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诱导型NOS与p53、Bax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意义

    作者:任天荣;章明;朱有法;任国良;陈小青;潘剑威;任国平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凋亡诱导基因p53、Bax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NOS及p53、Bax蛋白在16例慢性胆囊炎、11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腺肌瘤增生及24例胆囊腺癌中的表达. 结果 1.在胆囊良恶性病变的胆囊壁中均有iNOS、Bax表达,在胆囊腺癌中iNOS、Bax表达下降(P<0.05),p53仅在部分胆囊腺癌细胞核中有较强阳性表达;2.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iNOS与Bax表达呈正相关(P<0.01),p53与Bax表达呈负相关(P<0.01). 结论慢性胆囊炎尤其是慢性胆囊炎伴腺肌瘤增生是胆囊腺癌重要的危险因素,NO是重要中介分子,NO诱导胆囊良性病变恶变的作用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 小鼠脑皮质p-Akt、p53在缺血再灌后处理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冉芳;崔颖;高俊玲;田艳霞;李冉;刘媛媛;崔建忠

    目的 观察p-Akt、p53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及缺血后处理(IPO)后在脑皮质区的表达规律,探讨p-Akt、p53与IPO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272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I/R)组、PI-3K/Akt抑制剂LY294002(LY)组和缺血后处理(IPO)组.I/R组、LY组与IPO组均实施缺血90min之后再灌注,IPO组在持续再灌前采取再灌15s、缺血15s、再灌15s的循环,共3个循环.于再灌后30min、1h、3h、6h、24h、48h分别取材,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Akt,p53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区p-Akt和p53蛋白表达量.结果 Sham组、I/R组和IPO组的非缺血脑半球皮质p-Akt有微量表达.与Sham组相比,I/R组再灌后30min缺血区皮质p-Akt增加,1h达高峰,6h逐渐降低,24h降至Sham组水平并持续;p53再灌后6h增加,24h达高峰,48h回落.各相应时间点IPO组较I/R组p-Akt增高(P<0.05),p53降低(P<0.05).LY组p-Akt低于I/R组(P<0.05),p53高于I/R组(P<0.05).顶叶脑组织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规律一致.结论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p53表达及增强p-Akt表达有关.

  • 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睾丸组织细胞Rb/p5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郭凯华;高福禄;牛嗣云;王小杰;陈龙

    目的 通过检测Rb、p16、p53、p19、p21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何首乌饮抗大鼠睾丸组织衰老的机制. 方法 选用8周龄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何首乌饮高、中、低剂量组、何首乌丸剂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2只,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磷酸化Rb蛋白(pRb)、p16、p53、p19、p21在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 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Rb、p53、p16、p19、p21表达明显增加,pRb表达明显减少(P<0.05);何首乌饮、何首乌丸组能显著提高pRb的表达,降低Rb、p53、p16、p19、p21表达(P<0.05),何首乌饮高剂量组调节作用大于其他各组(P<0.05). 结论何首乌饮通过调节睾丸组织Rb/p53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 p53/Rb细胞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

    作者:牛嗣云;陈龙;高福禄;陈志宏;王小杰;郭凯华;许倩;周晓春

    目的 通过检测p53、Rb、p16、p19、p21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探讨p53/Rb细胞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在睾丸组织衰老中的意义. 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RT-PCR方法 检测p53、Rb基因在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睾丸磷酸化Rb、p16、p19、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睾丸组织p53、Rb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睾丸组织与正常组比较:p16、p19、p2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而磷酸R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 结论 Rb/p53细胞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发生明显改变,Rb/p53细胞转导通路阻滞可能在睾丸组织的衰老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 亚硒酸钠对实验性胃癌形成的作用及对P53和P16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衍萍;唐军民;唐岩;高慧英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实验性胃癌形成的作用及对p53和p1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20mg/kg)给大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10 d,以诱导大鼠胃癌形成.观察到实验的第43d,用HE染色病理诊断和AB-PAS方法探讨了硒在MNNG诱导Wistar大鼠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在此过程中p53和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变化,并对以上结果进行定性、定位、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饮水中加入2 mg/L和4 mg/L的亚硒酸钠加重胃黏膜的糜烂、出血,促进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P<0.05),在MNNG诱癌过程中发生了浆膜下平滑肌瘤,亚硒酸钠可以增加平滑肌瘤的发生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53阳性产物定位在胞核和胞质,主要在胞质;实验对照组、低硒组、高硒组的p53蛋白染色的平均光密度(M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p16蛋白阳性产物表达在大鼠胃腺和胃上皮细胞核内;实验对照组、低硒组、高硒组的MA值比正常对照组略有升高(P>0.05).结论在MNNG所致胃癌的过程中,饮水中加入2 mg/L,4 mg/L亚硒酸钠可以促进胃黏膜的糜烂、出血、肠上皮化生,提示亚硒酸钠并不能降低大鼠胃癌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癌基因p53的突变与p16的异常表达有关.

