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53在苯并[a]芘诱导所致p21和细胞周期蛋白改变中的作用

    作者:张夏男;李跃纲;贾效伟;刘秉慈;叶萌

    目的 探讨在苯并[a]芘(B[a]P)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中p53蛋白对p21、cyclin D1和CDK4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向转染p53小干扰RNA(p53 siRNA)质粒的HELF细胞即p53-H细胞组、载体CMV的HELF细胞即HELF/CMV细胞组中分别加入2μmol/L B[a]P作用24 h,向p53化学抑制剂Pifithrin-α(PFT-α)组即HELF/CMV+ PFT-α细胞组中同时加入2μmol/L B[a]P和20 μmol/L PFT-α作用24 h,各组同时设立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53、p53-ser20以及p21、cyclin D1和CDK4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利用免疫沉淀方法分析p53蛋白对p21、cyclin D1以及CDK4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利用PFT-α或p53 siRNA技术抑制p53蛋白后,B[a]P诱导的p53蛋白20位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和p21蛋白水平的增高受抑制,B[a]P诱导的cyclin D1水平的增加不受影响,CDK4的水平不受B[a]P的影响;免疫沉淀实验结果表明,B[a]P引起的p21和CDK4结合的增加受到抑制,B[a]P引起的p21与cyclin D1结合的增加不受影响,cyclin D1和CDK4的结合不受B[a]P的影响.结论 B[a]P通过p53-ser20影响人胚肺成纤维细胞p21和CDK4的结合.

  • 苯并(a)芘通过活化蛋白-1非依赖性通路诱导细胞中p53蛋白过表达及高磷酸化

    作者:叶萌;刘秉慈;贾效伟;高艾;焦石;张凤梅

    目的 探讨笨并(a)芘[B(a)P]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中p53蛋白、p53磷酸化水平及亚细胞分布和活化蛋白-1(AP-1)活性的改变,以及p53与AP-1的上下游关系.方法 转染p53小干扰RNAp53 siRNA质粒(p53-H)、载体CMV的HELF细胞(HELF/CMV)和转染AP-1荧光报告质粒的HELF细胞(AP-H)无血清培养48h后,加入2μmol/L B(a)P作用24h,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p53蛋白及p53磷酸化的改变,利用细胞核、细胞浆分离技术观察其亚细胞定位,用荧光检测法检测AP-1的相对活性.用AP-1的化学抑制刺curcumin抑制其活性,用p53的化学抑制剂pifithrin-α(PFT)抑制其表达,观察了二者的上下游关系.结果 2μmol/L B(a)P作用24h后细胞内p53蛋白及p53蛋白20位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增加,并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AP-1的活性增加.抑制AP-1活性后,对B(a)P诱导的p53蛋白含量增加没有明显的影响;抑制D53表达后,对B(a)P诱导的AP-1活性的增加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B(a)P通过AP-1非依赖的信号通路引起人胚肺成纤维细胞p53蛋白含量的增加.

  • 辛硫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NA损伤、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闫建国;周亚莉;邢雪琨;方方;朱振东;王松涛

    目的 研究辛硫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DNA的损伤作用及其对氧化损伤、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Percoll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正常传代.取第3代BMSCs,调整细胞密度为1.0×106/瓶,当细胞至亚融合状态,分别以0(对照)、0.2、2和20μ g/L的辛硫磷浓度染毒24h.采用MTT法检测BMSCs的存活率,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BMSC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 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BMSCs的DNA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BMSCs的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2~20μg/L辛硫磷染毒24h,可诱发大鼠BMSCs的DNA损伤,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各染毒组大鼠BMSCs的存活率、SOD和CAT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辛硫磷染毒可以诱导大鼠BMSCs 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P<0.05).结论 辛硫磷可诱导大鼠BMSCs氧化损伤、DNA损伤、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 P16、P53、IMP3表达水平在子宫内膜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王瑜

    目的 探讨P16、P53、IMP3表达水平在子宫内膜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妇科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P16、P53、IMP3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表达阳性率的对比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P53在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4%,在观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6.7%;P16在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1.1%,在观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IMP3在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4%,在观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5.6%,两组受检者的P16、P53、IMP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53与IMP3的表达呈正相关(r=0.207,P<0.05),P16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243,P<0.05),P16与IMP3的表达呈负相关(r=-0.758,P<0.05).结论 P16、P53、IMP3在子宫内膜癌中都呈现异常表达状况,且三者可互相影响,从而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共同促进作用.

