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源性肺部感染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分析

    作者:郎然;刘广义;王锡波;战松梅;黄晓哲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肺部感染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77株,采用改良Hodge方法测定碳青霉烯酶表型,采用B-last方法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CRPA及CRAB的耐药性及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2.95%和29.55%,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5.11%,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100.00%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47.75%,而对氨曲南100.00%耐药;176株PAE检出CRPA 31株,检出率17.61%,检出耐亚胺培南PAE 17株,检出率54.84%,检出耐美罗培南PAE 14株,检出率45.16%;178株ABA检出CRAB 39株,检出率21.91%,检出耐亚胺培南ABA 22株,检出率56.41%,检出耐美罗培南ABA 17株,检出率43.59%.结论 医源性感染患者CRPA及CRAB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便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

  • 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分析

    作者:石磊;段博文;高进贤;于静;赵佩

    目的 分析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菌株来源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348株,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出的重复病原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07年标准计算分离菌株的低抑菌浓度值(MIC).筛选出耐药菌株,加入7种常用抗菌药物,测定其他抗菌药物对喹诺酮类耐药菌株的药敏情况.提取耐药大肠埃希菌株的DNA,加入适宜引物,进行扩增,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在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为喹诺酮类非敏感菌株87株占25.00%,87株喹诺酮类非敏感菌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00%.大肠埃希菌中gryA耐药基因的突变主要发生于低水平的MIC耐药菌株,而parC和PMQR的耐药基因均主要发生在MIC值在4~8μg/ml、16~64μg/ml两个浓度区间的耐药菌株.gryA基因S83L、D87N两个位点,及gryC基因的S80I、A108V两个位点的突变情况在MIC值各个范围内突变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非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对很多其他的抗菌药物也具有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中的耐药基因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M IC值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暴发流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

    作者:张海峰;姚静;杜兴冉;张扬;高天明;翁晓芹;冯旰珠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时间分布规律、耐药机制及菌株同源性,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自2011年1月分离出第1株CRKP后,对随后分离的所有CRKP实时监控;检测各分离株的主要耐药基因、膜孔蛋白基因突变及插入序列 ISKpn6表达状况;对暴发流行期间分离的22株CRKP分别用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探讨其菌株同源性。结果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分离38株CRKP ,其中2011年分离率为13.2%;2012年上半年分离率为57.9%,呈暴发流行;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全年分离率分别为18.4%及10.5%。38株菌株皆产K PC‐2酶,T EM‐1、S H V的携带率及插入序列ISKpn6阳性率均为100%;DHA‐1及LAP‐2阳性率分别为47.4%及50%;膜孔蛋白编码基因 OmpK35及OmpK36的突变率分别为94.7%及100%。PFGE显示,暴发流行期间22株 CRKP分属 A1~E 7个克隆,其同源性达75%以上;MLST显示,22株菌株的优势型为ST11及ST258,各占31.8%。结论本次暴发流行CRKP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以S T 11及S T 258型为主,加强综合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遏制该菌株传播流行。

  • 老年人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张秀珍;宣天芝;陶凤蓉;陈东科;许宏涛;胡云建

    目的研究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 方法分别用双纸片增效确认试验,改良三维法、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VITEK)及Etest方法测定耐药菌产酶情况. 结果 80株肺炎克雷伯菌及143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27.5%和28.7%,CTX-M基因型分别占48%和56%;124株阴沟肠杆菌中有21.8%单独高产AmpC酶,8.1%单独产ESBLs,3.2%即产ESBLs又高产AmpC酶;71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8.3%产金属β-内酰胺酶. 结论产ESBLs、高产AmpC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是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漆坚;程献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标本经分离培养,采用美国德灵公司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配套的NC21鉴定板,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6株来源于痰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55.6%、47.5%,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7.5%、11.0%、30.0%,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20.0%,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4.6%.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机制复杂,有多重耐药的特性,能天然抵抗多种抗菌药物;希望临床医生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过程中,充分考虑其耐药机制,选用耐药率低的药物,避免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抗菌药物广泛耐药.

  • 体外氟喹诺酮类诱导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与临床分离耐药株QRDR变异的差异研究

    作者:叶晓光;韩菊梅

    目的 比较体外氟喹诺酮类诱导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株和临床分离耐药株的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基因上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QRDR)变异的差异与其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对10株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经环丙沙星诱导出耐药菌,对其gyrAQRDR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DNA序列的分析比较,并与临床分离耐药株比较.结果 发现诱导耐药菌存在着gyrA的QRDR变异,同氟喹诺酮类耐药性相关的变异有Ser 83(TCC)→Phe(TTC)、Ile(ATC);Gln106(CAG)→Leu(CTG);其中Gln106(CAG)→Leu(CTG)的变异是本研究的新发现.结论 诱导耐药菌存在着gyrA的QRDR变异,其中Ser 83(TCC)和Gln106(CAG)的变异可能是诱导耐药菌耐药的分子基础.

