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郑琳;郭晨阳;黎海亮;程洪涛;余朴

    TACE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肿瘤难根治,不易处理肝外转移灶,且多次治疗加重肝损伤,远期疗效较差.索拉非尼可以控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文报道2009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对1例中国肝癌分期Ⅱb期的原发性肝癌初诊患者进行TACE联合索拉非尼和抗病毒治疗,患者肝内病灶无活性,肺内转移灶达部分缓解.随访至2012年5月,患者生存39个月,肝功能正常,HBV DNA转为阴性,无介入并发症,卡氏评分100分.

  • TACE联合PICC经化疗泵持续灌注5-Fu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冰沸;吴爱萍;唐红;唐志君

    目的 探讨肝转移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采用一次性化疗泵持续灌注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肝转移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TACE术后再经PICC留置通道采用一次性化疗泵连续3天持续20小时灌注5-Fu 750mg/d、CF300mg/d灌注(于5-Fu灌注前2小时);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TACE.两组患者均每4周重复治疗1次,共3个治疗周期,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有效率及存活时间.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5%,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12、24个月存活率,治疗组为91.8%、72.9%、43.2%;对照组为80.0% 、42.8% 、1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ACE联合PICC经化疗泵持续灌注5-Fu+CF治疗肝转移瘤,较单纯TACE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原发性肝癌的经导管治疗

    作者:颜红兵;吴铁镛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经导管治疗包括肝动脉药物灌注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是目前肝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血管解剖后,利用插入的导管将抗癌药或混有抗癌药的人工栓塞物有目的地注入到肝癌供血动脉内,使肿瘤处于持续高浓度抗癌药中和(或)使肝癌供血动脉发生闭塞,中断供血,以期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 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

    作者:张毅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出血和肿瘤双重因素影响致使临床处理较为困难.以往多行急诊肝切除治疗,但存在着较高的病死率.本文对16例肝癌破裂出血病人采用急诊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古明高;赵玺;舒正菊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巨大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组行TACE联合RFA治疗,两组患者均结合护肝支持治疗.术后通过增强CT评价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生存时间,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0.5年、1年、2年以及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7,x2=6.814,x2=4.802,x2=4.62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甲胎蛋白(AFP)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5,t=3.332,t=0.231;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患者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4,t=5.125,t=6.017,t=4.669;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疗效较单一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研究

    作者:李静;蒋力平;唐世伟;刘兵元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10至2015-08,55例 PLC 患者,以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术前 HBV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载量、门脉癌栓、术中碘油用量及操作方法(是否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等作为研究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术前 AFP 值、术前 HBV DNA高载量、碘油用量均对 HBV 的再激活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碘油用量≥10 ml 是影响 HBV 再激活的大危险因素[比值比(odd ratio,OR)=30.04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438~262.625)]。结论 TACE 可能引起 PLC 患者 HBV 再激活,这可能与碘油用量及术前 HBV DNA 高载量、高 AFP 等因素相关,故行 TACE 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适当使用碘油,积极检测 HBV DNA 载量并积极控制,以防止 HBV 再激活损害肝功影响患者预后。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及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晓;戈佳云;王家平;吴涛;李迎春;孙丽娟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目前对HCC治疗的首选方法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 肝癌患者在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的相关研究

    作者:武洪艳

    目的:分析、阐述肝癌患者在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总结肝癌患者在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并发肝脓肿发病机理,配备常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并发肝脓肿发病原因基础上,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发病原因为糖尿病、胆道阻塞、胆道损伤,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发病原因为糖尿病、胆道阻塞、胆道损伤等,护理人员应当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切实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 胃癌肝转移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序贯阿帕替尼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潘旻;秦日昇;陈春桥;梁晔;唐桂艳;秦柳霄;黄明月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后序贯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辅助化疗失败的胃癌肝转移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序贯口服阿帕替尼,观察无进展生存期,并分析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结果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7.8个月.性别、年龄、CEA、病理分型、肝转移灶血供情况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没有密切关系(P>0.05),肝转移灶类型、碘油沉积情况,阿帕替尼治疗时间≧6个月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关系密切(P<0.05).碘油沉积良好、阿帕替尼治疗时间≧6个月为生存保护性因素,弥漫性肝转移灶类型为生存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胃癌肝转移患者,TACE后序贯阿帕替尼治疗有助于延长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

  •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肝区疼痛的观察和护理分析

    作者:孙上清

    目的 探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肝区疼痛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对照组基础上再给针对性干预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严重疼痛率(11.4%)低于对照组(45.7%),P<0.05.结论?疼痛干预护理缓解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度,具备推广价值.

  •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王丽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预防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笔者收集整理80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回顾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循证护理,80例患者在术后共有16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20.0%).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治疗后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史铭;李韧;布洁

    目的:分析和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加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将两组患者生存率与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2年内生存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对延缓病情发展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 射频消融联合其他介入综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应希慧;涂建飞;张登科;吴发宗;纪建松

    原发性肝癌(HCC)死亡率居全球第三位,而中国肝癌患者的年发病及死亡病例数均超过全球总数的50%.目前,手术仍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首选方法,但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肝癌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近年来介入微创治疗已成为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局部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及体外高能聚焦超声波等.由于介入微创治疗方式多样,如何合理有序的联合应用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综述以射频消融为基础的各种介入综合技术手段联合应用治疗肝癌的新进展.