  • 低氧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及p53的表达

    作者:宋海邦;瓦龙美

    目的研究低氧时小鼠肺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及凋亡相关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用雄性昆明小鼠,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仓浓度分别为10%、7%、5%.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小鼠在低氧条件下肺组织中HIF-1α及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肺组织HIF-1α无表达.p53少量表达;低氧组HIF-1α及p53蛋白表达均增加,并且随低氧时间的延长及低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HIF-1α及p5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7). 结论低氧可诱导小鼠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增强,同时肺组织p53蛋白的表达上调,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说明HIF-1α有可能参与肺组织p53蛋白表达的调节,进而调节凋亡的发生.

  • 中药何首乌饮抗大鼠卵巢组织衰老的机理

    作者:张娜;李亚丽;牛嗣云;高福禄;陈雪;郭丽娜;赵素英

    目的 讨何首乌饮抗大鼠卵巢组织衰老的机理.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法制造雌性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预防组在造模的同时以中药方剂何首乌饮灌胃.应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p53、p19、Rb及p16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Rb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何首乌饮明显抑制了衰老大鼠卵巢组织中p53、P19arf、Rb以及p16基因表达的上调趋势(P<0.05),且明显降低了衰老大鼠卵巢组织中Rb及p16蛋白的表达(P<0.05). 结论何首乌饮抑制衰老途径中关键的调节因子p53、P19arf、Rb及p16的表达,从而起到抗大鼠性腺衰老的作用.

  • 人脑胶质瘤中LN、FN及p53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其侵袭微生态系统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林志雄;张鹏飞;江常震;陈振斌;何理盛;陈锦峰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及突变型p53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与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tumorous invasion microecosystem,TIMES)的相关性. 方法利用透射电镜观察TIMES中微血管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价LN、FN、p53的表达情况,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1.脑胶质瘤微血管基底膜(base membrane,BM)连续,多数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并与LN、FN染色结果相一致,也与p53染色与否有关,p53阳性染色者BM增厚较p53阴性者明显.2.LN、FN在所有胶质瘤微血管BM及内皮细胞上呈阳性染色,恶性程度越高,BM上LN、FN染色阳性越强,血管管壁越厚(P<0.01和P<0.05),而瘤细胞未见染色.LN在脑内转移瘤BM和内皮细胞上却未见染色,但可见散在瘤细胞浆膜染色;FN在脑内转移瘤上的染色则与脑胶质瘤相类似.3. 45例胶质瘤中p53阳性染色21例,其p53阳性染色与否也与BM上LN、FN染色结果存在密切正相关(P<0.01).p53阳性染色率在脑内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中无统计学差别(P>0.05). 结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LN、FN的过分表达可能是脑胶质瘤TIMES中BM形态学增厚的原因之一,p53对TIMES的影响也与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状态有关.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TIMES的调控者之一.

  • 二乙基己烯雌酚诱发成年仓鼠睾丸生精异常及对生精细胞表达bcl-2、P53和cadherin的影响

    作者:杨筱珍;陈耀星;王子旭;佘锐萍

    目的探讨在二乙基己烯雌酚(DES)诱发成年动物生精异常过程中,原癌基因bcl-2、p53及黏附分子cadherin在生精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旨在阐明DES诱发生精异常的作用机理. 方法成年雄性仓鼠皮下注射DES连续7 d后,取其睾丸,进行光镜及电镜的观察和原癌基因bcl-2、p53及黏附分子cadherin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DES处理组的成年仓鼠睾丸生精细胞发育异常,bcl-2和p53表达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增加,并以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较为明显.生精上皮中cadherin的表达比对照组有明显减少.结论DES增加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表达bcl-2和P53;同时抑制cadherin表达,是诱发成年仓鼠生精异常的原因之一.