  • PIDD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世柏

    目的:PIDD基因是新发现的p53蛋白诱导凋亡信号途径的下游基因,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关系,探讨其在肝癌组织的价值.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41例、癌旁组织16例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PIDD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PIDD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组织分化、肿瘤大小以及术后复发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其表达与p53表达之间的联系.结果:肝癌组织中PIDD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肝脏组织(P<0.001)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低(P<0.001),分化越差,表达水平越低(P<0.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大小之间无明显关系,而与患者术后的复发时间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IDD水平越低,复发时间越短(P<0.001).结论:PIDD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下降,分化越差的组织,其表达水平越低,且与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之间有密切关系,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患者的一个独立指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IDD P53
  • EGFR、ERCC1、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者:滕长国;赵小云;马侦;杜悦;孙凯;张煦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表观遗传乃至基因表达等层面的研究有7可喜的成果,发现了许多分子标记物,EGFR、ERCC1、p53是重要的三种,研究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风险评估,有利于早期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 女性宫颈病变组织P16、P53和Ki67的表达与高危HPV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秀利;张晓红;陈丽君;霍雪娥;谭小燕;王建

    目的 比较P16、P53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低年龄和高年龄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高危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16、P53和Ki67在低年龄组(18~35岁)94例和高年龄组(36~68岁)200例的基因表达情况,荧光定量检测HPV-DNA.结果 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中高危HP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P16、P53和Ki67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的表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HPV患者P16、P53和Ki67的表达随着病变的进展,表达程度有增高的趋势.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患者中,随着P16、P53和Ki67的表达强度增加,高危HPV阳性检出率增加(P<0.05).结论 宫颈病变高危HPV感染患者,P16、P53和Ki67可能对促进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

  • CerbB-2、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裘文娟

    目的:探讨CerbB—2、P53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宫颈鳞癌石蜡切片中CerbB-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CerbB-2、P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5%、83.4%;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成正相关(P<0.05);CerbB-2与肿瘤直径、脉管浸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P53可以作为判断宫颈鳞癌预后的指标,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抑癌基因p53、p16的变异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汪万英;赵芳芳;何杰;俞兰;张琼;姚敏

    目的探讨P53、P16抑癌基因和细菌L型感染与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氏染色方法检测了101例卵巢肿瘤中的P53、P16基因的表达,以及L型菌的检出率.结果恶性肿瘤中P53蛋白产物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16蛋白产物的表达率恶性肿瘤则低于良性肿瘤(P<0.01).两种抑癌基因的指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1-P<0.05).而细菌L型的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P53基因蛋白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异常表达,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呈负相关,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极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他们与抑癌基因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壶腹周围癌的E-钙粘素及p53表达

    作者:罗彦英;崔乃强;智良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中的E-钙粘素(E-Cd)及p53表达,及与分化、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壶腹周围癌组织和11例炎性壶腹部粘膜组织E-Cd及p53的表达.结果①11例炎性壶腹部粘膜中5例可见E-Cd表达,3例为正常表达,2例粘膜不典型增生处呈杂合性表达;73%(31/44)壶腹周围癌E-Cd异常表达;86.7%中、低分化肿瘤(13/15)E-Cd表达异常;浸润范围广泛的肿瘤81.8%(27/33)E-Cd表达异常;有转移的肿瘤中81.25%(13/16)E-Cd表达异常;②11例炎性壶腹部粘膜中2例粘扭不典型增生处p53呈阳性表达;38.6%(17/44)壶腹周围癌p53阳性表达;③p53阳性表达肿瘤76.5%E-Cd异常表达,其中69.2%肿瘤浸润范围广泛.结论①E-Cd表达异常是壶腹周围上皮性恶性肿瘤的恶性表型之一,且其异常表达率较高;E-Cd表达异常与壶腹周围癌的分化、浸润及转移有关;②p53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展期肿瘤的侵袭能力.

  • 食管鳞癌中c-erbB-2和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汪良芝;沈云志;陈同钰;赵建妹;鲁常青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观察6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0例切缘食管粘膜中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28.4%(19/67)和67.2%(45/67),与食管切缘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erbB-2还与食管鳞癌漫润程度有关(P<0.05);p53蛋白还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部位及肿瘤大小无关;c-erbB-2和p53蛋白呈联合阳性表达倾向,二者双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0%(8/10),明显高于其它组合(P<0.01).结论c-erbB-2和p53蛋白对判断食管鳞癌病人淋巴结转移是有用的指标.