  • 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作者:李智;倪才方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医学史上第一次通过破坏滋养血管以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在肝癌治疗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介入科的重要工作.40年来,TACE逐渐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本文就TACE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进行综述.

  • 肝癌介入治疗与转移和复发的研究及进展

    作者:司增梅;王广志;王建华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男性居第5位、女性居第9位[1-2]。在中国,85%~90%的肝癌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90%以上。介入治疗是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2008—2009年中国肝癌特征和治疗分析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的肝癌病人接受的治疗中,介入治疗占61.9%,手术治疗占50.38%,在介入治疗当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占91.44%。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在短短的三十多年取得很大成绩,TA C E在治疗技术和疗效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基础研究薄弱,对栓塞后肿瘤细胞的生化代谢、分子通路及机体对栓塞治疗的整体反应研究不足,关于介入栓塞与肝癌转移和复发的关系尚不明确。近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为介入栓塞治疗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为深入研究TA C E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基础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 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超选择栓塞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亚潘;孙鹏程;陆珏清;朱碧云;孙敬;张鑫

    目的:研究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超选择栓塞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科诊治的3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22例)在肠系膜上动脉、肝固有动脉以51℃灌注化疗1 h,然后超选择至肝脏病灶的供血动脉,进行化疗栓塞.对照组(17例)接受传统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比较2组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及1年生存率.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客观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27.3%vs.23.5%,P>0.05),临床获益率也无统计学差异(81.8%vs.76.5%,P>0.05).但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3.2%vs.46.7%,P<0.05).两组都未出现血管痉挛、闭塞等特殊并发症.结论: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超选择栓塞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远期效果优于传统TACE.

  • 海藻酸钠微球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

    作者:王福安;眭未凡;吕朋华;李贵玲

    目的:评价国产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KMG)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0月。中文检索词为海藻酸钠、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英文检索词为sodium alginate microsphere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搜集公开发表的关于KMG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英文文献,由3名研究者盲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使用RevManMan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要求共纳入6篇中文文献,共计497例,其中病例组(KMG联合TACE)225例,对照组(单纯TACE)2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较于TACE,KMG联合TACE能更好地缩小肿瘤体积(OR=4.15,95%CI:2.38~7.24,P<0.05);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OR=2.53,95%CI:1.71~3.75,P<0.05)。但并不能更好地减少术后发热(OR=1.23,95%CI:0.57~2.69,P=0.60)、术后消化道反应(OR=1.49,95%CI:0.54~4.15, P=0.44)和术后腹痛(OR=1.39,95%CI:0.77~2.52,P=0.27)。结论 KMG联合TACE能够缩小病灶和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但对术后栓塞反应无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甘草酸二铵联合槐耳颗粒治疗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冯惠岗;梁奇伟;郭惠庄;庄炜钊;黄晨;唐映;何超雄;黄益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中药槐耳颗粒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肝癌行常规TACE治疗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槐耳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个月内转氨酶和栓塞综合征缓解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栓塞综合征(发热、腹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氨酶复常有效率、临床总效率、术后恶心呕吐患者比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联合中药槐耳颗粒治疗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聚焦超声消融联合TACE治疗10 cm以上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祝宝让;李静;盖绿华;谢桥生;刘滢;周洁敏;杨武威

    目的:初步评价聚焦超声消融(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FU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大径10 cm以上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在我院接受FUA联合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9例(34个病灶),肿瘤大径10 cm以上,BCLC分期为B期8例,C期11例。术后通过增强MRI评价局部病灶消融效果,定期复查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下降效果,应用MRECIST标准评价治疗并发症,随访统计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OS)、肿瘤进展时间(TTP)及局部复发时间(TTR)。结果:(1)所有34个病灶治疗后均达到完全消融(CR)或部分消融(PR),CR 2例(10.5%),PR 17例(89.5%);(2)17例血清AFP升高病例中,治疗后1月AFP均不同程度降低,降至正常2例,11例下降超过50%,4例下降低于50%;(3)患者总OS8~69个月,中位OS 16个月;TTR3~34个月,中位TTR 6个月;TTP2~34个月,中位TTP 5个月。1年、2年、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2%、26.3%和15.8%;(4)主要并发症包括:发热、皮肤损伤、治疗术区区部疼痛、肝功能损伤、肋骨病理性骨折等,84.4%(38/45)为轻度,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FUA联合TACE治疗大直径10 cm以上原发性肝癌,能使患者够获得较好的生存获益,安全性可控,值得深入探讨。

  • 经皮下埋藏式灌注装置行肝动脉和门静脉双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9例的体会

    作者:李安华

    目的:改善无法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应用超液态碘油加化疗药物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门静脉灌注化疗,3例单纯灌注化疗,术后随访2~8月.结果:肝动脉栓塞加门静脉灌注化疗,肿瘤缩小明显,生存期较单纯化疗组延长,而单纯灌注化疗肿瘤缩小不明显.结论:栓塞组治疗效果比单纯化疗组为佳.

735 条记录 36/37 页 « 12...29303132333435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