  • 锌对疼痛后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海马神经元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月静;张海燕;廉洁;姚宏波;孙丽慧;张萌

    目的 探讨锌对第5腰椎(L5)脊神经结扎横切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PP)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海马组织中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小鼠(C57/BL6)48只,随机分为3组(n=16),对照组(con),NPP组及高锌NPP组(Zn-NPP).对照组仅暴露L5脊神经不结扎,NPP组施行L5脊神经左侧结扎横切(L L5-SNT)手术,Zn-NPP组施行左侧L5-SNT手术后饮用硫酸锌水溶液.3组术后第29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P53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NPP组(21.03±12.08) m/s,Zn-NPP组(16.97±8.59) m/s及con组(8.74±3.61)m/s,隐藏平台潜伏期逐渐缩短(P<0.05),并穿过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及路径占总游泳时间和总路径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on组(1.88%),Zn-NPP(16.12%)及NPP组(33.17%)凋亡率逐渐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on组,Zn-NPP组及NPP组的P53阳性表达吸光度值在CA1区分别为27.42±7.08、37.52±10.58及53.31±9.26;CA3区分别为29.51±8.31、36.21±7.91及56.71±8.09.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on组,Zn-NPP组及NPP组的P53表达吸光度值分别为0.12±1.01、0.37±1.13和0.86±1.22,吸光度值逐渐增多(P<0.05).结论 锌可改善NPP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 p53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小鼠脑皮质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李晓晖;李冉;田艳霞;崔颖;崔建忠;王凯杰;高俊玲

    目的 探讨p53蛋白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小鼠脑皮质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72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术后观测6个时相点:0h、3h、6h、9h、12h、24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53、p-Akt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RT-PCR技术检测皮质p53、p-Akt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质p53、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ham组p53有微量表达;与Sham组相比,SAH组的损伤侧脑半球皮质p53蛋白水平增加,6h达高峰,之后开始回落.SAH组的p-Akt表达在3h开始增加,并持续至24h.LY组p-Akt表达明显低于SAH组(P<0.05),p53则高于SAH组(P<0.05).Western blotting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 小鼠蛛网膜下腔岀血后早期p53及p-Akt表达增加;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调控p53的表达,在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起到脑保护作用.

  • 红毛五加多糖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和核转录因子p53、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程媛;战军;唐岩;李枫;唐军民

    目的 探讨红毛五加多糖(AGP)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以及对细胞核转录因子p53、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DMEM培养基内加入不同浓度AGP(0.15625、0.3125、0.625、1.25、2.5 g/L)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 1d、3d、5d、7d后,用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WST-1测定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用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c-myc的表达.结果 WST-1法显示,不同浓度AGP作用3d、5d、7d后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制率与AGP剂量、作用时间呈依赖性.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显示,AGP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后,其细胞的c-myc表达明显减弱,并向细胞质内聚集;而免疫印迹法显示p53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AGP具有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的作用,这可能与AGP下调c-myc表达、上调p53表达有关.

  • 进展期胃癌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步召德;王建伟;郑志学;孙宇;李子禹;张卫光;季加孚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根治术并第10组淋巴结清除的1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p5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6.2%(94/142),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6.2% (23/1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mann分型、浸润深度、第4s组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分子标志物Ki-67、MMP7、p53的表达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第4s组淋巴结转移是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第4s组淋巴结阴性者,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8%;第4s组阳性者,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6.6%.结论 第4s组淋巴结转移是进展期胃癌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但是尚不能将其阴性预测几率降至5%以下.我们不能有效预测第10组淋巴结阴性胃癌病例.

