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活喜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龙建安;徐毅;汤启勋;谷洪

    目的:观察肝活喜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Ⅱ、Ⅲ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选取62例Ⅱ、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用肝活喜片配合TACE治疗,并与31例使用肝复乐片配合TACE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症状积分,近期疗效及半年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2年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活喜片配合TACE是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的理想方法.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及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桦;廖洪;梁志强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中药癌消软肝煎(Aixiao Ruanganjian,AXRGJ)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中药治疗组(综合组)41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放介组)44例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介入组)39例,3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生存率、免疫力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综合组、放介组和介入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77.3%和53.8%,综合组和放介组的总有效率与介入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2天、341天和281天.综合组和放介组的中位生存期与介入组的中位生存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生存率综合组分别为80.5%、43.9%和14.6%;放介组分别为77.3%、40.9%和13.6%;介入组分别为53.8%、28.2%和7.7%;综合组和放介组的生存率与介入组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力(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综合组优于放介组与介入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及中药癌消软肝煎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安全可靠.

  • 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TGFβ1、VEGF、bFGF浓度变化

    作者:孙薇薇

    目的:察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浓度变化.方法:机选择64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患者治疗药物相同,验组患者行TACE术,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患者TACE术前3天和术后两周血清TGFβ1、VEGF、bFGF浓度.结果:疗后两周患者血清TGFβ1、VEGF、bFGF浓度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CE的远期疗效欠佳,能是其引起HCC患者血清TGFβ1、VEGF、bFGF过表达,致肿瘤血管增生、侧枝循环形成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抑制.

  • 肝细胞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降期后二期切除的初步报告

    作者:李川江;周杰

    目的 探讨不可一期切除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降期治疗后,二期再行根治性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经TACE及口服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治疗、成功降期后再行二期切除的21例HCC病人的临床资料.该组病人平均年龄45.5岁(20~67岁),肝切除手术后持续服用索拉非尼.结果 该组病人经TACE联合口服索拉非尼成功降期,降期治疗所需时间平均为52.3 d.降期后实施左、右半肝切除分别为5例和3例,扩大左半肝切除1例,扩大右半肝切除1例,肝脏区段切除11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56.3 ml(150~1 20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243.3 min(145~365 min).经过12~62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0.1个月),1、2、3年的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6.2%、52.4%、43.6%,复发后病人再次接受TACE、放疗、射频消融等综合治疗者5例,接受再次手术切除的病人3例,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7%、71.4%、57.1%.结论 TACE联合口服索拉非尼全身治疗,可使部分初期不可切除肝癌成功降期,降期后接受外科根治性切除手术,初步效果令人鼓舞.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疗效分析

    作者:马先仕;易丽华;曹鹏;肖绪鹏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HCC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肝切除术;观察组45例,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血清水平及2年的生存率,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中AFP、CEA、GPC3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AFP、CEA、GP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均比术前有所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8.82±0.98)比(7.04±1.24),P>0.05].结论 TACE联合RFA能有效治疗HCC,疗效与肝切除术相当,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手术创伤.

  • 不同非手术治疗方案对老年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作者:宋斌;王卫星;张文;杨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术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RF术后行TACE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对老年性不可切除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接受TACE与RF联合治疗的69例不可切除性老年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TACE+RF组,35例;另一组为RF+TACE组,34例.分别将两组治疗后肿瘤缩小率,消融率,瘤周血流信号,AFP值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间前述5种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ACE+RF组优于RF+TACE组.结论对于老年性不可切除性肝癌患者提倡采用TACE+RF联合治疗方案,即RF术前先行TACE,以增强两治疗方法之间互补性与疗效.

  • 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

    作者:占国清;郑三菊;朱琳;李刚;张薇薇;胡波

    0 引言由于肿瘤供血的多源性及栓塞后侧支循环的建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常难达到其滋养血管的完全栓塞,且治疗中的一些毒副作用也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为了探索对中晚期肝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以艾迪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RSNA2016介入放射学

    作者:赵凌云;王梓;康振;徐安辉

    2016年RSNA年会上收录的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介入放射学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及新的研究热点,综合起来仍然可以分为经血管介入治疗和非经血管介入治疗两大类;此外对于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同时,X线导向下介入治疗中的辐射剂量研究是一个新的热点.

  • 支气管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致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减退

    作者:赵然中;林峰;傅正龙

    介入技术目前已在我国迅速发展,我院从97年4月至今利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治疗不同部位恶性肿瘤及呼吸道、消化道大出血病人60多例,有效控制了患者病情 .但是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乏力、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以下是对4例患者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发生机制,供大家借鉴.

  • MRI功能成像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小玲;赵振华;王伯胤;杨建峰;张雅萍;王挺;卢增新;杨立铭;韩敏;章俞;余日胜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指标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搜集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对治疗前后磁共振功能成像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磁共振波谱(MRS)参数胆碱/旨质(Cho/Lip)峰下面积比值较术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动态增强MRI (DCE-MRI)灌注定量指标容积转移常数(Ktrans)、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e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较术前降低,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较术前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降低率与肿瘤坏死率呈正相关(r =0.751,P<0.01).术前和术后肿瘤ADC值和Cho/Lip比值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6、-0.407(P <0.05)结论磁共振功能成像指标ADC值、kep值、HPI、Cho/Lip峰下面积比值对于评价TACE治疗肝癌疗效有一定价值,Ktrans值有较高价值,在肿瘤治疗疗效预测中有较大意义.

