 探讨维生素C对血液检验中部分检验项目的影响

    作者:张任辉

    目的:分析在血液检验过程中维生素C对检验结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检验的30例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的研究,按照常规对30例标本进行晨血检验,然后再静滴维生素 C并进行相应的体外试验,在此之后需要再次实施采血检验。结果与静滴维生素 C 前比较,静滴后30例患者的体内试验、体外试验结果中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滴维生素C30 min后,患者的体内试验检测结果开始逐渐地恢复,并且在用药2 h后,各项指标得到基本的恢复,这一时间段的上述指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在使用维生素 C 后,其血液检验项目的指标水平会出现降低现象,但是在用药2h 后,各项指标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 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管理研究

    作者:张任辉

    该文分析血液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全面地搜集以往有关血液检验及其质量控制的文献和报道,总结当前血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质量管理措施。在当前血液检验中存在着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血液采集不规范、检验环境缺乏防护等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同时应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加强人员的培训、做好原始文件的记录工作、正确进行样本的采集工作等。

  • 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探讨

    作者:李丽

    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检验质量的控制情况,为临床诊断及临床输血提供保障。方法对该院检验科在2015年3月—2016年1月进行检验的血液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出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及预防办法。结果检验科血液检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员因素、仪器因素以及患者因素等,通过岗前培训、适宜的工作环境、及时处理血液标本及准确的检验报告等,均可以有效地避免血液检验质量的控制。结论血液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其检验结果会因多种因素而产生影响,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及临床用血安全,因此控制血液检验质量及其重要。

  • 酶标仪在艾滋病血液检验上的应用探讨

    作者:马天华

    目的:探究在血液检验中酶标仪的具体应用.方法:在临床化学检验规范操作流程的标准上,进行相应工作程序的设置,完成采血、检测、结果打印、超微量化学检验的全部过程,对酶标仪在血液检验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艾滋病为例,对三份血清进行批内、批间20次的重复检测,酶标仪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均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P<0.05);以艾滋病血清作为试验标本,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临界值为160卡门单位,当艾滋病活性达到上述标准后可通过等渗盐水将其稀释,并完成检测;在三份已确认的艾滋病单位中加入艾滋病,混合后按照艾滋病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酶标仪的标本平均回收率为98.2%,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P<0.05);在一份艾滋病血清标本进行NaOH的添加,浓度为0.4mmol/L,在显色后的不同时间进行比色,结果表明,10~90min之间显色较为稳定,显色10min后比色情况较好.结论:应用酶标仪对艾滋病的血液检验进行测定,具有准确、微量、简便、稳定、快速等优势,检验效果理想、效率高、成本低、消耗少.

  • 贫血患者血液检验中生化仪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董立志

    目的:研究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验中生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日后的贫血临床诊断提高更优质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40例贫血病患,采用生化仪进行对40例病患进行血液检验,并观察分析本组病患应用生化仪的检测结果。结果:经应用生化仪进行血液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生化仪的血液检验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5.6%(38/40),临床漏诊率为5.21%(2/40)。结论:生化仪在贫血患者血液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着较为快速、准确的优势,可有效的避免和降低临床误诊和漏诊率,从而帮助贫血病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利于病患的身体康复,值得在日后的贫血临床诊断检测中进一步普及运用。

  • 临床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浅析

    作者:晋晶;曹喜俊

    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数据,是临床检验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大量资料表明,临床实验室在实验检查的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均有可能出现分析误差,而分析前质量控制不当导致的分析误差可达60%以上,且由其导致的73%的分析误差可以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预防[1].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分析前质量控制与管理包括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储存、运输及前处理等因素成为了临床检验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2].本文就临床血液学检验各专业分析前质量控制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目的是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浅谈血液检验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的相关性

    作者:陈均平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为症状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中医将此类疾病归于"痹"、"历节"等.目前,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型与血液检验的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处于相对初步的阶段.现将近年来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研究资料进行汇总,共同探讨.

768 条记录 4/39 页 « 12345678...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