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LISA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存敏;李艳艳;梁海辉;陈学丽

    目的 比较研究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验乙肝病毒(HBV)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检测感染HBV的90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用ELISA法检测HBV-M,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验HBV-DNA,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在各种形态的HBV-M阳性组合甚至全阴性组合中,通过PCR检测均能检测到DNA阳性及阴性.其中大三阳和小三阳组DNA阴性率分别为4.4%和16.7%,全阴性组DNA阴性率为5.6%.结论 血清学指标和HBV-DNA具有互补性,是能够相互依存的,临床需要将ELISA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有效结合起来进行HBV的检测.

  • 三种检测方法在支原体实验室检测中的差别

    作者:伍少莹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培养-药敏法及单纯培养法在支原体实验室检测中的差别,为临床实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58例门诊女性患者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培养-药敏法、单纯培养法检测子宫颈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不同方法对支原体感染结果的影响.结果 58例样本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支原体阳性率为39.7%(23/58),培养-药敏法检测支原体阳性率32.8%( 19/58),单纯培养法检测支原体阳率19.0%(11/58).三种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方法中荧光定量PCR法有实验室诊断价值.培养-药敏法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单纯培养法在实验室诊断价值方面比不上前面两种方法,但对设备条件有限的医疗机构仍有一定实用性.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56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景武;刘丽君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56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听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血小板减少、贫血、颅内出血、呼吸急促、咳嗽、肝功能异常、肝脏肿大以及黄疸等.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且以肝脏损伤为常见.在对此类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来对患儿尿液中的巨细胞病毒进行测定是目前为有效、简便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进行诊断时,可以对本研究中所提到的检测方法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分析

    作者:谢春福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为选择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与实或参考.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我院儿科呼吸门诊300例下呼吸系统感染者,采集咽后壁组织进行CR检测,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明胶微量颗粒凝集法抗体测定.结果 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特异性明显好于明胶微量颗粒凝集法(P<0.05).结论 荧光定量PCR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颗粒凝集法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TP-ELISA、TPPA及FQ-PCR 3种方法用于梅毒螺旋体检测的研究

    作者:唐英;潘海平;栾迪

    目的 探究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应用TP-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TPPA(明胶颗粒凝集法)及FQ-PCR(荧光定量PCR法)3种方法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一期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非梅毒患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对这2组标本均采用TP-ELISA、TPPA及FQ-PCR 3种方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FQ-PCR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应用,其检测的敏感度(92.00%)明显高于TTPA检测的敏感度(66.00%)以及TP-ELISA检测的敏感度(68.00%)(P<0.05).结论 FQ-PCR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应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应用价值较高.

  •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周寰;石怀银;吕亚莉;钟梅;朱凤伟;王琼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47例NSCLC患者癌组织中EGFR基因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状况,分析EGFR突变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受检347例NSCLC样本中,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位点147个,发生在137例样本中(39.5%),其中18号外显子占总突变6.8%,19号外显子占40.1%,21号外显子占44.9%,20号外显子占8.2%,发现外显子存在同时突变的样本10例.其中女性患者突变率(56.5%)显著高于男性患者(25.9%),二者中差异极显著(P<0.01).腺癌中变率为44.5%,鳞癌突变率为3%,低分化癌(非小细胞肺癌未分类)突变率为30.8%,腺鳞癌突变率为25%.腺癌EGFR突变率高于非腺癌(8/57),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年龄大小和取样不同与EGFR基因突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NSCLC中EGFR基因突变常见于女性、腺癌,以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第21号外显子点突变为主;利用荧光PCR法检测手术切除和穿刺活检样本突变率无明显差异,可有效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RNA与免疫方法检测蛋白的对比分析

    作者:古丽;李健;邹胜华

    目的 比较不同检测技术对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基因的表达.方法 纳入50例合格患者,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RNA与免疫方法检测蛋白.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为60%.其中对低分化类型阳性率为80%.Duke's分期的A型、D型为100%.无局部、远处转移患者阳性率分别是63.16%、72.73%.免疫方法有4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80%.其中对有局部、远处转移患者阳性率分别为96.77%、100.0%.结论 免疫方法检测阳性率较高,但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更为灵敏,对早期、低分化类型更有优势.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食管癌中Survivin基因的临床研究