  •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智山;邓三季;杨燕;赵建忠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 用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的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等3种主要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 3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P和VIM型金属酶基因检测均阴性,3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OprD2基因检测均阴性,但35株铜绿假单胞菌23S rRNA基因扩增阳性.结论 研究表明湖北襄樊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不产生金属酶,但从遗传学角度证实外膜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襄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 黏质物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物膜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窦宇红;吴雄君;唐银

    目的 了解湘雅医院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药物敏感性,初步探讨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机制及黏质物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分离的158株CNS,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色法测定其黏质物量;提取黏质物并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提取的黏质物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结果 CNS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利福平较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158株CNS除1株外均产黏质物,高/低产黏质物组菌株的产黏质物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纸片扩散法测定的耐药率P>0.05;20 mg/ml的黏质物可增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MIC,对利福平无影响;提取的黏质物为糖胺聚糖,其与硫酸软骨素的迁移率相近.结论 CNS在一定条件下普遍产黏质物,进而形成生物膜,黏质物可因分子筛效应或干扰抗菌药物活性而增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的MIC,致使含生物膜的CNS耐药性增高.

  •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及其耐氟喹诺酮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吴利先;王国富;卓超;郑行萍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E试验法测定8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从中筛选28株氟喹诺酮类耐药菌,以标准敏感菌株ATCC 27853作为质控菌株,PCR扩增gyrA及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扩增产物片段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83株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标本的阳性率高71.08%;28株氟喹诺酮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在83位(ACC-ATC)有突变,导致氨基酸Thr-Ile的改变;有11株高耐药菌gyrA基因同时在87位(GAC-GGC)有突变,导致氨基酸Asp-Gly的改变;有14株耐药菌株的parC基因在87位有TCG-TTG突变,导致氨基酸由Ser-Leu的改变,未发现parC突变单独存在.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而亚胺培南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滥用,已造成细菌对其耐药率急剧升高,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密切相关.

  • 大肠埃希菌染色体、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汪一萍;陈国忠;应建飞;俞燕红;贺明阳;安敏飞;周成杰

    目的 探讨医院ICU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的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6月20株分离自ICU患者临床标本的ECO,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微量琼脂希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MIC值;采用PCR法联合检测细菌染色体介导DNA解旋酶gyrA和质粒介导的qnrA、qnrB、qnrS以及aac(6')-Ⅰ b-Cr变异体和与喹诺酮类外排有关的qepA等6种基因.结果 20株ECO gyrA基因均存在突变,其中13,15号株gyrA基因经比对与美国NCBI中已登录的gyrA基因序列均不相同,为新亚型;检出aac(6')-Ⅰ b检出3株,经比对分别为aac(6')-Ⅰ b(2株)和aac(6')-Ⅰ b-Cr(1株);qnrA基因检出1株,经比对为qnrAl.结论 ECO对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耐药主要为gyrA基因突变所致,但也有aac(6')-Ⅰ b-Cr、qnrAl的因素,值得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 质粒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杨晓燕;张永标;梁彩倩;符永玫;冯亚群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是否存在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1-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分离的无重复铜绿假单胞菌256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低抑菌浓度(MIC),应用PCR方法扩增PMQR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aac(6')-Ib-cr、qep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以确定基因亚型.结果 25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株和敏感株分别为65株和180株,MIC50和MIC90分别为0.5 μg/ml、16 μg/ml;全部菌株中只有1株检测到qnrA基因,其PCR阳性产物经测序证实为qnrA1亚型,环丙沙星对该菌株的MIC为2μg/ml;未检测到qnrB、qnrC、qnrD、qnrS、aac(6′)-Ib-cr和qepA基因.结论 国内首次从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qnrA1基因,该耐药基因介导细菌对环丙沙星低水平耐药,PMQR尚未成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

    作者:张军民;罗燕萍;张秀菊;姚艺辉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及产生机制. 方法 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先用PCR检测mecA基因,再用VITEK2 高级专家系统(AES)检测并分析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结果 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检测阳性,23株阴性;VITEK2 AES耐药机制分析,对β-内酰胺类耐药涉及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改变、获得性青霉素酶;氨基糖苷类耐药包括磷酸转移酶(2")+ 乙酰转移酶(6')双功能酶、磷酸转移酶(3')-Ⅲ、腺苷转移酶(4')(4");大环内酯类/林可霉胺类/链阳菌素B(MLSB)与MLSB固有耐药或诱导耐药有关;对四环素类耐药包括TET K蛋白导致药物外排和(或)TET M蛋白导致靶位改变;利福霉素类耐药主要为高水平耐药;MRSA对喹诺酮类均耐药,而MSSA除1株外均敏感;其余抗菌药物如呋喃妥因、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夫西地酸等均敏感. 结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具有多种耐药机制,因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VITEK2 AES能可靠推测分析耐药菌所具有的耐药机制,将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 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及I型整合酶基因研究