  • P53与Ki-67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马爱国;罗志谋;浦文兰;张杰

    目的研究胆囊良恶性病变中P53蛋白和Ki-67抗原的生物学意义,探讨胆囊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与P53和Ki-67的表达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染色法,检测50例胆囊癌和6例胆囊腺瘤组织中P53与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胆囊癌中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19/50)、56%(28/50).与胆囊癌的病理类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P53蛋白表达与Ki-67抗原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P53和Ki-67 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胆囊癌中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效而可靠的标记物.

  • p16、p53、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

    作者:赵艳;朱静

    目的:探讨p16、p53、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不同级别的CIN患者100例,同时选择同期炎症较轻且鳞状上皮正常的宫颈炎患者10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选择4μm厚刀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标记p16、p53、ki-67,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对照组p16、p53、ki-67均为阴性,而观察组p16阳性率95.0%,p53阳性率47.0%,Ki-67阳性率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IN的分级越高,阳性率越高,CINⅠ~Ⅲ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阳性率远远高于p53阳性率(P<0.05).结论:p16、p53、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特别是p16和ki-67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分级诊断的辅助方法.

  • P53、PS2在新辅助化疗中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景臣;刘薇;毛大华

    目的:探讨P53、PS2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3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经空芯针穿刺,经免疫组化确定P53、PS2表达情况。结果:4~6个周期的密集新辅助化疗后有完整化疗评价结果135例,化疗总有效率76.3%;P53阳性79例、P53阴性56例,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1.01%、69.64%;PS2阳性65例、PS2阴性70例,化疗有效率分别为72.31%、80.00%;P53、PS2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53、PS2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敏感因子。

  • MBL/MASP-2/P53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作者:段廷旺;周永宁

    目的:检测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MASP-2)及P53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收治胃癌患者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BL和MASP-2及P5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组织,MBL和MASP-2均表现为低表达,而在癌旁组织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P<0.05)。P53主要在胃癌组织胞核中表达,P53阳性表达率51.66%(31/60)。结论:MBL和MASP-2在胃肿瘤及发生发展中表现了一定的作用。

  • 三阴性乳腺癌中P53和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潘如燕;曹源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P53及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0例,检测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中P5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和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 Ki-67的表达量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Ki-67可以作为判定TNBC预后效果的独立指标。

  • 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L-OHP+5-FU化疗药的相关性

    作者:郭腾;王家宏;国强;赵艳飞

    目的 探讨P53在胃癌组织(T)和癌旁组织(N)中的表达及其与L-OHP+5-FU化疗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包头市肿瘤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病理诊断明确的胃腺癌患者资料75例,且满足术后以L-OHP+5-FU为主的联合化疗至少6个周期,用RT-PCR方法检测P53在T和N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P53在T和N中的表达量分别是(2.66±0.68)和(2.84±0.83)(P=0.036,P<0.05);②T和N中P53的表达量与L-OHP+5-FU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分别是(2.50±0.66),(3.03±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5).结论 胃癌患者P53的表达量与L-OHP+5-FU化疗药物敏感性有相关性,P53在T和N中的表达量可作为L-OHP+5-FU临床化疗选择方案的预测因子.

  • 十二指肠液反流对大鼠食管上皮病理学、DNA异倍体和p53蛋白、 Glut1表达的影响及铝碳酸镁的保护作用

    作者:游军;陈曦;张正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十二指肠液反流对食管上皮的损伤,了解食管病变进程中某些标志物的表达,评价铝碳酸镁对食管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160只S-D大鼠,手术制作十二指肠液反流组(A、B组)和正常空白对照C组,A组管喂铝碳酸镁,B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0周处死大鼠,对食管上皮行病理学、电镜观察及DNA异倍体、p53、Glut1检测.结果:B组的炎症程度、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B组有1例食管腺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DNA异倍体及p53、Glut1的表达均高于A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液反流能损伤食管上皮,造成食管的多种病变:DNA异倍体、p53、Glut1的表达与这些食管病变有相关性;铝碳酸镁能保护有十二指肠液反流的食管粘膜,预防及减少因其所致的病变.

  • P53抗体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俊良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正常组织.结论:P53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1].

  • C-erBb-2和P53在宫颈鳞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杜蓉;杨正斌

    目的:探讨C-erBb-2和P53表达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54例宫颈鳞癌C-erBb-2和P53表达.结果:在宫颈鳞癌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27.78%、P53阳性表达率为29.63%.C-erBb-2和P53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和P53两者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rBb-2和P53与宫颈鳞癌的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与判断宫颈鳞癌的预后.

4476 条记录 2/224 页 « 12345678...2232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