    作者:钱志英;何流;潘良熹;何晓松;张成阳

    目的探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urvivin在78例食管病变患者胃镜标本中正常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组织的表达强度.结果Survivin在正常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组织中呈渐进性高表达.结论Survivin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食管癌中Survivin基因,可作为食管肿瘤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

  • 阴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腺病毒/卡莫司汀共转运系统载药量测定

    作者:钟志容;刘中兵;高岑;万瑜;石三军;张志荣;孙逊;冯朝林;曹立辉

    目的 建立一套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以测定阴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腺病毒和化疗药卡莫司汀共转运载体系统中腺病毒和卡莫司汀的含量.方法 以钙离子融合法制备共转运载体复合物;根据腺病毒(Ad5)的hexon基因序列设计用于Taqman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引物和探针序列,优化反应体系,从而准确测定腺病毒含量;优化色谱条件,建立针对共转运载体复合物检测卡莫司汀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得共转运载体复合物中腺病毒载药量为(23.2±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卡莫司汀在共转运载体复合物中的载药量为(55±2.8)%.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分别用于测定共转运载体系统中腺病毒和卡莫司汀含量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两种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 荧光定量PCR法对结核杆菌检测效果分析

    作者:郭丽

    目的 分析荧光定量PCR法(FQ-PCR)对结核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126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杆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3份,分别进行FQ-PCR、涂片镜检及结核杆菌培养,对比3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结果 FQ-PCR检测阳性率为61.90%,涂片镜检阳性率为36.51%,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40.48%,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FQ-PCR对结核杆菌进行检测的准确率较高,值得开展.

  • 荧光定PCR法检测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作者:宫航宇

    目的了解母乳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390份母乳中HCMV-DNA含量,其中236份母乳配对与患儿血液中HCMV-DNA含量作一定分析.结果可疑或确诊HCMV感染患儿母亲母乳HCMV-DNA阳性率达71.28%,HCMV-DNA阳性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血或尿HCM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CMV-DNA阴性母乳喂养的婴儿.结论HCMV感染母乳是婴儿获得性感染的主要途径.

  •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抗小儿流感的效果研究

    作者:郑健斌;张剑珲;陶建平;司徒勋;黄莉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抗小儿流感的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Western blot 检测流感NS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中IFITM1、2、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IFITM1、IFITM2、IFITM3蛋白能够抑制流感病毒NS蛋白的表达。结论 IFITM1、IFITM2、IFITM3蛋白能够抑制流感病毒NS蛋白的表达,值得临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两种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敏感性。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进行病毒分型检测,同时对患者宫颈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分型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结果使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PV,结果显示阳性有109例,阳性率为93.97%,其中16型和18型的有103例,占阳性HPV的94.49%;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PV阳性有95例,阳性率为81.89%,其中16型和18型阳性有48例,占所有阳性的50.52%,检测过程中未发现HPV其他型,其中PCR荧光定量检测阳性的患者在组织基因芯片检测中均显示阳性。结论组织基因芯片检测法可有效检测出HPV临床感染情况,相对于荧光定量PCR法来说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推广使用。

  • 三种检测方法在疟疾诊断和疗效中的应用评估

    作者:焦炳欣;华文浩;陈志海;李兴旺;杨晓玲;何艳群;周淳;周茹;郭杰

    目的 探讨3种检测方法 在疟疾诊断和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北京地坛医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的67份疑似疟疾患者血样用镜检法、OptiMAL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疟原虫的检测,并用OptiMAL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药物治疗后3 d、1周、2周的血样阴转率和疟原虫在血中的核酸DNA拷贝数进行评估.结果 镜检法、OptiMAL 法和PCR法敏感度分别为56.7%、52.2%和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71 > 0.05);三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1.1%、86.0%和100.0%;误诊率分别为13.7%、21.8%和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3.3%和100.0%.结论 OptiMAL法和PCR法在疟疾的诊断和疗效考核中,可作为镜检法的补充.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和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娇;王大明;宋春丽;刘青;肖利佳;柯娟玉

    目的 探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和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乙肝患者共4355例,采用ELISA法,对患者进行定性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患者的病毒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4355例乙肝患者,1(+)、3(+)、5(+)模式的阳性率高,与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55例乙肝患者,1(+)、4(+)、5(+)模式的患者数量多,2(+)、4(+)模式患者数量少,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同的HBV-DNA定量测定模式下,所测量出来的阳性率及HBV-DNA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提升乙肝病毒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在乙肝病毒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中的临床诊断中,应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ELISA法,为乙肝病毒的高效治疗提供依据.