  • 3.0 T MR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潘奇;任静;侯炜寰;李娜;任芳;于军;余琦;刘会佳;宦怡

    目的 探讨3.0 TMR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3.0 TMR对经穿刺证实的24例肝癌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2~4天,术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测量肿瘤横轴位长径,以及肝癌TACE术前、术后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百分比(Ve),并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为标准,将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18个,无效组6个.(2)以RECIST为评估标准时,治疗前有效组与无效组间Ktrans值具有统计学差异.(3)在肝癌TACE术后,RECIST评估标准中的有效组与无效组间Ktrans值、kep值在治疗前与第1个月后复查、治疗前与第3个月后复查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RECIST标准评估疗效时,治疗前Ktrans值具有预测作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无创性检测体内肿瘤的血流灌注信息,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具有可行性,定量参数Ktranss、kep可以有效评估治疗后疗效,使治疗疗效的评估更为客观真实.

  • 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作者:曾庆乐;李彦豪;陈勇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逐渐发展成为以手术切除、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移植等多种方法序贯联合的综合性治疗模式.尽管疗效得到提高,但因原发性肝癌起病时的隐匿性和治疗后相当高的复发和转移率使得远期生存率仍不能令人满意.新的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方式在不断地探索之中.

  • 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单纯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的回顾性比较

    作者:王一焯;苟庆;许荣德;庄文行;李伟科;周泽健

    目的 比较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搜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TACE和TAE治疗的20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TACE组106例,TAE组96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TACE组行化疗栓塞(洛铂+吡柔比星+碘化油),TAE组行单纯栓塞(Embosphere微球),观察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肝脏目标病灶长径总和的平均值、甲胎蛋白(AFP)及肝脏Child-Pugh分级,术后6个月肿瘤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血管介入次数.结果 TACE和TAE治疗前后目标病灶的变化及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但TAE组DCR优于TACE组(P=0.01),且介入次数明显小于TACE组(P<0.01).结论 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不劣于TACE,而且有效减少了介入栓塞的次数.

  • TACE联合疗法与单独行TACE治疗肝细胞癌生存率差异的Meta分析

    作者:刘毅;卓琳;朱蓓;何明喻;许阳;王彤彤;叶静陶;胡斌;徐继承

    目的 综合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或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或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单独行TAC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生存率的差异,为HCC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系统搜集比较TACE联合疗法与单独行TAC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HCC患者生存率差异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从中提取相关数据,按照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6篇回顾性队列研究,185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TACE联合治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均优于TACE单独治疗组[1年生存率:OR=2.978,95% CI(2.328,3.809),P<0.001;2年生存率:OR=2.656,95% CI(1.982,3.558),P<0.001;3年生存率:0R=3.078,95% CI(2.420,3.914),P<0.001].敏感性分析揭示两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可靠.结论 与单独行TACE相比,TACE联合治疗组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均较高.

  • 能谱CT预测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军;沈加林

    目的 探讨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与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前进行能谱CT扫描,术后1个月CT复查.利用能谱分析软件(GSI)对术前能谱图像进行后处理,用混合能量和单能量图像对病灶进行观察,分别记录动脉期、静脉期肿瘤病灶碘基值及对比术后复查图像病灶碘油沉积区域和无碘油沉积区域术前碘基值、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碘基值.结果 术后仅1例病灶碘油完全沉积.术后碘油沉积面积>50%病灶的术前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NIC)较术后碘油沉积面积<50%的病灶高,分别为0.25 ±0.04、0.18 ±0.06(P <0.01),标准化碘浓度比率(ICratio)及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V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病灶碘油沉积区域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NIC)较无碘油沉积区域高,分别为0.21 ±0.05、0.16±0.06(P<0.01).结论 利用能谱CT测得的动脉期标准化碘基值可以较好的预测TACE术后肝癌病灶碘油沉积情况,从而对评价肝癌预后及为TACE术筛选合适病例提供一定参考.

  • 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5cm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作者:陈奇峰;贾振宇;杨正强;吴文涛;施海彬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与单独MWA治疗≤5 cm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辅以人工检索国内外关于TACE+ MWA与单独MWA治疗≤5 cm肝癌效果对比的临床对照试验.纳入分析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复发及并发症.视情况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二分类变量的Meta结果,包括合并的比值比(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符合条件的5篇文献268例患者纳入分析,148例接受TACE+ MWA治疗,120例接受单独MWA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 MWA组1、2年生存率优于单独MWA组(OR 1-year=2.65,95% CI:1.26~5.56,P=0.01;OR2-year=2.16,95% CI:1.16 ~ 4.02,P=0.02),1年复发率低于单独MWA组(OR1-year=0.43,95% CI:0.21~ 0.86,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CE+ MWA组3年生存率(OR3-year=1.64,95%CI:0.81~3.31,P=0.17)及2、3年复发率(OR2-year=0.36,95%CI:0.11 ~1.13,P=0.08;OR3-year=0.75,95%CI:0.38~1.47,P=0.40)和单独MWA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MWA对于≤5 cm肝癌的治疗近期效果优于单独MWA治疗,远期疗效尚无优势.