    作者:魏绪廷;冯莉

    目的 研究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耐药基因及I型整合酶基因.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酶烯类耐药相关的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SPM、GIM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及I型整合酶基因等6种主要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51株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SPM、GIM金属酶基因检测均阴性,16株IMP和5株VIM型金属酶基因阳性,1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oprD2基因阳性,其余37株铜绿假单胞菌oprD2基因阴性,7株产金属酶并同时伴有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49株I型整合酶基因intI 1阳性.结论 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产生金属酶,I型整合酶基因广泛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中,提示要加强对耐药基因在病原菌种属间传播和扩散的监测工作.

  • 棒杆菌属细菌药敏试验方法学评价及对喹诺酮类药物主要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杨雪静;曹俊敏;张伟珍;王原

    目的 筛选适合临床常规使用的检测棒杆菌属药敏试验的方法,分析棒杆菌属的耐药状态,为临床合理使用相关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探讨gyrA、parC基因的改变与棒杆菌属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琼脂稀释法、E-test、VITEK-AMS、微量稀释法等5种方法测试纹带棒杆菌及假结核棒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PCR扩增检测gyrA和parC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相关片段并测序,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及BlastX分析并观察氨基酸突变点,用NcoI酶进行PCR-RFLP.结果 5种方法在检测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性无差异,K-B纸片扩散法有极重大误差及重大误差,经Bowker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在AST-GP67卡片中未充分生长;37株纹带棒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94.6%,30株菌发生双突变(87位Ser突变为phe,91位Asp突变为Ala),5株菌单点突变(87位Ser突变为phe);PCR-RFLP经NcoI酶切后显示,敏感株和耐药株均产生3个条带.结论 棒杆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VITEK-2 Compact仪器法、K-B纸片扩散法不适用于棒杆菌属药敏试验,E-test、琼脂稀释法可采纳,但红霉素除外;纹带棒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gyrA基因突变引起,尤以双突变占优势,纹带棒杆菌不携带parC基因,不编码拓扑异构酶Ⅳ.

  • 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探讨

    作者:曹先伟;冀朝辉;李若瑜;付颖媛;王端礼

    目的 探讨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采用NCCLS公布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M-27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离出氟康唑(FLC)及伊曲康唑(ITC)的耐药株;随机选择4株耐FLC和ITC白色念珠菌耐药株,分别用A1-A2、B1-B2、C1-C2、D1-D2、E1-E2、F1-F2 6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其产物测序,并与NCBI网站提供的白色念珠菌参考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4株耐FLC、ITC白色念珠菌的CYP 51基因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有32个碱基发生了突变,但引起氨基酸的突变只有5个,分别是:第116位遗传密码GAT变成GAA,导致该位置的天冬氨酸(D)突变为谷氨酸(E)(D116E 1株);第117位遗传密码GCT变成GGT,导致该位置的丙氨酸(A)突变为甘氨酸 (G)(A117G 1株);第266位遗传密码GAA变成GAC,引起该位置的谷氨酸(E)突变为天冬氨酸(D)(E266D 2株);第488位的遗传密码GTT变成 ATT,导致该位置的缬氨酸(V)突变为异亮氨酸(I)(V488I 1株);其中有1株菌分别在第266 和488位同时发生了突变.结论 本研究发现5个有意义的碱基突变,引起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A117G的突变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它在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模型构建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魏树全;钟维农;郑业勤;叶惠芬;陈惠玲;赵子文

    目的 通过多种抗菌药物体外诱导构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体外模型,检测其相关的耐药机制;探讨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 PAE)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梯度浓度琼脂平皿传代诱导法,将4株细菌接种于梯度浓度的药物平皿,直至对该药产生耐药,诱导前后测定细菌的敏感性,采用E-test法对诱导前的敏感株、诱导的泛耐药株以及临床分离的泛耐药菌株进行MBL检测;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诱导前的4株敏感PAE和诱导后的4株PDRPA以及4株临床分离的PDRPA进行主动外排系统的检测,包括: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结果 经诱导后4株敏感PAE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MIC明显升高,按照CLSI耐药折点4株菌株全部转变为泛耐药菌株,4株临床分离的敏感PAE株诱导前后MBL检测均为阴性;临床分离的4株PDRPA株MBL检测有2株为阳性,诱导前的4株敏感PAE,4个外排系统均无高表达;相对于诱导前,经过诱导成为泛耐药菌株之后,4株耐药诱导株均存在MexA-OprM外排系统高表达,有1株存在MexCD-OprJ和1株MexEF-OprN高表达,全部菌株均无MexXY-OprM高表达;在临床分离的PDRPA中,有1株所有4个主动外排系统均高表达,有1株只有MexAB-OprM高表达,另外3个外排系统无高表达,另外2株4个外排系统均无高表达.结论 在体外抗菌药物的压力下,敏感的PAE可以经诱导变为PDRPA,耐药性稳定;体外诱导的PDRPA非产金属β-内酰胺酶,其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主动外排泵有关,尤其是mexAB-OprM.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亲缘性研究