  •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笑琼;秦亚军;詹剑峰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法在诊断肺炎支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院就诊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留取咽拭子和血清,分别进行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血清抗体法检验,并就快速培养法与其余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血清抗体检验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0.0%(60/200)、29.0%(58/200)和16.5%(33/200),快速培养法阳性率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快速培养法检测阳性率与血清抗体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快速培养法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检测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和灵敏性可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媲美,但装备技术要求和检测成本明显低于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敏感性和灵敏性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检测法。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不仅能有效满足临床需要,同时兼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因此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 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母亲携带病毒检测的意义

    作者:宋春兰;杜开先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中人巨细胞病毒母乳感染率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124 例确诊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母亲的母乳和全血中HCMV-DNA 含量,并同时测定母亲血浆中HCMV-IgM.结果 FQ-PCR 检测HCMV DNA 乳汁的阳性率为69.4%,全血的阳性率为23.4%;HCMV-IgM 阳性率27.4%.母乳HCMV-DNA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全血HCMV-DNA 及特异性抗体IgM 的阳性率(P < 0.05).结论 感染巨细胞病毒患儿的母乳中带毒率高,母乳感染HCMV 可能是婴儿获得性巨细胞感染的主要途径.

  • 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辉;吴冬生;方敏;董丽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不同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对100份献血者血浆标本的HBV DNA和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乙型肝炎标志物呈阳性的各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毒DNA复制.大三阳(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的阳性率和HBV DNA拷贝数平均值分别为96.0%和3.12×108,小三阳(HBsAg、HBeAb和HBcAb三项阳性)的阳性率和HBV DNA拷贝数平均值分别为86.7%和5.88×105,HBsAb和HBeAg二项阳性的阳性率和HBV DNA拷贝数平均值分别为50.0%和6.01×104,HBsAb、HBeAb和HBcAb三项阳性的阳性率和HBV DNA拷贝数平均值分别为45.5%和2.30×104,其他血清标志物阳性组合的阳性率和HBV DNA拷贝数平均值均较低.以大三阳的阳性率和HBV DNA含量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可靠的优点,可真实反应HBV感染和复制状态,可为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传染性判断、治疗监测及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 多种埃博拉病毒检测技术在塞拉利昂的应用比较

    作者:刘威;张秀山;陈勇;张文义;贾雷立;张传福;刘超

    2013年底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并迅速蔓延,塞拉利昂成为疫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第二批援塞移动实验室检测队按照中国的统一部署,赴塞拉利昂执行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检测任务.塞拉利昂卫生基础设施落后,为了找到适合该国国情的埃博拉病毒检测方法,我们比较了荧光定量PCR法、胶体金法、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法(RPA)在埃博拉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的结论是:荧光定量PCR法作为目前检测的金标准,其地位不可撼动;胶体金法因较低的敏感性不适合应用于埃博拉病毒的检测;2种恒温扩增法—LAMP法和RPA法因其操作简单且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卫生条件比较落后的非洲国家.

  • 环介导技术在细菌性痢疾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张瑞莲;玄立印;王海连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检测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病例志贺菌.方法:应用Primer Explorer V5软件设计针对志贺菌的保守区引物,建立LAMP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LAMP法和分离培养法三种方法,对760例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度、灵敏度试验,与荧光定量PCR、培养法进行比对.结果: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P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LAMP法使用水浴锅进行等温扩增,结果可在可见光或紫外灯下直接肉眼观察.LAMP检测方法灵敏特异,简单快速,无需特殊仪器,可广泛用于基层疾控医疗机构志贺菌的检测.

6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