  • 小鼠肺发育中细胞增殖与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

    作者:王樯;黄中新;夏潮涌

    目的探讨小鼠肺发育过程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肺发育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不同发育天数的小鼠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TUNEL法,观察细胞增殖与凋亡及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 结果 1.胎14和16 d肺PCNA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之后PCNA阳性率逐渐下降;生后4到14 d,又恢复低水平的细胞增殖;2.小鼠肺发育过程中出现两个细胞凋亡高峰:即胎14至16 d及生后7 d;3.bcl-2阳性表达开始于胎19 d延续至生后14 d,仅见于近端支气管上皮及血管平滑肌细胞;4.小鼠肺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未见p53阳性细胞. 结论小鼠肺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相伴存在,肺发育中的结构分化与两者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肺发育中bcl-2的表达可能在于抑制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可能不依赖p53基因的调控.

  • p53-Ser392的磷酸化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刘景利;石新丽;崔澂;任来峰;郑文广;李明远

    磷酸化是p53转录后修饰常见的方式,但对p53-Ser392的磷酸化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知之甚少。我们就p53-Ser392的磷酸化状态对野生型及突变型p53功能的影响、放疗化疗因素及蛋白激酶对p53-Ser392的磷酸化水平的调节和p53-Ser392的磷酸化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

  • 胚胎干细胞磷酸酶的研究进展

    作者:隋宇玢;陈文佳;尹新华;齐永芬

    胚胎干细胞磷酸酶(embryonic stem cell phosphatase,ESP)是在骨、性腺、胚胎等组织中高表达的一种跨膜受体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研究表明ESP可能介导细胞分化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参与成骨细胞以及生殖细胞的分化过程.ESP还能够抑止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癌症发生.近年的研究发现ESP可通过在成骨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影响骨钙素的活性从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提示ESP在骨骼的内分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骨骼对机体能量代谢稳态的调节.

  • DNA放射损伤与p53

    作者:钱鑫;朱应葆

    电离辐射等多种因素可以引起DNA损伤,表现为碱基改变、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和DNA单链断裂(Single-strand breaks, SSBs)等多种形式.DNA损伤后,细胞发生应答,即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或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减少损伤引起的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组不稳定.在细胞应答过程中,p53蛋白水平和活性均发生变化,介导细胞周期阻滞、程序性死亡,并直接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

  • MGMT及P5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林英;黄世章;郝卓芳;廖德贵

    目的探讨MGMT及P5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对39例人脑胶质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GMT和P53蛋白的表达,观察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和肿瘤恶性度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间MGMT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区别(p=0.496745),但表达强度却明显不同(p=0.018781),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r=-0.629,p<0.05).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p=0.027648)和表达强度(p=3.5×10-118)在不同恶性程度肿瘤间都有明显差异,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575,p<0.05).MGMT的阳性表达强度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呈明显的负相(r=-0.750,p<0.05).结论 MGMT表达减弱和P53表达增强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其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MGMT P53
  • 野生型p53对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海华;王宪富;张泽平;王秀梅

    目的探讨外源性野生型p53对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通过向肺癌细胞中分别转染携带有荧光蛋白基因的野生型P53基因和突变型P53基因,而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表达;中性红和MTT染料摄入法测定细胞生长活性. 结果 p53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之融合蛋白表达定位在胞浆和胞膜;经中性红和MTT两种方法测定,外源性野生型p53对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OD值分别为 0.71 ±0.081(OD540)和0.65±0.059(OD490),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53外显子5~8可在肺癌细胞中获得表达并对细胞生长活性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肺癌 P53
  • 黏液表皮样癌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徐胜美;吴铭;陈灼怀

    目的了解p53,bcl-2和c-erbB-2蛋白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分布,评价其对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1例黏液表皮样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p53,bcl-2和c-erbB-2表达.结果c-erbB-2蛋白在正常涎腺的分布特征为导管上皮全部阳性(10/10),而腺泡上皮仅有1例阳性(1/10);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低于正常涎腺,但阳性强度高于正常涎腺;p53蛋白在正常涎腺及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5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p53蛋白在高低分化两组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也有差别(P<0.05);bcl-2在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有高于正常涎腺的趋向结论在正常涎腺中c-erbB-2 主要分布在导管上皮.黏液表皮样癌和正常涎腺在p53,bcl-2和c-erbB-2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差异.p53阳性表达的患者多具有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征,但未能发现在黏液表皮样癌表达bcl-2和c-erbB-2的预后意义.

4476 条记录 8/224 页 « 12...567891011...2232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