  • 经肝动脉灌注利卡汀序贯联合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余子牛;李家平;卢鸣剑;张岳林;聂春晖;董孟杰;孙军辉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利卡汀序贯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利卡汀肝动脉灌注序贯联合常规TACE治疗的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利卡汀肝动脉灌注剂量为27.75MBq/kg,常规TACE方案为吡柔比星和碘化油适量混合乳化行动脉化疗栓塞,并辅以适量聚乙烯醇颗粒强化栓塞.结果 根据mRECIST评价标准,治疗后1个月的疾病缓解率达到69.3%,疾病控制率则为100%;3个月疾病缓解率为69.3%,疾病控制率为84.6%;6个月疾病缓解率为61.5%,疾病控制率为76.9%;9个月的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和80%.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达到100%,1年、2年预测生存率分别为68%、45%.术后1个月患者肝肾功能、血象等指标同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感染、黄疸、消化道出血及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利卡汀序贯联合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与良好的安全性.

  • 药物微球与传统药物乳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

    作者:陈栋;江雄鹰;孙宏亮;陈耀庭;骆江红;倪嘉延;陈少锋;周经兴;许林锋

    目的 系统回顾META分析药物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和传统药物乳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C-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书目检索和手动搜索互补的方式搜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收集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比较DEB和C-TACE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上的文章,用STATA(12.1版)和Review Manager(5.1版)进行评估和系统分析,评价发表偏倚、总生存率、肿瘤反应,进展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有12个临床研究1072名参与者被包含在该荟萃分析.发现:DEB-TACE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TACE(OR =0.12,95% CI: [0.02,0.22],P=0.01),2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OR=2.09,95%CI:[0.76,5.70],P=0.15).DEB-TACE比C-TACE有着显著较高的肿瘤完全反应率(OR =0.12,95% CI:[0.03,0.21],P=0.009),而在部分缓解率(OR=1.18,95% CI: [0.64,2.17],P=0.60)、病情稳定(OR=1.08,95% CI:[0.58,2.01],P=0.80)、病情进展(OR =0.75,95% CI:[0.43,1.30],P=0.31)方面无显著差异.DEB-TACE治疗后肿瘤进展率(OR =0.53,95% CI: [0.30,0.95],P=0.03)和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OR =0.37,95%CI: [0.18,0.76],P=0.007)明显低于C-TACE.结论 与C-TACE相比,DEB-TACE是安全的临床治疗方式,且DEB-TACE有更好的肿瘤反应及1年生存率.

  • 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DWI评估价值

    作者:陈国硕;汤日杰;候毅斌;李建生;张海南;王峻;段光峰;卢斌贵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原发性肝癌后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搜集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均在首次行TACE联合恩度治疗后35天左右第二次介入术前使用常规MRI(A组)、DWI(B组)及两者结合(C组)三种方法检测TACE联合恩度的疗效,并以第二次术中肝动脉造影所见肝内<2 cm病灶为参照标准,评价三种检测方法对TACE联合恩度治疗后肝内<2 cm病灶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 第二次介入术中DSA肝动脉造影明确<2 cm病灶63个,其中肿瘤染色病灶42个,碘油沉积完整、未见肿瘤染色病灶21个.A组检出的病灶和碘油沉积灶分别为35和28个,B组分别为36和27个,C组分别为41和22个.A组诊断敏感度69%、特异度为71.4%,阳性预测值82.5%,阴性预测值53.5%;B组为80.9%、90.4%、94%、70.3%,C组为95.2%、95.2%、97.5%、90.9%;AC、BC两组对TACE联合恩度治疗后病灶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9.820,P=0.02和x2=4.086,P=0.043);AB组间病灶检出无统计学差异(x2=1.587,P=0.208).C组术后肝癌病灶佳诊断阈值ADC值为1.356×l0-3mm2/s,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82.9%.结论 DWI单项检测对TACE联合恩度治疗术后评价没有优势,但结合常规MRI扫描可提高对病灶检出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对手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作者:李闯;张跃伟;赵旭;赵广生;周军;唐顺雄;刘影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评价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应用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前后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结果 患者术后4天即可见病灶内多个大小不等泡状气体密度影,呈“蜂窝”状改变,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CT病灶平扫期表现呈类圆形不均匀混杂低密度影,内见散在泡状气体影;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坏死区;31例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完全缓解者(CR):2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6例;总有效率(CR+ PR)为80%.结论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多层螺旋CT能准确地判断病灶坏死及残留病灶和新病变的治疗效果,指导再次治疗.

735 条记录 27/37 页 « 12...24252627282930...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