    作者:陈茶;林冬玲;张妮;袁慧;张伟铮;鄂顺梅;屈平华;肖倩;黄彬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4所分院临床分离的7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性、主要耐药机制和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β-内酰胺酶GES、KPC、IMP-1、IMP-9 、VIM-1 、VIM-2、SIM、SPM、GIM、AIM、NDM、KHM、DHA、PDC、OXA-40、OXA-23等18种基因,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 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MP-9、PDC、oprD2、intⅠ1基因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0.8%、98.6%、86.1%、100.0%,KPC、IMP-1、VIM-2、DHA基因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8%、9.7%、13.9%、18.1%,GES、VIM-1、SIM、SPM、GIM、AIM、NDM、KHM、OXA- 40、OXA- 23基因均为阴性;72株铜绿假单胞菌有52株产金属酶;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株铜绿假单胞菌可分3群,每群均存在克隆传播.结论 产生金属酶是7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多基因聚类分析法对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作者:糜祖煌;秦玲

    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33株PDRPA 16S rRNA甲基化酶rmtB阳性14株(42.4%);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Ⅱ阳性17株(51.5%)、aac(6')-Ⅰ b阳性14株(42.4%)、aac(6')-Ⅱ阳性19株(57.6%)、ant(3")-Ⅰ阳性1 6株(48.5%)、ant(2")·Ⅰ阳性21株(63.6%),共有32株查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株PDR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阴性者查出16S rRNA甲基化酶rmtB基因,结论 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与产16S rRNA甲基化酶和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相关.

  • 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杨晓燕;张永标;梁彩倩;冯亚群;符永玫

    目的 了解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CRPAE)的药敏谱特征及其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低抑菌浓度(MIC),K-B纸片扩散法检测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比较CRPAE与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E)的耐药性差异;应用PCR方法扩增CRPAE的gyrA、gyrB、pa rC、pa rE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以确定基因的突变.结果 256株无重复PAE中,CRPAE 65株,CSPAE 180株,CRPAE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CSPAE(P<0.05);65株CRPAE中gyrA基因第83位密码子(ACC→ ATC)错义突变49株占75.4%,pa rC基因第87位密码子(TCG→TTG)错义突变15株占23.1%,gyrB基因第467位密码子(TCC→TTC)和第468位密码子(CAG→CAT)错义突变各1株占3.1%,未发现parE基因错义突变株;gyrA+ gyrB、gyrA+ pa rC双突变株的环丙沙星MICs高于单纯gyrA突变株.结论 CRPAE多药耐药现象严重,gyrA基因第83位密码子(ACC→ATC)突变是CRPAE对环丙沙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同时存在gyrB或parC基因突变可进一步升高CRPAE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

  • 白色念珠菌耐药株CYP51基因突变热点探讨

    作者:曹先伟;冀朝辉;万喆;李若瑜

    目的探讨耐唑类药物白色念珠菌CYP51基因突变发生热点. 方法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公布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M-27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离出氟康唑(FLC)及伊曲康唑(ITC)的耐药株;根据PCR-SSCP分析结果确定CYP51突变热点是1 364~1 774 bp之间,随机选择12株耐FCZ(MIC≥64 μg/ml)及ICZ (MIC≥16 μg/ml)的白色念珠菌用D1~D2、E1~E2 2对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其产物测序,并与NCBI网站提供的白色念珠菌参考株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 12株耐FLC、ITC的白色念珠菌,扩增CYP51基因片段长度包括突变热点在内的667对碱基,即从1 108~1 774 bp;在12株菌当中,共发现13个位点38个碱基突变,突变频率高的位点是第1 587位中腺嘌呤(A)被鸟嘌呤(G)取代;37个碱基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为无意义突变,只有1 609位的鸟嘌呤(G)被腺嘌呤(A)所取代,导致第488位的缬氨酸被异亮氨酸取代(V488I). 结论 CYP51基因突变是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之一;CYP51基因突变热点在1 364~1 774 bp之间,但92.3%的碱基突变是无意突变.

1094 条记录 7/55 页 « 12...45678910...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